蘇聯90萬科學家,是美國的2倍;諾貝爾獎得主,卻只有美國的7%

蘇聯90萬科學家,是美國的2倍;諾貝爾獎得主,卻只有美國的7%

【蘇聯1982:石油美元時代的落幕】

在美國稱霸這個地球以來,真正具備科技和經濟實力,挑戰美國的國家只有2個,一個是當年的蘇聯,一個是現在的中國。

這個數量,在20年後,或許還會增加一個印度(千萬不要低估印度阿三的後勁,它將可能成為第四個成功登月的國家)。

經濟,我們在之前的章節中,聊過了很多。今天我想扒一扒,蘇聯的技術。蘇聯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隊伍,但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卻只有美國的7%,是不顯得特可憐?

1

據統計,上個世紀,蘇聯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科研隊伍。1971年,蘇聯專業科研人員人數,達到了92萬人,其中從事自然科學研究的70萬人,副博士36萬,博士25萬。(蘇聯博士也有副,很有創意啊)

蘇聯還特別重視基礎科學研究,基礎科學和基礎物理研究的的科研費用,佔到了12%。基礎科學的強大,才能構築上天入地的基盤,蘇聯這一單,乾的漂亮。

蘇聯90萬科學家,是美國的2倍;諾貝爾獎得主,卻只有美國的7%

以科研人數而論,蘇聯是當時美國的2倍。

蘇聯人自從彼得大帝,大力發展數學以來,俄羅斯人似乎就像偷窺到了上帝的粒子,世界上最優秀的數學天才,俄羅斯人從不缺席。即使到了21世紀,最優秀的數學家,仍然證明了龐加萊猜想的俄羅斯人格里戈裡·佩雷爾曼。

這個世界,沒有什麼是不能被數學表達的。

蘇聯和數學同樣出名的,還有理論物理學。

這是蘇聯能夠在軍事技術、航天技術和美國一較高下的技術和人才基礎。

但是,蘇聯能夠拿到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卻只有美國的1/14。

科學是無國界的,這個數據反差,說明蘇聯的科研,高投入低產出,效能低下。

蘇聯90萬科學家,是美國的2倍;諾貝爾獎得主,卻只有美國的7%

2

蘇聯的科研活動主體,主要分為企業、高校、研究所。蘇聯最頂級的科學界,大多集中在科學研究所和高校。

企業的科學實驗室,人數少,側重生產應用的科研。研究所和高校,偏重於理論研究。

蘇聯的科研人員,同樣可以分為三種類型:

忠於科學事業的科學家;
行政性科研人員;
一般的科研人員。

蘇聯的大多數科學發明創造,都由第一類科學家創造,但科研界的真正權力,卻是掌握在那些行政性科研人員手裡。這一群人,不一定能搞出什麼名堂,但卻能因為領導有功,名利雙收。

而佔大多數的底層科研人員,每月只能拿著三分之一,每月100盧布的工資,幹著無關緊要的工作或者研發。

蘇聯大的科研課題,都是推行平行重複法。同一個課題,會下達任務給多個單位同時研發,然後再看誰的研發成果,又快又好。

這種模式,保證了效果的優化,但也造成了巨大的浪費。

蘇聯的科研成果,超過75%的課題,都是沒卵用的。40%的科研著作,都只能束之高閣,沉寂在浩瀚的資料庫清單裡。

為什麼蘇聯的科研,總是投入大,產出小?

因為蘇聯的斯大林體制,即使是科研課題,都得按“計劃”。一般以上的項目課題,都是上頭下指令,下面執行,中途難以更改。

剩下的一半課題申報和經費劃撥,則幾乎都被“學術權貴”壟斷。無權無勢,年輕人,是沒有多少發言權的。

蘇聯90萬科學家,是美國的2倍;諾貝爾獎得主,卻只有美國的7%

3

如果說,這些浪費,對於地大物博的蘇聯,不算什麼,那就錯了。

因為它將直接讓蘇聯,錯過第三次科技革命。

蘇聯即使不解體,在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後的時代裡,蘇聯都將老態龍鍾,力不從心。

被美國甩出幾條街,踹出第一陣線,都將是時間問題。

自1946年,美國幹出第一臺計算機之後,隨著中央處理器的優化迭代,到了20世紀70年代,集成電路的問世,美國已經讓計算機技術走進了辦公室、家庭。世界因此,進入計算機時代。

但是蘇聯,直到1966年才開始將電子計算機應用於管理系統。70年代,計算機仍然無法在高校普及。

蘇聯計算機的計算速度,比西方整整落後了5-10年。

而且這個差距,還在不斷地擴大。

突然想到一個很滑稽的場景,當美國人已經將臺式電腦送到千家萬戶的時候,蘇聯人卻只能在政府大樓、學校的計算機房裡,觸摸到老掉牙的笨重的計算機。

(喜歡就關注哦,下期更精彩)

參考文獻:《戈爾巴喬夫回憶錄》《勃列日涅夫的十八年》《俄羅斯經濟20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