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自傳:偷父母錢打遊戲機,被發現不但沒捱揍反而多了零花錢

姚明自傳:偷父母錢打遊戲機,被發現不但沒捱揍反而多了零花錢

劉煒(國家隊隊員):我試著不去想早期青年隊的日子。我只記得我們不停地跑,不停地練。連續6個月,我的頭髮都沒有幹過。不過姚明和我兩個人來自同一區,打到最高水平,不是偶然的事情。我們倆互相依靠和促進,那種幫助是很大的,別的球手就沒有那樣的幸運。 姚明去了NBA之後,我在大鯊魚,有一次連輸5場,他打來電話,讓我冷靜下來,告訴我 該怎麼做。此後我們5連勝。

爸媽幫助我成為一個好的球手,儘管那不是他們的初衷。我在青年隊的時候,打球很軟。我不去三秒區,只想從外圍投空籃,作後仰式跳投。不過那是不行的,我是中鋒,如果我不走內線,其他人不能找到投空籃的機會。我記得15歲時,有一次跟父母一起看大鯊魚打球。那時我還在青年隊,而大鯊魚也還是乙級隊,那場的對手是北京鴨,中鋒叫單濤,幾年後巴特爾加入北京鴨後兩人並稱“雙塔” 。那是在聖安東尼奧的“雙塔”大衛·羅賓遜和蒂姆·鄧肯成名之前,休斯頓火箭雙塔哈基姆·奧拉朱旺和拉爾夫·桑普森成名之後。看來我們需要些新的綽號給隊中的雙中鋒。回到單濤,他比巴特爾略高,有一個3秒區內籃筐兩側靠近底線處的動作,用他的肘。他會轉身舉起球,伸出肘部,防守隊員不得不退開,不然胸部或者臉就會被單濤的肘部擊到。單濤因此贏得更多的空間來做跳躍鉤射投籃,不被阻擋。我媽拉著我的手說:“看到沒有,知道自己‘軟’吧?”

我說:“是,我看見了。”

“以後試著那樣做。”她說。當媽媽說你“軟”時,你自然會聽。這以後我開始逼近罰球圈。

爸爸也教了我很重要一招,所以我不會長時間持球,也不喜歡別人在罰球圈裡那樣做。

爸爸說拿球時如果沒有機會投籃,傳球后就要快速移動,因為防守者會盯著球看一會兒,就是說他們的注意力不在你身上。在那兩秒種左右的時間,你可以移動到更有利的位置。這是一小點,但非常重要。我一直那樣做,現在還那樣。

從每個教練那裡我都至少學到一點。我爸有個隊友王至光,只有1米93,但他帶個子很高的隊員,是個很棒的教練。他教了我許多中鋒的技術,可惜他教得太早,我大些後才領會他所告訴我的。他是第一個告訴我這一點的人:防守的時候,對進攻對方的估計,要和拿球時判斷他們的防守一樣。他還教我防守和進攻一樣可以做假動作。更重要的是,不管在球場哪一頭,都要讓對方擔心你對他們做的動作,而不是考慮他們想對你做的動作。

我在大鯊魚的第一年常常坐板凳,沒有人喜歡做替補,但王至光讓我從另一個角度去看。他說,有時候比賽開始時坐板凳有好處,因為你可以趁機觀察對方的進攻隊員。你可以看他們喜歡怎樣打,發現他們那些打法是好是壞,看出他們的弱點。這樣,當你上場的時候,他們對你一無所知,而你已經對他們瞭如指掌了。

方鳳娣(姚明母親):姚明他們贏了2003年亞洲錦標賽冠軍,獲得2004年奧運會資格時,姚明被問到對錦標賽冠軍的感受。他說,他幫助許多沒有機會參加奧運會的隊員實現了夢想。他還提到前任國家隊教練王非,一年前王非因為中國隊在亞運會輸給了韓國而蒙羞。姚明說,王非教的很多東西,他年少的時候不能領會,但來到NBA後發現這些很管用,他很感激王非在此前給他打開了一個世界。我聽了很感動,我很驕傲姚明常想著他人,有團隊精神,很敏感。他一直記得自己的根在哪裡,從不忘記幫助過他的人。

有人認為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造就了許多被寵壞的孩子,尤其是男孩,我們叫他們“小皇帝”。我們不是說兒子不是我們的寶貝,但我們覺得要把他培養成為一個有道德的、正直的、受到良好教育、對國家和社會有用的人,這非常重要。姚明今天的樣子是許多因素的綜合———他的個性,我和他父親的成長道路和經歷。我們家非常平等。我們像別的父母一樣深愛自己的孩子,但很難說我們做了些什麼,因為姚明一直就是一個那樣可愛的孩子。他的個性,從小到大,從沒有做什麼事情而讓我們狠狠地責罵他。

事實上,有人認為姚明太乖了。舉個例子,幼兒園的家長會上,老師把我叫去,跟我說姚明太憨厚,太天真。她說,“你得教他生存的本事。”因為他的個子,姚明一直有某種大哥哥心態。班級出遊乘巴士,他會讓座。在學校擦窗戶,他會主動要求去做。也許因為他一直比別人高大,他相信他應該多做些事。他樂於助人,似乎因為高,就有這樣的義務。

老師擔心別人佔他便宜。我對老師說,我們不知道該用什麼方式帶大姚明,我們自己就是在這種教育中長大的。

青年隊的家長會上,領導們問我有什麼想法。我說,我惟一擔心的是我兒子不要養成什麼壞習慣。我知道職業隊的球員喝酒、抽菸、賭博、泡妞。姚明離開家的時候只有13歲,他沒有任何壞習慣,非常值得稱讚。

我真的沒機會寵壞姚明———我理解的寵壞是指嚴重的品格缺陷。姚明從沒有那些問題,他不泡酒吧,不會利用自己的高大得到什麼或者欺負別人。

媽媽說我小時候多麼好,不知道是不是忘了一件事,或者她不願意說。我10歲的時候第一次去遊戲機房,很快就迷上了電子遊戲。但沒有錢。所以我偷了媽媽的錢,她兩年裡都沒發現。一開始我只拿1塊錢,1塊錢可以打3次。後來我拿1塊5,再是2塊,慢慢地越拿越多,最後一次拿了100塊。這下媽媽發現了,那以後爸媽開始每月給我零花錢。我猜想是他們認為我愛打遊戲不算什麼過錯。總的來說,我的父母沒有中國大部分父母那麼嚴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