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專畢業在一家中石油央企上班,五險一金到手6000,四線城市,覺得沒啥前途怎麼辦?

WanG先丶森


大專畢業生在中石油這樣的央企上班都感覺沒啥前途,那全國還有上千萬的大專畢業生在操作流水線上該怎麼平復心情?還是踏實工作,珍惜當下吧,目前的大學生就業情況並不樂觀。



首先,在央企上班工作的穩定性也是非常高的。雖然你認為拿了6000元的工資還有五險一金不太滿意,但是你要知道像中石油這樣的企業基本上能夠確保你幹到退休不煩神,全國還有成千上萬和你一樣的大專畢業生,他們都是在民營企業,只能確保今天或者這個月有收入,不代表下一個月或者明年還能繼續在這個工作工崗位上,不是公司倒閉,就是公司開了你。


其次,你目前的待遇水平並不低。在一個四線城市,能拿到6000元的工資已經是中上等了,我想你所在的城市大部分的工資應該還是在4000塊錢左右,甚至還有兩三千的,除非你有特別的技能,否則憑著大專學歷,換個單位你估計也只能拿到4000塊錢左右的工資。最關鍵的是你還有五險一金,不是每個企業都給你買公積金的,這對於當前的高房價和高利率來說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福利。雖然央企最近幾年的工資在規範化調整,並不像以前那樣暴富,但和其他企業相比還是不錯的。


另外,不是什麼學生都能進中石油的,中石油的每年校園招聘基本上都是集中在石油類院校,985和211高校,還有少年的普通院校,他們還經常招聘清華北大專業無關的學生被人詬病,最近幾年也適度放開了准入門檻,部分專科院校畢業生也有機會進入,既然進入了,還是好好抓住機會。

最後,我覺得像中石油這樣的央企就業前景可期。雖然我們全國每年專科院校統計出來的就業數據很完美,很多都能達到95%以上,實際上大家心知肚明,這些數據都是做出來的,不提供就業證明或者就業合同,你就拿不到畢業證,很多學生就隨便找個地方蓋個章,實際上並沒有順利就業,也談不上未來什麼就業前景。而你現在的工作單位就不一樣了,是大家傳統眼中的壟斷性企業,財大氣粗,業務也在不斷的拓展,你們的待遇和福利只會在不斷的增加和完善,可以說只是令很多人羨慕的單位,千真可惜。

所以,我不認為你應該這樣的心浮氣躁,應該靜下心來好好的審視一下自己,看看自己到底有哪方面的特長,如果離開現在的單位能否找到更合適的?不要陷入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怪圈。

你覺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

如果你對教育話題感興趣,歡迎關注我哦


美蛙英語


我大學本科,畢業分配在地方國企。2001年國企改制,買斷工齡了,打了幾年工。從保管員幹到生產部長,後來要升為生產總監時,因為孩子即將上學,媳婦在央企工作,天天跑一個多小時的通勤,無法照顧孩子,我只有辭職去她工作地另找工作。

在朋友介紹下,去了中石油下屬公司的三產公司,雖然沒有編制。工資、五險一金一樣不少,也是四線城市,到手4000多,季度獎、半年獎、年終獎,節日福利一樣不少,而且金額絕對比公務員高几倍。後來,因為國家禁止央視私設小金庫,我因為沒有靠山,也就被裁掉了。你還是正式職工,有啥不滿足?知道多少人舉著錢想進中石油工作,都進不去嗎?

當然,也許你家庭背景強大或個人能力超強,想換更好的工作或自己創業。如果可以換更好的工作,當然可以走。或者,有好的創業項目並有雄厚資金做後盾,也可以創業當老闆。不過,老闆不好當啊,創業是九死一生的冒險行為,成功,則功成名就;失敗,則身敗名裂。

選擇很重要,他將影響你的人生,中石油待遇好,工作不累,如果有點背景,幹幾年就能提個一官半職,收入會大幅增加,要是能幹到處級,那就衣食無憂了。當然,這得分是石油哪個系統,運輸、銷售絕對牛。按你的工資,應該是好單位,如果沒有太大本事還是好好工作吧。不要以為自己很牛,其實社會上比你能力強的人多的是,他們可能還在為找不到工作而四處奔波,或者一個月也沒有休息日卻只掙著三四千的工資呢。正確認識自己,正確看待社會,你會發現,其實你比很多人都幸福。





永不放棄的小白兔


我就是悲催。我研究生畢業進央企,收入也比你多不了很多。悲催的是,二十年前吧我考上某本科石油學院,機械自動化專業,沒有去,重新考了一年。哎,現在看來白辛苦。當時之所以重新考就是想考軍校。早知如此,還特麼辛苦一遍啥意思


求佛天子


兄弟給你講個故事:從前有一哥們在事業單位上班,30多歲,每天按時上下班,在單位上班10多年,每個月拿5000多的工資,家裡有兩個孩子。大家可能認為這男人能養家嗎,或者沒出息,一個月掙這麼點,夠幹嘛的。這都不是重點,重點是這個男人利用閒暇時間考了8個證,如國家一級註冊師,國家一級建造師,什麼會計師之類的重量級證書。即使他一家都不上班,掛靠這些證書或者去對應公司上班就足以讓小日子過的愜意。

重點是不在於你在什麼公司或企業上班,利用碎片時間不斷學習投資自己。再說了,很多人這個學歷連事業單位都別想進去。祝你好運吧


陳塘關三少


大專畢業,每月能拿到6000元,這個收入在全國絕大多數四線城市裡都算高了,即便放到二三線城市,也能達到平均水平。

題主在石油央企上班,與石油相關的央企只有那麼幾家,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化。這些公司員工此前的收入確實能拿得比較高。但最近十年,隨著油價下跌,石油行業很不景氣,大公司裁員,外企紛紛逃離,中石油中石化幾年前曾出現過一次大面積招聘違約,被違約者還都是211高校的本科生、研究生。著名石油之城東營,勝利油田所在地,此前因為石油,當地平均收入水平全山東第一,但現在,很多基層一線工人,每月只能拿到不到2000元,而且鼓勵買斷工齡辭職創業。可以說,如果不是在央企,這些人早失業了。

2018年之後,油價有所恢復,石油公司的日子好過一些了,中石油中石化時隔多年開始進行大規模校招。但員工收入水平距離之前興盛時期還是有一定差距。我個人有不少同學在石油系統工作,他們經常抱怨現在的工資福利比十年前差遠了。

所以說,如果說題主作為一個專科生,能拿到每月6000元,待遇還是非常不錯的。在四線城市也能生活得很舒服。石油行業內其實是人才濟濟的,不少石油公司都上清華北大招聘學生,而一個專科生能拿到這樣的收入,要麼是在石油系統有比較硬的關係(比如油田子女),要麼是個人有特別突出的能力。不過,上面也說了,石油行業的波動非常大,題主還是應該居安思危,保持好的狀態,避免自己被淘汰。建議題主先去讀一個成人本科,再上一個專業碩士(最好是有學歷的),這樣,題主將來的路會更平坦一些,也更保險一些。


高校人才真經


05年大專畢業 現在中國石油遼寧銷售公司一線加油站當加油員 每個月開到手工資1200--1400 上24小時休息24小時 10多年了 現在都覺得自己麻木了 傻逼了



孤斬行空


首先恭喜你能在央企上班,你生活在四線城市,工資到手能拿到6000多,真的已經很不錯了,生活應該算是沒有什麼壓力了。

那麼在央企工作有什麼好處呢?

一是工資穩定。

進入央企相當於吃了鐵飯碗,工資在城市的平均工資水平以上,還會逐年遞增,工資結構主要包括基本工資、績效工資和各種補貼。

二是福利待遇比較好。

在央企工作經常會發一些生活用品,例如洗化用品、廚房用品等,基本不用自己再花錢買;傳統節假日還會發一些購物卡。


三是退休後待遇好。

上班期間上繳的養老保險基準比較高,退休後領取部分明顯高於當地公務員退休工資。以我公公為例,在中石化退休後,領取的退休工資高於當地公務員工資10%左右。

你為什麼會感覺沒有前途?

首先要從自身找問題。

自己家是大專畢業,在單位是不是受到了學歷歧視?這個時候要振奮信心,可以考取在職本科,改變自己的身份。除了學歷方面的問題,還要學會“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工資在四線城市拿到6000多應該是中上水平了,要學會知足。


再者要對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

從現實情況來看,央企的發展前景都不錯,有實際的社會需求,有國家的其強大支持,所以別人都是羨慕你的工作的,要從心裡對你的工作存有一絲敬畏,熱愛自己的工作,努力工作,在單位積極獻言供策,突出自己的優勢,彰顯自己的價值,讓領導能夠看的見你。

總之,作為年輕人,應該奮發有為、積極向上、努力工作,不要自怨自艾、不思進取,同時還要提升學歷和能力,改變自我才能改變現狀!


妞媽教育心得


太可以了,五險一金,到手6000元,大專生,你出了這個門試試,得後悔死你。本科生研究生都沒有這麼好的待遇!這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快樂關耳朵


20多歲的年齡,央企上班,月薪6000元,覺得沒前途怎麼辦?

首先你得弄清楚什麼是有前途?



是給的錢多、福利保障多?

是學到東西、實現自我價值、有長遠發展?

弄明白第一步,你才有可能少有彎路。

然後你得問問自己想要什麼?

你想要穩定、有保障的工作?



那中石化是一個很好的選擇,到手6000元,有福利有保障,很多人想進都進不了,是一份相對穩定的工作。

還是你想要有挑戰、不太穩定的工作?



那就走出去,去追求你喜歡的事業,在路上,荊棘坎坷在所難免,你會面臨居無定所、你會盲目地在各大平臺投簡歷、上司的批評、同事的嘲笑……

這個選擇,一定會有成長,你會收穫獨立、自由、忍耐……但你要在做選擇之前,想好……

最後,請大膽行動吧!



無論是選擇穩定性的工作,還是有挑戰性的工作,想好了,就大膽行動吧,一路上可能會遇到許許多多的曲折、磨難……但堅持內心的想法,一步一步向前,很酷哦……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自己的珍貴,聽從你心,愛你所愛,行你所行,無問西東!


行者苦瓜


大專畢業後在四線城市的中石油央企上班,每月扣除五險一金到手6000多,但仍然覺得沒什麼前途。其實在Lily看來知足者常樂,這已經是不錯的起點,就自身學歷、公司性質、工資待遇、就業城市,相信會讓不少人豔羨。所謂的沒有前途,猜測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是短期內無法大富大貴,有對職業生涯一眼到頭的不甘心,二是可能這份工作並非你個人的真心所好。

別在工作中敷衍自己,才不至錯過機遇


lily有位師兄公務員,他是在上學之初就立下當公務員的志向,家裡農村無背景,初入職場第一個月拿到的工資不足1200,工作前兩年還靠父母補貼,期間也見識過不少令他覺得沮喪的事情。但他硬是憑藉自己的能力從村官,慢慢晉升至領導秘書,現在又借調至更好的部門。

依我對他的觀察,雖然不具備極好的起點,他的優秀特質很多,比如辦事周到細緻極為周全、十分低調嚴謹、善於表達想法、擅長抓住機會。

所以,Lily一直覺得類似中石油類央企,普通人確實少些飛速晉升的機會,但並不意味著沒有機會可言,前提是你得堅定自己的信念,別在工作中敷衍自己,喜愛你所做的工作,在工作中盡一切可能的提升自己,當機遇來臨的時候才不至錯過應有的機會。

若是渴望穩定,那便知足常樂耐住寂寞。若是渴望競爭,那便積蓄實力。

在Lily看來,在四線城市扣除五險一金仍有6000多,若無房貸、車貸的壓力,生活已經可以過得很滋潤。而仍覺得沒有前途,那就該問問自己,究竟渴求穩定多一些還是渴望競爭多一些?

舉個另外一個朋友的例子,他曾是五線城市體制內工作者,因為覺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因此停薪留職出去一線城市創業,但後來自己創業後發現生活遠沒有自己想的簡單,事事親歷親為精力耗費極大外,還得承擔資金鍊斷裂等風險。最後幾年後他重回體制內工作,幾乎等於重新開始,但因為在一線城市親見了很多新事物,不僅讓自己的事業頗得領導青睞,而自己的副業也做得風聲水起,但體制內的更多升職機會卻也少了許多。

所以,任何決定你既可能受益,也可能會有代價。若你渴望穩定,這也是央企最令人羨慕的一點,它的後期增值效應會較一般企業明顯得多,那便要耐住寂寞,守住現下的清貧。

若你渴望競爭不妨問清楚自己:我的專業強項在哪裡?以我當下的能力能否在其他地方有更好的發展?為此我將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

總結

在一份工作裡總有倦怠期,它讓你看不到工作的價值和希望,而應對工作倦怠、覺得無前途可言的最好辦法便是重新認識自己、提升自己。

我是Lily,專注職場百態,歡迎關注、評論、點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