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校園招聘進入央企,而簽訂合同卻是勞務派遣工,我該怎麼辦?

用戶435235497905


觀點:首先你要搞清楚,招你的是派遣公司,央企壓根和你沒有關係,只是派遣公司和央企有合作,派遣公司招你之後把你送到央企工作而已,你最終還是派遣公司的人,和央企沒什麼關係,下面我們就具體分析一下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吧。



01

央企校招

我曾經也代表央企去母校進行宣講招聘,這裡面的事情還是比較多的,現在的央企大部分是有規定的,逢進必考,現在和以前有很大不同了,進入必須要進行考試,我們去宣講也僅僅是讓更多的應屆生了解我們企業,讓更多的人報考我們單位,其實不僅僅是我們一家央企,大部分都是這樣的,包括中石化,中石化,四大行,三大通信都是這樣的,委託第三方機構出題,然後讓應屆生進行考試,通過考試之後,再到各個單位進行面試,有的需要進行幾輪面試,最後才發放offer,這才是大部分央企正常的招聘流程。題主通過校園招聘然後直接開始簽訂合同,這個在幾年前可能比較正常,現在是比較少了。


02

勞務派遣的用工形式

題主說到的校招進入央企,然後簽訂合同的時候是勞務派遣,這個說明了招聘的時候是派遣公司招的你。其實派遣員工用人制度在我國存在已久,一方面由於各個企業的用人狀況不一樣,派遣員工具有更加靈活的用人制度,對於用人單位來說,使用派遣員工更加方便管理,因為派遣員工相當於自己向派遣公司購買的服務,如果哪個工人不聽話可以直接退回去,另外派遣員工真實的公司還是在派遣公司,用人單位在社保方面也可以減輕對派遣員工的社保支出,這種屬於“用人不管人”的模式,可以降低用人單位的人工成本,但是派遣員工制度也有很大的弊端,弊端主要體現在對員工本身上,一方面派遣員工在公司基本上是沒有升職空間的,這個極大的降低了派遣員工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派遣員工在用人單位的地位比較低,雖然勞動法要求用人單位一視同仁的對待每位員工,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用人單位根本沒有把勞務工當作自己人,認為他們是自己購買過來的服務,做的好就做,做不好就走人。這種工作氛圍也打擊了派遣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03

為什麼會出現進入央企卻是派遣員工

發生這種狀況主要是因為派遣公司為了吸引應屆生而打的幌子,目前很多派遣公司在招人的時候也是比較困難的,大家一聽是一個勞務皮包公司很多應屆生基本不願意過去的,所以派遣公司為了增加對應屆生的吸引力,就打著央企的幌子進行招聘。

為什麼派遣公司敢這麼做的,主要是因為派遣公司和央企在用工上面有合作,央企有用工需求,派遣公司向央企輸送勞務,從某種程度上說,派遣公司是在幫央企招聘,但是本質上是給自己招聘,然後通過賣勞務盈利。



最後,自己在校招過程中,由於不知情被當作派遣員工招到央企,我覺得對於一個應屆生來說,最好還是不要去了,主要是發展前景不明,而且進入公司之後,升職空間較小,對於剛畢業的年輕人,正是需要奮鬥,努力往上爬的時候,這樣的工作最好不要去。

END......


軟件資源君


校園招聘一般都是正式員工,而不會是勞務派遣人員。當然,小雷也曾經聽說過校招變成勞務派遣情況。

小雷有個好朋友小邱,他在大學畢業後,也是通過校園招聘進入了一家大型央企,那時候這家企業作為大學生最佳僱主,可是非常熱門的。

但是在簽訂合同的時候,小邱傻眼了,因為企業也是要求他們和第三方的勞務派遣公司簽訂勞務派遣合同。企業的省公司人事給他們的解釋是,先和派遣公司簽訂兩年合同,這兩年的待遇都是按照正式員工發放的,兩年以後才能和企業正式簽訂勞動合同。

而後面的事情也和企業人事給的解釋一模一樣,小邱他們那一批省招新員工雖然也是勞務派遣,但工資待遇都是按照正式人員的標準發放的,相比市公司招聘的勞務派遣人員高出不少,並且在兩年後與勞務派遣公司解除了合同後,也確實重新與省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小邱還趁這個機會,把自己的公積金賬戶中的錢給取了出來。

所以說,如果題主也是這樣的情況,那最好諮詢一下企業的人事部門,如果待遇上不會有差,並且後面可以轉正重新簽訂合同,那麼也沒有關係。

但是,如果真的招聘的真的不是正式員工,而是勞務派遣,那麼就還是重新換一份工作吧。如果對企業不滿,可以查看當時的校園招聘公告,並將事情曝光,給學弟學妹們一個提醒,在校園招聘招勞務派遣員工的這種企業,以後校招也招不到什麼人了。

我是職場問答達人流雷電,關注我,分享機關單位和國企的各種知識!如果有不同意見,歡迎下方評論留言!

流雷電


我自己就是7年的央企勞務派遣轉的正式合同制,其中酸甜苦辣再清楚不過了。

一、外表光鮮的勞務派遣

央企工作的名頭說出去真的很好聽,一般人也分不太清楚勞務派遣和合同制的區別,只知道說央企工作,不錯!厲害!

實際情況卻是冷暖自知。

勞務派遣的種種不平等待遇,都不用我細說,你自己去網上隨便查一查都很清楚。

不平等的工作待遇,不平等的崗位待遇,不平等的晉升待遇、不平等的薪酬待遇等等,根源就是你是勞務派遣制員工,只是企業從三方公司手中租借來的人,這是你的原罪!

二、央企的勞務派遣現狀

同樣都是勞務派遣,央企好歹也是央企,在法律法規遵守方面比私企好得多。即使一些不平等的地方,也不會做的那麼明顯

1、 從薪酬上

央企還是很遵守法律要求的“同工同酬”這一條,在明面上你拿的錢是和正式工一樣多的。差別都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比如保險的繳納比例、檔次,公積金的繳納比例和檔次,是否有年金、補充醫療保險之類的。

2、 從崗位上

中層以下的普通員工或者是基層管理崗還是可以做的,但是如果你要想有什麼工作調動,比如換部門,換公司的話,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你實際上沒有什麼可以自主選擇的權利。

3、 從待遇上

一般來說基本的崗位培訓之類的提升還是能夠滿足的,但是你想參加公司裡面一些非崗位強執性的提升培訓,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你不是自己人。

4、 從晉升上

只有乾瞪眼的份,當別人開始努力向上爬,走上更多的崗位的時候,你還在為一個正式工的身份而努力,大家起點都沒在一個水平線上。

三、過來人給你的3個建議

(一)明確自己的現狀

別去聽信什麼誰誰又勞務派遣轉正的雞湯。央企裡面的勞務派遣轉正,轉的都是所謂的優秀員工。那什麼又是優秀員工呢?

1、 連續2-3年年度考評優秀的

這個是基本條件,但是這種考評在發展通道非常完善的央企裡面,是人人都要拼搶的一個東西,這個幾乎關係到所有人的晉升、薪酬、崗位提升、退休待遇。一般一個50號人左右的部門,也才4、5個名額,你覺得你能搶得過多少人,你又覺得誰會好心讓給你?

2、有突出的業績

這個是個既唯心又唯物的東西,所謂唯心是因為只要領導覺得你業績好,你就業績好,領導覺得不好就不好。所謂唯物就是你在一個好的部門或者區域,躺著都能出成績,你在一個邊緣部門或者差的區域,累死累活也出不了什麼成果。

所以別對轉正報太大的期望,或者一心要死等轉正。把自己的心態放平。

(二)給自己一個期限

央企雖然好,但是勞務派遣的身份註定是個定時炸彈,指不定哪天就把你自己給炸了。

所以給自己一個期限,三年或者五年之內必須轉正,如果不能轉正,等你一過三十歲,你基本上就只能成為案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三)做好兩手準備

能在期限內轉正自然是好,但是也別把全部心思用在這個上面。

央企這樣的大企業,能提供的平臺、培訓提升機會都遠不是普通企業可比的,藉著這個平臺花上幾年的時間提升自己的能力,再以此為跳板跳出去,去到其他的大型企業。

央企的工作經歷也會讓你明顯的區別於其他小公司出來的人,無論你的說話方式、思維方式、做事方式、溝通方式都會帶著大企業才有的那種標準化和專業化。

總結來說,即使是央企,只要是勞務派遣同樣也是不長久的,做好兩手準備,在無法轉正的情況下藉助大平臺跳出去到更廣闊的天地去。

更多精彩好書解讀,職場攻略、精彩品評請關注本頭條號“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經管勵志書籍評級


通過校園招聘進入央企,卻簽訂的勞務派遣合同,一般,應屆生找工作時,很少會注意簽訂的是正式合同還是勞務派遣合同,在這裡,我要提醒廣大畢業生,找工作籤合同的時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是正式工還是勞務派遣工。

毫無疑問,正式工比勞務派遣工更有保障。

正式工會享有用人單位最基本的五險一金以及其它各項福利待遇,與用人單位直接建立勞動關係;而勞務派遣工是勞務派遣公司派到用人單位去工作,由勞務公司支付薪資並繳納社保,與用人單位沒有勞動關係。甚至會有一些勞務公司不給勞務工繳納社保等惡劣行為。

《勞務派遣暫行規定》決定了勞務工是在用人單位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強的工作崗位工作。可想而知,勞務工隨時都有可能被替代。

正式工比勞務派遣工優先晉升。

正式工和勞務派遣工相比,企業中會優先考慮正式工,因為勞務派遣工有各種不確定性。除此之外,如果遇到企業裁員,會優先裁掉勞務派遣工,勞務工不是企業的正式員工,企業先裁掉非正式員工。因此,勞務派遣工的很多權益都得不到保障。

作為一名應屆生,發現自己籤的是勞務派遣合同後,我認為,需要這麼做:

1、如果用人單位的工作內容非常有助於自己提升,勞務派遣公司給的薪資待遇還不錯,可以先積累一點經驗再考慮離開。

2、用人單位是央企,向用人單位諮詢,有沒有可能轉為正式工,要是有把握轉為正式工,可以留下來。

3、換工作。前提是找到下一份正式工的工作。

因此,找工作時能籤正式合同就不要籤勞務合同。用人單位用勞務工就是降低成本並避免承擔責任;勞務派遣公司又要從中獲利。說白了,勞務派遣工就是廉價勞動力。


小可職場日記


立刻走人,別在這個央企待了。

1.一般而言,央企校招是給編制的

所有央企都是非常重視校招工作的,每年都會給校招人員給予正式編制,因為央企承擔著解決社會就業的問題,必須要解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

此外,央企每年是需要通過校招進行人才儲備的,校招招聘進來的部分人員肯定會走上領導崗位的。

所以,根據你的問題來看,你參加的招聘是有貓膩的。

2.你參加的校招可能只是假的

一般而言,凡是大型的央企,校招都是統一開展,統一佈置的,上級公司組織開展,各級公司在上級公司的佈置下開展,這種校招都沒有問題。

我覺得你參加的校招,可能是某些下級公司假借校招的名義開展的校園招聘,實際上是他們自己搞的招聘,這種招聘是沒有編制的,因為他們不能隨意增加編制,而校招的編制,都必須要經過上級公司核定才可以。

3.立刻辭職

我很明確的告訴你,凡是通過校招進入央企,在決定名單的時候,都必須上黨委會研究,然後上報名單到上級公司審批,在經過上級公司批覆之後,名單上的這批人才會有編制,簽訂勞動合同。

而作為勞務派遣,想要轉成勞動合同,是很難的,機會很渺茫。此外,勞務派遣人員的薪酬福利水平比正式員工是低了一大截,最關鍵的問題就是,作為勞務派遣人員,是沒有機會晉升的。

所以,趁著入坑不太久,趕緊辭職走人。


傑說職場


央企校園招聘,分成正式編制和勞務派遣形式。因為央企的校園招聘活動,都是跟高校聯合舉辦的,如果屬於勞務派遣形式,事先都會跟應聘的畢業生說明和強調,不會“狸貓換太子”的。

本人曾經多次接待央企每年的高校校園招聘人員;比如中石化等央企都是整個行業組團招聘的,有幾十家企業參加。招聘單位在校園招聘活動中,設攤招聘展示招聘啟事,招聘門檻以及待遇都是白紙黑字,上面寫得清清楚楚。

央企招聘正式員工,大都是當場簽訂三方協議書;是不是勞務派遣形式,公章上明明白白。三方協議書上,工資待遇及試用期等,都有明確的標註,而且還有違約責任一檔。

至於題主所指的正式員工合同變成勞務派遣,與存款變成保單一樣的道理;只要有小學文化程度,都能夠清楚合同上的文字。別給我說“字太小”、“天太黑”;三方協議的字不大不小,校園招聘一般不會放在晚上。

然而,本人也參與過央企的勞務派遣形式的招聘;都是事先向畢業生明確告知的。其待遇基本和正式員工沒有區別,但是檔案和戶口均由相應的勞務派遣公司託管。此類形式,一般不是當場簽約,而是由央企人事部經理帶回去,到所在地的勞務派遣公司蓋章寄回。

校園招聘還有學校的招生就業處把關,都是長期合作關係,怎麼可能會出現“調包”的情況?

現在高校、醫院都在招聘勞務派遣待遇的員工,準備取消事業單位編制;我國的人事制度,將出現新的改革;勞務派遣或成未來人事制度的重頭戲。


插圖選自網絡,侵權必刪。歡迎批評指正!順祝本週工作生活愉快!


陸燕青


勞務派遣合同與正式合同的區別我在此就不科普了,可以通過各種渠道自己去查詢。


不是所有的勞動派遣都是坑,也不是所有的正式編制都是鐵飯碗。這是個講能力的社會,也是個講人情關係的社會。


如果是勞動派遣合同,一定要查清楚第三方公司的資質,並且注意合同的細節,最重要的是五險一金的部分。


現在,我要告訴你一條劍走偏鋒的路,而且是一條很多人成功了的路:借勞動派遣公司當跳板,成為央企正式員工。


知識點一

央企的基層崗位很多都已經不再由本部直接招聘,而是以外包的方式,發放資質和名額給一些人力資源公司,通過他們來進行人員招聘。一般這些崗位都是一線生產或者最基層職能部門。

勞動派遣員工的晉升順序排在正式工後面,並且晉升空間十分有限。

你可以理解為在發展空間方面,你與正式的員工同時站在一條100米的跑道上,他的起跑線在20米處,你的起跑線在0米處,並且你的跑道在30米的地方就塌方了,跑不了了。
但是你有30米的操作空間可以跑到他的跑道去,因為你們是相臨跑道。你如果跑的夠快,甚至可以超過他。


知識點二

你可能會發現你跟正式員工在能力方面不相上下,甚至比他更強。他成為正式員工的主要原因是他找到了正確的途徑。

如果央企是棟房子,成為正式工的途徑就好像房子裡的密道,有的人靠實力找到,也有人靠運氣找到,還有人是房子的主人帶他找到。但是請記住在房子裡的人找到密道的概率一定比在房子外面的人找到概率大。


知識點三

你跟正式員工在公司裡面學到的東西是一樣的。

如果想往管理的層面發展,央企的管理制度跟體系建設真的有很多可取之處,特別是思維模式。如果一個人想做好管理,思維模式是最重要的。

比如在公司裡面看到某設備旁邊有一灘水,員工的思維就是這裡有水,我要把水擦乾。而一個管理者的思維則是,為什麼這裡有一灘水?因為設備漏水了。為什麼設備漏水了?因為設備出問題了。為什麼設備出問題了?因為裡面有零件老化了沒有更換。為什麼零件老化了沒有更換?因為沒有人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那麼管理者就會找人對設備進行日常維護保養,從源頭上斷絕這種事情發生的可能性。

思想決定行動,行動決定結果。


如果想往技術層面發展,央企的技術革新是非常快的,並且公司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水平相對較高,技術文件齊全細緻,技術類培訓模式非常完善。且技術研究方向很多,有設備類、工藝類、產品類、體系類、研發類等等,相較於一些中小型公司,資源條件領先的不是一星半點。利用這些條件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縮短學習時間。

人的一生是學習的一生,人所學習的知識與技能是其他人帶不走的。而在央企裡,基層的正式工與勞務派遣工所接觸的資源是相同的,至於最終能達到一個什麼高度,完全取決於個人

這就好像大學裡的學生,正式工是本校學生,而勞務派遣工是其他學校的旁聽生,但是旁聽生也能利用本校的教育資源考取本校的研究生。


知識點四

央企的領導是有推薦權的,如果你能力出眾,自然會被人賞識。即便你能力平庸,還有近水樓臺先得月這句話。平日裡跟領導搞好關係,可以通過領導的推薦,轉成正式員工。

這就好像把央企當做在三國時代的魏國,正式工就像通過九品中正制度由尚書檯直接任命的官員,而勞務派遣工就是普通老百姓,但普通的老百姓也可以通過魏國皇室宗親的舉薦成為官員。而前提就是,你們都是魏國人。



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你完全可以先成為央企的勞動派遣工,然後借用央企的資源,提升自己,積累沉澱到一定程度,然後利用自身的能力和人脈,成為正式員工。


跑進他們的跑道


找到房子的密道


考取他們學校的研究生


被宗親們舉薦


這些,都能實現。


補充一點:無論上述哪種,都要先解除勞動派遣合同,然後再籤正式合同。所以勞動派遣合同的五險一金方面一定要注意!


職場小零食


國家應該取締勞動派遣工,就是赤裸裸的剝削,壓榨勞動力,勞務派遣公司和用人單位存在權錢交易,希望國家能知道這些危害,造成社會嚴重不公平,哪怕和用人單位簽訂合同工也比勞務派遣強太多了,用人單位為什麼還要給勞務派遣公司很大一筆錢。強烈要求國家堅決取締勞務派遣工。


前進的蝸牛lax


既然籤的是勞務派遣工合同,那就說明你不是被央企招聘的,你只是同勞務派遣公司籤的合同。

勞務派遣工和正式工會讓你有哪些不好的感受:

第一,從身份上你就不屬於你工作的公司,所以,嚴格上來說你只是給勞務派遣公司工作,但是派你到這家公司幹活而已;

第二,所有的福利待遇都跟你沒有關係,比如國企一般都會在逢年過節發點水果或者油卡啊,購物卡什麼的,這些都跟你沒關係,要看你的心裡承受能力了;

第三,你還要幹比正式工多的多的活,一般都是正式工不願意幹,或者很枯燥無味的工作會外包給你們做,你還得看人眼色,不能得罪他們;

第四,出錯了頂包的很可能就是你們這些勞務派遣工;

第五,不知道是否會給你買五險一金,很多勞務派遣公司會簽訂一些臨時的商務合同來代替勞務合同,所以你要關注合同內容;

如何選擇

怎麼辦?看你是否有更好的選擇,如果沒有更好的選擇,那就先幹一段時間積累一點工作經驗也未嘗不可。

但是,一般的國企,說實在話,我接觸過幾家,管理真的很爛,估計你也學不到太多東西,扯皮推諉的本事估計你還是能學到一些。


最後,建議你,做好職業規劃,不要為了工作而工作,儘量選擇符合你職業發展方向的工作。如果實在沒的選擇,你也可以去將就一下。總之我的建議是你不要去。


譚談流程


現在勞務派遣工在央企或者國企中還是很普遍的存在,而這裡樓主是因為校園招聘進入就覺得一定是正式工,那還真的是不好說,也要看企業的吧。主要現在勞務派遣工比較好用,成本低而且招起來也快。

那現在既然已經遇上也只能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先搞清楚這到底是是什麼招聘

很多社會新人在找工作的時候往往會沒搞清楚狀況就稀裡糊塗的進去了,進去了才發現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樣。

這可真的要長點心呀!

一般校園招聘都是管培生或者正式工,那這裡出現了勞務派遣工,是招聘HR的沒有講清楚還是你沒有看清楚招聘簡歷。大多數還是正規招聘都會寫清楚是什麼招聘。

如果是他們搞文字陷阱,你可以選擇不去。沒有信用的單位去了也不會有好結果。

先幹一段時間,觀望一下

有些央企一開始進去就是勞務派遣工,會在過後的幾年看個人的工作表現和工作業績酌情考慮編制問題。

我就遇到過在實習的時候,就聽說那個單位就是每年是10%的人員有機會轉正式工,就是按照工作業績來排名的,前幾名可以轉正。也算是一種激勵政策吧。

但是也有個不好的地方,有些人十年了還是沒有轉正式,蠻慘的。

央企裡邊工作邊找新工作也是很多人的做法。可以先去大企業裡學習學習。

找新工作

不願意揹著勞務派遣工的頭銜那就直接選擇換工作。相信有能力進入央企的人也是有些水平的,另外找工作也能找的到好的工作。

建議一定要搞清楚工作性質再報名,不要每次都等到錄用了才發現和自己想的不一樣。

結語

工作是自己的,按理說是該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但是你每次都按照自己的喜好來,會讓錄用你的單位覺得,你是個不安分的員工,錄用也會有一定風險。


我是小哈啦,喜歡我的朋友加關注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