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武漢、濟南或者青島哪個發展潛力更好?為什麼?

遨遊藍天的魚


青島的發展勢頭會繼續領先濟南和武漢。

青島未來形勢一片大好

青島的發展與山東的落後完全是兩個不同節奏,隨著北青島、南深圳的定位確立,中國東部沿海三大引擎青島、上海、深圳將成為引領中國崛起的中流砥柱,這是歷史賦予青島的使命。

青島的發展一直有著自己的效率和節奏,既沒有被省內城市的拖累,還利用自己的經濟優勢,向省內輻射,帶動山東省發展。



未來,西海岸新區整裝待發,與原有市區產業匯合,形成環膠州灣的經濟發展帶,是青島市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濟南的大省會戰略是否有效不容樂觀

2019年,當我們提起濟南都會談論山東的強省會戰略,所謂強省會,無外乎兩點,一是省會面積要大,二是GDP總量要大。

於是濟南直接吞併同省的地級市實現了大,同時GDP總量也提高了,但是似乎一切都那麼熟悉,彷彿這種操作已經被大家看膩了。

多年來山東大學採用吞併的戰略,整個濟南到處是山大的校區,也因此讓山東少了一個山科的211名額。山大確實大了,但是排名不升返降。所以簡單的擴大並不能實現實質性的升級換代。

當然,學校和城市不是同一量級,不能用來類比。只是,希望山東濟南的領導們不要思想慣性,同樣的方法不斷套用。



因此,山東的強省會戰略發展前景還有待觀察。

武漢——中部引擎

武漢是國家中部崛起的重要支點,貫通南北東西,地位非常重要。

也是因為武漢特有的地理位置,利弊同時存在,近幾年人才外流現象最為嚴重,大量高校畢業生畢業後離開武漢,前往南京、上海深圳是杭州、成都。

如何留住人才是擺在武漢面前嚴峻的考驗。


對比三個城市,青島的發展前景一片大好,濟南和武漢都有自己急需解決的問題,還有待觀察。


魔都小碼農


作為山東人先來比較下濟南和青島,然後二者選一再與武漢對比

題主問的是發展潛力的問題,實際上潛力這個詞比較虛,主觀性也比較強,青島是港口城市,經濟、建設都比濟南好,物價消費也高。這是它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造成的。 濟南是省會,政府、軍隊居多,城市建設沒有青島華麗,但在山東也是一流了。而且濟南的文化要比青島久遠的多。青島這個城市只有200年左右的歷史,濟南卻有2000多年了.名勝古蹟到處都是,而青島在這方面幾乎就是空白。 好與壞看你比較哪個方面了。論綜合肯定濟南強。論現代化條件,青島更好一些! 青島消費更高一點,環保更好一點,氣候為海洋氣候; 濟南消費低一點,環保差一點,冬夏溫差大一點。 就怕冷而言,兩城市冬季都統一取暖,不會有大問題。

但如果二者選一與武漢比那肯定拿地位一樣的省會城市濟南VS武漢了,這樣的話差異一目瞭然,中國所有的省會當中,濟南可能是最沒有地位的一個,濟南的GDP僅佔山東省GDP的10%左右,這個比例在全國各個省份中是最低的;省內各城市經濟總量排名,濟南只能排第三,這在中國的所有省份中也是絕無僅有的(以前南京也排省內第三,目前已經排名第二)。

濟南與成都、武漢、杭州、南京、廣州屬於一個類型,都是歷史名城,都是強省省會,為什麼濟南沒能發展成武漢、南京那樣的強二線城市?其實,看看中國的近代史便能略曉一二。

首先,它們的基礎就不一樣,在清朝,成都是四川總督府駐地,南京是兩江總督府駐地,廣州是兩廣總督府駐地,武漢是湖廣總督府駐地,而濟南只是一個普通省城,行政級別就低了一級。

另外,在濟南的旁邊有青島和天津兩個大型城市,對本地區的資源形成了分流效應,特別是天津,在近代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城市,也是北方地區的中心城市,當時北京都只能算是天津的小弟。有人可能會說,那還有杭州呢?杭州當年也不是閩浙總督府的駐地,它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省城,而且杭州旁邊有上海和寧波兩個城市對它形成資源分流,杭州面臨的形勢與濟南非常相似,但為什麼杭州就能夠成為地區重要城市呢?

我們打開地圖看一看,中國東南沿海這幾個省的省會,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它們都在大江大河的沿岸,而且一般離海岸線不遠,也就是說,在海運占主導地位的近現代,在貨運和物流方面這些城市都佔有優勢。

比如廣州在珠江沿岸,離南海不遠;福州在閩江沿岸,離東海不遠;杭州在錢塘江沿岸;南京在長江沿岸。

只有濟南是在黃河沿岸,而黃河自近代以來,要麼洪水氾濫,要麼冬季斷流,河運功能基本消失,所以,濟南所處的這個位置,是不太有利於經濟發展的。

濟南由於有津浦鐵路和膠濟鐵路過境,在近代經濟還算可以,沒有丟掉省會的地位。至今,濟南的經濟還能做到省內第三,放在國內也算是一箇中等的二線城市,但不能指望濟南能跟武漢、南京相比。我們期待著有一天,作為經濟大省山東省會的濟南能夠找到自己的出路,重現昔日光輝。


行走的小威海


山東PK湖北,山東勝/

武漢pk青島,武漢勝/

武漢Pk濟南,武漢勝/

武漢pK煙臺,武漢勝/

武漢pk濰坊,武漢勝/

湖北武漢完勝山東四市


沉澱青春4


當然首推武漢!

1,GDP排名:

我們先來看看武漢、濟南、青島18年及19年一季度的GDP對比:

從GDP數據來看,武漢排名第一,青島次之,濟南最後,而從GDP增速上來看,武漢也是排名首位,所以我們斷定,至少3~5年內,武漢是青島、濟南兩城不可超越的!在這其中還不得不提到的是,濟南是在與萊蕪合併後,才取得19年一季度排名17位的,在合併前,濟南一直排在青島、煙臺之後的。

2,城市定位:

武漢:省會、副省級城市、國家中心城市

青島:副省級城市

濟南:省會、副省級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指居於國家戰略要津、肩負國家使命,引領區域發展,參與國際竟爭,代表國家形象的現代化大都市,代表著中國城鎮發展規劃體系的最高層級。從國家對國家中心城市的定義來看,高下立判,同時也代表著武漢在同等條件下,將會面臨更多的資源傾斜。

3,國內百強城市排名(數據來源楚天都市報):

2018年中國城市綜合實力排名榜,武漢排名第5,青島排名16位,濟南則未進入20強名單。

4,科教實力

上表數據是18年中國城建、綜合經濟及科教實力排名榜TOP20,從上圖數據來看,武漢排名第6位,青島排名15位,而濟南則不在榜單之列。

就說這麼多吧,其他的數據再列出來,我個人認為意義不大!

從以上幾個方面的數據對比來看,武漢各方面的優勢都非常明顯!所以答案不言自明,那一定是武漢!


再說點其他的:

我認為三座城市中,濟南應該是最先被排除的!

1,濟南做為山東省班長,GDP總量上長期被青島、煙臺壓制,排名第3位,去年又因”弱省會“會約談,終於在19年促成了合併萊蕪的這一結果,但從19年一季度數據來看,與排名第一的青島(3190億)的差距仍然較大,與煙臺(2051億)的優勢也並不明顯,這與班長的身份很不相符,地位無疑也是非常尷尬的。

2,濟南與青島同為副省級城市,濟南雖有省會的優勢,但這並不能保證對青島在資源傾斜上的絕對優勢,也就是說,如果面對同一項目的竟爭,濟南對青島的成功率也是五五開,同時,我們還應該知道,項目資源是有限的。而對於武漢來說,目前在中部的地位無人能敵,同時又是國家中心城市,此消彼長下,優勢只會更加突出!


感悟社會人生


武漢的發展潛力最大,濟南第二,青島第三。首先我們來看一份報告。由任澤平團隊歷時一年多,對經典框架進行了細化與量化,在前期60多個指標、超過10萬條數據基礎上篩出27個指標、約5萬條數據綜合考量後評出的中國城市發展潛力100強顯示,武漢以76.9的發展指數位居榜單第7,而濟南、青島的發展指數分別為67.7、66.9,分別位居第17和19。

武漢是湖北的省會,我國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和特大城市,經濟實力強大,2018年GDP達到14847.29億元,位居全國第九。武漢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繁華的城市,近代以來隨著洋務運動的發展,武漢成長為中國近代重要的經濟中心,被譽為“東方芝加哥”。如今的武漢鋼鐵、汽車、電子信息、新能源、裝備製造、現代服務業等產業實力雄厚,近年來被定位為國家中心城市,同時又是長江經濟帶的三大核心城市之一,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濟南是山東的省會,雖然它的GDP遠遠低於青島,但隨著山東推行“強省會”戰略,做大做強省會,以山東的實力,推行“強省會”,濟南發展不好才怪呢!而且濟南又合併了萊蕪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因此未來它的發展潛力要比青島大。

青島是山東的經濟中心,2018年GDP達到12001.52億元,位居全國第11。青島經濟發達,已經形成了一批高知名度的企業,如海爾、海信、青島啤酒、澳柯瑪、英派斯、雙星等。目前青島正在進行一場全面的城市升級戰,提出了“學深圳、趕深圳”的目標,大力發展新興產業,重視科技創新,未來發展前景也比較好。


錦繡中源


武漢>青島>濟南

武漢,集全省之力打造的國際化大都市,資源聚合度極高。而山東注重均衡發展,16地市當中15個入圍百強市,所以在虹吸能力方面,武漢的優勢是濟南和青島無法企及的。

何況中部地區本來強市就少,不論人才還是投資都會向核心城市聚集,而山東省內本身經濟大市較多,而且北有京津,南有江蘇,競爭壓力遠大於武漢所處的位置。

青島,素有北方第三城之稱。GDP規模北方第三,人均可支配收入北方第三,建成區面積北方第三。青島目前也是定位於國際化都市,並且被賦予的城市定位也是比較高的。近幾年來相繼承辦世界園藝博覽會、APEC高官會、世界互聯網工業大會、上合組織峰會、世界旅遊峰會、博鰲亞洲論壇全球健康大會等十餘次國際盛會。起點和定位無疑是高於省會濟南的。

濟南,雖為第三經濟大省省會,但是經濟規模長期位居省內第三,去年才剛剛藉助合併萊蕪市之後力壓煙臺,但與青島的差距還很大。濟南受儒家影響很深遠,一直以來行事低調,小富即安心態比較明顯,發展速度即使在山東省內也並不算很快。不過在昔日小兄弟鄭州成為國家中心城市之後,濟南這個副省級老大哥坐不住了。大城規劃立刻躍然紙上,在收編萊蕪之後又南下大城市學習先進發展經驗,最近又開始刺激夜經濟。如此雄心勃勃的樣子已經很久沒看到了。但再大的決心也要看基礎,相比於武漢和青島的經濟與城建,濟南目前還是處於奮起直追的狀態。


城市發展報告


瀉藥,不吹不擂,毫無疑問青島華東強市,很多人看好武漢省,全省之力發展的武漢省也就那個樣子了,在發展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後勁了,在說濟南和青島競爭多年一直髮展不過青島,最後說青島這些年青島一直都是單獨發展,沒舉全省之力來發展青島,青島不存在吸血,他是計劃單列市上面制定青島的發展,山東執行而已除此之外青島只能靠自己,國家需要發展青島來輻射山東一億人口,沒同省的城市拖青島,青島自己發展也不會比武漢省差,南深圳北青島,看看這個城市就知道了,膠東機場,頻道修地鐵,高校扎堆往青島搬,金融業青島本來就很強國內第五,外籍居住人數,外籍旅遊,山東所有城市加起來都沒有青島外籍人數多吧,城市建設,這些正是考核一個大城市標準



k繁華落盡


武漢未來可用城市群來定義更符合武漢的實際,從大的方面來看,武漢包括3座特大城市,漢口,武昌,漢陽。三市分別形成獨立的城市體系,例如武昌有東湖,漢陽有後官湖,漢口有金銀湖,這三座湖的面積,環湖綠道長度,自然風景都是對等的,武昌東湖面積33平方公里,環湖綠道103公里,漢陽後官湖面積37平方公里,環湖綠道110公里,漢口金銀湖面積15平方公里,己建成的環湖綠道總長42公里。從這三座湖我們就聯想到武漢三地人民的生活是各自獨立的,形成了各自的生活圈,我漢口人看風景不必跑到武昌東湖,漢陽人更是就近享受後官湖如畫的風光。就湖泊的風景,湖泊的數量,面積及其分佈,三地均等的擁有,各有湖泊50多座,形成各自獨立的發展空間與格局。而且三地對兩江四岸江灘岸線的擁有長度也奇蹟般的相等,各擁有超百公里江灘公園資源,我漢陽人看江景不必跑到漢口江灘,武昌居民也能就近享受武昌江灘美麗的風光。你武昌不是有黃鶴樓嗎?我漢陽有古琴臺,而漢口有十里租界,誰的名氣更大,三地旗鼓相當。再看別的,漢口有江漢路步行街,武昌有楚河漢街步行街,漢陽有王家灣商業街,三地的商業也是同樣的繁榮,武昌人逛街就在家門口,漢陽人也是,我武昌人跑到漢口僅相當於出城旅遊。從以上的敘述,我們不難得出以下結論,武漢由三座特大城市組成一座城市群,這三座城市分別為漢口市,武昌市,漢陽市,未來這三座城市共同構建未來全球最大的超級城市,城市人口規模將超3千萬,經濟規模即GDP將達十萬億。


老鄉2439


武漢,本人現在青島工作,親身體會,別來,特別是科技公司,基本為0。要是養老可以考慮青島。濟南的話,中規中矩吧。武漢是國家重點發展對象,地理位置太優越。


安靜29074231


這個事情還用考慮麼?當然是青島。

青島佔著山東東部的交通樞紐,是山東經濟單列市,是山東重點發展的兩核之一,有煙臺威海以及周邊地市人才物流輸送,政策上支持本身有山東省能力比較強幹部的管理。

濟南就差點,今年提出超級大城市規劃,一個省城不考慮怎麼發展,一味的提高體量和自己的城市數字,加上本身沒有強烈發展意識,就算髮展成一個人口規模化大的城區,對自己半點好處沒有。

至於武漢這天氣熱是硬傷,雖然是南方工業發展,物流發展重鎮,但是要有超出發展意識形態,有這個發展大城市決心倒是真的。

總得說來青島是山東堆起來的,有錢途,武漢有能力,濟南有政府政策引導要是政策變化大,這個難受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