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道高僧才會有舍利子?肉身菩薩為何能千年不爛?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出土了四枚佛骨舍利,其中一枚被說成是佛陀真身舍利,餘三枚被認為是僧人造的“影骨舍利”並引發爭議。

法門寺的佛指真身舍利,經測量,長40.3毫米,寬17-20毫米之間。如此粗大的指骨,對應的人體身高會非常高,應該不是人類指骨。

法門寺佛指真身舍利,到底是什麼材質?有人通過照片觀察,認為有可能是小型偶蹄類動物的蹠骨中前端部分,有一些學者認為是馬骨。

得道高僧才會有舍利子?肉身菩薩為何能千年不爛?

1.舍利子在火葬場很常見,與得道高僧無關

佛教舍利分為碎身舍利和全身舍利兩種。碎身舍利是火化後,零零碎碎的舍利;全身舍利是不火化,整個身體留存下來,稱為全身舍利。

先說碎身舍利,碎身舍利五花八門,什麼樣的都有。碎身舍利,有舍利花、舍利子等名目。舍利花主要是火化時沒燒徹底的骨頭,各種不規則形狀的燒結物。舍利子多是圓形的珠子,也有其它形狀的。

死後用木柴焚燒火化,溫度比較低,很多骨頭燒不完全,就會留下各種各樣的不規則形狀的骨骼殘餘物,就是舍利花。

在焚化爐裡高溫焚燒,人體的灰分、衣服的灰分、衣服和佩飾上的金屬,體內的微量金屬,會燒結成為舍利花或舍利子。富貴僧人火化時,身上帶的金銀、玉石、琉璃、玻璃珠子、飾品等,過一過火,就是舍利子了。

深圳弘法寺前方丈本煥和尚,死後火化。本煥和弘法寺都很有錢,火化時弟子們在他身上放了不少東西,火化後,揀出了很多舍利,總數量據說上萬!

得道高僧才會有舍利子?肉身菩薩為何能千年不爛?

2.肉身菩薩全靠醃製,能恆久不爛

全身舍利的製作工藝也多種多樣,分為漢傳和藏傳兩大類。

漢傳佛教的全身舍利製作方法,主要有坐缸法、夾紵法制作的夾綸像兩種,製作出來的全身舍利,也叫肉身菩薩,實際上就是乾屍。

肉身菩薩的製作工藝有三項重點:去除消化道食物,脫水、防腐。

坐缸法制作工藝也有不同,最自然的是僧人自然死亡或病死後,將和尚的屍體裝缸,缸中填入吸收水分的石灰、木炭,然後聽天由命。過些時候挖出來看看,沒有腐壞已經形成乾屍的,就能以肉身菩薩的名義大肆張揚,引來四方信徒。

如果和尚死在氣候寒冷的季節,死前多日不進食,消化道排空,沒有什麼殘渣;死前失水嚴重,人又瘦小,埋的地方乾燥,缸的質量好,不滲水,密封得也很好,形成乾屍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反之,形成乾屍的幾率就比較低。

得道高僧才會有舍利子?肉身菩薩為何能千年不爛?


這種製作方法比較自然,聽天由命,成功率較低。現在還有製作這種肉身菩薩的團隊,專們給寺廟僧人辦理後事,不負責成功,靠碰運氣。製作的多了,總有各方面條件都湊合得很好,偶然成了一個的。

還有一種是人為的方法,分為自願和非自願兩種。自願的是僧人死亡之前,就有計劃地服用死後能起到防蟲防腐作用的藥物,比如砷(砒霜)、硃砂……同時逐漸減少食物直到不再進食,只喝水。

這樣來清理消化道,去除消化道的食物殘渣。死前飲水也逐漸減少並停止,以降低身體的含水量。這樣的僧人死去後,也按照上邊的方法裝缸。採用這種有計劃方法的比較少,畢竟是有目的慢性死亡,過程比較痛苦,也有個成功率的問題,並不必然就能成功。

漢傳佛教另一種製作全身舍利、肉身菩薩的方法就是用夾紵法制作的夾綸像。著名的禪宗六祖惠能,和“章公六全祖師”都是用這種工藝製作出來的。惠能的全身舍利可參看徐恆彬的《南華寺六祖慧能真身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