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祕古代“六禮”

大家都知道,中國人結婚一向講究禮儀。不過隨著現代生活的快節奏,許多古老的習俗也逐漸被淘汰。不過有一項被保留了下來,那就是彩禮。現代人的彩禮現在已經被簡化成了現金,雖然,每個地區的彩禮金額都不相同。不過,在古代,結婚可不會像現代這麼簡單。更不可能出現男方送去的彩禮全部以錢來代替的情況。因為,對於古人來說,結婚的時候有一個必備的東西——那就是一對大白鵝。

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秘古代“六禮”

如果你穿越回古代,想要把妹子娶回家這個可少不了,不然小心丈母孃把你轟出去。

其實,嚴格來說應該是鴻雁。

在古代的禮法之中,結婚的程序可比現在繁瑣多了。按照《周禮》的規定結婚需要經過:“昏有六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這六個程序。其中昏其實就是婚。因為古人結婚可不像現在,而是在傍晚結婚。

關於這一點,在《白虎通》上的解釋是:“婚者,謂黃昏時行禮,故曰婚。”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古代交通不便利,有錢人結婚用花轎,而窮人用租來的馬或者驢子。如果兩家隔得比較遠的話,那光是迎親的路程就要很多時間,當然只能晚上舉行婚禮了。

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秘古代“六禮”

電視劇《紅高粱》中就表現了這一點

那麼,既然古代婚禮有著嚴格的流程規定,當然對於其中的一些必備物品也同樣有著詳細的規定了。

採納作為六禮之首,是古代婚事的重中之重。

《禮記·昏義》中記載“:納采者,謂採擇之禮,故昏禮下達,納采用雁也。”清代秦蕙田解釋說:“將欲與彼合婚姻,必先使媒氏下通其言,女氏許之,乃後使人納其採擇之禮。”意思就是男家向女家求婚,由媒妁代為轉達。女家同意後,再收納男家送來議婚的禮物。納采禮物用“雁”。

這個雁,指的就是鴻雁,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大雁。

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秘古代“六禮”

準確的說是它們——鴻雁,也就是大雁

為什麼會選擇鴻雁?

其實通過觀察古人就知道了大雁一生只會有一個伴侶。就算遇到災禍,其中一個不幸死了,另一個也不會“再娶”或“另嫁”,只會孤獨一生。有的感情甚至還會殉情,追隨自己的另一半。因而,大雁的這種習性就被人們視為了忠貞的象徵。所以,用鴻雁當做彩禮,象徵著新婚夫婦也會像大雁一樣的忠於愛情,白頭偕老。

而關於這一點上,在《儀禮士昏禮》中是這樣說的“:用雁為贄者,取其順陰陽往來者。”

《白虎通·嫁娶篇》則解釋說:“用雁者,取其隨時南北,不失其節,明不奪女子之時也。又取飛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禮,長幼有序,不逾越也。又婚禮贄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採納之後,便代表著婚姻的初步達成,兩家人都有了結親的意願。當然,這時候還不能說這件婚事就已經敲定了。因為在定親之前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問名。

問名其實就是男方家請媒人問女方的名字和出生年月日也就是生辰八字。

很多人以為這一步主要是因為古代人比較迷信,看一下兩個人是不是八字不合。這倒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是卻也不能說是全部。事實上,有兩個用意:

  • 防止同姓近親婚姻
  • 利用問名得來的生辰年月日,占卜當事人之婚姻是否適宜

而這一步,同樣需要禮物,禮物仍然需要用雁。順序為“賓執雁,請問名,主人許,賓入,授,如初禮”。

事實上,可能有很多朋友在古裝劇中聽到過這樣的對話:甲乙兩個人相遇,發生了誤會,甲卻在乙的身上掉下的東西中無意發現了自己的生辰八字的帖子。才知道對方是自己素未謀面的未婚妻。但是,其實這是錯誤的。

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秘古代“六禮”

這東西其實是現代人搞出來的,古代人雖然交換生辰八字,但在女兒出嫁前都只有父母才知道

在很多的古裝劇中,常常會把這一步和納徵中的一件物品搞混。

納吉和納徵

這是兩個步驟,但是其實常常一起進行。

納吉:

其實就是男方將女子的名字、八字取回後,在祖廟進行占卜。卜得吉兆後,備禮通知女方家,決定締結婚姻。這時,還需要鴻雁作為貢品,敬獻給祖先

納徵:

其實說白了就是送聘禮也就是彩禮,這是訂婚的主要手續,這一步走完了也就預示著這樁婚事已經板上釘釘了。而之所以這麼說,那是因為這裡面的一件東西,也是上文說的被搞混的東西。

男方向女方送聘禮,一般都使用實物和代金。這一禮中雙方都會用到一種紅綠描金書帖,也叫“龍鳳書帖”。帖上寫的都是一些吉利話,但有一定的程式,男方寫“素仰壺範,久欽四德,千金一諾,光生蓬壁”;女方回帖則寫:“一枝幸附,三生契合,七襄愧極,九如慶祝”等話。而這個帖子,也叫訂婚貼。代表著雙方已經達成結親,女方已經接受了男方的聘禮。

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秘古代“六禮”

民國時期龍鳳貼

在走到這一步之後,除非萬不得已,否則是不能輕易悔婚的。因為這個帖子是要到當地官府進行報備,等到婚禮舉行完畢之後用來換取婚書的。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想要悔婚,那就必須要到官府銷案,除非雙方均屬於自願,否則想要單方面悔婚,官府會讓你嚐嚐帶枷上街遊行是什麼滋味。而這東西,才是會交給自己女兒妥善保管的帖子。

接下來,就簡單了,那就是請期。

請期,說白了就是男方家擇定婚期,備禮告知女方家,看女方家同意,不同意就大家再商量一個日期。

古人講:“請吉日將迎親,謂成禮也”。而請期的時候同樣不能光這手去。《禮儀.士昏禮》上說“:請期用雁,主人辭,賓許告期,如納徵禮。”說白了,流程和納徵的時候是一樣的。

等到了最後接親,就更需要大雁了。

有很多人被影視劇誤導,一位古代接親的時候新郎就是騎著高頭大馬,披紅掛綠,帶著鮮花意氣風發的。實際上,披紅掛綠是有的,插花塗粉也是有的(古代男人也塗粉),但是騎在馬上意氣風發就不一定了。如果是富貴人家還好,有迎親的下人,可以幫助他。我們現代的花童在婚禮時負責抱著花籃,在古代,喜童們則需要代替新郎懷抱兩個扎著紅綢帶的鴻雁。

可要是窮人家的,那就只能自己來了。新郎一隻手抱著一隻大雁,如果大雁比較老實倒還好,不過想必很多朋友都見過農村的大鵝。這種生物有著極強的領地觀念,並且極其好鬥。而大雁作為他們的表兄弟性情可想而知。更何況,在古代,這種大雁可沒有人工飼養的,都是在野外捕捉的野生大雁,性情更加兇猛。而新郎一手抱著一個性情兇猛的大雁,那個場面,想想就很美。

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秘古代“六禮”

野生大雁的性情比家養的大白鵝更兇

說了這麼多,可能也會有的朋友比較疑惑,這些和題目似乎沒關係。別急,當然有關係的。

由於在納采、問名、納吉、請期、親迎這五個步驟之中都需要用到大雁,一共需要使用十隻大雁也就是五對,並且由於是婚事,還必須用活的。

這下子難度就大了。

首先來說,野外生活的大雁具有季節性的生活規律,並不是說在每個時期都能捉到大雁。除非是在某些皇家園林,或者是達官貴人的私人園林之中,才有可能會有一些大雁由於時時有人投餵照顧而留在當地沒有遷徙。

其次,由於必須活捉,還必須得是一公一母配成一對。所以,捕捉的難度也非常高,不是經驗極其豐富的老獵手,根本就完不成這項工作。

再者,大雁雖然在古代屬於野生動物,誰都可以抓,但是售價可是不低即便是被獵殺的大雁也不是尋常人家消費得起的。那這樣一來,活體的大雁的價格就更是讓一般人家望而卻步了。

沒有大雁,就不符合《周禮》關於婚姻的規定,而後世的朝代在婚姻的禮制上又都是沿襲的周禮。可窮人又用不起鴻雁,那怎麼辦呢?

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秘古代“六禮”

大雁和鵝其實是一種動物

好辦,雖然平民沒有那個財力使用大雁,但是有鵝啊,要知道大雁和家裡養的那些大白鵝本就是表兄弟。那直接用鵝代替不就行了。況且對於窮人來說,祭祀祖先用的蒸雁本來絕大多數都是用蒸鵝代替的,既然如此,那活的大白鵝代替一下活的大雁也就是理所當然了。


參考資料:《周禮》、《白虎通·嫁娶篇》

古人結婚,男方卻抱了一對大白鵝!這是為什麼?探秘古代“六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