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科技集團八院800所:制鎮國之器 鑄華夏之魂

【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全國產經信息不錯過】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上海西南一隅,黃浦江支流合圍起一個面積約4200畝的小島,島上綠樹成蔭,環境幽雅,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800所便坐落在這裡。

1958年9月30日,800所的前身國防部五院一分院第二設計部正式成立,肩負起國家賦予的研製第一代地空導彈的任務。1965年7月,800所由北京遷至上海。

60多年來,800所初心如磐,蹄疾步穩,承擔起戰術武器總體結構和總裝綜測、運載火箭箭體結構和大型環境試驗等航天產品的研製、生產任務,成為加強國防建設和維護國家安全的中堅力量。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800所上海松江園區鳥瞰圖

崢嶸歲月

書寫輝煌奮鬥史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時間退回1960年,代號“601”的工程在如今800所所在地上海松江橫潦涇啟動。彼時,橫潦涇由於遠離上海市區,人煙稀少,物資匱乏,一切只能從零起步。

櫛風沐雨,砥礪前行。靠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800所邊組建隊伍、邊建廠房宿舍、邊搞研製、邊強化加工試驗,銳意進取,默默付出,六十多年來取得了輝煌成就: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型號產品開展地面分離試驗

運載領域,800所先後參與研製了探空火箭、風暴一號、長征二號、長征三號、長征四號、長征五號、長征六號等運載火箭,有力保障了以風暴一號為代表的我國首型火箭發射成功、以長征二號丁為代表的金牌火箭發發創優、以神舟飛船為代表的載人航天工程步步為營穩步推進,以及以長征五號和長征六號為代表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裝備領域,800所參與研製的以紅旗一號為代表的首型彈仿製成功、以紅旗二號為代表的改進型導彈戰場立功,多型裝備參加新中國成立50週年、60週年、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和建軍90週年閱兵,有力保障了國防安全。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大國重器參加新中國成立60週年閱兵

專業領域,800所突破和掌握了以高性能耐熱鑄造鎂合金、3D打印、激光焊接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先進技術,承擔了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為代表的集團級以上項目100餘項,獲得上級研發經費超6億元,榮獲了國家、軍隊及省部級以上各類科技獎項50餘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10餘項,為全面融入集團公司、上海市和八院的創新體系建設,為構建產學研用戰略合作聯盟,起到了強有力的推進作用。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全國質量標杆

大國重器,中國底氣。60多年來,800所作為中國航天和軍工行業的骨幹單位,為中國航天事業和裝備現代化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為國家的國防安全築起鋼鐵長城。

瞄準機遇

打造發展新藍圖

繪就新藍圖,打造新引擎。800所緊緊抓住航天強國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機遇,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充實和完善自身能力體系建設,構建“一園兩基地”戰略佈局,推進上海松江、江蘇海門、安徽廣德三位一體打造“航天裝備材料與結構研究智造基地”。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貯箱裝焊廠房

發展為骨,創新為魂。依靠國防和軍隊現代化改革取得歷史性突破的機遇,800所不斷將優勢技術轉化為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促進型號科研生產向智能化、數字化轉變,提升面向型號的全生命週期保障能力,從航天製造不斷走向航天智造,在“兩個世界一流”的歷史征程中不斷夯實高質量保成功的基礎。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鑄件產品和3D打印產品

聚焦優勢,重點發力。目前,上海市金屬材料近淨成形工程技術中心、集團公司鑄造工藝技術中心等10箇中心掛靠800所。在鎂合金材料方面,800所已經申報授權專利50餘項,牽頭制定了國家和行業標準30餘項,確立了輕合金材料成形領域的標準主導權;已擁有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工程等領域客戶70餘家,市場份額穩居國內前三,並與振動裝備、激光裝備等行業內多家單位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不僅具備鋁、鎂、鈦三種材料的鑄造能力,同時兼具設計、機加、表面處理、檢測等全產業鏈的能力,紮實推進國家裝備升級換代,做強材料產業,做響航天品牌。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優質鑄件金獎

黨建鑄心

引領進取新常態

深受航天“三大精神”滋養的800所幹部職工,秉持黨建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始終站在“以國為重”的高度謀劃全局,以富國強軍為責任擔當,著力強化“五嚴五融五化”黨建運行機制,有效發揮“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作用,紅色力量激發蓬勃動能。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800所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

六十載為國鑄劍,800所先後有16人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培養了3位全國勞動模範、近百名技術專家和管理精英,建立了院士工作站、國家技能大師工作室,被評為國家技能人才培養突出貢獻單位。800所豐富人才引進渠道,暢通人才職業發展路徑,持續強化人才培養工作。所領導擔任青年成長教練,促使新員工快速融入工作;打造“博識堂”技術論壇,鼓勵員工展現自我,促進技術創新,碰撞思維火花;不斷深化員工能力評價體系和薪酬激勵體制機制改革,不斷激發人才隊伍創新創業的激情和活力,造就了一支“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年輕人才隊伍。

黨建鑄心,文化聚魂。在不斷傳承和發揚航天精神的基礎上,800所持續完善企業文化體系建設,形成了以“固本強基、創新融合,打造航天裝備材料與結構研究智造基地”為企業願景和以“精益求精、成就客戶、協同誠信、卓越共享”為發展理念的企業文化體系,提升了企業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先後榮獲上海市文明單位、集團公司文明單位、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3.8米直徑超長貯箱成功下線

星空浩瀚無比,探索永無止境。進入建設航天強國的新時代,面向“兩個世界一流”建設新要求,800所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堅持以“材料型譜化、技術體系化、產品標準化、產業集約化”為發展策略,堅持軍品型號與民用產業“雙引擎”發展,擴大市場、創新“雙體系”功能,著力實施“能力提升工程”,力爭成為國內領先、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防務裝備集成商、航天運輸領域結構件供應商,成為裝備領域新材料研究的重要力量、結構成形應用研究的骨幹力量,成為材料與結構專業、智能製造的推動者和實踐者,建成“航天裝備材料與結構研究智造基地”,全面建設適應未來發展需求的效益效能型智慧研究所,全力推進航天強國建設進程,以實幹進取鑄就新的輝煌。

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0所:制镇国之器 铸华夏之魂

校對/林佳昕

監製/黃希

全國產經信息平臺聯繫電話:010-65367827,郵箱:[email protected],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