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入四中全會議程 習近平為何如此重視這個“總體目標”?

(近觀中國)列入四中全會議程 習近平為何如此重視這個“總體目標”?

中新社北京10月24日電 題:列入四中全會議程 習近平為何如此重視這個“總體目標”?

中新社記者 馬學玲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將於10月28日至31日在北京召開,其中一個主要議程是,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

2017年,“必須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不斷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寫入中共十九大報告。今次,這又將擺上十九屆四中全會的議事桌。

這一議題緣何如此重要?可從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一系列講話中,探尋答案。

“總體目標”將擺上四中全會議事桌

十九屆四中全會前夕,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研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

中共中央政治局聽取了《中共中央關於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稿在黨內外一定範圍徵求意見的情況報告,決定根據這次會議討論的意見進行修改後將文件稿提請十九屆四中全會審議。

其中特別值得關注的是,這次會議提出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

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顯成效;到2035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到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全面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鞏固、優越性充分展現。

中共為何如此強調製度的重要性?習近平曾講述過這樣一個細節: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時間,我們才會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這個制度下的方針、政策,也將更加定型化。”這是鄧小平同志當年所說的一段話。

習近平在2014年2月召開的省部級主要領導幹部學習貫徹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援引這段話指出,“在主持起草三中全會決定過程中,我覺得鄧小平同志講的‘再有三十年的時間’就是二〇二二年,時間很緊了,必須儘早把這個戰略構想落下來,提出一個總目標,並用它來統領各領域改革。”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體目標未來將如何實現?即將召開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受到關注。

不走老路邪路!根本方向永不動搖

“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是習近平反覆強調的一句話。

早在2012年12月,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體學習時曾指出,改革開放是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沿著正確道路推進。他強調,“在方向問題上,我們頭腦必須十分清醒,不斷推動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2014年2月,習近平在前述研討班開班式上再次強調方向問題,他指出,“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往什麼方向走呢?這是一個帶有根本性的問題,必須回答好。”“我們的方向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而不是其他什麼道路。”

2016年7月,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週年大會上,習近平再次強調,“改革必須堅持正確方向,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

回望歷史,習近平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是黨和人民歷盡千辛萬苦、付出巨大代價取得的根本成就。

展望未來,習近平指出,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開闢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正確的,必須長期堅持、永不動搖。

面向世界,習近平表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是好,要看事實,要看中國人民的判斷,而不是看那些戴著有色眼鏡的人的主觀臆斷。中國共產黨人和中國人民完全有信心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中國方案。

一個特別的“現代化”!絕不是西方化

時下,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共作為執政黨如何更好更有效治理國家?這是擺在這個百年大黨面前的一大課題。

改革開放以來,中共開始以全新的角度思考國家治理體系問題。2013年11月,中國全面深化改革號角吹響,“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政治語彙應運而生。

“我們講過很多現代化,包括農業現代化、工業現代化、科技現代化、國防現代化等,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第一次講。”習近平2014年2月曾這樣說。

習近平說:“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總體上是好的,是有獨特優勢的,是適應我國國情和發展要求的。同時,我們在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方面還有許多亟待改進的地方,在提高國家治理能力上需要下更大氣力。”

對於如何改進,習近平2014年10月在十八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我們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當然要學習和借鑑人類文明的一切優秀成果,但不是照搬其他國家的政治理念和制度模式,而是要從中國的現實條件出發來創造性前進。

“我們思想上必須十分明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絕不是西方化、資本主義化!”習近平此前曾明確指出。

他說:“我國國家治理體系需要改進和完善,但怎麼改、怎麼完善,我們要有主張、有定力。”

新中國走過70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將如何堅持和完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又將如何推進?外界將目光投向今次十九屆四中全會。(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