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二戰日軍的奇葩戰術:烈傘兵、迴天雷、自殺艇

愛發原創,歡迎指正。全文共2770字,閱讀約需4分鐘。

“義烈傘兵隊”

沖繩戰役後期,美國空軍的反擊日益加劇,日本空軍“特攻隊”所受損失與所獲戰果的比率越來越惡化。為此,大本營設想對沖繩美軍基地使用“敢死挺進隊”。挺進隊被命名為“義烈傘兵隊”,此次作戰稱為“義號”作戰。

盤點二戰日軍的奇葩戰術:烈傘兵、迴天雷、自殺艇

義烈傘兵隊

傘兵隊在奧山道郎大尉指揮下由陸軍挺進部隊的120人組成,分為五個小隊和一個指揮班,裝備有用於破壞的炸藥和輕武器。其作戰方法是,分乘12架轟炸機,在北、中機場強行夜間著陸,破壞美軍的飛機、機場設施等,使基地一時陷於癱瘓不能使用,再由航空部隊做空中配合,一舉摧毀敵人機場。

5月23日夜,行動開始。但聯合艦隊卻臨時改變了計劃。由於24日午後發現了美軍機動部隊,把主要戰鬥力用在了對美軍機動部隊的攻擊方面,而讓第6航空軍單獨進行“義號”作戰。並且傘兵隊員所乘坐的飛機,有4架飛機因故障被迫降落或返航,只有8架在北機場和中機場著陸。這次戰鬥取得的戰果甚微,日軍大本營取消了繼續組建傘兵隊的想法。

“迴天”魚雷

早在“神風”自殺飛機之前,日軍就研製生產了一種名為“迴天”的自殺魚雷,並組建了數支同樣性質的“水下神風特攻隊”,在停戰前三個月裡,頻頻襲擊盟軍艦艇及運輸船隊,並準備用來保衛日本本土和被其佔領的臺灣。

盤點二戰日軍的奇葩戰術:烈傘兵、迴天雷、自殺艇

迴天魚雷

1941年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以中途島海戰為標誌,日美海軍力量對比出現了根本性轉變,海上形勢對日明顯不利。為擺脫這種困境,1943年,日本從其法西斯盟國意大利手中獲得了人操魚雷技術,開始研製生產自己的人操魚雷—“迴天”魚雷。但這種魚雷技術與意大利魚雷技術的最大區別在於:意大利人操魚雷是以避免犧牲生命為前提實施的“特攻戰術”,而日本人實施的則是以“必死”為前提的進攻方式。

一開始,將這種自殺武器稱為“救國武器”,後又改稱為“零六”,最終命名為“迴天”。其技術狀況大體如下:長14.7米,直徑1米,總重量為8噸,乘坐1人,頭部裝填TNT炸藥1.25噸。時速30海里時可續航23公里,時速12海里時可達78公里。這種自殺武器可潛航、上浮、改變航向、自由變速。如果加以調整,可以保持一定的深度、速度、航向,以30海里以上的速度進攻。進攻時,先由潛艇裝載,在確認接近敵艦時,“迴天”駕駛員通過特製的交通管道坐到“迴天”裡,然後關閉艙門,當達到最佳時機時被髮射出去。

在發射的一瞬間,“迴天”將會啟動自己的引擎。每航行2000米,駕駛員就將潛望鏡漏出水面幾秒鐘以觀察海面情況。在離敵艦大約四、五百米的地方決定好突擊的路線,在水深4米左右全速突擊,最後與敵艦同歸於盡。

1945年4月20日、23日,“伊_47”號、“伊-36”號兩艘潛艇各載6枚“迴天”魚雷從海軍基地出發。前者在沖繩——烏利西一線上待機,後者在沖繩——塞班一線上待機,以此來威脅美軍的交通運輸線。果然,在4月27日拂曉,“伊-36”號潛艇發現了開往沖繩的由30艘船隻組成的大型美運輸船隊。當接近到7000米時,潛艇發射了4枚“迴天”魚雷。約12分鐘後,管昌艦長用潛望鏡看到了目標處騰起了高大的水柱和兇猛的火焰,接著聽到了4聲驚天動地的爆炸聲。5月1日,“伊-47”號潛艇也發現了敵大型運輸船隊,並向其發射了4枚“迴天”魚雷,其中3枚中的,炸沉了“利伯蒂”型萬噸運輸船3艘。5月2日,日潛艇又用剩餘的兩枚“迴天”魚雷,擊沉了美軍驅逐艦1艘,重創1艘。

“迴天”載人魚雷往往以奇襲的方式發揮其擁有的全部破壞力,這給美軍艦隻帶來了沉重的打擊。尤其是在7月29日,由日軍“伊-58”號潛艇發射的6枚“迴天”擊沉了美軍曾載運過原子彈的重型巡洋艦“印第安納波利斯”號,更使美軍對其畏懼。雖然美國人知悉了“迴天”魚雷的秘密,但在很大程度上仍不能有效地防止“迴天”的自殺性攻擊。因為它是人工操作,具有很大靈活性,能巧妙避開當時的各種攔截武器,並能準確選擇敵艦薄弱部位進行攻擊。據史料記載,在停戰前的3個月裡,日本“迴天”魚雷共擊沉敵軍油船或運輸船15艘、巡洋艦2艘、驅逐艦5艘、水上飛機母艦1艘、不明艦種6艘,合計共29艘,同時,重創兩艘敵艦。

日本曾經在我國臺灣高雄壽山腳下的海軍基地生產這種“自殺性”的魚雷攻擊潛艇。但由於種種原因,早期只生產了50艘左右,但這己對美軍艦隊造成了極大威脅。日本本想繼續擴大“迴天”魚雷的生產,計劃在臺灣防衛戰役中發揮作用,與美海軍共同“玉碎”,但美軍適時調整了作戰計劃,以“躍島進攻”代替“逐島作戰”,跨越臺灣直取沖繩,再逼東京,從而使日本軍國主義分子的陰謀未能得逞。在這種情況下,日本軍部被迫放棄了“迴天”的生產計劃。

“自殺”潛艇

盤點二戰日軍的奇葩戰術:烈傘兵、迴天雷、自殺艇

日軍自殺潛艇

“神風特攻”、“載人魚雷”的戰術思想是在二戰後期被日本軍方採用的,而“自殺潛艇”這種“特攻”戰法,早在日本偷襲珍珠港的戰鬥中就已初露端倪。當時日本海軍部生產了一種“特種潛艇”,艇長24米,直徑近2米,排水量64噸,載魚雷2枚,採用電池推進器,可潛航5小時,可以說是一個水底怪物。1941年12月8日上午,10名敢死隊員分乘5艘“特種潛艇”依次向珍珠港挺進,計劃裡應外合,與空襲機群同時發起對珍珠港的進攻。當時的作戰構想是:先用潛水母艦把“特種潛艇”運到珍珠港灣附近,使其從水下悄悄的接近敵艦,然後施放魚雷,襲擊目標。但實際效果卻很不理想。由於很多潛艇因發生機件故障導致擱淺,參戰者除不省人事的酒卷少尉被俘之外,其他全部陣亡。

沖繩戰役後,美國艦隊逼近日本本土。瘋狂的日本海軍改進了各種各樣的“自殺艇”來進行最後的海上“特攻”戰,以抗擊強大的美國艦隊。其中尤以“震洋”艇的表現最為引人注目。

1944年4月,這種“決死兵器”由日本第10技術研究所研製生產並稱為“震洋”艇。該艇長約5米,寬約1.2米,全重約1.4噸,動力裝置為汽車用的汽油機,加以必要的改裝後裝艇,功率49千瓦,最大速度越25節,艇員為1人。為了能達到撞擊敵艦的效果,設計者特別為每艘艇的艇首安裝了撞擊起爆的撞角引信,以引爆艇內250公斤高爆炸藥。

1945年2月,美軍第11空降師和兩棲作戰部隊向菲律賓的科雷吉多要塞發起攻擊。配置於呂宋島的日本第11、12、15及16“自殺攻擊戰隊”參與了對美軍的作戰。2月15日夜,12艘“震洋”艇從4個方向向美軍的“LSM—12巡洋艦”發起“群狼”式攻擊。由於一直沒有受到日本海上力量威脅,美軍巡洋艦突然面對如此眾多的“小船”,艦上炮火無法發揮威力,雖然艦上士兵不斷地使用近戰武器與“自殺艇”周旋,但由於夜暗,加之攻擊目標太多,僅僅10分鐘,便有6艘“震洋”艇成功的接近目標。250公斤的炸藥把“LSM—12巡洋艦”的兩側艦體不僅炸開了6個近兩米的大口子,而且還引爆了艦上的炸藥庫,40分鐘後該艦沉入了大海。此次戰鬥,美軍的另外9艘驅逐艦也不同程度的受到重創。

這是日本“海上自殺攻擊隊”唯一一次值得炫耀的戰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