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红卫兵水库、工农兵水库,就是三屯碑水库(水上乐园)

1970年,乌鲁木齐市三屯碑水库正式修好,取名为“工农兵水库”。后来又叫做红卫兵水库,现在名字是三屯碑水库。

1987年,在原水库基础上,水上乐园建成。

三屯碑曾经一片芦苇荡

5月的乌鲁木齐,已有几分初夏的味道。乌鲁木齐市南郊的水上乐园,乘坐游艺机、泛舟湖上、草坪野炊的游客随处可见。在水上乐园“水面游乐园”的主体三屯碑水库里,快艇、游船在碧波荡漾的湖面上穿行;几位老人坐着板凳,撑着鱼竿在湖边钓鱼,很是怡然自得。

乌鲁木齐红卫兵水库、工农兵水库,就是三屯碑水库(水上乐园)

这座1970年建成,实际库容90万立方米的三屯碑水库,是市民休闲消暑的去处,也和乌拉泊水库、红雁池水库、九家湾水库一样对首府拦蓄春洪、调节水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屯碑水库建成前,沼泽泥泞少人烟

据《乌鲁木齐史话》“肇阜门与三屯碑”一章所述,杨增新(1864年~1928年)执政期间,三屯碑地区是一片农田和草场,这里的农民都是给蒙古盟长满楚克扎布纳粮交租的佃户。满楚克扎布占领的三屯碑采邑封地,在1931年的“改土归流”风潮中,被收归公有后,三屯碑的农田草场,大都成了荒原。

乌鲁木齐红卫兵水库、工农兵水库,就是三屯碑水库(水上乐园)

直至抗日战争时期,终于有了一条碎石路从迪化(乌鲁木齐市旧称)中心城区一直通到三屯碑。到了1937年夏天,新光电灯公司在三屯碑一带落成;1939年春天,新修的新疆学院(现新疆大学)大楼也在三屯碑附近建成。此后,三屯碑一带,从人烟稀少逐渐变得熙来攘往。

乌鲁木齐红卫兵水库、工农兵水库,就是三屯碑水库(水上乐园)

三屯碑水库建成之前,这里就是一片和现在水库长度类似、宽20多米的沼泽地,野生芦苇分别密布在沼泽地的东、西、南三个方向的边缘,在沼泽地北边一带,周遭居民还种植着蔬菜,未种植蔬菜的地方长着野草。“沼泽地周边不像现在这么郁郁葱葱,那时候都是戈壁滩。”

乌鲁木齐红卫兵水库、工农兵水库,就是三屯碑水库(水上乐园)

冬季的三屯碑水库,白雪覆盖

上世纪60年代初,沼泽地周边除了马车运输队和民居之外,全是戈壁,人烟稀少,所以环境安静。如今水库西边边缘还有低矮的小土山,上世纪60年代,周边的回族居民用工具将山上的大石块敲成一块块小石块,将小石块卖出去供盖房子的市民们砌地基用。

乌鲁木齐红卫兵水库、工农兵水库,就是三屯碑水库(水上乐园)

新疆大学老照片,新疆大学就在三屯碑水库附近

水库建设时

众人修堤热情高

这片沼泽虽然没有什么生气,但距离此处两公里左右的十七户(包括现在天山电影制片厂一带)则多有灵动的泉水。依托地理优势,1965年,将沼泽建为水库的计划开始出台,由农六师负责水库的建设工作。1966年,正式拉开了修建水库的序幕。

乌鲁木齐红卫兵水库、工农兵水库,就是三屯碑水库(水上乐园)

“修建水库,主要由工农兵、下放干部,以及各单位专门指派的人选,在周末进行义务劳动,陆续修建了三年左右。乌鲁木齐的职工,每逢周末去修水库。”

乌鲁木齐红卫兵水库、工农兵水库,就是三屯碑水库(水上乐园)

“我们修水库,大都围绕着修建水库北边的堤坝进行。”“当时修建水库,全由人力修建而成。干活的时候,我们自带铁锹、镐头等工具,从现乌鲁木齐市道路客户运输服务中心南郊客运站背后的山上,用肩挑、拉拉车、翻斗车运黄土,人力是主力。我和另一个同事,一人拉车,一人在后面推车,到了堤坝处卸下黄土,再回去拉,每天有配额20车的任务。从山上到堤坝,约有400米左右。拉来的黄土顺次堆积到沼泽北边一带,每堆积到40公分,就用工具夯实,然后在此基础上继续堆积黄土。这个流程反复进行,最后将堤坝填上。当时修好的堤坝没现在高。这真是一场全市总动员,修建水库时,各个单位都有分工,一天需要拉多少立方的黄土,每到星期天修水库的人黑压压一片,足有一两万人。”

乌鲁木齐红卫兵水库、工农兵水库,就是三屯碑水库(水上乐园)

堤坝修好后,水库也基本建成。打开闸门,十七户的水就被引进了水库。水引过来之后,沼泽被覆盖,引水入库后再把闸门关上,时间一长,东边和西边的芦苇在水的浸泡下不复存在,只剩下南边的芦苇存留至今。

1970年,水库正式修好,依托修建者的身份,取名为“工农兵水库”。

水库建成后, 净化环境宜人心

在“三屯碑水库”命名之前,这里还有两个名字。分别是刚建好后的“工农兵水库”和“文革”期间的“红卫兵水库”。“三屯碑水库”这个名字的由来,是依托附近的地名得来的。水库建成后有三个功能:分别是储备水、养鱼和灌溉农田。当时的说法是:备战备荒为人民。

建成后的水库,水源来自于十七户、红雁池水库和燕儿窝。去水库内洗澡、抓鱼,成了左邻右舍的休闲娱乐方式。“水库刚建好的那几年,面积和现在差不多大,水库里有鲤鱼、五道黑。我们时常在水库南面,约一米左右深的芦苇密集地那一块儿游泳。水库建好后,还看到过野鸭的踪迹,我也拿过渔网捕鱼。捕到鱼后就直接带回家吃。现在还有人在这儿钓鱼,一小时收费三十块。”

谈到水库建好后的益处,“水库建好后,不仅净化空气,带动周边的绿化,还方便了百姓的生活。市民们有了散步、乘凉、玩耍的地方。”

正因为水库的全开放性,吸引不少市民来此游泳,而临近北边堤坝,是水库最深处,水深超过四米。所以在1987年水上乐园成立之前,每年都会有人溺亡。公园建成之后,水库统一管理,杜绝了类似悲剧的发生。在水面上还增加了游船、快艇等游艺项目,增加了水库的游艺功能。

如今的三屯碑水库,因其近在市区的便捷交通和优美的环境,既可供游人游玩避暑,又可在此垂钓观景,已成为首府休闲游乐胜地之一。附近居住的老人每天依旧会来到曾经洒下自己汗水的水库边散步、健身,这里是他青春岁月的见证,也记录着三屯碑水库一段段尘封的往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