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面子”有多重要?

人體,就是一個完整的信息庫。個體生物信息,例如人臉、基因、虹膜、指紋、掌紋、聲紋、步態等等,高度敏感。因為這個是伴隨終生,不可更改的,一旦洩露幾乎不可救濟。

因不願意使用人臉識別,浙江理工大學特聘副教授郭兵作為消費者將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告上了法庭。該案也成為國內消費者起訴商家的“人臉識別第一案”。11月3日,杭州市富陽區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此案。

事實上,對於人臉信息採集、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早在2012年就已經開始投入生產和實現,2018-2019年迎來成長期。伴隨著人臉採集、識別技術的深入應用,人們對於個人信息洩露的關心度也呈現出前所未有的狀態。

我們一邊享受著出賣隱私給生活帶來的便利,一邊為信息洩露帶來的傷害而擔憂。我國人臉技術應用發展程度如何?在哪些行業領域滲透最多?國家又是如何規避人臉信息洩露安全事件的?

圖個明白,為大家解答。

中国人的“面子”有多重要?

校對: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