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略的鐵面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

在歷史書中,我們學到了清朝的康乾盛世,在這一時代,人民的生活水平較以前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是,康乾盛世其實經歷了三位皇帝,在中間的雍正往往被忽略,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繼位時間很短,只有短短的13年;相比之下,康熙和乾隆,在位時間都超過60年。然而,雍正皇帝所制定的一系列政策,使清朝擺脫了元朝短暫的命運,他整頓吏治,實行的攤丁入畝政策,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次統治階級對地主階級的整治。現在也有許多人認為雍正是清朝最偉大的皇帝。

被忽略的鐵面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

雍正

早年生活

雍正本名愛新覺羅胤禛,是康熙的第四子。他的母親德妃,給康熙生育了兩個兒子,另一個兒子是皇14子,愛新覺羅胤禵。儘管兩人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但是,由於雍正剛出生時,德妃的地位還不是很高。按清朝的制度,後宮妃嬪的地位不高,是沒有資格帶自己的孩子的。當胤禵出生時,德妃已經是貴妃了。雍正從小時候別人帶大,而胤禵由德妃親自撫養,兩人在一起的時間其實很短。再後來,雍正即位後,兩人的關係十分惡劣。

早年時的雍正,性格沉穩,與各位皇子的關係都不偏不倚,很少表露出自己的明顯態度,各位皇子也比較信任自己的這位四哥,在與康熙一起出徵打仗的過程中,雍正表現的很出色,後來的黃河治理,他也向康熙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康熙對他十分滿意。康熙死時,太子胤礽已經被廢,他宣佈傳位於皇四子胤禛,胤禛繼位後改元雍正,開始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改革政策。

火耗歸公

康熙時代寬仁的政治政策,滋生了大量腐敗現象,許多官員每年收穫的賄賂高達十餘萬兩銀子。國庫因為許多人欠債不還而空虛。火耗是因為地方所徵收的錢糧出現虧損而補交的稅額,雍正聽取了當時山西巡撫諾敏的意見,制定了火耗歸公政策,把原本地方官員收受的火耗,作為國家稅收的一部分收歸中央。明代由於朱元璋對官員貪汙的痛恨,把官員的薪水制定得非常低,清代承襲了明朝的制度,許多下級官員的薪水難以養活自己,一定程度上滋長了貪腐現象的發生,雍正又推行了養廉銀製度,鼓勵官員幹好手上的活,地方稅收越高,給官員發的獎金越多,當然,這一現象也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地方官員多收稅,但是,雍正所推行的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腐敗,整頓吏治,政治風氣大為好轉

被忽略的鐵面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

清代官員俸祿

攤丁入畝

清代的稅收制度本來是按人頭收稅,家裡有幾口人就交幾口人的稅。這一制度無疑對地主們十分有利,雍正經過謹慎思考推行了攤丁入畝制度,將收稅標準由人的多少改為土地的多少。土地越多的人,交稅越多。這一制度很好地解決了中央稅收困難的問題,雍正時代所積攢的稅務,為乾隆的文治武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當然,這一制度也不是沒有缺點,有的地主將土地轉讓給官員,通過官商勾結的方式,來逃避稅收。

被忽略的鐵面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

攤丁入畝

士紳一體

在中國古代,只要參加過科舉,並獲得了秀才頭銜的人,就可以免除徭役,當過官的人就可以免除賦稅,這些不用勞動的人還需要國家供養,給國家財政造成了極大的負擔,雍正推行了士紳一體化制度,規定所有人一律平等交稅參加徭役。這一政策遭到了士紳階級的強烈反對。河南的舉人通過罷考來表達抗議,但雍正還是強力推行了這一政策,提高了國家資源的利用效率。

重用漢人

滿清作為外來政權所實施的八旗制度把漢人和滿人分為了兩個階級。漢人在政治地位上很低。雍正繼位之後重用漢人,李衛,田文鏡,張廷玉三位漢族大臣受盡雍正的恩寵,張廷玉在雍正朝被雍正倚重,成為實際上的宰相,雍正死時吩咐張居正在死後可以配享太廟,受盡哀榮。

被忽略的鐵面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

張廷玉

廢除賤籍

明代許多反抗皇帝的人,出生被改為賤籍,他們從出生開始就只能做卑微的工作,女子往往充當官妓,命運十分悲慘,雍正繼位後,廢除了賤籍制度,允許他們,參加科舉考試,這項德政改變了許多人的命運,也體現了雍正皇帝這個鐵面無私的人的人情味

改土入流

在當時的廣西苗族聚集地,土司家族作為當地的統治者,長期統治這一地區,他們剝削百姓,使百姓受到嚴重的壓迫,苗族人民常常起義反叛土司的統治,雍正聽從了鄂爾泰的建議,採用了改土入流的政策,罷免了當地的土司,在當地佔用與其他地方一樣的流動官員,減輕了百姓的受壓迫程度

被忽略的鐵面皇帝,清世宗雍正皇帝

鄂爾泰

總結

雍正改革雖然只有短短的13年時間,但是它涉及的社會弊病的方方面面,康熙執政末期,由於皇帝過於年老,統治能力下降,許多制度已經崩壞,貪腐問題十分嚴重,官員效率低下,民眾的稅收壓力過大,雍正所推行的改革制度,起到了打擊腐敗,提高效率,改善民生的作用。但是,由於雍正在位的時間很短,許多改革政策還沒有完全貫徹落實,隨後繼位的乾隆由於好大喜功,終止了大部分雍正改革,雍正改革因此失敗。

並且,由於雍正改革觸及了地主階級與士大夫階級的利益,當時有話語權的人對雍正的評價並不高,導致雍正在後來的名聲並不好。實際上,雍正對於康乾盛世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康熙去世時,國庫存銀只有幾百萬兩,而雍正去世時,國庫裡的存銀高達三千萬兩,乾隆在位61年,六次南巡江南,發動了數次對新疆,西藏,蒙古的戰爭,如果沒有雍正朝的財政積累,乾隆是無法做到這些事情的,所以說,雍正是清朝最被低估的皇帝,他使康熙末期已經出現頹勢的清王朝延續了100多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