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每一段成功背後,都有著辛酸往事

漢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紀錄:每一段成功背後,都有著辛酸往事

2019年8月2日,漢能成都研發中心發佈了一項新的研究成果,6吋SHJ電池轉換效率達到24.85%,成為新的世界冠軍。

從這項技術被髮明直到今天,整整29年裡,這個領域的世界紀錄一直被日本壟斷。要打破壟斷殊非易事,成都研發中心的全體同仁無疑是雀躍的。

但看著眼前的喜報,他們又想起了那個不聽話的倔老頭李沅民博士,還有首席技術官徐希翔博士背過身強忍眼淚的情景。

或許每一項成功背後都有著心酸往事,只是這一段,尤其令人扼腕吧。

2019年8月2日

北京時間21:30

徐希翔博士收到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ISFH)發來的認證報告。他正出差在外,此時剛到下榻的酒店。他掃了一眼報告,沒有太多的驚喜,是意料之中的結果。這份一共7頁的全英文報告大約2000字,最重要的信息只有兩組數據:

Acell=(244.54±0.98)cm²

η=(24.85±0.35)%

對徐博士來說,世界紀錄也好,轉換效率也好,不過是數字和符號,他想起一個多月以前驟然離世的老夥計李沅民,“他把命都搭進去了,一個世界紀錄又算得了什麼呢?”

共事九年,朝夕相處的

李沅民博士(左)與徐希翔博士(右)。

汉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每一段成功背后,都有着辛酸往事

徐博士又看了一眼報告上24.85%的認證結果,情緒有些起伏。他將消息轉告給成都研發中心SHJ電池的研發團隊。又過了許久,心情才稍有平復。

自從7月25日,工藝研發部副總監彭福國將新的一組電池樣片送到ISFH做第三方認證之後,徐博士和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們,幾乎都是讀秒捱過的一週。過去兩年多,分秒必爭,一開始確實是為了衝擊世界紀錄,但如今,原因已經不那麼簡單了。

三年前

2016年10月

徐博士的行李不多,一大一小兩個行李箱就能裝下,他有些不捨——這次回美國,怕是不會再回國工作了。2015年年底,他突發心臟病住院,之後回美國治療,接下來的半年多時間裡,每次他回成都,都得說服妻子“放行”,待不了幾天就得返回美國繼續治療。

但最近兩個月,成都研發中心的情況不太穩定,徐博士實在放心不下,“沅民一個人在那邊,怕是抗不住的。”10月中旬,他再次匆匆趕回成都研發中心。

實際上,到10月份,研發中心已停電兩個月,所有設備停止運行,實驗也暫停了,只剩一個10千瓦的柴油發電機,吭哧吭哧地支撐著辦公室的照明。已接到通知,漢能計劃停止研發SHJ電池技術,工程師們需要經過面試和培訓,加入Solibro團隊做工藝轉移。

Solibro是漢能2012年到2014年併購的四家海外公司之一,同期被併購的還有MiaSolé、GSE和Alta Devices。彼時,漢能主要投資的四大技術路線,分別是Solibro銅銦鎵硒(CIGS)共蒸發法玻璃基薄膜太陽能電池、MiaSolé CIGS濺射法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Global Solar Energy CIGS共蒸發法薄膜太陽能電池和Alta Devices砷化鎵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而SHJ高效硅異質結電池,還只是作為漢能的跟進項目。

成都研發中心2014年初啟動SHJ電池的研發,到這時應該開始中試了,在這節骨眼上停止,徐博士有些無奈。

研發中心是幾天前收到集團領導層的關於停止研發SHJ電池技術的會議決議的,他也到了要退休的年紀。辭職走人,對他和李沅民博士來說,不是什麼難事。只是看到研發中心的這群年輕工程師們,兩位博士猶豫了。

年輕一代工程師是中國光伏的未來,這些年,他和李博士每天諄諄教導,恨不得將畢生所學都教授給這幫年輕人,看到了年輕團隊可喜的進步和成長,可孩子們還不能獨當一面啊……

徐博士跟李博士商量著,決定再做最後一次努力。

“我身體不行,要離開漢能了,離開之前,我想把這些年跟李博士一起工作和研發的經驗和結果,以及對SHJ高效硅異質結電池技術的看法跟李河君主席做個總結匯報。”徐博士給當時漢能負責跟進SHJ技術的常務副總裁代明芳和副總裁徐曉華分別打了

電話

時間很快安排妥當。

10月的最後一天下午,徐博士和李博士帶著SHJ團隊的代表:張津燕博士、鬱操、楊苗和陳嵐到了漢能北京總部,給包括李河君在內的漢能高管們,做了SHJ技術的專項彙報。

“為SHJ技術正名……SHJ技術是薄膜太陽能技術,在硅片襯底上,生長了6層薄膜,4層硅薄膜,兩層透明導電膜,這6層都是漢能自己的技術優勢……”

聽完報告,李河君問成都研發中心需要什麼。徐博士說,成都研發中心做中試,需要60兆瓦的產線。“現在只是有初步研發結果,我們需要通過中試線把技術打通。”徐希翔看了一眼坐在一邊的李沅民博士,補充說。

這次會議,最終達成了兩個結果:一是成都研發中心得到了一條120兆瓦的產線,給SHJ技術團隊使用;二是,從此之後,SHJ高效硅異質結技術正式成為漢能的第五條技術路線。

2017到2019

意氣風發

2017年初,SHJ研發步入正軌。為了節省時間,李博士和徐博士決定開始每週七天二十四小時連軸做研發試驗。

研發中心SHJ電池每一次轉換效率的提升,都是在量產設備和低成本量產工藝的前提下取得的,從研發到量產,最快只需6個月。這也是漢能SHJ電池技術最大的競爭優勢之一。

每天中午飯後半小時,是李博士和徐博士的技術討論時間。徐博士經常眉飛色舞地說著,李博士在旁邊冷靜地聽。有時候也會因為技術細節爭論不休,李博士“負氣出走”,端起咖啡、一跺腳,頭也不回地走了。但當天傍晚,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們又會看見他和徐博士一起,揹著手在園區散步。

研發團隊已經習慣將兩位博士的意見分別實驗,再糅合到一起參考。

李沅民博士2018年的日曆上,

每一天都寫滿了備註。

汉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每一段成功背后,都有着辛酸往事

2017年5月,轉換效率做到21.75%,李博士和徐博士請大家到農家樂聚餐慶祝。那天,李博士喝得有點多,大家都很高興,躊躇滿志,觥籌交錯間,仍不忘一年打破中國紀錄,兩年打破世界紀錄的宏偉志願。

2018年8月,轉換效率提升到23.73%,是當年中國再生能源協會光伏專委會收錄的中國太陽能電池最高效率。當初立下的誓言,已經實現了一半。

離年底還有四個月,兩位博士忙得顧不上休息,李博士提醒徐博士注意身體,偶爾也會提到自己背疼。徐博士說:“聖誕節回美國探親,再順便做個體檢。”

2018年聖誕,李博士代表漢能參加福州國家科技部的項目答辯之後,在上海浦東機場轉機回美國,他跟徐博士在電話中約好,1月6日返回成都。

2019年元旦傍晚,徐博士接到電話,是李博士打來的。“bad news”,李博士在電話中說,因為背痛得無法睡覺去看急診,結果發現患上肝癌和肺癌,並且已經擴散到了背部骨頭。

元旦後,徐博士按照約定時間回到了成都研發中心。李博士沒能回來。工程師們將研究報告用郵件發給李博士,仍能收到他的回覆和一些實驗建議。1月下旬,轉換效率提升到24.2%,離世界紀錄只差0.3%。

2019年5月18日

北京時間 凌晨

李沅民博士因為血糖過低被送進了紐約MSK癌症中心的急救室。

天亮後,徐博士在成都研發中心召開緊急會議,將年底衝刺世界紀錄的計劃提前半年實施,研發中心無一人反對。

再晚,怕是來不及了。

兩個月前,徐博士回美國看望李博士,給他帶去了研發中心同事們製作的特殊禮物——JET認證的24.2%效率的電池,趕做出來的影集和信件,李河君親自授予的“李沅民,漢能太陽能聯合首席技術官,漢能院士,2014年1月”的院士牌。

當時,李博士心情有點激動,他因化療剃掉了頭髮,腳痛走路也不大方便,他對徐博士說:“6月,我一定回研發中心看看。”

那天晚上,李博士在給徐博士的微信上寫道:

“It has been a good life, and I really want to extend it just a few years longer. There are so many things to learn, so many places to visit, so many books to read, and so many friends to thank for and to share stories with…(我度過了美好的一生,很想能夠再延續幾年的生命。我還有很多東西沒有學,很多地方沒來得及去,很多書沒有讀,還有很多朋友要去感謝,並分享故事……)”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6月已經到了。

2019年6月5日

北京時間06:08

彭福國收到了一條李博士發來的消息:“Great news,……繼續努力。”

彭福國在研發中心負責絲印工藝開發和電池測試技術。一天前,研發中心做出了第一組6吋SHJ電池,他微信告訴李博士,大家正準備選片寄往日本JET做第三方測試。消息發出後,他便一直在等李博士的意見。

收到回覆後,彭福國總算鬆了口氣,情況應該不會太糟,李博士還在像之前一樣,隻言片語就切中要害。

12分鐘後,李博士給徐博士發了一條消息,只寫完了稱呼和標點:“Hi Chris,”徐博士感覺很不好。平時連標點符號都不會錯的一個人,怎麼會連話都沒講完,就發送出來呢?

徐博士試著問了一句,沒有回覆。他又連續發了幾條消息,仍然沒有迴音。

2019年6月9日

北京時間9:40

研發中心終於完成了選片,樣本也已經寄往JET做第三方認證。徐博士給李博士發了一條消息:

“Fuguo already sent 10 cells to JET and expect some early results around June 15. Plan to submit a group to Fraunhofer around June 20.(福國已經選送了10片去JET認證,希望6月15日有結果。另一組電池大概會在20日送往弗勞恩霍夫研究所。)”

其實,終究沒來得及……

美國時間6月9日早上8:30,北京時間6月9日20:30,李沅民博士在普林斯頓離世。

走的時候,他的妻子張小平博士為他念著研發中心工程師們寫來的信件。他的手機就放在病房的矮桌上。

微信的未讀消息中,還有徐博士13個小時前發出的那條。

徐博士還是收到了回覆,是北京時間10號清晨,張小平博士給親友們發出的李博士的訃告。那天下午,徐博士回了一條長長的消息,也是最後一條消息。

Yuanmin:

I know this will be the last message to your WeChat account...

I guess that you must have had quite a few messages to pass to me. However, we must have talked, if not for thousands, at least for many hundreds of hours, about SHJ R&D experiments and plan, PV technology, each team member and our team, and books and life.

Do you know, Yuanmin, that you are so loved by our young engineers...They remembered your favorite quotation of Aristotle, “We are what we repeatedly do. Excellence is, then, not an action, but a habit’...

We will keep fighting and winning battles and win the war for SHJ technology, and make PV the renewable and clean energy for the world.”

(這是我發給你的最後一條消息。

我想,你一定有很多話要跟我說。我們已經討論過很多次了,如果不是成千上萬,至少也要數百個小時,關於SHJ研發實驗和計劃,關於技術,關於我們的團隊,還有我們看過的書,我們的生活。

沅民,你知道嗎?你是如此深受年輕工程師們的愛戴。他們都記得你最喜歡引用的亞里士多德的名言——“反覆所為,成就吾身。卓越非一日之功,乃習慣使然。”

我們將繼續戰鬥,贏得這場SHJ技術的戰爭,讓光伏為全世界造福。)

——Chiris

時間比預期晚了半個月,研發中心在7月1日郵件收到JET的測試數據,效率是24.517%,比Kaneka的世界紀錄高出0.017%。正式報告仍要再等兩天。

兩天後,報告上的數值修正成了24.44%,比世界紀錄差0.06%。

那天,徐博士把自己關在辦公室。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們擔心徐博士的身體,他年過六旬,又曾經因心臟病住院。工程師們站在徐博士辦公室的門口,聽著裡面的踱步聲,猶豫再三,沒有敲門。

此時,離研發中心舉辦李博士追思會,已經過去了20天。

2019年7月25日

成都研發中心

月初JET給出的比世界紀錄差0.06%的認證報告,像是給成都研發中心SHJ研發團隊提了個醒。高出0.017%或許只能被算作運氣的範疇,但打破世界紀錄,靠的不是運氣,是實力。

研發中心每天的晨會照舊,徐博士照例坐在會議長桌盡頭離屏幕最近的位置,每每說到重點,他總是下意識地往左手邊扭過頭去,那曾是李博士的座位。

徐博士給團隊的要求是,繼續試驗,儘量拉開差距,30天后再試一次。

彭福國跟徐博士私下裡聊天,說起認證的事,問JET還送不送?徐博士說:“咱不賭氣,全球7家權威太陽能電池認證機構,送哪都一樣。這次就德國吧。”

彭福國笑了,說,還說不賭氣!

7月25日,新的一組電池送到了德國ISFH。一週後,在ISFH給出的認證報告中,成都研發中心的6吋SHJ電池轉換效率是24.85%。打破了日本Kaneka公司所保持的24.5%的世界紀錄。

8月5號,研發中心收到Kaneka項目負責人Adachi博士的祝賀郵件:

“Let me express my admiration for your outstanding works which has led to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24.85% on M2 wafer. I believe the news should have positive impacts on the SHJ industry.(請允許我對你們出色的工作表示欽佩,你們使M2晶片的轉化率達到24.85%。我相信這一消息會對SHJ工業化產生積極影響。)”

看到郵件,徐博士挺開心,他說:“以慰沅民在天之靈。”

李沅民博士(左四)、徐希翔博士(右四)

與研發中心的工程師們。

汉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每一段成功背后,都有着辛酸往事

年輕的工程師們還會時不時想起李博士跟他們開過的一句玩笑:愛人啊,我愛的人很多,你們這些年輕人都是我愛的人。

汉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每一段成功背后,都有着辛酸往事汉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每一段成功背后,都有着辛酸往事
汉能SHJ再次刷新世界纪录:每一段成功背后,都有着辛酸往事<table><tbody>政策11.4GW 能源局發佈2019年上半年光伏發電建設運行最新數據
市場中國光伏十年覆盤:多少電站已近中年?
光伏電站十年覆盤(二):我也曾對力量一無所知
企業沈浩平:本來如此
一個窄門奮鬥者的光伏十年/<tbody>/<tabl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