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晉十六國傳奇一戰,8萬人戰勝80萬大軍,前秦隨之滅亡

公元383年,也就是歷史上的東晉十六國時期,在現在的安徽境內,發生了一場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這場戰役的結果改變了歷史的走向,擁有絕對優勢的強國前秦兵敗走向分裂,而東晉則因此得以將國界向北推移,也獲得了數十年的和平。

西晉末年,社會動亂,公元317年,晉琅邪王司馬睿於建康(南京)建立東晉。而北方則興起了一些少數民族政權,在這些少數民族政權當中,氐族人建立的前秦崛起,統一了黃河流域。統一北方之後,前秦之主苻堅把目光投向黃河以南。

東晉十六國傳奇一戰,8萬人戰勝80萬大軍,前秦隨之滅亡

太元三年,即公元378年2月,前秦王苻堅派出七萬步兵及騎兵,進犯襄陽,另有一萬精銳騎兵出兵魯陽關,五萬士兵從進軍南鄉,四萬兵力進軍武當,三路共有十七萬兵力,意在一舉圍攻襄陽。

大軍逼近,梁州刺史朱序卻認為前秦沒有水師、舟船,很難渡過漢水,不需防備。很快,外城被石越率領的五千騎兵攻下,用繳獲的百餘艘船隻,接運兵眾。幾路圍攻之下,一年之後襄陽城破,朱序被俘虜。前秦繼續圍攻彭城,卻被謝玄的5萬北府兵全殲。

東晉十六國傳奇一戰,8萬人戰勝80萬大軍,前秦隨之滅亡

公元383年8月,苻堅率步兵60萬、騎兵27萬,再次攻打東晉。這便是決定這場戰役走向的淝水之戰。

起初,東晉徵虜將軍謝石認為前秦兵力雄厚,不宜與之正面對抗,打算採取守勢。前秦派投降的朱序前往東晉軍中勸降,朱序勸說謝石,趁秦軍還未抵達,迅速擊敗其前鋒,或許一鼓作氣,能夠擊破秦軍。

謝石採納了這個建議,在11月,五千東晉精兵扼守山澗,利用地勢迎擊前秦,使秦軍折損十名大將和五萬兵力。又在淮河渡口,殲滅了一萬五千前秦軍隊。

東晉十六國傳奇一戰,8萬人戰勝80萬大軍,前秦隨之滅亡

十二月間,晉軍和秦軍在淝水對峙,苻堅決定後退決戰,當晉軍渡水時趁機出擊。晉軍渡水之時,秦軍陣後突然響起“前線的秦軍敗了”的叫喊,秦軍陣腳大亂。晉軍趁機出擊,戰勝了秦軍,斬殺苻融。、

這一戰,使得流落南方的中原文化得以保存。戰敗的秦軍,也留下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兩個家喻戶曉的成語。

東晉十六國傳奇一戰,8萬人戰勝80萬大軍,前秦隨之滅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