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薑產量高不高?關鍵看姜種質量,你用對了嗎

生薑是一種很常見的調味蔬菜,在種植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三個時期的管理工作,才可以獲得高產量、優品質。

生薑產量高不高?關鍵看姜種質量,你用對了嗎

一、生薑的選種和催芽

(1)選種

在生薑播種前的30-35天,從姜窖中取出姜種,選取姜塊肥大、豐滿,皮色光亮、肉質新鮮,不幹縮、未腐爛、未凍害且無明顯病蟲危害的健壯姜塊做為姜種使用。

(2)姜種的處理

曬種:將掰好的種姜放在潔淨的地面上曬種。在姜種曬種時,我們需要攤薄,最好只攤一層,並且需要勤翻動,以促進種姜受熱均勻,連續曬種6-7天即可。曬姜的主要目的為提高種姜溫度,有效打破休眠,並減少種姜體內水分,預防各種病害。

浸種:生薑浸種的目的為打破姜種自然休眠,促進姜芽迅速分化,以便預防多種病蟲害。一般可用15毫升海綠素+20克亮盾對15公斤水噴淋姜種。浸種的時間以姜種溼潤為宜。

拌種:將選好的姜種與72%農用鏈黴素攪拌均勻,注意隨掰隨拌,以減少浪費。

(3)困姜

在種姜晾曬之後,我們在晴天的下午裝入網袋,用草氈或棉被覆蓋嚴實,堆放在室內3-4天,以促進姜種體內養分的分解和轉化,這一操作過程就被稱為困姜。

(4)催芽

將曬好的姜種按照6-10層,集中堆放在溫室內,上面加蓋塑料薄膜,使其保持75%-80%的溼度,約20天后,姜芽就會長成黃豆粒大小,隨即可以定植到大田中。

生薑產量高不高?關鍵看姜種質量,你用對了嗎

二、種植管理

(1)播種時間

在5釐米地溫穩定於16度時,就可以進行播種了。華北地區一般在清明前後開始種植。

(2)種植密度

種植的品種和土質不同,生薑的種植密度也不盡相同。沙壤土種植密度可以稍大些,黏壤土種植密度需要稍低一些。

(3)種子擺放

在播種時,應該將姜種平穩擺放在溝內,東西方向的姜溝種姜姜芽一律朝西南,而南北方向的姜溝種姜姜芽要朝東南。

(4)覆膜

在澆水完全滲透後,應該用竹片支成拱形,然後用2米寬的無滴膜進行小拱棚覆膜,為早春生薑幼苗生長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採用這種拱棚種植,能夠使生薑提早出土15天左右,有效延長生薑生長時間,進而提高生薑總產量。

生薑產量高不高?關鍵看姜種質量,你用對了嗎

三、田間管理

(1)水肥管理

生薑撤膜最好在麥收過後進行,這個時間正是生薑三股杈開始生長的時期,需肥量增大,我們要根據生薑生長規律,做到合理施肥,每畝種植地隨水衝施30公斤複合肥,並配合一些硼肥。

(2)中耕培土

生薑的整個生長期至少需要培土3次,即小培、中培和大培各以次。生薑培土的目的是為了姜塊膨大創造適宜的溫度和黑暗、潮溼的環境,以預防根莖基部因外露而失綠。在生薑在進入三股杈期後,一般在每年的7月中旬至8月上旬進行小培,中培、大培分別在8月中旬、下旬進行,這個時期正是生薑生長旺盛的時候。

(3)病蟲害防治

生薑的整個生長期易發生姜瘟、斑點病、炭疽病和根腐病,並且許多病害呈混發生。生薑的病害要以預防為主,我們可用500倍液代森錳鋅·波爾多液或72%農用鏈黴素1000倍液等進行噴淋,預防效果極佳。

生薑的地下害蟲以蠐螬、金針蟲、地老虎、根結線蟲、線蛆等為主,最好的防治措施為輪作種植。當然,我們可以在生薑生長期的5月中旬、7月下旬用18%阿維毒結合澆水進行衝施,防治效果很明顯。

生薑產量高不高?關鍵看姜種質量,你用對了嗎

生薑作為一種高收益作物,需要精耕細作,以獲得最佳產量與品質。有數據表明,管理方式不佳,會造成30%以上的減產。因此,我們需要注意上面的栽培措施,為生薑高產打下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