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樓鄙視鏈走紅,“雙11”的套路能不能簡單點?

蓋樓鄙視鏈走紅,“雙11”的套路能不能簡單點?

(ICphoto/圖)

今年的減免規則實在是太複雜,領券、疊加、滿減、預售、搶購,為提高全民數學能力操碎了心;

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蓋樓”、“互助互砍群”,為消耗人情煞費苦心。

“知道”(nz_zhidao)跟你談談,今年“雙11”的套路。

一年一度的雙11來了。

前段時間,各類網絡交易平臺的促銷活動正一浪高於一浪地展開,優惠、促銷鋪天蓋地、狂轟濫炸。只是有心在雙11購物的消費者,也常常有有心無力之感,因為今年的減免規則實在是太複雜,領券、疊加、滿減、預售、搶購,為提高全民數學能力操碎了心;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蓋樓”、“互助互砍群”,為消耗人情煞費苦心。

為了蓋樓贏紅包的網友們,漸漸在朋友圈產生了鄙視鏈:底層的你竟然不上線蓋樓,哇,你是最高級,88vip一下子就蓋樓五十級……

然而,愈發複雜的套路里,有多少是真心實意的讓利,又有多少是糖衣炮彈的“忽悠”?雙11為什麼就不能簡單點?

一頓操作猛如虎

紅包搶到兩毛五

盖楼鄙视链走红,“双11”的套路能不能简单点?

2019年11月7日,阿里巴巴北京總部,工人為雙十一天貓全球狂歡節做準備。(視覺中國/圖)

11月11日,全年唯一一個由四個相同數字組成的日期,從2009年開始在中國經歷了從“光棍節”到“雙11”的角色變換。從2009年11月11日首次開啟促銷活動以來,雙11從一個別具創意的銷售噱頭,演變成一場媲美“聖誕狂歡”的全球知名消費盛典。僅阿里巴巴一家,交易規模就從2009年的5200萬元,飆升到去年的2135億元,短短的幾年時間,這個數字翻了4000倍。

雙11成功的根源是打價格戰,誠意十足的真·五折,不需要辛辛苦苦地搶紅包、計算最優組合、疊高樓,將參與活動的商品提前加到購物車,11號0點一過,價格直接折半。

今年是雙11走過的第11個年頭,聲勢愈發浩大,參與的平臺和商家越來越多,成交額也屢創新高,但消費者也可以直觀感受到——實惠變少了,實惠也變得越來越難了。

以今年雙11天貓為例。比較好理解的是購物津貼,跟往年沒什麼區別,什麼滿400-50,滿800-100,滿1200-150等,只要打開天貓或淘寶,就能在很多頁面的顯要位置領取。不同的商家也會有各種價碼的優惠券,可以疊加使用。而定金立減,就是付了定金(一般是不能退),雙11時下單,定金會膨脹,比如交了30元,到時候可以膨脹為60元用。

購物津貼之外,官方還有購物紅包。只是紅包可沒那麼好拿,天貓官方有兩大活動,“開喵鋪”與“蓋樓挑戰”。開喵鋪活動,是用戶通過做任務領取喵幣,升級喵鋪贏紅包;而蓋樓大挑戰中,用戶需要拉人助力,比拼蓋樓總等級,來贏取紅包。

這兩個活動,都需要藉助消費者的社交鏈條來實現,於是這幾天,可能很多人的微信都收到了來自熟悉或不熟悉的人發來的鏈接,什麼“幫我助力得喵幣”、“快來幫我點一點,情誼到久遠”、“立即加入我的隊伍,一起蓋樓瓜分20億紅包”……一如既往地消耗人情,孜孜不倦地汙染微信群。

只是廢寢忘食地蓋高樓,辛辛苦苦地搶紅包,最後拿到的紅包可能也就幾毛錢或幾塊錢,一頓操作猛如虎,最後可能也就搶到兩毛五。天貓聲稱,今年的現金紅包獎池從去年的10億元提升到今年的20億元,讓利也許是真的變多了,可消費者為此付出的時間和精力也變多了。

去年有網友發了個段子,對今年的雙11趨勢做了個預測,“2019年雙11發展方向:把優惠券藏在大興安嶺叢林深處一顆四百年古樹右後方300英尺的劉姓土撥鼠家的車庫裡,在2小時內找到土撥鼠一家並在車庫前合影留念,即可獲得5元優惠券”。這個段子這幾天又火了,有人補充道,“記得還要叫上其它土撥鼠加入鼠戰隊合夥開鼠鋪助力瓜分20億”。

雙11的優惠規則,又一次成了吐槽大會。

一邊抱怨

一邊落入套路

優惠規則複雜,但如果是真·優惠,還可以忍忍,最怕的是,消費者在那邊哼哧哼哧領優惠券、做任務、蓋高樓,結果商家壓根沒有優惠多少。這幾年雙11備受詬病的一點是,不少商家先漲後降、明降暗漲,很多商品壓根不是其標榜的“歷史最低價”,缺乏誠意,滿是套路。

說到底,還是一個“利”字。簡單粗暴地五折,可能銷量上去了,利潤下來了。問題的癥結在於,為何很多消費者一邊抱怨,一邊在雙11還是忍不住買買買了?平臺和商家究竟利用了消費者怎樣的心理?

我們具體來看一個心理實驗。美國著名心理學教授丹·艾瑞里,將參與實驗的學生們隨機分為兩組,分別讓他們從《經濟學人》雜誌的年度訂閱方案中任選其一。

第一組的訂閱方案有兩個版本可供選擇:1.電子版雜誌,價格為59美元;2.電子版+紙質版組合雜誌,價格為125美元。實驗結果是,68%的學生選擇了電子版,而剩下32%的參與者則選擇了電子版+紙質版的套餐組合。

以下是第二組的訂閱方案,共有三種選擇:1.電子版雜誌,價格為59美元;2.紙質版雜誌,價格為125美元;3.電子版+紙質版組合雜誌,價格為125美元。

第二組訂閱方案,只不過多了第二個選項,顯然,沒有人會選擇第二個選項;但多了第二個選項,實驗結果是,單純選擇電子版的同學由最初的68%下滑至16%,而更貴的組合版,學生的比例則從32%增長到了84%。

某種意義上看,雙11的存在,就像是那“無用”的第二個選項,它的價值是激發消費者的消費慾望,讓消費者形成某種感覺——雙11是能帶來真材實料的優惠的。400-50,我不湊齊400元,我就虧了50元,於是趕緊買買買。

另外一個消費心理,叫“價格歧視”。價格歧視,也叫價格差異,即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接受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準。

簡單地形容,你簡單粗暴地統一五折,利潤是最少的,但這個時候,如果你給折扣設置幾個門檻,要獲得五折需要花費許多時間和精力去搶優惠券、蓋高樓什麼的,就會有很多有錢人寧願不要這個優惠,也不願意花費時間,如此一來,你就可以從這部分人身上多賺錢了。

就比如一件大衣成本200元,定價800元,1000個人買,統一五折400元,那麼利潤就是1000*200元。但運用價格差異原理,只有搶券、蓋高樓才能五折,否則只能享受普通優惠600元,這時1000人當中可能會有500個人放棄折騰,那麼利潤就變成了500*200+500*400,利潤增加了500*200元。

商家想提升利潤,可以理解,阿里巴巴要借雙11多多收割流量、做做社交,可以理解,只是平臺和商家也應該多一點理解消費者。如果做不到簡單粗暴的五折,至少應該杜絕“明降暗升”,並且儘可能讓套路簡單一些、再簡單一些。消費者是“窮”,但麻煩也不要透支他們的精力、時間和熱情。套路越多,可能願意參與雙11的人就越少,平臺和商家最終因小失大。

當然,消費者也應該儘量保持理性。有網友自嘲道,去年雙11買的東西,屯到今年雙11仍沒有拆封。這是衝動消費與過度消費的負面典型。有報告指出,中國消費者購物過剩現象突出,衣物過剩幾乎成為普遍現象,51%的消費者家中有未拆標籤的衣物。消費之於生活、之於經濟都需要一個理性平衡,過猶不及造成的不僅僅是物質的浪費,透支的還有未來的生活。就比如雙11買買買一時爽,下個月還信用卡就是慘慘慘了。

南周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