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90後室內設計師的逆風翻盤

都說一個人的成功是源於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而這位池州市90後年輕人的成功卻是因為對客戶的嚴格要求。

近年來,池州市房地產開發持續升溫,待裝修家庭數逐年升高,這些條件客觀上帶來了建材、傢俱和裝飾行業的繁榮,2016年5月,池州市裝飾行業誕生了一個新的生命,短短三年,創收近3000萬元。這種成績不禁讓人遐想:它背後的負責人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父親是江西省人,母親是東至縣人,五歲的黃偉隨父母來到池州市區生活,在貴池區實驗小學和市第三中學度過了充實的童年和少年時光,走出校門後,他曾在江蘇省南京市和我省滁州市工作,接觸裝飾行業多年,作為一名90後新生代室內設計師,黃偉對行業未來充滿信心,2015年末,他邀請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回池州市創業。

籌備之初,黃偉和團隊去拜訪池州市材料商,卻因為是新人出道被直接拒絕。本地材料商的不信任像一柄利劍,第一次紮了黃偉的心,重振旗鼓的他堅信只要能做到“三顧茅廬”,就沒有談不下來的客戶,一次不行,多次拜訪,終於用滿滿誠意讓材料商們接納了自己的團隊。

通過半年的不懈堅持,獲得本地材料商的支持後,再加上自己籌備的啟動資金,2016年5月,黃偉和他的團隊入駐池州市裝飾市場,開啟了為期一年的試營業階段。一年的試營業看似很長,可是通過這一年的時間,黃偉深刻意識到池州市裝飾市場的種種困境。

時隔一年,“不信任”這三個字再次讓黃偉和團隊陷入迷茫。待裝修客戶們對專業裝飾公司的不信任、對設計師的懷疑、對材料行情的不理解,加之傳統施工隊對市場的控制權,使得公司試營業期便步履維艱。“剛開始的時候,因為團隊都比較年輕,業主對我們的信任度普遍不高,我們都是親自拜訪每位客戶,用我們的專業知識設身處地地對客戶做好解釋工作。”談起最初的那段日子,黃偉笑著說。

正是在與客戶面對面的交流中,黃偉發現傳統的裝修環節分散、溝通不及時等都是行業服務的痛點,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惡性循環,讓客戶對池州市裝飾市場充滿了不信任。

黃偉暗自決定要打破這些惡性循環的痛點,知曉行業痛點的那段時間,黃偉為了儘早找到解決方案,經常在辦公室熬到深夜,最終,他決定採用“麻煩”辦法:分解裝修環節的各個步驟,讓施工隊直接受公司管理,從“溝通”到“定製”環環相扣,充分實現家裝公司與客戶的零距離。

接著,黃偉考慮到施工材料參差不齊的質量和做工是影響客戶滿意度的另一大隱患。他索性盤下齊山的一處倉庫定製材料,垂直髮送,從源頭把控了材料的質量。

2017年5月,三星裝飾公司開業。黃偉和他的團隊知道真正的挑戰才剛剛開始。

和尋常的公司老闆不一樣的是每天清晨,黃偉不是直接去辦公室開會發號施令,而是到施工工地與工人討論施工進度。凡事親力親為,每天的工作先從工地開始已經是黃偉雷打不動的工作習慣。“黃總有時候來得比我們還早,一開始,我們還以為業主自己回來看房了。”施工工地的師傅這樣描述他們心目中的黃總。

從施工工地回到公司,就工地上的問題反饋,黃偉立馬召開了臨時會議。在整合了各位設計師的意見後,他拉上設計總監,商討起材料升級的方案。

為了展現真材實料,讓顧客可以身臨其境,黃偉和團隊用心打造了材料展示牆與工藝體驗館。“無論多高明的設計也不如客戶的需求重要,絕對是需求先行,這是我始終追求的”。每次與客戶討論裝修意見時,黃偉都表示一直想對客戶說“你千萬別太隨便了,我更願意你對我們有要求,因為最終住房的人是你,不是設計師”。

這種馬不停蹄式的工作節奏讓黃偉很難抽出時間陪伴家人,時間一長,家人種種不理解的抱怨接踵而至,黃偉卻選擇先服務好客戶。

一路走來的設計師已經成為池州市江西商會副會長、池州三星裝飾總經理。回憶漫漫創業路,因為資金、管理等各方面的壓力,黃偉多次想過放棄,可第二天上班看見陪伴自己創業的小夥伴們還在努力,想起自己曾經回到池州市創業的初心,便咬咬牙選擇繼續堅持下去。

一腔熱血選擇創業,跌跌撞撞找尋行業痛點,通過口碑打開市場,穩紮穩打做好服務,這些年來,黃偉的幹勁一如從前。“能承載整個團隊的夢想,也能承載客戶的期望”是黃偉未來所追求的“嚴以待己,嚴以待人,大家都會得到一個滿意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