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錢難賺,保險別亂買

保險好買,買對很難,不把它放到家庭整理財務管理中規劃,不對風險進行分析,很容易買錯、買多。


——坤鵬論

坤鵬論:錢難賺,保險別亂買

先講個真人真事。

就在去年,有位同事給自己的父親買了消費型醫療險,當時家人都不太理解,好在這種保險金額不高。

過了大概幾個月,她的父親因病住院做手術,打了理賠電話後,保險公司很快到醫院把醫療費用給結清了。

這惹得同病房的一位病友好生感嘆,他也買了不少保險,但都是重疾險,像他的病根本就不在承保範圍,明明手中大把保單,而且每年交著不菲的保費,卻因為沒有買消費型醫療險,只能自己掏腰包。

一、寫保險的初心

除了工作、股票投資外,坤鵬論還在四年前開始深度涉獵保險。

方式方法和股票投資一樣,自己先是不斷學習和寫作,然後給自己配置保險,接著就是慢慢幫著朋友選擇。

近四年下來,自己不僅對保險的領悟大大提升,同時也幫助到了不少朋友,獲得了大家的認可。

因為經常被邀請講課分享,少不了與聽課的朋友溝通。

漸漸地,坤鵬論發現,如今許多人面對的已經不是買不買保險的問題,而是保險買得對不對的問題。

有的人買錯保險,有的人保費太重,甚至還有人買了一堆保險後,依然對未來充滿不安。

於是,坤鵬論準備將保險開創為自己的新管道,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成就自己。

這就是坤鵬論保這個自媒體號誕生的初心。

二、為什麼保險會買錯、買重?

保險,是一種存在感很低的金融產品。

就像丈夫問老婆,“我們買XX保險了嗎?”老婆往往回答:“好像買了吧!記不太清楚了。”

因為還沒有發生萬一,還沒有機會“顯靈”的保險,很容易讓人忘了它的存在。

保險不像股票、基金等金融產品,它們每天都在波動,投資者的心情也被牽著七上八下,你天天都能感受到它們的存在。

而保險,只有在每次繳費提醒和實際繳費時,才會讓人有種辛苦錢被搬走的心痛。

保險存在感低的另一個原因是,保險的內容太複雜,很多人拿到保單後,就會想當然地認為擔心的風險已經有了保障,根本不會也不想細細閱讀那些密密麻麻的條款。

於是,保單就這樣被丟進了抽屜或是書櫃裡。

它就像女人衣櫃裡的衣服,不止永遠少一件,還會讓人忘記,到底有沒有那一件。

保險存在感低的最直接結果便是,人們對未來越是不安,保險買得越多,重複買,多買,甚至錯買的概率也越大。

最終得到的是,一堆保單和每年高昂的保費。

保險相當於是往風險賬戶裡面存錢,不僅要年年存,而且還是存了基本就是幾十年放在那裡不能隨意支取。

說白了,它會佔壓你寶貴的現金流。

還記得坤鵬論以前講過的嗎?

現金流不僅對企業,同樣對個人都極為重要,人生想要過得好,關鍵就是現金流要管好。

因此,買保險真的是一門學問,和股票投資一樣,買不對,最吃虧的永遠是你自己。

如今,在互聯網上生產保險信息的人越來越多,許多都是從互聯網金融轉過來的人。

但是,就坤鵬論近四年做保險的經驗看,這裡面充斥著大量錯誤認知。

因為很多人做保險內容,只是為了銷售保險,只是為了拿返傭,他們和線下保險經紀人和代理人沒有太多區別,但在專業性上,卻遠遠不如那些做過十年、二十年保險的專業人士。

另外,信息碎片化更容易在互聯網生存,這是當下人們的特性,也是互聯網本身的特性。

互聯網其實就是信息的效率提升革命,它大大加速了人類信息的流通。

但是,效率高,通常也意味著速度快,速度快則意味著不能說得太多,寫得太長,這樣必然是蘿蔔快了不洗泥。

一位做抖音的運營者曾無奈地感嘆:“在抖音這類平臺上,有價值的內容沒有市場,一定要丟些‘垃圾’才有人看……”。

哪怕在以“認真求知”著稱的知乎上,嚴肅認真的作答也逐漸沒有市場,以至於,連話題本身也越來越發主觀化娛樂化。

那麼,往往再多的碎片信息,也很難拼湊出對一門知識的完整藍圖,比如:保險。

坤鵬論的文章一般會比較長,因為我想盡量講得明白,不要誤人子弟,但這和當下人們在互聯網獲取信息的習慣不符。

可是,坤鵬論堅信,只要堅持,只要能夠真正幫助到別人,哪怕只是一個人,一樣功莫大焉。

因為,一個人的改變最少可以影響到一個家庭,如果是這個人恰好是企業家,那麼影響的就是自己企業的幾十人、幾百人。

坤鵬論:錢難賺,保險別亂買

三、如何才能買對保險?

就像要做好股票投資,首先必須提升自己的認知。

買保險也一樣,你得明白,保險的本質是什麼?

首先,保險是一種金融產品。

從法律角度看,金融產品的共性是契約(合同),都是今天交錢,收益要到未來才能兌現,為了保證兌現,空口無憑,就要訂立合同,因此,保險是合同行為,而合同條款是保險最重要的部分。

其次,保險,保的是未來如果合同約定的特定風險發生後所產生的損失。

什麼是風險?

風險是指某種事件發生的不確定性。

從廣義上講,只要某一事件的發生存在著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可能性,那麼就認為該事件存在著風險。

風險永遠是未來的、未知的,如果已經發生了,那是危險不是風險了。

一直跟隨坤鵬論讀過來的朋友應該知道,風險的數學語言是概率。

概率論研究的是,事情發生的百分比和不會發生的百分比,所以,它充滿了未知性、隨機性。

風險是因人而異的,它與個人認知相關,更與人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密不可分。

同時風險還和個人的能力相關,有些風險在你看來是風險,可能在其他人眼裡不值一提。

比如:你是旱鴨子,跳進深水裡,就是巨大的風險,人家是游泳健將,那再深的水可能也是如入無人之境。

在保險理論與實務中,風險僅指損失的不確定性。

這種不確定性包括髮生與否的不確定、發生時間的不確定和導致結果的不確定。

再次,保險就是解決風險所產生的損失的金錢槓桿。

以相對少的金錢來撬動未來遭遇風險所產生的大損失。

不管怎麼樣,這根槓桿的形成,它的一頭必然要壓上你的金錢。

而另一頭能夠撬動多少金錢則是以你付出的金錢所定的。

所以,在購買保險時,必須要兩頭都兼顧。

也就是無論使用什麼槓桿的基本原則——首先要考慮到你這一頭能不能撬得動。

許多人買保險錯就錯在了,總想著將槓桿的另一頭儘量放大,卻忽視了自己這一端能不能承受需要付出的金錢。

這就造成了因為對自己財務狀況不瞭解,對未來收入預測偏樂觀,後期每年的保費支出壓力不少,甚至影響到了正常生活。

沿著上面的思考和總結,坤鵬論認為購買保險的正確流程應該是:

第一步:確定家庭追求的重要價值和人生目標;

第二步:盤點家庭財務狀況;

第三步:對最擔心的風險類型進行排序;

第四步:進行需求分析;

第五步:認知風險;

第六步:買對保險;

第七步:買夠保險。

只有這樣做出來的保險規劃,才能讓你花最小最合理的預算,規避最擔心的風險。

從而避免瞎買、錯買、多買,最終兼顧全家追求的夢想目標。

坤鵬論再次重申請,保險的初心是保障,是人們可以直面,甚至笑對不可預知風險的金錢槓桿。

你不瞭解它就去使用它,往往槓桿變大棒,打得你欲哭無淚。

四、理財與保險,密不可分

前面講了,保險是一種金錢槓桿,不管多少,它都需要你付出金錢。

錢從哪裡來?

一個是賺,一個是省。

正所謂開源節流。

賺,最初級的形式就是靠付出自己的體力、精力和時間收穫工資或是兼職收入;更高級的是,忍受一定時間的不賺錢以及付出,建造出自己的賺錢管道,從而獲得穩定而長久的被動收入,比如:開創自己的生意;做投資等。

省,則是縮減不必要的消費,把錢節省下來。

我們要有這樣的理念,省錢其實就是賺錢,省出來的不僅是錢,還有你因為這筆錢而消耗的時間成本,這是雙重省的效應。

省出來的錢幹什麼?

這就要你對錢的用途有正確概念了。

錢除了滿足生存需求外,就是要將其當成生產資料,比如:股票投資的本金、防範未來風險的保險金等。

所以,你會發現,保險是需要放到家庭整體財務管理中考慮的。

家庭財務管理就像是種一棵財富之樹。

種的好,果實累累。

種不好,脆弱到可能隨時傾倒枯萎。

我們都知道,樹要長得好,關鍵是樹根扎得牢。

家庭財務管理最重要的三個樹根就是:收支管理、信用管理、風險管理。

當然,樹幹也很關鍵,要想樹能開花結果,樹幹必須茁壯成長。

樹根到開花結果,中間就是樹幹的功勞,它可以算是一個過程。

所以,樹幹就是家庭財務管理的過程,這是一個常抓不懈的過程。

很多保險銷售人員,只從保險論保險,很少先從客戶的整體財務下手,再談風險管理,這就造成了不少問題。

比如:買了一堆保險,卻沒有考慮自己整體家庭收入情況,以及家庭主要成員的收入是成長性還是衰退性,從而造成保費過高,給以後長達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甚至影響到其他家庭目標的實現。

坤鵬論:錢難賺,保險別亂買

五、買保險前先量化自己

坤鵬論認為,很多事情必須要量化,才能夠做到運籌帷幄,從容不迫。

具體操作就是,在買保險前,應該首先量化自己擁有的資源和籌碼,接著量化未來的目標,然後再對於一旦遭遇風險進行量化評估。

第一步:盤點現有資產

就像開車出遠門,你得先看看油夠不夠,這樣才敢安心上路。

如果不瞭解自己已有的資源和籌碼,就直接去買保險,不是買太多,就是買太少,或是將夢想設得太多、太高,以致於根本無法達成目標。

這其實就是對你家庭資產的一次全面盤點。

相信不少人在這一步就有點抓瞎,因為很少有人有記賬的習慣。

不過,沒有關係,大家可以參考坤鵬論以前文章中所寫的生活成本表、家庭資產負債表。

增增減減之後,大致也能算出來個比較準的數字。

另外,過兩天坤鵬論還要再詳細介紹如何準確盤點家庭財務狀況,你也可以到時再透徹學習。

第二步:盤點全家的人生藍圖

這裡就要列出,如果人生沒有發生“萬一”,你和你的家人希望能夠實現的夢想或是目標,而這一項通常是靠儲蓄或投資來實現的,比如:買房、買車、孩子的留學教育金、退休養老金等。

第三步:如果“萬一”明天就要降臨

人生的風險不可預知,最好的未雨綢繆就是先假設明天會出現最差的情況,然後以此為基礎來推列應對措施。

比如:來不及積累的資產;有哪些未竟的責任;需要幫自己或家人提供的保障等。

因為與保險相關,所以主要列保險能解決的問題,也就是能夠轉嫁給保險的錢。

例如:如果遭遇早逝、傷殘、重疾,家裡需要的生活費、房貸餘額、孩子的教育金、父母的贍養費、疾病的相關治療費用等。

第四步:量化後的分析

在完成上面三步後,你就能明白,第一步是對你有限資源的量化,如果沒有保險的情況下,就得用第一步的資源應對第二步和第三步。

正是有了這樣清晰的量化分析,你才能夠真正明白自己缺什麼,缺多少,從而使保險能夠買對、買夠。

後來,坤鵬論還會步步詳解,本文算是一個開篇提綱,幫助大家先對保險有個本質上的認知,以及引領大家反思。

請您關注本頭條號,坤鵬論自2016年初成立至今,創始人為封立鵬、滕大鵬、江禮坤,是包括今日頭條、雪球、搜狐、網易、新浪等多家著名網站或自媒體平臺的特約專家或特約專欄作者,目前已累計發表原創文章與問答6000餘篇,文章傳播被轉載量超過800餘萬次,文章總閱讀量近20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