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上個週五,養豬企業高薪招聘的消息引起了廣泛關注。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對此,有網友評論道:“現在想想,當年老師叫我回家養豬,真的是為我好。”

事實上,月薪兩萬是上市公司牧原股份(002714.SZ)去年開給名校應屆畢業生的薪酬。經查證,今年牧原股份並沒有公佈應屆生的具體薪酬。但是,通過牧原股份公開的社會招聘薪酬信息來看,這家公司的確在招攬人才上十分捨得花錢。

10月8日,牧原股份的官方公眾號(ID:牧原招聘)發佈了今年的招聘信息,稱企業今年推出了百千萬年薪招聘計劃,將開放100個千萬年薪的崗位,1000個百萬年薪崗位,其中工程師崗位的薪酬報價為月薪1萬~10萬元。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原本,高企的豬肉價格就是大眾時下熱議的話題,牧原股份在此時放出高薪招聘的消息也引起了各方的關注。

牧原股份的三季報顯示,第三季度其營業收入為45.7億元,歸母淨利潤高達15.4億元,同比增長259.7%。今年的大手筆招兵買馬不但顛覆了人們對於養殖行業崗位的認知,也顯示出了牧原股份想在行業整合期大舉擴張的野心。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在生豬養殖行業,牧原股份是新型自動化規模養殖的代表,它所推崇的自繁自養模式曾經一度不被看好,卻在當前環境中顯現出了獨特的優越性。

從農民的兒子到河南首富

天眼查顯示,目前牧原股份的上市主體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0年,註冊地為河南省內鄉縣。但牧原股份官網介紹,其創始人秦英林早在1992年便開始了養豬事業。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牧原股份公開資料顯示,秦英林出生於河南省內鄉縣,是農民的兒子。秦英林此前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在自己17歲那年父親所養的豬曾因為傳染病全部死亡,目睹了父親痛苦的他因此立志要學習養豬的專業知識改變現狀。為此,他不惜放棄了保送河南大學,轉而選擇了河南農業大學的畜牧專業。

1992年秦英林開始養豬,創業的啟動資金僅夠他養22頭豬。並且,他在河南農大所學的專業知識,也沒能在實踐中讓他的豬完全避免被傳染病感染。這位後來的河南首富,在創業之初也十分艱難。關於曾經他親手蓋豬舍,他的豬差點全部病死,給豬做手術、親手掏豬糞的故事,許多媒體都曾報道過。

1995年,秦英林的生豬養豬開始規模化。他採用的養殖模式是自育自繁自養,也就是經營生豬養殖的育種、繁殖、育肥的完整環節,並進行集約化養殖。相較於傳統的合作養殖模式,一體化養殖能夠將生豬養殖的各個生產環節置於可控狀態,有利於保證食品安全和產品質量。

這在當時的生豬養殖行業是十分少見的。我國的生豬養殖以農戶散養為主,直到2015年,500頭以上的規模化養殖出欄量佔比才達到50%。即便是實行了規模化養殖的企業,也多采用“公司+農戶”的養殖模式,例如溫氏股份(300498.SZ)。另外,牧原股份還從事飼料生產和豬糞的回收利用。

到2018年,牧原股份的生豬出欄量已經達到1101.1萬頭,其中包括商品豬1010.9萬頭,仔豬86.4萬頭,種豬3.8萬頭,佔全國6.94億出欄量的1.5%。目前,牧原股份已經是全亞洲集約化養豬規模最大,全球規模第四大的生豬養殖企業。

11月7日福布斯公佈的2019年中國富豪排行榜上,秦英林夫婦以1173.8億元的身價位列全國第9和河南第一。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正是因為牧原股份擁有如此龐大的養殖規模,又全部採取自主集約化的養殖方式,才催生出了這些年薪百萬的養豬崗位。

高薪招聘背後的雄心

既然牧原股份採用集約化的規模養殖,那麼建設衛生且高效的養殖場是生產經營的首要條件。

牧原股份公開資料顯示,自1992年至今其豬舍的設計已經更新至第九代,最新一代的豬舍裡不僅有珍珠岩保溫牆、豬廁所、噴霧降溫設施、通風設施,還有水熱暖器,而這一切設備都已經實現了自動化。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另外,豬的養殖也實現了自動化。豬舍配備了自動化供水、供料系統,並安裝了傳感器,所有豬的飼料加工、餵食工作都能通過中控平臺實現,飼養員也能夠通過手機隨時查看生豬的狀態。因此,一名飼養員能夠同時飼養2400~3600頭生豬。

通過電腦操控自動化設備餵豬並不簡單,想要去牧原股份當個月入過萬的豬倌,首先也得有大專及以上學歷。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全自動養豬場大大地提高了牧原股份的經營效率,降低了其生產成本。在非緊急情況下,即非洲豬瘟爆發以前的2017年,牧原股份的生豬養殖成本為全行業最低,毛利率為30.03%,高於行業龍頭溫氏股份的生豬養殖業務毛利率24.8%。

目前,牧原股份已經在全國有了357個這樣的農場,主要分佈在河南、山西、安徽和遼寧等省份。並且牧原股份還在尋求養殖規模擴張,三季報顯示牧原股份的在建工程餘額高達49.6億元,包含13個分佈在各省的生豬養殖項目,年出欄量為18~80萬頭不等,佔總資產的13.31%。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因此,我們能夠看到牧原股份放出了大量的建設、結構設計、水電、材料、物聯網相關的工程師崗位。這些崗位不但提供的薪酬最高,也多要求本科及以上的學歷。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儘管牧原股份大張旗鼓地招兵買馬顯得信心十足,但是完全自主的養殖模式原本就對資本投入有著較高的要求,這樣大規模地擴張更是加重了企業的資金負擔。

為了擴大養殖規模,牧原股份自從2014年上市以來已經進行了兩次非公開發行和一次優先股發行,共募集資金71.7億元,均用於養殖基地建設。另外,牧原股份的資產負債率也一直居高不下,近三年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6.22%、47.03%、54.07%,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企業的財務費用更是不斷增長,2016年至今年前三季度,分別為1.72億元、3.12億元、5.28億元和4.63億元。

原本生豬養殖就是一個強週期性行業,在豬肉價格低迷的時候,所有企業的經營都會變得艱難,包括已經規模化的龍頭企業,自繁自養模式高昂的前期資本投入則會進一步加重養殖企業的負擔,這也是業內豬企普遍選擇“公司+農戶”模式的原因。直到非洲豬瘟改變了行業,牧原股份的選擇似乎得到了驗證。

自繁自養VS公司+農戶

所謂“公司+農戶”的模式,是一種生豬養殖企業與農戶合作生產的養殖模式。以溫氏股份為例,公司會根據養殖場的使用狀況篩選有合作意向的養殖農戶,與其簽訂委託養殖合同,公司負責提供種苗和疫苗、飼料等物資,而農戶負責在公司的監督下進行養殖。到了生豬達到上市天齡後,公司會按照約定價格收購生豬並結算費用。其肉雞、肉豬的生產模式均是“公司+農戶”的模式。

直到目前,這樣的合作生產模式都是生豬養殖行業的主流,牧原股份所崇尚的全流程自主模式反而是異類。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集約化自主養殖的資金、技術和人才門檻對於都過高之外,在非洲豬瘟前,集約化養殖的優越性也一直沒有得到體現。

自繁自養模式並不能明顯地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生豬養殖是一個萬億級的龐大行業,即便是行業產能最大的溫氏股份,市佔率也僅為3.33%,完全無法影響豬肉的供需關係。因此,目前所有的生豬養殖企業都只能被動地接受行業的週期性。儘管牧原股份的閉環生產將成本降至了最低,但影響其毛利的首要因素,依然是市場決定的價格。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而到了非洲豬瘟爆發的2018年,由於受影響的農場養殖規模較大和增加生產中的免疫流程,牧原股份的利潤率受到的影響要大於採取“公司+農戶”的溫氏股份。牧原股份的毛利率從2017年的30.03%下降至9.83%,而溫氏股份的毛利率從24.8%下降至12.32%。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而到了近期,自繁自養模式的優勢逐漸得到了體現。從上市公司公佈的月度生豬出欄量來看,兩家公司同樣經歷了今年初的恐慌性大量出欄和今年下半年能繁母豬存欄量減少導致的出欄量下降。但是,到了今年第三季度,牧原股份的出欄量已經逐漸恢復。而受到豬瘟影響,存欄量遭到損失的養殖戶和主動出清了存欄量的養殖戶復養的意願較低,溫氏股份的生豬出欄量遲遲無法恢復。10月份溫氏股份的生豬出欄量為89.43萬頭,相當於去年同期的47.13%。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農業期刊《北方牧業》的報告顯示,由於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我國的生豬產能減少了50%,能繁母豬存欄量降至歷史低點。然而,牧原股份的存欄量卻在不斷增加。2018年末,今年上半年和三季度末,牧原股份的生產性生物資產餘額分別為4.9億元、5.65億元和7.62億元,同比增長4.23%、17.72%和99.28%。這樣的逆勢擴產,是依賴合作型生產模式的生豬養殖企業難以做到的。

牧原股份的自繁自養模式同樣得到了資本的認可。11月8日,牧原股份宣佈了其上市以來最大的一筆投資。公告顯示,牧原股份將與華能信託共同設立子公司經營生豬養殖,兩家投資總規模不超過110億元和100億元,牧原股份將持股51%~55%。

年薪千萬招人”養豬“,河南首富顛覆行業的雄心

就目前來看,牧原股份的確有望成為豬肉行情的大贏家,有志投身於養豬事業的朋友們,不妨去挑戰一下千萬年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