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能捨命救WeWork,為何沒人願意接盤蔚來?

陳澤琴


當然,本質是你的投資人認為你那種模式是否還可以持續。很顯然,wework在孫正義眼裡,是遇到了一個不負責的CEO,捲走了17億美元,造成了40億美元虧損,但是wework本身的模式可能並沒有崩壞。

為什麼孫正義救wework?

孫正義累積投資和承諾投資在之前是106億,佔到股本大部分卻沒有控制權。

孫正義總共在wework上投入了106億,如果不算這一次救援wework新的投入的話,但是孫正義的問題是沒有獲得控制權。從上面可以看出,由於ABC股權體系設置,在美國出錢多並不能控制公司。然後呢?wework累積虧損40億,在招股說明書是這麼列示資產負債表的。

一個公司的融資有,債務,優先股,可轉債和股票。孫正義的投資具體結構集中在可轉債和股票當中,沒有債權。而權益總額實際上已經是複數。大家都知道,一家公司如果資不抵債,可以選擇破產,也可以選擇重組繼續經營。如果破產,賠償的順序是先賠償債務。在19年2季度,wework資產270億,負債220億,債權人旱澇保收,也是可以收回的。所以,當時摩根大通在wework要上市IPO之前竟然拋出了60億美元的債務融資方案。

對於孫正義來說,如果他不追加投資,那麼他的虧損很可能是106億。因為摩根大通組建的融資團體,將以資不抵債為由,要求對wework進行重組。債務人可以選擇清算,也可以選擇奪取wework的所有權。(美國破產法第7章清算,和第11章重組的選擇)

而孫正義,很顯然認為wework累積虧損40億,而自己要虧損106億美元的情況很不滿意。所以,孫正義決定繼續權益追加。

孫正義教訓有二:其一是沒有獲得控制權,顯然他所託非人。其二是過於專注於股權融資,股東的優先級低於債權。

為什麼救蔚來汽車很難?

蔚來汽車虧損30億左右,也是負債基本接近資產,半年報負債25.84億,資產26.5億。

問題在於,wework的問題是重資產,其現金流在未來通過優化,是有覆蓋費用的可能。都知道他是二房東,也有一些房地產,裝修後打包出租。如果租的人不多,那麼就有困難,但那些租賃合同依然在手,未來挖掘一下需求,可還行?

而蔚來汽車的問題是,其收入無法覆蓋現金的損耗。蔚來汽車的車輛出售價格肯定無法變更,如果現在其賣一輛虧一輛,那麼未來賣越多虧越多。那麼其如何來救其現金流呢?這方面沒有答案,就沒人敢動手。

謀求不一樣的壟斷

wework的投資當然也是孫正義的賭博,但是二房東的資源,至少有點地域壟斷性。然而蔚來汽車的壟斷性應該是謀求更大的規模,可是,和特斯拉相比,蔚來汽車在規模上的優勢又在哪裡呢?又如何保證未來的充電服務可持續呢?


財經紙老虎


商場講究的都是利益,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蔚來汽車市場大多數看不到未來,為什麼要掏自己腰包幫別人買單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