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性心動過速是不是病?該怎麼治療?

竇性心動過速詳細解說


竇性心動過速是不是病?該怎麼治療?

很多人感覺心跳不安,去醫院做心電圖檢查的顯示結果為“竇性心動過速”,這到底是一種什麼現象,算不算心臟病,需要治療嗎?答案就在下面:

一、竇性心動過速的心電圖診斷,必須同時具備以下三點:

1、(一)P波必須是竇房結髮出的“竇性P波”(I、Ⅱ導聯中正向,aVR導聯中負向)。

2、P波頻率大於100次/分。

3、P—R間期大於0.12秒。

上述標準只適用於成人。兒童及嬰兒正常心率較快,初生嬰兒、2歲、4歲兒童P波頻率必須分別超過150、125、115次/分,才能診斷為竇性心動過速。成人竇性心動過速可達180次/分,此見於強烈體力活動時,而在一般情況下竇性心律的頻率很少超過150次/分;兒童竇性心動過速可達230次/分。

竇性心動過速是不是病?該怎麼治療?

二、與其他心動過速相比較,竇性心動過速具有以下特徵:

1、心律不絕對勻整,在心電圖上分別測量先描記導聯與後描記導聯的P-P間距或R—R 間距,多不絕對勻整。

2、其頻率易受心外神經張力的影響,如運動、站立、進食、情緒激動等可使心率增

快,臥床或安靜休息心率則減慢。

3、按壓頸動脈竇後心率略漸減慢,停止按壓又逐漸增快。

有時在描記過程中某一段心電圖示有竇性心動過速,其他則否;或開始描記時顯示竇性心動過速,而在描記結束時,已成為一般竇性心律,此種情況稱為一過性竇性心動過速。

三、竇性心動過速的其他心電圖改變為:

1、P波較高尖

此多見於Ⅱ導聯,產生原因可能由於竇性心動過速時,其激動常起自竇房結的頭部,該處自律性較高,而由該處發出激動所引起的P波,平均電軸多平行於1導聯。

2、ST段下移

(1)隨著心率增快,T一P段逐漸縮短,終至P波與其前面的T波相重合,因而在T波尚未完全結束時,其後的P波已開始,如把此種情況的T-P段當做等電位線,則必然

顯現ST段下移。故在竇性心動過速時,判斷ST段的偏移及其程度,主要應參考它前面的

P-R段。

(2)交感神經興奮時,使正常較淺的心房復極波(Ta)增大,此增大的Ta波末端可落在S—T段中使其下移,主要反映在Ⅱ、Ⅱ導聯中。

(3)顯著的心動過速引起相對性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多原有冠狀動脈疾患)。

(4)存在引起ST段下降的其他原發或繼發因素。由此可見,在顯著竇性心動過速時,診斷左心室勞累或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必須審慎。

3、P—R間期及Q—T間期相應縮短

如P—R間期及Q—T間期不隨心動過速而縮短,甚至略有延長,則提示同時存在心肌病變。由於Q—T間期縮短,T波也顯得高尖。

年青人竇性心動過速可合併竇性心律不齊,但在中、老年人則不常見。竇性心動過

速合併異位心律者較少,有時可合併期前收縮或房室傳導阻滯。有時只有在心動過速

時,房室傳導阻滯才能顯現出來。

竇性心動過速,特別是間發性的,必須與室上性陣發性心動過速相鑑別。

竇性心動過速是不是病?該怎麼治療?

正常人在體力活動、情緒激動、過食、吸菸、飲酒、喝茶、飲咖啡、疼痛或使用阿托品、腎上腺素、麻黃素時,可引起一過性竇性心動過速。持續性竇性心動過速則多見於各種疾病,如發熱、貧血、缺氧、感染、出血、低血壓、休克、甲狀腺機能亢進、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肌炎、縮窄性心包炎與神經官能症等。

治療應針對病因。以神經性因素為主的病例,可選用鎮靜劑、心得安及蛇根草製劑;有心力衰竭者應使用強心藥物;甲狀腺機能亢進宜使用放射性同位素碘伏131、他巴唑等治療;其他疾病亦應在病因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對症療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