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市依法查處房地產違法銷售行為11起

漯河市依法查處房地產違法銷售行為11起

  河南市場安全網訊 “個別房地產企業視行業法規為‘稻草人’,把約談提醒當‘耳旁風’,頂風違規預售房屋,造成‘問題樓盤’產生,影響社會穩定。作為責任單位,存在監管缺位、主動查糾不力、漠視侵害群眾利益等問題。”9月16日,針對我市房屋預售監管中履職不力問題,市監察委員會向市住建局和市城市綜合執法局分別發出《監察建議書》。

  在全市上下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專項整治行動關鍵時期,市監察機關向監察對象所在單位提出監察建議,列出問題清單,推動責任上肩,督促深入整改,確保主題教育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監察建議直指“短板”“病灶”

  “房地產市場違規預售問題屢次被媒體曝光,經查,你局仍存在監管缺失,不想管、不願管,沒有從主觀上找原因,從擔當上找差距,對群眾投訴僅以約談提醒了結……”市監察委員會發出的這份《監察建議書》中,不僅指出“病灶”所在,還對症下藥開出良方——積極踐行“管審批就要管行業”的要求,為房地產企業帶上制度的“緊箍咒”;認真受理群眾投訴,認真核實問題,回應群眾訴求;在標本兼治上下功夫,既要加大警示性約談力度,又要依法嚴查,確保問題根治,防止“死灰復燃”。

  這份沉甸甸的《監察建議書》讓市住建局領導班子深感責任重大,有關領導表示:“良藥苦口利於病,監察建議精準深刻,一定要深刻吸取教訓,狠抓整改落實。”

  同樣被戳到“麻骨”的還有市城市綜合執法局,針對市城市綜合執法局的監察建議書則直指問題和工作短板:“經查,我市一些房地產企業的違規預售形式五花八門,以認籌、吸納會員、購買基金或者銀行理財產品等方式向購房人收取、變相收取預付款、團購費、信息諮詢費、誠意金等費用,或是以借款、合作開發、租賃等名義收取購房款。”

  著力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

  市紀委監委的有關人員介紹,根據省委“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專項整治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工作部署,按照市委主題教育專項整治具體安排,市紀委監委自選“動作”,重點就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民生領域侵害群眾利益問題、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微腐敗”問題、統計造假問題等開展集中整治,具體有19項問題,其中涉及整治開發商違規預售樓盤、虛假宣傳銷售、侵害群眾利益及行業監管缺失,形成較大社會風險隱患的問題。

  “履責不到位、監管不力,折射出職能部門工作中存在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市紀委監委黨風政風監督室的有關負責人說。

  結合主題教育活動,全市以項目化、清單化為抓手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聚焦群眾關注的痛點難點焦點,不斷強化監督執紀問責工作職責,給這兩家單位發出監察建議書,提出糾正措施、完善管理、健全制度等建議,督促其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找準差距,補齊短板,勇於擔當、狠抓落實,著力解決群眾訴求,進一步提升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

  正視問題立行立改見成效

  記者瞭解到,監察建議書發出後,兩個局黨組十分重視,當即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拿出具體的整改措施。

  市住建局安排部署規範商品房銷售行為和打擊侵害群眾利益違法違規行為、治理房地產市場亂象工作,多措並舉,強化審批事後監管職責,防止推諉扯皮;實施部門聯動執法,排查發現的問題線索主動移交相關職能部門;建立聯合懲戒機制,加大房地產市場失信行為整治力度,及時化解群眾購房矛盾糾紛,堅決扼殺問題樓盤,肅清市場違規預售亂象。目前,已開展集中約談1次,涉及企業8家,個別約談8次,涉及企業15家,對1家企業進行了限制性服務。

  市城市綜合執法局也積極行動起來,開展了市房地產項目銷售行為專項檢查。改變以往坐等群眾舉報,線索來源單一的局面,硬起手腕,敢於碰硬,督促房企執行明碼標價制度,不能超出預售許可範圍銷售商品房,並且加大立案查處力度,從源頭上有效遏制問題樓盤的發生。今年上半年,該局未立案查處一起房地產企業違規預售行為,被市紀委監委約談後,截至9月25日,共依法查處房地產違法銷售行為11起,已處罰3起,罰款139000元,沒收違法所得10000元,已補辦預售證2起,房地產預售環節的經營秩序明顯好轉。

  原標題:漯河已查處房地產違法銷售行為11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