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被張子強勒索了十億,李嘉誠有錢有勢,為何不報復?

feng569661700


世紀大盜張子強的傳奇經歷作為反面教材被世人得知,他當時居然敢綁架李嘉誠的長子,並以此作為要挾從李嘉誠的手中拿走了十億,其實按照李嘉誠的身家,他是可以對張子強進行打擊報復的,可是李嘉誠卻高抬貴手,他究竟是怎麼想的呢?

其實家人落入劫匪的手中就意味著命懸一線,隨時都有丟掉性命的可能性,所以經過這樣一場驚心動魄的浩劫之後,很多人都會選擇報復,更何況張子強原本要綁架的不是李嘉誠的長子,而是李嘉誠本人,可是李嘉誠時運高,躲過去了這一劫,他的長子李澤鉅成為了張子強的綁架勒索對象。張子強當時身上綁著炸藥去李嘉誠的家中和他談判,開口就要二十億,當時李嘉誠見到張子強之後,雖然很懼怕,但是李嘉誠也是在商場上摸爬滾打過的人物,什麼樣的場面沒有見過,所以雖然懼怕是難免的,但是在談判的過程中李嘉誠依然保持了鎮定和理智,對於張子強提出的要求也沒有拒絕,而是以現今只有十億為由將贖金減到了一半。

李嘉誠當時還對張子強保證,十億贖金一定到位,當天給張子強三千八百萬讓他先拿走,後來也按照約定將贖金付清,李澤鉅因此撿回一命。事件結束後,雖然鬧得滿城風雨,但是李嘉誠卻像沒有發生過此事一樣,再也沒有提過,更不要說找人報復張子強了。其實李嘉誠之所以沒有報復張子強不是因為懼怕他,而是因為不值得,當時無論是警局還是大眾都知道張子強綁架李嘉誠長子的事件,所以一旦張子強意外身亡,那麼首個嫌疑人就是李嘉誠,李嘉誠作為商人,雖然因為綁架事件讓他損失了很多錢,但是對於他來說,只要人在,就可以繼續賺錢,如果要和張子強這樣的人繼續糾纏下去,李嘉誠只會損失更多,無論是馬兇殺人還是找人去報復張子強,一旦發生後追查下去李嘉誠就要負責,那他的經商之路就徹底斷送了。

另外李嘉誠作為商人一直都講究信用,這也是他獲得成功的主要原因,當時李嘉誠在和張子強談判時已經承諾不會報復他,所以在事情了結後,自然會說話算話,而且對於張子強這樣的人物,沾染一次已經算是倒黴,李嘉誠怎麼會再和他有瓜葛呢。


歷史課課代表


當年被張子強勒索了十億,李嘉誠有錢有勢,為何不報復?


這事要從李嘉誠和張子強事發時的對話談起……

當時張子強提出要20億,李嘉誠說只有10億現金,如果你要可以馬上到銀行提取。張子強感覺李嘉誠出奇的冷靜,有點意外,就問:“為何這樣冷靜?”,李嘉誠坦然地說:“我們在香港知名度這麼高,但一點防備都沒有,是自己做的不好,需要仔細檢討。”


李嘉誠這句話很符合成功人士的心態和學佛人士的心態:凡事先找自己的原因。


李嘉誠之所以願出10億贖金,一是自己出得起,破財免災;二是為自己的防備心不足買單;三是他告訴了張子強:“你拿了這麼多錢,下輩子也夠花了,趁現在遠走高飛,洗心革面,做個好人。”


後來張子強又至電李嘉誠問:“有什麼可以保險的投資?”李嘉誠又告訴張子強:“只能教你做個好人,你只有一條路,就是遠走高飛,否則下場會很可悲。”


……

當張子強拿到10億的贖金後,興奮地與李嘉誠握手告別,又問:“你們李家人會不會恨我?”

李嘉誠說:“你放心,我經常教育孩子,要有獅子的力量,菩薩的心腸,用獅子的力量去奮鬥,用菩薩的心腸善待人。”


張子強說:“我記住了李家人的言而有信,你也記住我言而有信,我保證我和我的組織從此不會再騷擾李家人”

你看到這,應該明白了為何李嘉誠後來沒去報復張子強。


說李嘉誠破財消災只是表面現象,10億對李嘉誠來說也沒有傷筋動骨,再糾纏下去說不定會出現更大的不利影響,會嚴重影響事業的發展。作為信佛之人李嘉誠還是能看清事情的本質的。李嘉誠曾給香港慈山寺捐款15億,說明李嘉誠有強烈的慈悲心,是真心想挽救這個走在邪路上的張子強,他勸張子強用這10億從良,做個好人,這已經做到了仁至義盡;否則,繼續在刀口上舔血,那就是自生自滅,一定會有因果報應。


與其人為報復張子強,不如天報,果不其然,張子強最終報應在了刑場。即便李嘉誠當時用盡手段,張子強無非也是這個結局。


聽雨說生活


準確說,李嘉誠長子李澤鉅遭到張子強犯罪團伙綁架,被勒索贖金10.38億港元。

那麼,李嘉誠究竟多麼有錢有勢?

多有錢?連續15年蟬聯福布斯華人首富;兒子遭綁架當年的旗下上市公司市值達3250億港元、個人資產600億港元,並列全港華人富豪第2名;據傳位於香港中環的和記大廈每年收到的租金就高達十億港元;你在香港消費十塊錢,就有四塊錢到了他的腰包。

多有勢?先後出任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港事顧問,香港特別行政區籌備委員會委員,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委員會委員,英國國際商業顧問委員會委員等公職職務。

如此有錢有勢,為何不報復張子強呢?

靠生意起家,靠商業發展,靠經營輝煌的李嘉誠,一生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對得失的算計與把握。

1996年5月23日,長子李澤鉅遭到張子強犯罪團伙綁架,當他付出10.38億港元贖金時,如果說他不心疼這點“小錢”,絕對是假的,畢竟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至少是自己大半年的心血所得。所以,如果說他不想報復,也絕對是假的,那怕是心胸再寬廣之人。但是,當他見到張子強的那一刻起,便已經打消了報復的念頭。

一是對當時香港的警察和司法沒有信心。

1991年7月12日上午,張子強犯罪團伙搶劫價值1.7億港元的運鈔車,其中:美金1700萬、港幣3500萬。案發後,張子強原本被法院判處18年監禁,結果卻在其妻羅豔芳的“運作”下,僅監禁了3年多一點,便被無罪開釋,還竟然成了一時的社會明星。更何況,作為香港社會的精英階層,又怎麼可能不知道其中的詳情呢?

二是穿鞋的害怕光腳的,萬一報復失誤,那絕對是傷不起的痛。

因為,當張子強身上綁有炸藥,孤身一人來到李嘉誠的家中時,他已經認識到對方絕對是個狡猾而又講信用的亡命之徒。如果事後自己採取報復行動,一旦報復行動有所偏差,反遭到對方報復,豈不成了破瓦片碰瓷器,根本就是得不償失,或許自己還會觸犯到法,絕對是不值。更何況,這些人本就是一群亡命之徒,自己這個“業餘選手”和他們這些“專業選手”對上,就算嬴了,也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慘勝,實在不值得。

三是第一次見到張子強,便知其命不長久。

張子強到李嘉誠家中“單刀赴會”時,李嘉誠給他忠告:“這些錢足夠你享受一生了,希望你從今以後洗心革面,隱姓埋名,遠走高飛。”只是張子強不以為意,哈哈一笑,開車揚長而去。

不久,張子強再次打電話給李嘉誠:“李先生,我賭錢輸光了,你能教我如何保險投資嗎?”當時,李嘉誠對他說:“我只能教你做個好人,如果你要我做什麼,是不可能的。你現在只剩一條路,遠走高飛。不然,下場是很可悲的。”

由此可見,有錢有勢的李嘉誠雖然暫時不打算進行報復,但他也並不怕張子強。因為,當李嘉誠和張子強見面時,他就曾講過“因為這次是我錯了, 我們在香港知名度這麼高,但是一點防備都沒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點多自己開車去新界,在路上,幾部車就可以把我圍下來,而我竟然一點防備都沒有,我要 仔細檢討一下。”也就是說,李嘉誠已經承認自己疏於防範,這才給了劫匪可乘之機。之後,自然也會“亡羊補牢”,加強戒備。

不過,歷史證明,越是囂張跋扈之徒,越命不長久。最終如同李嘉誠所料,張子強也僅僅再次囂張了2年多點的時間,便落入了廣東警方的手中,不久便被槍決。

四是如果張子強按照李嘉誠所言“隱姓埋名”,李嘉誠會不會報復,還真不好說。

因為,那時的張子強已經對李嘉誠沒有什麼威脅,主動權反而落在了李嘉誠的手上。想想看,如此良機,李嘉誠不報復絕對是不可能的。同時,假如張子強再次威脅到李嘉誠的家人,李嘉誠還會忍嗎?想想看,如此風雲人物,為了臉面,那怕面對“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後果,也應該會採取行動。或許,對於這種走一步看三步或四五步的牛人來說,豈會將主動權交於他人手中,面對可能還會出現的威脅,可能早已著手謀劃了吧。


祥子談歷史


首先李嘉誠不是不報復。 張子強在大陸落網的那一年就是李嘉誠去北京的那一年。

李嘉誠只不過不會明面上報復張子強。因為張子強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團伙。李嘉誠並不知道張子強團伙裡都有誰,想把這個團伙一網打盡有點難,錢已經給了,再撕破臉對自己沒好處。畢竟穿鞋的不敢惹光腳的。


80後無業男青年


當年被張子強勒索了十億,李嘉誠有錢有勢,為何不報復?

李嘉誠和張子強的故事,隨著自媒體的崛起,這幾年相信大家已經耳熟能詳了,故事內容這裡就不再敘述了,不然有故意湊字數的嫌疑。

說李嘉誠不報復張子強,這是認真的麼?外表看來,李嘉誠確實沒有報復張子強。他所做的就是僱傭世界一流保鏢來保護自己和家人,每年的安保費用成倍增長。但老謀深算的李嘉誠就真的願意吃這個啞巴虧麼?

沒有必勝的把握

李嘉誠當時貴為華人首富乃至亞洲首富,自己和家人的命自然是金貴的。張子強這幫人窮兇極惡武器裝備又好,在沒有一擊致命的把握前,當然不能有什麼動作了。不然張子強弄個魚死網破,怎麼收場?

就算警察把張子強抓了,那又怎樣?張子強有錢,他可以請全港最好的律師。之前他搶劫運鈔車被警察抓獲,最後不僅被無罪釋放,警方還賠了他700萬港幣。在沒有死刑的香港,李嘉誠對香港警方沒有信心。與其被一個無惡不作的悍匪惦記,倒不如大大方方。而且張子強也說過,不再搞李家的人。他們這種人最重信譽,大家也不要笑,賊也有賊的信譽。

事實也證明,張子強確實沒有再去綁架李嘉誠的家人。倒是城內第二富豪郭炳湘被他綁了,要了6億贖金。他還想去綁架澳門第一富豪何鴻燊。但賭王可不是純粹的生意人,他也是道上摸爬滾打上來的,豈是這麼好綁。

張子強廣州被抓

也許是太過順利,張子強的膽子和胃口也是越來越大。1997年他從內地非法購買800公斤烈性炸藥和2000多枚雷管,意圖在港製造更大的案件。可是誰也沒有想到,1998年1月,他在廣州接兄弟胡濟舒時被廣州警方抓獲。

由於他是香港身份,被抓後要求回香港受審。張子強的如意算盤打的很好,回到香港他就可以無憂了,甚至很有可能再次脫罪,逍遙法外。但誰也沒想到, 由於張子強在兩岸三地太過囂張一起引起富豪們的恐慌和仇視。而且購買了這麼多炸藥和雷管,對已經迴歸的香港造成巨大威脅。所以有指示下來,從嚴從快辦理張子強案。最後張子強、陳智浩、馬尚忠、梁輝、錢漢壽等5名主犯被依法執行槍決。

要說誰最想張子強死?肯定是被他敲詐過的人。那會香港剛回歸沒多久,李嘉誠等香港富豪們也紛紛來內地投資,要說這幫富豪沒有什麼小動作,估計誰也不信。這麼好的機會,直接拍死,永除後患。

看了很多回答,都是對李嘉誠歌功頌德的,稱讚他人品的。其他不說,因為也不瞭解。只是想說一點,如果他真的這麼仁慈,生意就不會做的這麼大了,早就被競爭對手生吞活剝了。


嘉興曉明講空頭


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1、張子強是香港著名的悍匪,心狠手辣無惡不作,手底下自然有不少手下。所以李嘉誠可能是出於對家人的保護,考慮他們的人身安全。害怕自己選擇報復張子強之後,張子強的手下會對他的家人進行惡意報復,得不償失。

2、李嘉誠是一個商人出身,身為商人,李嘉誠必須信守承諾。如果李嘉誠對張子強進行報復,這會讓李嘉誠將會失去不少自己的合作伙伴,造成的損失更是無法估計。而且這會很大程度上會降低李嘉誠的信譽。

3、十億對於當時李嘉誠的財富來說只是冰山一角,賺回損失的這十億也只是時間的問題,這時間也不長,所以並沒有把這十億元放在眼裡。

4、一旦李嘉誠報復,就必然會去使用不正常手段。這些手段會讓李嘉誠深陷法律糾紛。我們很清楚,一旦惹上法律糾紛,很多人都會身敗名裂。李嘉誠是個非常注重名聲的人,更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不會因小失大。經過這件事,合作伙伴會排著隊找上門來尋求合作,因為認為李嘉誠是個牙齒當金使的人。


洪生威武


夠咬你一口,你咬狗一口,這不是自降段位自貶身價嗎?張子強什麼人?光腳的不怕穿鞋的,李嘉誠什麼人?十億雖不少,但咬咬牙也就過去了。


錢沒了可以掙,要是兒子的命沒了,那可真就是沒了,對於李嘉誠這樣的鉅富來說,哪個更珍貴,在關鍵時刻選擇哪個,並不難。

用錢能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事情,而且張子強是綁著炸藥明目張膽的去李嘉誠的住所去要,也就是一條命要麼換來錢,要麼就不要了。

當然不能白不要,首先李嘉誠的兒子肯定是活不成了,再一個還有李嘉誠以及他的豪宅,這還不考慮家裡面有其他人的情況下。

也就是事情一旦陷入失控的狀態下,很多意外的情況都會半歲出現,這樣出現的損失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從這一點來說李嘉誠的十億買個平安,買個皆大歡喜,其實是賺了。

說到賺,李嘉誠似乎一直在賺,而且他的賺錢思維跟別人還不一樣,往往能夠快人一步,每次都能過買在低點,賣不賣的到高點不說,但總是能在離高點不遠的地方出手,已經算是巨大的成功了。

因此李嘉誠對張子強的妥協無可厚非,他不缺錢,他要的是家和萬事興,要的是花錢買平安,而且由於他給錢給的很硬,沒有那種冤大頭的婆婆媽媽。



使得張子強這樣的巨賊都敬佩不已,表示以後李家的人,他一個不動,這樣的承諾從一個賊嘴裡說出來,似乎沒有什麼可信度,但李嘉誠卻認真對待了,事實證明他真的買來了平安。

李嘉誠是個商人,而且是個精明的商人,這種順風破題的能力,的確值得借鑑,在張子強來說,在那種極端的情況下,他關注的點其實很小,可能就是牛角尖那麼大。

當然任何一絲意外,都可能引爆他高度緊張的神經,除了按他的要求做,沒商量,這是張子強的牌面和原則。

至於說李嘉誠為什麼不報復,張子強是老鼠,他是在下水道生活的爛人,這都是有一天沒一天的亡命徒,多活一天就賺一天,時間於他們來說其實是最寶貴的。

但是李嘉誠不一樣,他是生活在陽光下,甚至說生活美光燈下,文明社會早已不允許私下裡報仇,違法犯罪是要受到懲罰的,有錢也不等於可以為所欲為啊!

最好的報復就是等事態平息後,幫助警察抓住張子強了吧!


歷史三日談


李嘉誠是有原則的人,當然張子強有信守承諾永不在騷擾李家的人。大人物不是那麼小人做出反信的事情!所以只有李家沒有被騷擾過,根本不用擔心報復!當然如果張子強還繼續騷擾我想李家勢力必然會讓張付出代價!這是道義有道!


一步一步的


而這種誇張的劇情,並不是編劇虛構出來的,而是確有其原型,真正的主人公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他就是曾經綁架過李嘉誠長子的世紀大盜張子強。 張子強的一生可以說就是一個從頭到尾的以命相搏的賭徒人生。 他本人是廣西人,在那個年代,很早就跟父親偷偷來到了香港謀生,父親以賣涼茶為生,希望他好好讀書,但在當時複雜的黑社會環境中,他卻不甘心踏踏實實的做一個平凡人,而是想一朝昇天,一夜暴富。為此他不惜鋌而走險,他努力在江湖裡打拼,成為當地一帶有名的混混頭目,16歲就出來混,並拉起了一幫子兄弟,帶出一幫自己的兄弟之後,他就有了用命換的資本。 為了賺大錢,他糾集自己的馬仔,動用自己的智商,先後成功策劃並搶劫了勞力士手錶案,啟德機場裝甲運鈔車1億 6000萬港元 最初,張子強想直接綁架李嘉誠。後來他改了主意。李嘉誠掌握家族大權,被綁架之後其他人可能沒辦法很快的籌集贖金,反而會拖慢交易。思考再三,張子強決定綁架李澤鉅——李嘉誠的欽定接班人,效果一定更好。 1996 年 5 月 23 日,黃昏。 在港島中環上班的李澤鉅,像往常一樣從公司下班,乘坐由私人司機駕駛的私家車回家。 李澤鉅回家必定經過一個人煙稀少的單行道,李的車一開進這個單行道,張子強的兩輛車就衝進來將其前後夾住,他們手握AK47自動步槍衝過來,其中一個匪徒一錘子把李車的擋風玻璃砸碎。然後他們把李澤鉅和司機綁好扔到了麵包車的後備箱。 整個綁架過程毫無難度,堪稱完美。當然,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張子強綁架前,經過了三個月的調查,天天派人盯著李澤鉅,什麼時候從辦公大樓出來?什麼時候回家?回家的路線是怎樣的?他週一到週日每天的生活規律是怎樣的? 這些問題摸得門清門清的,張子強才動手的。 張子強什麼來路?他小時候在裁縫店裡做過學徒,裁縫店老闆經常和他說:你要發達,就要走偏門,還要有周詳的計劃,就好像我們做裁縫一樣——要天衣無縫。 關於李澤鉅的監禁地,一般的報道里,通常只是說“一個偏遠的廢棄養雞場”。但這個地方可不是隨便找的,而是精心策劃後的謹慎選擇。 這個地方位於香港新界北區粉嶺鶴藪村。 如下圖。 鶴藪村是一條建村400多年的圍村,被山橫抱,是香港有車可以自由通行但同時人煙最為稀少和最隱蔽的地方。 李澤鉅被順利拿下,又送到了安全的地方,接下來就該談交易了。 不過,賊王之所以是賊王,一定不是一般人,接下來張子強的一些列動作,讓人大跌眼鏡。 1996年5月23日晚,李嘉誠家接到一個電話。 電話那頭正是李澤鉅,“喂,我被人綁架了,不要為我擔心,千萬不要報警”,只有這一句,電話就掛了。 張子強開始同團夥商議如何要錢。最後,他做出一個讓劫匪聽完都驚掉下巴的決定:“我直接去李家要錢,一個人登門拜訪。” 同夥震驚的說:你一個人去,要是回不來怎麼辦? 張子強平靜而自信地說: 「這你們就不懂了,你們沒有研究透這些富人的心理。人窮的時候,錢比命重要,人富的時候,命比錢重要。李嘉誠是華人首富,錢恐怕多得數不清吧。可是他又有幾個兒子呢?多少錢才可能買到兒子一條命呢? 我研究過以前那些綁票案,很多不成功的原因就是,花了很多心思在如何要贖金的方法上,結果時間拖的很久,夜長夢多誤了事。像李超人這樣的人,不會把錢看得比兒子重要。 今天我親自登門去和李超人談判,就是要讓他看看我張子強的膽識,也表示我一份誠意。我相信事情會很快解決的,你們就等著我的好消息吧。」 張子強雖為悍匪,但不崇尚暴力,膽大包天,但亦有謀略。 就這樣,張子強上路了。 路上,張子強撥通了李家的電話。 張子強:找李嘉誠說話。 李嘉誠:我就是李嘉誠。 張子強:很好,我就是張子強。 李嘉誠:張子強? 張子強:李先生,我想您一定知道我。 一般的綁匪都是偷偷摸摸行事,生怕自己太出名,但張子強非常享受自己在香港如明星般的知名度。可以說是狂到家了。 李嘉誠畢竟在商海中翻騰多年,經歷過大風大浪,亦無絲毫驚慌。 李嘉誠:那麼張先生,你有什麼要求? 張子強:為了表示我的誠意,我親自到府上來談,歡迎嗎? 這時候李嘉誠驚了一下,他確實沒見過如此厲害的綁匪。稍微停頓後,李嘉誠又恢復靜氣。 李嘉誠:非常歡迎。請問什麼時間到?我隨時恭候。 張子強:我已經在去貴府的路上了。我想不用我再重複了,你應該懂得規矩。 李嘉誠:請放心,只要保證犬子安全,我保證不報警。


王二4843


歷史是一面鏡子,一切現實都可以在歷史中找到影子,當年擺在李嘉誠面前的困局,就像時下人對李嘉誠作出決策:給10億,且不報復的思考一樣,都充滿了智慧!


李嘉誠的這個決定,既是學習古人的智慧,也給當下人的一個啟迪。

這樣對待錢的智慧,讓人震撼,小人物蒐集了這樣對待金錢如此機智的人,除李嘉誠外,歷史上還有兩位,似乎我們從他們的故事中,能找到“為什麼”的答案。

第一個是陶朱公救兒子的故事

世說新語中記載了一個故事,說范蠡離開越國後,開始在陶地做生意,自稱陶朱公,有一年,他的二兒子因為殺人被楚國抓捕。根據當時刑法規定,凡是家有千金的犯人不會在鬧市中被處死,因此,給朱公留下了營救兒子的機會。

剛開始決定派小兒子去營救,並讓他帶一千鎰黃金。就在小兒子即將出發時,大兒子說:“我是長子,現在弟弟犯了罪,父親不派我去,卻派小弟,說明我是不肖之子。”說完就要 自殺。其母見狀就對朱公說:“現在派小兒子去,未必能救老二的命,但眼看老大說就自殺,該如何是好?”不得已,朱公只好派大兒子去,並寫了一封信要他送給舊日的好友莊生,同時交代說:“你到楚國後,把金子送到莊生家,一切聽從他的吩咐,千萬不要與他發生爭執。”

陶老大到了楚國,依照親爹陶朱公的囑咐,如數向莊生進獻了黃金。

莊生說:“你現在趕快離開,千萬不要留在這裡,即使在你弟弟釋放後,也不要問原因。”老大口中答應,但並沒有真的離開,而是偷偷留在了楚國,並用自己另外私帶的黃金賄賂楚國管事的達官貴人,想通過另外的渠道給自己的弟弟幫幫忙。

莊生由於廉潔正直而聞名於楚國,從楚王至下,對他都很尊重。黃金送來後,他對妻子說:“這是陶朱公的錢,以後全部還給他,千萬不要動用。”

莊生找了一個機會入宮見楚王,以天象有變將對楚國有危害為由,勸楚王實行德政,楚王於是準備實行大赦。接受了賄賂的楚國達官貴人把這一消息告訴了老大。他尋思,既然實行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釋放了,那一千鎰黃金不就

等於白白給莊生了嗎?於是他又返回見莊生。莊生一見他驚奇地問:“你沒有離開嗎?”長子說:“沒有,當初我為弟弟的事情而來,現在楚國要實行大赦了,我的弟弟自然可以得到釋放,所以特來向您告辭。”莊生聽出了話裡的意思就說:“你自己到房間裡取黃金吧。”老大暗自慶幸黃金失而復得。

莊生因為遭到長子的愚弄而深感羞愧,他又入宮會見楚王,說:“現在,外面很多人都在議論陶地富翁朱公的兒子殺人後被關在楚國,他家派人用金錢賄賂君王左右的人,因此並不是君王體恤楚國人而實行大赦,而是因為朱公兒子才大赦的。”楚王聽罷大怒,於是他命令先殺掉朱公的兒子,之後才下達大赦的詔令。

長子只好帶著弟弟的屍體回家了。母親和鄉鄰們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著說:“我就知道老大救不了老二,不是他不愛自己的弟弟,只是他從小就與我 在一起,經受過各種苦難,知道 的艱難,所以把錢財看得很重。而老三一生下來就在蜜罐子裡,哪裡知道錢財來得不易,棄之也毫不吝惜,本來我是打算讓他去的。老大不能棄財,所以最終害了自己的弟弟,這很合乎事理的,不要悲痛了。我最大的盼望也就是老二的屍首能回來。”

無疑,上述故事進一步表現了一個做父親對兒子和錢財的選擇,捨得與不捨得,完全不同的答案,同時也驗證了中國的一句古語:“知子莫如父。”

第二個是上海大佬杜月笙的故事。

杜月笙通過自己一人的隱忍,和出色的做人,在上海灘這個亂世中,積累了讓人羨慕的財富和地位,至於杜月笙有多少,別人的文章中有過估算,在這裡不做贅述,這裡和大家一起分享的是他對待金錢的故事,就是他臨死前給子女留下的交代。

杜月笙臨死前,將自己的子女叫到跟前,交代完其他事項後,拿出別人多年找他借錢的憑證,當著自己的子女,將他們付之一炬,燒了一個乾淨!

子女百思不得其解,他給出的解釋是:

有心思還的人,有沒有憑據,他們都會還,這是他們做人誠信的“大德”,這是做人的堅守!

而有些人,借錢的那一刻起,就沒有打算還,如果去要,那要回來的、要不回來的,都不是錢,那是仇恨,這個憑據就是災難!

杜月笙的子女,遵從自己父親的遺願,沒有糾結在這筆可能是災難的債務中,這是杜月笙可能留給子女最大的財富!反觀杜月笙的子女發展,有大學教授,有商界才子,有老師,是那幾百萬大洋所有能匹敵的嗎?自然不是,杜月笙不僅讓自己成為傳奇,同時讓自己的子女免受“災難”之苦!這是多麼大的智慧!

香港大亨李嘉誠面臨的問題,和杜月笙遇到的問題雖然不一樣,但是本質卻是一樣,面對大額金額與“義”取捨的問題:

張子強要了20個億,李嘉誠很誠懇,直白的表述,自己只有10個億,剩餘10個億需要籌集很長一段時間,最後達成協議,10個億成交,選擇不報警,雙方都很剋制,收錢放人。

雖然短期內,李嘉誠拱手將自己的商業積累10個億送給了別人,是巨大的損失,但是反過來看,卻收穫了家人平安,收穫了全世界的讚譽!

現在來看,李澤鉅的表現,是10個億的價值嗎?顯然不是,已經是上百億的收益了,在這個二維環境中的取捨,彰顯了李嘉誠的大氣、霸氣和眼光!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結局,到底哪一個是正確的呢?捨得還是不捨得,這永遠都是一個謎題,尤其是你是一個事中人,做出抉擇更難,現在看來李嘉誠的選擇,是絕對正確的決定,避免了陶朱公的後悔,汲取了杜月笙的捨得,堪稱完美之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