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賣出2 億元農產品 3個石城90後打造服務全縣的電商產業鏈 僅贛南臍橙就銷售400萬公斤

90後電商 賣農產品並投資贛南臍橙園

邱文偉、魏樹珍、廖美言都是90後,贛州石城人,年齡相仿,在福州學機械製造時成為同班同學。讀書時,三人就經常一起聊天討論,彼此都很信任,感情也挺好。2010年,魏樹珍一聲號召,幾個人再加上魏樹珍的表弟陳式煥一起,湊了一百多萬元成立公司做電商,“剛開始,我們做農機生意,後來才轉到農產品。”

幾個人中,魏樹珍任董事長掌舵,邱文偉長相比較老成,性格外向,喜歡在外面跑,就負責跟農民和代辦打交道,主管供應鏈。“跟農民打交道也得有一套,這麼多年我沒遇到特別難的事,反正有困難就解決困難”,家裡有地,邱文偉懂得農民在想什麼,不管是跑福建平和的柚子、山東沾化冬棗,還是本地的贛南臍橙,都不曾出過差錯。

“不過,有時也挺險,我們在拼多多上贛南臍橙的量大,有一次要貨要得急,別人慢悠悠地說,你5天后再來。”這讓邱文偉覺得有點被動。最終,他們還是決定自己投資800畝贛南臍橙園。合夥人之一老李,是做過村支書的專家型“場長”,佔大股。老李整天守在果園裡,灌溉、剪枝、打梢、抹芽,全流程負責。“我在這附近村裡帶出了一大批技術成熟的農業工人,需要人時他們就會過來,按天付酬,每人每天80到100元,有時更高一些。”

今年乾旱少雨,老李說:“明年準備投資80萬元,做個滴灌系統。”他算了算賬,從掛果量和果型的提升來看,不僅能很快回本,每年收益也將至少增加三分之一。“不過,上一次黃龍病伐樹之後,這兩年贛州很多地方又都在擴張種植規模,未來六七年會有個產量爆發期,價格可能會有波動。”老李判斷。

果園會優先向合夥人供貨,“但如果有人出的價格高得多,也會給別人供。”這推動著邱文偉不敢鬆懈。“關鍵是投資了這個果園,我再去採購時,就有了更多籌碼,這種心態的變化很重要。”

對果園的供貨策略,魏樹珍也贊同要尊重市場競爭。一者,自己是重要的股東;更重要的是,他有意識地在全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引入了獨立核算機制。

佈局快遞 業務量10年增長200倍

另一個合夥人廖美言負責的快遞業務,也是獨立核算。

“剛開始每天只有30多件,現在不算我們自己的快遞量,每天有6000多件,增長了200倍。”瘦削的廖美言介紹,2010年開始,他就負責團隊的快遞業務。剛開始做快遞,就加盟了兩家全國性的大快遞公司,現在有3輛車,一般下午2時就會發車到贛州,當天中轉到南昌或發往廣東,“除了農產品,比較多的是鞋子”。

在廖美言看來,公司自己做快遞有三個優勢,一是比如贛南臍橙集中上市時,自己的運力有保障,不會“爆倉”;二是雖然獨立核算,但自家的訂單也會便宜三五角錢,“農產品電商不是一個高利潤率的行業,既拼品質,也拼運營效率和成本控制”;三是自己的快遞業務本身是開放的,也會帶來一部分利潤,形成一種整體的競爭優勢。

出於同樣的考慮,他們建立了自己的分揀流水線,在保障自己分揀需求的同時,開放給石城其他的農產品電商使用,也賺取一部分利潤。2018年,他們又投資成立了包裝廠,除了滿足本地商家的需求,廣東做化妝品的商家也會將訂單發給他們。甚至,連陳式煥負責管理的倉庫也是獨立核算的。“畢竟我們在這個環節也需要一個很清晰的成本結構,甚至也可以去追求利潤。”魏樹珍說。

正是這樣一個完整而又開放的電商體系,幫助他們在石城縣的工業園區“招拍掛”到了80多畝寶貴的用地,整個投資將超過8000萬元。2020年,目前還分佈在縣城不同地方的分揀廠、包裝廠、倉儲、快遞公司等就將全部遷入。“這不僅將大大降低我們的銜接時間和成本,提高利潤率,也會給我們縣的其他電商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邱文偉說,政府鼓勵他們繼續建設供全縣電商企業使用的基礎設施,“如果在這裡服務的本縣電商企業數量超過30家,我們還可能拿到100萬元的補貼”。

4年賣出2 億元農產品  3個石城90後打造服務全縣的電商產業鏈 僅贛南臍橙就銷售400萬公斤

電商助力贛南臍橙走向世界

政府推動 臍橙和電商發展加速

對當地臍橙和電商行業的起步與發展,各級政府的推動力度遠不止此。

“最早的一條水果分揀線,領取農機補貼後,我們自己只花了幾萬元。”邱文偉說,幾年前,為了鼓勵電商發展,政府部門每一單會補貼2元錢,“我們拿到了60萬元的封頂補貼。當然,其實我們的業務量早已遠遠超過了30萬單。”

為了推動當地臍橙產業的發展,十幾年前,種植贛南臍橙甚至成了黨員的一項必須完成的任務。“我家就種了70畝,那時候,臍橙還只值幾毛錢,賺不到錢,但是要起個帶動作用。”石城縣商務局的一名工作人員說,下班後還得去照料大批果樹,累得很。如今他家裡種植臍橙的收入,早已大大超過他的工資。

石城縣果茶局局長黃景春介紹,石城縣的臍橙種植經歷了三個階段:一是督促黨員帶頭種,二是當地農民普遍種,“第三階段就是現在,鼓勵大戶成規模地種”。

黃景春分析道,如果以龍頭企業為主來種,效率上可能會比不上大戶種植,工人的管理成本會高於大戶種植,而積極性卻小於大戶;如果小農種植十幾畝,又沒有規模效應,很難提高技術含量,在病蟲害防治上的積極性沒那麼高,一旦出現黃龍病,全縣跟著一起遭殃。他的問題意識很清晰:“我們主要是在這些宏觀的關鍵點上做引導和規範。”

“的確,這個產業的發展,贛州市和各地政府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我們目前都是在這個基礎上,通過電商平臺來把它賣好。我們也有責任維護好贛南臍橙這個品牌,讓全國消費者都能吃到好品質的橙子。”魏樹珍說。

2018年5月份,魏樹珍的電商主陣地拼多多上線公益遊戲“多多果園”,消費者可以在上面種植橙、木瓜等各種果樹,通過“澆水”“施肥”等互動方式助果實“成熟”後,就會收到拼多多送出的免費包郵的真實果實。短短几個月,魏樹珍給這個虛擬果園供應的贛南臍橙就超過了75萬公斤。據悉,多多果園目前日活(DAU)超過了5000萬,每天送出的果實達100萬公斤。

電商行業的發展日新月異,這種新消費浪潮已成為主流。正是通過這些既懂種植也懂電商運營的年輕人,一枚小小的贛南臍橙,才得以更好地與全國大市場直連起來。

據悉,目前贛南臍橙的品牌價值已高達668億元。

4年賣出2 億元農產品  3個石城90後打造服務全縣的電商產業鏈 僅贛南臍橙就銷售400萬公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