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慶帝突然去世,遺詔找不到的情況之下,道光是怎樣成為皇帝的?


清朝作為我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一共經歷了12位皇帝,數百年的王朝延續曾經創造過很多輝煌。但是在皇位傳承方面從一開始就沒有形成一個定製,導致每一次的皇位更替顯得那麼的凌亂甚至是充滿了血腥。要說道光帝為何在沒有找到傳位詔書的情況下,能夠順利繼位,我們必須從康熙帝說起。

從滿清入關建立王朝起,在皇帝繼承方面沒有制定相關的制度,順治皇帝駕崩之後,在各方勢力爭鬥和妥協下,8歲的康熙帝最後坐上了皇帝的寶座。他這一坐可就是61年,在這麼長的時間裡不僅完成了自己的“九大武功”還把一個準備接班的太子從黑髮熬到了白髮,最後差點瘋掉。但是,就算康熙的體力再好,也總有幹不動的一天,當他終於想起來自己真的到了該傳位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兒子太多了,多的康熙自己都有點亂,而且一個個都惡狠狠的盯著皇帝的位子,隨著太子的一次次被廢和康熙的身體越來越弱,各方勢力爭奪也逐漸進入了白熱化,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九子奪嫡”的故事。最後,是當時的四皇子胤禛手段高明技高一籌坐上了皇位,這就是雍正皇帝,雍正皇帝是一個勤勉的皇帝,經歷過“九子奪嫡”整個過程的他,對於皇位傳承有了自己新的認識,為了防止悲劇重演,他創立了立遺儲的方法,把傳位詔書置於“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甚至為了順利把皇帝傳給後面的乾隆,不惜親手賜死了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弘時”。就這樣乾隆皇帝在波瀾不驚中順利繼位,並且更加順利的傳到了嘉慶帝的手中,而嘉慶皇帝之後的道光帝繼位的過程卻並不一帆風順,甚至危機重重險象環生。

據史料記載,嘉慶皇帝的死非常突然,也非常奇異,據說他是被天上的雷擊中而死的。更為離奇的是在他死後,當時的二皇子綿寧也就是後來的嘉慶帝趕緊派人去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後面取傳位詔書,但是居然沒有找到,這讓他非常的焦急。在這裡必須提一下,道光帝和乾隆皇帝有一點相似,就是他從小聰明伶俐,而且勇武過人,乾隆非常喜歡他,就像當年康熙喜歡乾隆一樣。所以,他早就是嘉慶心目中的皇位繼承人選,但是,就算嘉慶有意把皇位傳給他,也得有一個手續或者是證明不是?現在最有說服力的傳位詔書找不到,他能不著急嗎?因為,在當時嘉慶帝的第二個皇后鈕祜祿氏在主持朝廷大局,她自己有兩個兒子,是自己強大的對手。按照祖制,如果找不到傳位詔書,只能聽皇后的懿旨,這對於自己來說是非常不利的。但是,又不甘心這麼輕易就範,他就私底下秘密安排人手,調動軍隊準備在必要的時候放手一搏。但是,讓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鈕祜祿氏居然居然主動下旨把皇位傳他他,並說這是嘉慶皇帝在世時候早就定下的事情。事情發展到這個時候,嘉慶皇帝總算是鬆了一口氣,如願以償的坐上了皇帝的寶座,避免了一場血腥爭鬥,從此以後,他對皇后鈕祜祿氏一家厚待有加,並尊她為皇太后。

至此,皇位的傳承得到了順利解決,據說在道光繼位三天後,傳位詔書被找到了,有人說這也許是道光自導自演的一個故事,是為了更加明確他繼承皇位的合法性。至於鈕祜祿氏為何要把皇位拱手讓於道光,一說是鈕祜祿氏有自知之明,覺得按照當時的政治形勢,道光是嘉慶帝在世時十分喜歡的第一皇位繼承人選,早就寫入傳位詔書只是詔書找不到而已,自己本身就不佔優勢,如果硬搶,最後可能自己得不到什麼好處,還會吃虧,不如送個人情明哲保身。這種說法在現在看來,也是完全成立的。

我是文史墨客,不當之處,請多指教,期待與您的交流!






文史墨客


清代算是疑案最多的王朝了,別的不說,單就繼位一事,清十二帝中有問題的至少就有順治、康熙、雍正、道光四位。

其中道光帝繼位的疑惑,主要就在於當時的嘉慶皇帝遺詔,突然找不到了。

公元1820年,嘉慶皇帝病逝於熱河,遺詔卻不見了

嘉慶帝在承德避暑山莊煙波致爽殿中病逝,國不可一日無主,事發突然,皇位繼承人就成為了當時朝廷的頭等大事。而大家都看好的智親王旻寧,卻在繼位一事上疑竇叢生。

“秘密立儲制”是雍正首創,乾隆、嘉慶沿用,而乾隆在雍正去世後,是當著大學士鄂爾泰、張廷玉等人,當面打開閱覽的,也就是“皇帝公開宣讀遺詔內容,大臣作證”。而嘉慶因為是由乾隆禪讓的,有沒有遺詔其實也無所謂。不過“秘密立儲制”也還是保留了下來,並用到了嘉慶之子旻寧身上。

按理說,嘉慶病逝,本應該派大臣去北京,從乾清宮正大光明殿後取出秘密立儲御書,並當著眾人的面宣讀才對。可當時並沒這樣安排,而是由軍機大臣託津、太子太保戴均元等人宣稱在嘉慶皇帝近侍身上的一個小金盒裡找到了詔書,並說詔書裡的內容就是讓旻寧繼位。

乾隆說過:“傳位詔書”備有兩份,一份放於正大光明殿後,一份由皇帝保管。等到皇帝病逝後,需要兩份詔書當著眾人的面一起開啟,方能生效。可宣讀旻寧繼位時,卻只有託津手上的一份詔書,以及沒當著眾人的面宣讀,特別是最該在場的旻寧,當時也不在現場聽講詔書。


道光繼位有驚無險,主要靠了三方之力

第一就是上面所說的託津、戴均元等重臣的支持。也就是這幾位重臣督促太監,翻箱倒櫃地找,才最後在近身太監的小金盒裡找到了傳位詔書。

第二就是宗室禧恩的支持。禧恩之父淳穎是清初睿親王多爾袞的繼嗣者,也是嘉慶帝解決和珅的得力助手。子以父榮,禧恩最後升任內務府大臣,執掌宮廷事務,又因為是宗室的身份,禧恩的話對當時疑惑不決的眾人是一顆定心丸。

禧恩以旻寧有定亂之功,是繼位的最佳人選,建議立旻寧。

第三就是當時的太后,也就是嘉慶的皇后鈕鈷祿氏的支持。她雖然有兩個親生兒子:老三綿愷和老四綿忻,但她也對旻寧十分照顧,兩人的關係不是母子,勝似母子。加上旻寧曾在天理教亂時,親去儲秀宮保護鈕鈷祿氏,這一點也是她決意讓旻寧繼位的原因之一。

可以看出,旻寧是得到了宗室、重臣、中宮各方面的一致認可,才能最終登上帝位的(能得到如此多的支持,旻寧算是有清以來,最“眾望所歸”的皇帝了)。

至於乾清宮正大光明殿後面,嘉慶親手寫的那份詔書到底立的是誰?我想也沒人會去計較了。


一貳一橙


公元1820年7月19日,嘉慶皇帝暴死於熱河行宮,因為是暴死,沒有留下任何遺言,嘉慶生前也沒立太子,照理說他應該按照宮廷的秘密立儲制度,把接班人的名字寫在密摺上,藏在乾清宮的大匾後面。可事兒蹊蹺了,所有正史都沒有大臣取密摺的這段記載,野史裡說,取了,但是正大光明匾後面匣子裡是空的。

嘉慶皇后鈕祜祿氏支持異子道光繼位,得道光信服,太后生活非常美滿,活74歲。

嘉慶當時有4個兒子,3個成年皇子,其中愛新覺羅·旻寧是順位長子,但就在沒有遺囑和遺旨的情況下,3天后旻寧就在嘉慶的靈前順利繼位了,朝中沒有亂局,沒有爭奪,甚至沒有非議,接班非常順利。但民間有很多議論,接班密旨哪去了?當時嘉慶的皇后怎麼無動於衷,皇后鈕祜祿氏可是有3個皇子,在皇帝去世情況下,皇后對於皇位繼承有很重要的表態權力,為什麼不替自己兒子去爭?

1813年旻寧剿滅天理教之亂,被嘉慶封為和碩智親王,並賜大印名為贔屓,重20斤,純金。

其實當時的情況是,嘉慶去世的消息傳到北京後,皇后鈕祜祿氏就立馬下了道懿旨,大意是皇二子旻寧不錯,建議他繼皇帝位。鈕祜祿氏真是的舉賢不舉親嗎?蹊蹺的是,因為她發出懿旨後,就有一些大臣站出來反對,說皇后公開支持誰當皇帝,這叫後宮干政,懿旨無效,這事就有點玩味了。

圖為道光皇帝旻寧,讀書畫像。

但不久,軍機大臣託津和戴均元向朝廷宣告,嘉慶的密旨找到了,是在承德避暑山莊一個御前太監身邊找到個小金盒,因為沒有鑰匙被強行打開,裡面就是先皇的密旨,內容顯示旻寧作為儲君是在嘉慶四年就確定了,那時候旻寧的母親皇后喜塔臘氏才去世沒2年。於是眾大臣商議就按先皇意思辦,在1820年7月21日旻寧在嘉慶靈前繼位,喪事辦完後正式登基,為道光。事就是這麼個事,他繼位用眾望所歸四個字概括即可,首先嘉慶早就重點培養旻寧,皇后鈕祜祿氏對這位沒媽的孩子非常好,當自己孩子一樣沒有異心,以內務府大臣禧恩為首的宗室公開建議旻寧,以軍機大臣為首的朝廷重臣用實際行動推舉旻寧,所以道光繼位沒有什麼曲折。


圖文繪歷史


嘉慶帝暴斃,但是遺詔卻一時找不到,最後還是皇后下懿旨讓道光繼位。不過事後遺詔又被找到,證明了“道光的正統”。

自從雍正皇帝創立了“秘密建儲制度”後,這一優良傳統就被保存了下來。乾隆就是早早的寫好密詔,放在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之後,為了防止被人動手腳,這密詔還有一個副本,就放在圓明園中皇帝的行宮內。

但乾隆爺閒不住啊,喜歡遊山玩水,經常不在宮中,為了防止發生變故,乾隆就將密詔副本隨身攜帶,裝在一個黃金製做的小盒子中。

到了嘉慶的時候,北京城也不安全了。嘉慶年間,天理教就曾攻入皇宮,再加上皇宮還遭遇過火災,所以密詔也不敢放在“正大光明”匾後面了,都是皇帝隨身攜帶。

嘉慶25年7月25日,嘉慶在承德避暑山莊突然去世。

生前,嘉慶沒有向任何人透露傳位詔書存放的位置,這一突然死亡讓大臣們慌了手腳。找不到傳位詔書,就沒法確立新君,軍機大臣們翻遍了避暑山莊的角角落落,還是沒有發現詔書的蹤跡。這裡就不得不感嘆,嘉慶藏匿物品的技巧了。

到了26日,幾位位高權重的大員們聚集在一起商議,最後得出“火速上報,請皇后定奪”的結論。但在立誰為儲君的問題上,誰也不敢先說,這可是關鍵時刻,要是自己推薦的,和日後選出來的不是同一位,那可是要掉腦袋的。

幾人沉默了半天,皇室宗親禧恩提議選二皇子旻寧,因為旻寧是嘉慶第一任皇后唯一的兒子,深得嘉慶喜愛。眾人又將目光看向首席軍機大臣託津,託津猶豫了一下,說了幾句旻寧的好話後,轉而說了兩個字“然而”,就這兩個字讓眾人又沉默了,託津也沒有把“然而”後面的話說出來。

最後,還是將立二皇子旻寧為新君的建議寫成奏摺,派人送給還在圓明園的皇后,做最後定奪。但託津的“然而”這兩個字,已經被道光知曉,日後託津為這兩個字,也付出慘痛代價。

27日,皇后看到奏摺,得知嘉慶去世的消息,連忙讓太監宮女們,在圓明園內四處尋找詔書的下落,但依舊沒有詔書的蹤跡。無奈之下,皇后下懿旨,宣佈旻寧為新君,也就是道光帝,即刻登基。

就在旻寧要登皇位的時候,事情又有了轉機。

一名小太監從身上取出一個小金盒,說是嘉慶生前讓他保管的,但是沒有鑰匙,也不知裡面裝的是什麼。託津上前扭開小鎖,裡面就是傳位詔書,上面寫著傳位於旻寧。就這樣,道光“密詔風波”算是迎刃而解。

其實有心人仔細一想,就知道那密詔一定是道光自己寫的。事後的發展也可以證明這一點,推薦道光的禧恩被重用,說“然而”的託津被趕出京城,其他軍機大臣也紛紛被貶。這足以說明,這封密詔“有貓膩”。

亂石稿

春朝青牛


古代帝王在離世後一般都會馬上由繼承人來接班,這個過程過度的很快,中間也不會出現太多的差錯,但是在清朝時期,有兩位帝王的登基就非常的慌亂,一位是雍正皇帝,一位就是道光皇帝。雍正皇帝的登基存在很多爭議,而且至今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究竟雍正是篡位還是按照康熙旨意當了皇帝。而道光皇帝在繼位的過程中也非常慌亂,這是因為當時嘉慶皇帝是突然過世,而且遺詔怎麼找都沒有,這對於道光來說十分不利。

在帝王突然駕崩後,一方面要馬上給帝王籌辦後事,另一方面就是安排好繼承人登基,畢竟封建王朝要是沒有皇帝可就亂了,也容易給其他人可趁之機。嘉慶皇帝的過世很突然,所以讓當時的大臣們措手不及,更加要命的是,大臣們希望找到嘉慶皇帝留下的遺詔,這樣按照遺詔的內容安排人接班才算正統,可是據說當時這份遺詔就是找不到。這種情況下大臣們依然還是讓道光繼位了,這並不是大臣們出自自私的心理,而是因為嘉慶在世時對道光的表現與眾不同。

在嘉慶年間,當時發生了一件大事,紫禁城中突然發生了動亂,當時還是皇子的道光馬上用鳥槍打匪徒,用生命保護嘉慶皇帝的安危,所以經過此事後,讓嘉慶很是感動,也明白了道光非常的孝順,所以嘉慶心目中的繼承人選基本上算是定下來了。雖然嘉慶皇帝沒有明說,但是他馬上就將道光封為了親王,有了這個封賞,朝中的大臣們也心中有數,知道了皇帝的心意,所以在嘉慶離世後,雖然沒有找到遺詔,但是依然安排讓道光繼位。

這件事情發生後,其實還曾經出現一件讓道光十分為難的事情,就是嘉慶生前所立的遺詔突然被找到了。這下子可讓眾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如果遺詔上的繼承人是道光那沒有任何問題,如果遺詔上的名字是別人,那麼道光的處境就變得十分尷尬了。這份遺詔是在乾清宮中找到了,當時在看到這份遺詔時,道光的心情七上八下不知所措,後來在眾人的見證下將這份遺詔打開了,好在看到了裡面所寫的繼承人就是道光,否則當時的皇宮一定會引起軒然大波。所以道光皇帝繼承皇位沒有任何爭議,他是完全按照嘉慶皇帝的意願登基稱帝的。


歷史課課代表


清朝皇帝的即位不像漢朝皇帝那樣乾脆,清朝自康熙之後實際上並沒有立太子的行為,皇帝即位,憑藉的既不是儲君的身份,更不是皇帝的遺詔,而是正大光明匾額後邊的那塊小盒子。

這就是清朝的秘密立儲制度

秘密立儲制度是雍正帝的發明,因為雍正帝經歷過康熙晚年的九子奪嫡事件,深知道皇位對於皇子的誘惑力,為了防止自己的子孫後代為了皇位手足相殘,雍正想出來一個法子,就是將皇位的繼承權封入一個小小的盒子裡面,命令自己死後,眾大臣一起開啟盒子,取出皇帝自己親手書寫的皇位繼承人立為新皇。

但是道光帝的即位並非如此

因為當年的嘉慶帝雖然年近六旬,但是很有活力,誰也沒有想到一個普通的狩獵能夠要了他的命,也許是沒有想到,所以這一次正大光明匾額後面沒有盒子,基於此,孝和睿皇后在嘉慶崩駕後傳懿旨令嫡長子道光帝繼位的。原文是這麼寫的:“大行皇帝龍馭上賓,皇次子智親王仁孝聰睿,威武端醇,見隨行在,自當上膺付託,撫馭黎元。但恐倉卒之中,大行皇帝未及明諭,而皇次子品性謙沖,予所深知。為降諭旨,傳諭留京王大臣,馳寄皇次子,即正尊位。”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嘉慶皇帝基本上屬於暴斃,也就相當於現在的突發性心腦血管疾病!因為在駕崩的時候他正在巡興熱河,如果身體有恙他肯定不會選擇出巡。而且他當時才61歲,和他的父親乾隆皇帝比還算壯年,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肯定是不會考慮立儲的問題的!更不會急著寫傳位詔書!

但是雖然沒正式立儲,不代表他心裡沒有合適的人選,通過旻寧幾次代他祭天,也可以看出他心裡默定的人選也是後來的道光皇帝!所以在當時當時的情況下旻寧以嫡長子身份即位也在情理之中!

最後囉嗦一下,民間傳說嘉慶皇帝是被雷劈死的,這個就不知道是不是屬實了……


房了我的汙


找不到可能是有兩種情況:一是沒立,嘉慶帝因為遲遲未能找到合適的繼位人員,所以在駕崩前還是沒立;二被別有用心的不法之徒盜了,多少個王爺貝勒為了高高在上的九五至尊位各自為營相互廝殺。至於道光帝能繼位,應該是滿朝文武大臣覺得道光帝比其他王爺更適合、有能力管理好這個國家。事實證明,道光帝也確實有這個能力,整頓吏治,平定叛亂,嚴禁鴉片,力行節儉,勤於政務。


歐耶買了否冷


因為雍正死的時候,創立了密密立儲啊。嘉慶死的時候立了兩份遺詔?一份自己收著另一份就藏再正大光明扁後面啊?


膽小偉


這有兩種說法,一是清史稿,當時嘉慶暴斃在北京城外,左右大臣在皇上身上找不到遺詔,便推舉道光為新君,結果一名太監發現了遺詔,果然也是傳位給道光帝。二是清宣宗實錄記載,道光帝親口說,嘉慶在臨死前召見眾人,口頭傳位給他。

其實兩種記載都經不起推敲,但嘉慶在位時也是對綿寧也就是道光重點培養,綿寧並多次替嘉慶祭天,所以傳位給道光也是必然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