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 特別企劃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Polina是誰?她是喬治亞大學新聞系的優秀畢業生,才華橫溢的《財富》雜誌女記者,The profile博主,為讀者篩選鑽石的暖心精靈。Polina的推薦到底怎麼樣?來聽聽忠實粉絲們的評價:“我研究了上百個成功的人物和生意,The Profile是我能發現的最好的新聞人物報道博客”、“據我所知,這是最好的5個博客之一“。

每週一,這個全美當紅的嚴肅新聞類推薦博客,將在三橙星球同步更新,來跟隨Polina的腳步,看見更大的世界,也看見未來更成功的自己吧!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十一月沒過完,一批曾經叱吒風雲的知名企業家就開始紛紛冬眠了。

“小野”還能野起來嗎?王公子的私人飛機還能上天嗎?月底回國的那位,究竟能不能回來了?吃瓜網友都在瞎操心,悶聲捱打的主人公倒是都挺佛系。

群嘲一浪高過一浪,如今的看客們果真只知道落井下石嗎?

更合理的解釋或許是,曾經的愛有多深,現在的恨就有多痛快。操縱民意,吸引眼球,終究是一把雙刃劍。企業家挑逗了人們心底隱藏的惡龍,掉出了金幣,可是下一次,淹死在唾沫星子裡的又會是誰?


無獨有偶,WeWork的隕落、華裔政客的把戲、以及披著平權之名的“精英大女子主義”,讓一向崇拜個人英雄主義的美國人,也開始集體反思了。

本期Profile,我們談論的是那些知名的、無名的、但總令人如痴如醉的人物:英雄、或者小丑。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每當一個春風得意的企業家從神壇上隕落的時候,公眾都會禁不住開始拍腦門:我們究竟是怎麼被這些人忽悠住的?

從邏輯上來說,答案可能非常明顯:吸血,商人們都是專業的。公司賬面不能說明問題,你懂得,他們可能一開始就是個騙子。

但是,在騙術行得通之前,他們得先忽悠一大票人為理想主義買單,還要成千成千地砸美元造勢。

還有一個原因,和邏輯無關,那就是,這些商人必須擁有強烈的個人魅力。雖然這種魅力也是一把雙刃劍。

比如,WeWork的創始人亞當紐曼(Adam Neumann)。

在下文推薦的關於紐曼的文章中,一個片段讓我感慨頗深。

哈瑞森韋伯(Harrison Weber),前WeWork董事說,他至今記得,紐曼跟他聊起了自己的夢想:建立史上第一個“心靈社交網絡”,在那裡,成員們能夠一起討論工作、家庭和愛。

韋伯琢磨了一下,覺得不對勁:等等,人不都是這麼活著呢嗎。你幻想的這些東西,不就是大家一起過日子嗎?”

這樣的類似經歷,我也有。曾經,有一個創始人發給我這樣一條宣傳語:“我們的產品就像一件夾克,不過,是穿在腿上的。”當時我想,“我的天哪,他說的不就是褲子嗎?”

這些人宣揚的,或許只是些陳詞濫調,但是,他們就是有這個魔力,讓陳詞濫調聽上去像革命宣言。

有一本充滿智慧的書:《1996財富的特徵》。在這本書裡,作者提到了一種神秘的、難以捉摸的“X因素”。

書中說,“個人魅力是一種很具迷惑性的東西,肯尼迪有,希特勒和變態殺人狂也有。”明智地運用個人魅力,是福祉,不明智的運用,就是詛咒。”

同時,作者也總結了有魅力的領導人說話的五種藝術:1,極度簡化、然後極度誇張;2,將冒險浪漫化;3,挑戰傳統;4,巧妙地爭取共鳴;5,崇尚刺激和挑戰。

在每週推薦的文章裡,每篇的主角都是這樣的魅力型領導人,問題是,誰善用了這種能力,而誰終將被詛咒?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佈道者、他是一個不可思議的幻想家,他僱了很多了不起的人。他打造了一個了不起的品牌,這些都無可辯駁,對吧?

WeWork的崩潰如史詩般悲壯:公司估值暴跌、IPO撤回、高管離職。然而不知何故,WeWork的垮臺是與創始人亞當紐曼(Adam Neumann)的被驅逐同時發生的。通過出售自己的股份、和收取1.85億美元的諮詢費,他總共將會獲得超過10億美元的“分手費”。這個故事講述了,當整個公司失去控制的時候,紐曼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向失敗的。《紐約時報》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既然可以直接把競爭對手的電腦偷過來,那為什麼要勞神費力地建立自己的比特礦場呢?

憑藉著廉價的地熱能源,冰島成為了比特幣主要“挖礦”國之一。Adviana數據中心的計算機,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比特幣開採產業的一部分。據估計,Adviana每年的收益是幾百萬美元。

但金錢產生的地方,犯罪就會隨之而來。一夥竊賊光顧了這裡,偷走了550臺比特幣“礦機”,這些設備總價值200萬美元。時代已經發生了變化:犯罪分子不必再搶劫銀行——他們只要把生產電子貨幣的機器偷走就行了。《名利場》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在就業消失的地方,社會也會崩塌。

如果楊安澤是硅谷的總統候選人,那他為什麼要竭力反對硅谷呢?他的全部言論的前提,是假設自動化會剝奪就業機會、人工智能具有極高風險。他譴責科技公司,並專門指出亞馬遜是罪魁禍首。

但是,楊安澤的這些論調正在變得流行起來,他可能將成為2019年最惹人注目的政治明星之一。《有線》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曲棍球第一課:每個運動員,遲早都要去看牙醫。

比賽第二天,最受曲棍球運動員歡迎的地方是哪裡?答:牙醫辦公室。

作為一名國家曲棍球聯盟的牙醫,你會看到一些非常血腥的東西——血淋淋的牙齒,晃來晃去的神經,腫脹的牙齦。在一項以失去牙齒為榮耀的運動中,曲棍球運動員讓牙醫變成了體育界的無名英雄。《ESPN》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最初的七八年,硅谷很多人對Yelp翻白眼,認為我們是個戲精,但現在,我想全世界終於理解我們的苦衷了。


Yelp首席執行官傑里米•斯托普爾曼(Jeremy Stoppelman)比誰都更看重谷歌。

“在Yelp要面對的問題中,這可能是我過去十年裡最關注的事情。”他說,“我們要在世界上最強大的公司不希望我們成功的情況下,找到一種生存方法。”

這篇文章深入探討了Stoppelman與谷歌的15年之戰,以及為什麼,他的堅持最終獲得了回報。《BuzzFeed》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不同的是,我們要在這裡作出決定,而且我們要接受這些決定的後果。

丹尼爾·米勒(Daniel Miller)是美國德克薩斯州民族主義運動主席,該運動致力於結束美國對德克薩斯175年的統治,使得德克薩斯州獲得獨立資格。

他要求對德州獨立進行全民公決,並把自己的計劃稱之為“德獨”。米勒認為,德州交給聯邦政府的稅收已經比它從聯盟政府那獲得的受益要多。

從某種意義上說,德州擁有自己的小社會——那麼,它也應該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嗎?《大西洋》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你必須告訴自己,你不是為自己而跑。

小時候,瑪麗·凱塔尼(Mary Keitany)的綽號是“閃電”,她在肯尼亞長大,每天至少要跑10公里。

過去的十年裡,凱塔尼已經成為一名極具競爭力的馬拉松冠軍選手。2018年,她在紐約馬拉松中以2:22:48的速度跑出了女子第二名的成績。可是對於她來說,不斷地打破職業生涯的記錄,並不能幫助她找到人生的意義。

來看看一個馬拉松運動員的內心世界吧。《ESPN》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他們看到一個擁有百萬粉絲的人,而且是實打實的數據。你永遠不會想到,一個擁有這麼大權力的人會做什麼。


雖然大學旅遊和高校宣傳短片可以讓學生們瞭解一所大學的學術環境,但一家名為“我是Schmacked”的數字媒體公司,可以讓學生們看看校園裡的派對。該公司的CEO以數千美元的酬勞和網絡流量為誘餌,招聘本科生為其創作內容。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紐約時報》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我真的很想知道,他們在忠於自己價值觀的同時,該如何發展。

自從三年前面世以來,俱樂部The Wing一直在努力定義自己的理想客戶。它是包容的(歡迎所有女性),但它也是排他的(這些客戶每年必須有2000美元的可支配收入)。目前,沒有申請者被拒絕,但是有35000人正在等待名單上焦急地排著隊。這家女性俱樂部宣稱自己是女權主義加速器,但是,它究竟有多進步?《衛報》

王思聰都欠費了,“網紅”企業家究竟能走多遠?

以前需要幾個月時間才能完成的事,現在一天就能搞定。

海洋佔地球面積的70%,但我們卻更關心外太空。深海是最後的未勘探之地,這意味著,現在是機器人登場的時代了。在億萬富翁和風險投資家的支持下,一批企業家正在開發低成本的高科技機器人,以進入我們幾乎一無所知的深水區。以下是廉價科技開啟陌生新世界的故事。《外部雜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