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社區地處衡復歷史風貌區,淮海路、湖南路、武康路圍合起來的這塊三角地帶就屬於這一區域。這裡佔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由2個自然小區和6條弄堂構成,一直以來,如同上海地標一般受到市民遊客的矚目。
這裡優秀歷史建築多,老弄堂多,老年人多,有著深厚的歷史人文積澱。可是,住客和遊客的需求完全不同,梧桐樹下的老洋房,對住在這裡的人們而言,要好看更要好用。如何讓居民感受到老洋房裡的美好生活,徐彙區道德模範、武康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柏祖芳沒有少花心思。
協調區域單位,破解停車難
武康大樓在上海可謂家喻戶曉。架空線落地、外立面修繕後,每到週末,來這裡打卡的市民遊客更多了。都知道這裡是老城區精華地段,不好停車,那住在武康大樓裡的居民怎麼解決停車問題呢?
說起停車難,居住在武康大樓裡的徐秉惠阿姨對柏書記感激不盡。原來,她先生做建築工程,本來已經退休,還受邀發揮餘熱,工作內容就是奔走查看各個工地,必須要開車上下班。可是家門口的武康路不好停,馬路對面的弄堂也不再開放停車,她和5樓、6樓、7樓的居民為此多次找到街道、區政府,要求解決停車難,結果難題落到柏書記手裡,她大熱天四處奔走協調,終於得到南鷹飯店的支持,勻出幾個停車位供武康大樓居民使用,居民們感激不盡地送來了錦旗,柏祖芳心裡卻還在心疼不菲的停車費。她心目中理想的,是能夠更高性價比地為居民解決難題。
每戶門前一條溝,安然無恙迎颱風
老弄堂設施老舊,老建築超負荷運轉需要更新修繕,如何問需於民問計於民,讓居民有更多的獲得感?柏祖芳結合社區實際情況,搭建弄管會、樓管會、武康匯達人自治共治、志願者工作站和一起吧課堂等多個自治平臺,吸納更多居民和駐區單位參與社區治理,推動社區更大範圍的共治共享。
去年中南新村小區改造,柏祖芳正組織開會,一位居民進門就拍起了桌子,“開啥會,曉得伐,改造好瀝青路面鋪上去,勢必會抬高,居民家門口高低差更大,遇暴雨肯定會倒灌,必須要馬上和工程隊商量,提前想好辦法!”儘管情緒有些急,但道理沒錯。柏祖芳詢問有什麼辦法,“必須要每戶門前挖條溝,和主弄堂排水全部連通起來,才不會倒灌。”這個提醒被柏祖芳記錄了下來,最終施工單位採取的“一戶一方案”,就是按照這位居民的意見給每個入戶口做了改造。今年利奇馬臺風,周邊地區有積水,倒灌。中南新村安然無恙,也是這位居民,在朋友圈曬出了雨後小區的美圖,配文“會被別人拍磚伐”,主人翁姿態讓人忍俊不禁地想點贊。
不認小輩只認她,關於“百合”的故事
中南新村居民徐仁法給記者講了一件令他最感動的事。柏祖芳有個綽號叫百合,是一位東北大學退休後居住在中南新村的老教授取的,徐仁法和老教授常常走動,老人後來得了阿爾茲海默症,連兒子女兒都不認識了,就認識太太和柏書記,一見到柏書記就叫她“百合”。
一個失憶症老人,不認識小輩卻記得居委書記,可以想見柏祖芳和居民的熟悉程度。徐仁法說,無論老人,還是年輕人,就連小孩,柏祖芳都有辦法和他們聊起來,玩起來,熟起來,這麼多年來,居委會在她領導下人心歸一,擰成一股繩,為居民幹實事。
針對社區老年人多的特點,居委與新民晚報社區版合作,每週四、五送菜進小區,有葷有素,基本滿足社區老人的生活所需。針對社區獨居老人,居委建立“遇突發事必報,身體不適必報;家裡水電煤等設備發生問題必報;行為異常必報;有煩惱事解不開必報;連續幾次沒有聯繫到的必報”等“五報制度”,以及老夥伴志願者“上一次門、問一聲好、聊一會天、提一個醒、幫一把手”的“五個一”服務制度。通過黨建共建引進智慧產品進社區,小棉襖三代智能健康腕錶、JHY-40多參數監護儀、智能睡眠晚間看護儀、煙霧報警等智慧產品服務社區居民,守護老人安康。
“武康匯”鄰里小匯 匯能人會生活
在武康居委,一樓敞亮的空間和愜意的庭院是社區客堂間,向居民開放,居委幹部辦公室則在邊上一條狹窄的通道里。武康居委公共空間改造,柏祖芳通過主持人夏磊聯繫上了夢想改造家的設計師王平仲,改造後的居委會別有一番老洋房的精緻;同步完成的鄰里小匯更是居民美好生活的實踐地。
記者採訪當天,正值阿姨媽媽們在這裡上瑜伽課。銀髮老人在瑜伽墊上跟隨音樂和老師的指令放鬆,做各種動作,微笑不自覺地洋溢在嘴邊。一位阿姨告訴記者,原先她們練瑜伽的時候地面還都是水門汀,“我們就在水門汀上鋪條墊子練,你看現在多好啊,全部地板,所以我們感到很幸福的,有這樣一個場地。”老同學聽說她練瑜伽,從家裡走過來不過五六分鐘,學費只要30元,都羨慕得不得了。
而通過武康匯自治與共治達人平臺,“社區問題、需求”與“社區優勢、資源”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社區治理能力;鄰里小匯的“一起吧”課堂,通過增加空間功能、改變服務理念、運作方式和運行機制,推動各活動團體從以往自我服務為主到形成有效的“自治項目”,不僅參與活動,更積極承擔起社區大小事務,成為社區建設管理的生力軍。
80後居委幹部吳嘉靜眼中的柏祖芳是一個雷厲風行、以身作則、敢作敢為的書記,以“為人民服務”為先,把居民群眾的工作做得更加紮實,是她從柏書記身上耳濡目染學到的;而在擔任武康居委第一任書記、94歲的居民孫玉珍看來,柏祖芳特點最多、管得全面、對居民親熱,解決了地區裡很多問題,“從前的時候都是老房子,破破爛爛的,現在搞好了,中南新村一年比一年好了”。
閱讀更多 上海徐匯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