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47在世界上的地位很高,為何在我國不受待見?

司馬長史


誰告訴你AK系列步槍在中國不受歡迎的?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就仿製出了56式衝鋒槍,這款槍械一直在解放軍部隊中服役到上世紀80年代81式步槍列裝前。它與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輕機槍為代表的56式槍族,在上個世紀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解放軍單兵武器中的中流砥柱。

而起初56式衝鋒槍裝備數量很少,與我國的戰術思想有很大的關係,在抗日戰爭時期。我們的裝備和彈藥數量比較有限,所以當時我軍最拿手的是單發步槍,因為這種步槍的精度要比自動步槍要好的多。而且對彈藥和後勤的負擔也比較小,正因如此,我國在當時才大量裝備的是單發的五六半自動步槍。可是這並不代表我軍不喜歡56衝啊,事實上,在1979年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主要裝備56半的解放軍遇到了主要裝備56衝的越軍,越軍兇猛的火力給解放軍造成了很大的傷亡,最終我國才下定決心研製81式步槍。

事實上,81式步槍也大量借鑑了AK-47系列突擊步槍的整體結構,雖然我國的槍械射擊工作者也設計過像82式這樣採用彈殼短後座結構的步槍,然而這種新穎的設計雖然後坐力有所降低,但是其可靠性也大大下降了,最終只能作為技術儲備。而81式步槍仍然急需沿用了AK-47系列步槍的導氣式設計,可見AK系列突擊步槍還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

目前AK-47最飽受詬病之處就是其沒有采用模塊化設計,無法方便的搭載各種瞄具,戰術手電等等附屬物。可要知道AK-47誕生的年代是二戰剛結束後沒幾年,美軍在這時大量使用的還是加蘭德m1,而且直到後來美軍設計的一系列小口徑話步槍,例如M16系列的早期型號,都使用了三角形的護目,而且其提把等都是死的,直到後來發明了皮卡汀尼導軌後,單兵武器才步入了模塊化階段,所以這並不能夠成為AK-47的黑點。

客觀來說,從現在來看AK-47並不是一款完美的單兵武器,例如他使用的7.62mm全威力彈,就沒有後來北約標準的5.56小口徑彈來的方便,不僅殺傷性不及後者,重量也較大,對士兵負載有很大的考驗,此外AK-47的射擊精度實在是一言難盡,正因如此,現在除了中東一些很難獲得新武器的反政府武裝和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游擊隊外,已經很少有國家的正規軍使用這種步槍了,然而並不能因此就否認整個AK-47系列槍族。

AK-47系列槍族迄今為止都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單兵武器,直到現在,仍然有各種基於AK系列的戰術套件層出不窮,而俄羅斯目前現役的許多單兵裝備,其都是以AK系列槍族設計的。在對越反擊戰中吃過虧的我軍也終於認識到了,單兵火力壓制和精確射手武器同樣重要,後來81式系列步槍也成為了我國的標配,,就這一點上來說,也是我國對於AK系列步槍的一種肯定。


戰甲裝研菌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AK47就是56式衝鋒槍,56式衝鋒槍就是AK47。

雙方只有細節上的區別,可以說就是同一樣東西。


資料中寫的很清楚:

與原版AK-47相比,56式的外形有少許變化。

AK-47的準星護翼為兩側半包式,而56式則改為全包護環式,頂端有開孔。

衝壓機匣的56式的鉚接方式與AKM有著明顯的不同(尤其以機匣前段三個鉚釘的相對位置不同)。

刺刀為適應當時解放軍戰術思想改為了摺疊式三稜刺刀,這也成為了該槍的一大特徵,使它更能與其他AK步槍區別開來。不過許多出口用的56式都不具刺刀座。


而56式衝鋒槍在我軍,裝備了長達50年之久。

薩沙在2000年後去南京某部隊打靶,使用的仍然是56式衝鋒槍。

直到今天,基層民兵部隊還在用它。

56式衝鋒槍生產數量至少數百萬支。

早在50年代,我軍就裝備了56式衝鋒槍,而且還是完全的自產。

到了60年代中印邊界戰爭時,解放軍步兵班,正副班長都使用56式衝鋒槍。

在實戰中,56式衝鋒槍在中距離可以以高射速,有效壓制印軍的老式步槍。

在近距離,56式衝鋒槍可以當做衝鋒槍使用,壓制印軍的老式衝鋒槍。

56式衝鋒槍是此戰我軍獲勝法寶,一說我軍步兵班火力是印軍的1.5倍,所以經常擊敗數量更多的印軍。



隨後的珍寶島衝突中,56式衝鋒槍和AK47正面交火,旗鼓相當。

然而,很多人認為AK47更適合嚴寒的環境,設計之初就考慮在蘇聯天氣下作戰。



到了70年代,56式衝鋒槍又成為中越戰爭的支柱。

63式自動步槍,爛泥扶不上牆。

我軍在中越戰爭初期,仍然保持中印戰爭的步兵火力配置,也就是隻有正副班長有56式衝鋒槍。

實戰中,越軍人手一支56式衝鋒槍,造成火力的很大優勢。

事實證明,56式半自動步槍已經過時,無法適應現代化戰爭,必須迅速淘汰。

雖然56式衝鋒槍迅速人手一支,但我軍已經付出了鮮血的教訓。

而在中越邊境的複雜環境下,56式衝鋒槍表面還是不錯的,可靠性也不錯。

部隊高度依賴56式衝鋒槍,連連排幹部急行軍,往往都揹著一支56式衝鋒槍。



中越戰爭時期,81式自動步槍開始裝備部隊。81式性能上有較大的提高,也就宣佈56式衝鋒槍的淘汰開始了。


薩沙


AK47步槍能夠成為世界槍王,並不是因為這把步槍的性能多麼優越,而是因為這把步槍的性價比優勢明顯。AK47步槍使用起來十分的簡單,故障率也比較低,價格非常的低廉,十分適合在戰亂地區大量使用。而我國作為世界性的軍事強國,在選擇制式步槍的時候,對於步槍的各方面綜合性能的要求都非常高。我國當前裝備的的95式突擊步槍是世界上精準度最高的突擊步槍之一,綜合能力遠勝於AK47步槍。


雖然AK47步槍的性能非常的可靠,在現代巷戰中仍然能夠發揮較大的作用,但是AK47步槍也具有三個較大的缺點。第一個缺點是AK47步槍的精準性較差,AK47步槍的子彈初速比較慢,射擊的精準度不如小口徑步槍。特別是在持續射擊的過程中,AK47步槍後坐力大的缺點就會暴露出來。很多人在使用AK47步槍作戰的時候,都是橫著拿AK47步槍進行射擊,以減少槍身後座力對精準度的影響。

第二個缺點是AK47步槍使用的7.62毫米子彈的殺傷性不如小口徑的子彈,7.62毫米的子彈口徑雖然比較大,但是在進入人體後造成的空腔面積卻非常小。而小口徑子彈的口徑雖然不大,但是在擊中人體後,造成的空腔面積比較大。在戰場上被AK47步槍擊中的人,外表的傷口看起來非常的嚇人,但是內部受到的損傷卻比較小。而被小口徑步槍擊中的人外表只有一個小孔,內部所受到的傷害卻非常大。



實際上世界上大部分軍事強國,裝備的步槍都是小口徑步槍為主,只有採用蘇式裝備的國家和一些貧窮落後的地區,仍然在使用AK47步槍。除了精準度不高,空腔傷害不大之外,AK47步槍的便攜性也不是太強。AK47步槍的槍身長度和重量都比較大,在使用的時候遠不如小口徑步槍更加靈活。

其實AK47步槍能夠成為世界槍王,主要靠的還是它的性價比優勢,在某些地區AK47步槍的價格已經接近於玩具槍的價格。而一些性能較高的步槍,因為造價比較昂貴,並不適合戰亂地區使用,所以AK47步槍產量才能高居世界第一位。我國在建國初期,也曾經大量裝備過AK47步槍,後來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髮展,AK47步槍已經成為一種過時的裝備,被後來的81-步槍和95式步槍所取代。


軍武小咖


蘇聯造的AK47衝鋒槍,於1947年問世就大受軍界的歡迎,我軍在朝鮮戰爭爆發前,基本上用的還是在解放戰爭中,繳獲的各種武器。基本上是各個時期,各國的都有。朝鮮戰爭結束後,蘇聯的武器取代了我軍使用萬國牌武器的歷史。為什麼後來我軍沒有大批量配備蘇式的AK47呢?因為我們是個大國,軍隊人數龐大。全部換裝AK47則需要大量的資金,所以我們引進了蘇聯AK47衝鋒槍的圖紙與技術,仿造出了56式國產衝鋒槍。幾乎等於是AK47式的中國升級版。這種國產衝鋒槍在我軍一真延用了將近四,五十年之久。

後來我國研發了新式的武器裝備,全新的自動步槍取代了這些老式的衝鋒槍。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像美,英,法這些世界強國,包括我國能自行研發和批量生產這種武器之後。原則上都是裝備自產的武器。蘇式AK47自問世後,除了裝備蘇軍外,其它都銷往了一些中小國家。比如東歐,蒙古,越南,朝鮮,古巴等。像中東,南美眾多的國家也在使用。一些國家及地區動亂以後,很多Ak47流落到了眾多的,反政府武裝人員及恐怖分子手中。也有一部分流落到了當地的老百姓手裡。我們在很多圖片影像資料裡,總會看到世界各地的人們手舉這種衝鋒槍。可見蘇式AK47這種槍,在七十多年的時間裡,其所受歡迎的成度是多麼之高之廣。


歲月靜好7684209691403


窮人思想作怪,覺得自動步槍浪費子彈,所以只有正副班長配,其餘戰士都是半自動,當時這種配置打印度是手拿把攥,高原作戰,對遠射有優勢,打贏了覺得配置方案很好用用了將近20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候叢林戰近戰居多,結果就吃大虧了,才開始大幅淘汰半自動,算是很奇怪的現象,誰讓咱窮呢。


zauk3


這麼說讓56式衝鋒槍情何以堪,建國後三軍裝備全盤採用蘇式風格,上世紀50年代在蘇聯AK-47、SKS、PRD的基礎上仿製成了56式槍族。分別是:56式衝鋒槍、56式半自動步槍和56式輕機槍,這其中的56式就是A-47的仿製版,兩者基本一至只有外形上的少量變化。

AK-47準星護翼為兩側半包式,56式衝鋒槍則改為全包護環式,頂端有開孔。刺刀為適應當時我軍戰術思想改為摺疊式三稜刺刀,這是56衝的一大特徵,很容易和AK做出區別。

56式衝鋒槍雖然在1956年定型生產,不過長期以來我軍戰術指導思想強調精確射擊、抵近距離刺刀見紅。要的是可以大量裝備(人手一支),又可以控制節約彈藥消耗,所以對半自動步槍情有獨鍾,56式衝鋒槍戰術定位班組火力支援武器,用於提供近距壓制火力。因此56半大量裝備而56式衝鋒槍則並沒有全員標配,如在步兵班中少量配備班長等擔任“衝鋒槍”的特定角色,正是這種思路影響下造成外界誤導其實並不是不受待見而是一定時間內特定國情決定。

56式衝鋒槍在我軍裝備長達50多年,生產裝備數百萬支,在後續幾次邊境衝突中發揮出色。

上世紀60年代中印邊界戰爭,56式衝鋒槍裝備到步兵班正副班長,可以在中遠距離上有效壓制印軍老式槍械,這估計也是解放軍首次在單兵火力上全面佔優。

而時間進入到上世紀70年代,56式衝鋒槍又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成為支柱力量,不過由於上面提到的戰術指導思想影響。我方只有正副班長裝備56式衝鋒槍,在面對實戰經驗豐富人手一支突擊步槍的越軍面前,火力上處於劣勢。

在經過多次實戰考驗,同時由於56式槍族已經逐漸落伍,70年代末期開始研製81式自動步槍並在隨後開始裝備部隊。經典的81槓在性能上有較大的提高,同時宣佈了56式衝鋒槍的淘汰。


河東三叔


誰說的不受待見!中國至今有裝備,深受官兵喜愛……雖型號並不統一。但大致發展了至少6代……








太平洋水師


AK-47的性能被過度拔高了,這款蘇制步槍之所以能聞名世界,靠的並不是優秀的性能,而是超高的性價比和可靠性

不可否認,AK-47是近現代歷史上對世界影響最大的一款輕武器之一,自從其誕生之日起,它就廣泛出現在全球的各大戰場上。它是一款價格便宜,可靠性能好,適應環境能力極佳,且非常容易上手的武器。

AK-47於1947年定型,1949年裝備蘇聯部隊,此後它的生存權被蘇聯政府轉讓給了當時的幾乎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到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中東地區多國爆發革命,阿富汗、伊朗、敘利亞、利比亞等國的親西方君主政府被推翻,而新政府全部則都與美國撕破了臉,這些國家也不在使用美製武器。

在喪失了美國的武器援助後,蘇制武器開始佔領這些市場,AK-47也隨即進入中東。(其實蘇聯軍方很早就停用AK-47這一款步槍了,到70年代,蘇軍便大規模換裝了小口徑的AK-74步槍,但這款老舊的步槍卻一直在世界其他地區流行)

AK-47在研製之初,蘇聯軍方對這款武器的一大硬性標準就是必須造價便宜,因此AK-47上使用了大量的衝壓件,槍械部件也比較少,整體造價非常低廉,這是它能夠火爆全球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可見價格才是王道。

由於AK-47沒有什麼專利許可,並且它的製造技術也很簡單,在引進到別的國家後引申出許多其他型號,甚至中東地區的許多小作坊都可以生產AK-47,所以對於AK-47的總產量,至今沒有一個準全的數字。許多機構估計AK-47的至少生產了5000以上,或者超過1億支。

(位於巴基斯坦的AK-47作坊)

鑑於AK-47的造價本來就很便宜,再加上產量巨大,導致它的價格一跌再跌。尤其是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大量東歐國家投奔西方陣營,AK-47也隨即被許多國家淘汰,這些槍支隨即流入黑市,以極低的價格出售,甚至論斤售賣,價格最低時一支AK-47不到100美元,還不如一個智能手機的價格。

而且於此同時,隨著兩極格局的結束,世界各地原本一些隱藏的矛盾集中爆發了出來,世界各地衝突不斷,這又加大了對步槍的需求,於是可靠耐用的AK-47不僅沒有走向沒落,反而在第三世界國家日漸興盛。

AK-47不需要使用者擁有多麼出色的武器知識和戰鬥經驗,只要手腳健全,便可以輕易的操控它。它甚至不需要保養,可以在地球上幾乎任何地方使用,無論是嚴酷的西伯利亞還是炎熱的撒哈拉沙漠,它都可以正常使用,甚至將它浸入到泥水中數個小時,再拿出來後依舊可以立即開火。

正式由於出色的可靠性和極為低廉的價格,AK-47才得以經久不衰。不過在世界各國的軍隊中,AK-47卻在迅速的被淘汰。

AK-47對我國的軍用槍支發展也長生過重大的影響,1956年我國在得到蘇聯的授權下生產了自己的AK-47本土型號,定名為“56式自動步槍”。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56式自動步槍和56式半自動步槍同為解放軍制式步槍,直到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我軍才開始全民放棄56式半自動步槍,全面使用56式自動步槍。

受限於當年的製造工藝和設計理念,56式自動步槍存在著許多先天不足,尤其是在射擊精度方面並不能使人滿意。再加上當時世界各國軍隊已經開始普及小口徑步槍,於是我國便開始在56式自動步槍基礎上研發了小口徑的81式自動步槍。

81式自動步槍被公認為AK-47槍族中的巔峰之作之一,這款步槍在繼承了AK-47系列良好可靠性的基礎上,又大幅提高了射擊精度,是一款非常優秀的步槍。

但還是受限於當時的經濟條件和製造工藝,81式自動步槍在輕量化和模塊化方面仍舊不夠理想,無法加裝外掛武器和瞄準系統,因此被當成一款過渡性產品。

1985年總參和科工委啟動了新型步槍的研發計劃,對於新型步槍的研發理念,軍方希望擺脫蘇制武器的影響。後經過十年的論證,到1995年,95式自動步槍正式定型。

95式自動步槍是一款無託式步槍,這也是中國首款自主研發並大規模投入使用的步槍,此後中國又在95式自動步槍的基礎上繁衍了95式槍族,成為目前解放軍的主力制式步槍。

(95式自動步槍)

不過在研發95式自動步槍的同時,本著求穩的思想,我國也沒有完全放棄AK系列步槍的升級。

到2003年,在81式自動步槍的基礎上,我國又定型了一款03式自動步槍,這款步槍可以理解成小口徑的81式自動步槍。相較於81式自動步槍,03式自動步槍進行了許多現代化升級,可以加裝更多的外掛設備。(03式自動步槍)

其實不只是咱們,也有一些西方國家軍隊的步槍同樣是從AK-47發展而來,例如芬蘭的rk95步槍,以色列的加利爾突擊步槍,都或多或少的借鑑了AK-47的設計理念。尤其是rk95步槍,從外觀看來很像一支經過西方魔改的AK-47。

(芬蘭軍隊中的rk95步槍)

但是要說明的是,AK-47的武器性能並不是非常出眾,相比於北約制式武器,AK-47人機工程學和精度都相聚深遠。上文也說道,AK-47人之所以能夠流行於世界,主要是因為它價格便宜,性價比高。

至於武器性能方面,AK-47確實不容恭維,這才是各國軍方淘汰它的根本所在。假如一款步槍真的又便宜又好用,各國軍隊肯定都會爭相模仿的。因為戰爭攸關國家存亡,在戰爭武器方面,人類是從來不吝嗇互相學習的,誰的武器先進他國就會迅速模仿。


千佛山車神


關於AK47,不要認為它的性能有多好。AK47/AKM美在低廉的造價、對工藝技術的低門檻和超高的可靠性。至於我國為何不裝備AKM,因為其人機工程並不符合亞洲人身材,換句話說跟98K一樣需要逼格,沒有過硬的身體條件和技術是駕馭不了的。至於海盜和恐怖分子,200美元的價格他們還是用得起的。同時,也不要希望用AKM和德拉貢諾夫對抗HK416和AWM,否則將是一個可怕的夢魘。在今天,AKM的性能已經落後。買AK12或者AK101的話兜裡就200美元的話就是找罵一樣,所以現在的AKM都是不得不用,要是自選沒人會放著HK416/SCAR/AUG等等先進武器不用去選AKM



Shadow普萊斯


不受待見?那麼我國的56式衝鋒槍哪裡來的呢?只能說AK47換了一種方式存在於我國,我國仿製AK47的56式衝鋒槍不光在國內深受待見,許多國家也進口裝備了,非常受歡迎。並且我國後續的幾款槍支,都有著AK47的影子,比如廣受好評的81自動步槍。

AK47之所以在全球受到歡迎,原因總結起來就兩個方面:便宜和可靠!這兩個優點蓋過了它眾多的缺點,比如後坐力大和精度不高等問題,在戰場上有時候可靠性就意味著生存,關鍵時刻掉鏈子,是最讓士兵反感的,所以就有了在越南戰爭,美軍丟棄M16突擊步槍,轉而撿起AK47突擊步槍進行作戰的說法。

它的製造過程也是非常簡單,對原材料要求不高,普通的家庭作坊也可以生產。在中東地區很多村莊,都有AK47的生產作坊,對於很多人來說,步槍的精度不重要,便宜才是王道,一般家庭作坊生產出來的AK47步槍,只需要幾百美元就可以買到,還附送部分子彈,這也是它廣受歡迎的原因之一。所以一共在全世界活躍的AK47及其變種槍支,在全球的總量在一億隻以上。

論性能,AK47步槍很久之前就應該被淘汰了,但是就是因為它的便宜和可靠,到哪都能弄到子彈,維護方便,讓很多人選擇了AK47,都不需要教,幾分鐘就能上手使用,老人和小孩都可以使用,在戰亂地方,這樣的武器不受歡迎那才叫奇怪了。

正是因為AK47的這些特點,所以建國初期,就進行仿製,命名為56式衝鋒槍,成為制式裝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