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時候可以拍到耶穌光?怎麼拍?

志勵好攝


“耶穌光”,其實就是攝影圈裡所說的丁達爾效應,也有人叫雲隙光。什麼時候可以拍到耶穌光?怎麼拍?

耶穌光即丁達爾效應的形成,是靠霧氣或是大氣中的灰塵,當太陽照射下來投射在上面時,就可以明顯看出光線的線條,加上太陽是大面積的光線,所以投射下來的,不會只是 一點點,而是一整片的壯闊畫面。這種為風景帶來一種神聖的靜謐感的光線,被稱為“耶穌光”。

耶穌光(丁達爾現象)

也就是說,這種耶穌光出現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有點光源,二是空氣中需要有大量的顆粒物。所以,我們在早晚的山間、林間、海邊或郊區等地看到耶穌光的幾率才會更大些。

怎麼拍?

拍攝要點:點測光最有效

1、選擇正確的拍攝時間和位置

要拍攝這種光線,選擇時間和拍攝位置非常重要。拍攝這種光線,一定要有遮擋才能看到,比如雲彩擋住太陽,光束從雲彩邊緣透射出來。或者是光線照射在樹林或者城市建築上,透過樹林的空隙或者建築之間的空隙透射出來。

清晨的林中,由於空氣溼度大,容易形成丁達爾效應,透過樹叢的光線很容易形成耶穌光。

<strong>

在霧氣多的山區,太陽昇落前後一個小時,效果比較顯著。

2、選擇暗背景

拍攝耶穌光時,你最好選擇一個比較暗的背景,才能拍出更明顯的光束效果。

林中拍攝時,以昏暗的樹林作為背景,這種明暗對比的感覺就很不錯。

在山區拍攝也是同樣的道理。

如果從低處仰拍,背景是明亮的天空,耶穌光比較不明顯;而如果找到制高點俯拍,以昏暗的樹林作為背景,一般都能拍出不錯的照片。

俯拍藉助樹作為背景,拍出比較明顯的耶穌光

3、小光圈,點測光

和拍 “太陽星芒” 類似,拍耶穌光要用小光圈,這樣更容易把點狀光源拍成發散的束狀。

此外,耶穌光一般都是在不同的距離、景深上形成一大片的半透明光束,如果使用大光圈景深可能會不足,沒法拍攝出所有的光束,沒有氣勢磅礴的感覺。

點測光

拍攝這一題材一般要用點測光,不過不要對著最暗或最亮部測光,最好找 “中間調”,如圖中紅圈處,雲朵明暗過渡的地方最為合適。

點測光

這樣整個畫面不會太暗也不會過曝。如果你是使用光圈優先模式,曝光補償可以減一兩檔。

4、根據個人喜好調整色溫

不同的色溫,會給畫面帶來非常明顯的效果,可以根據你的喜好與需要創建的 “氛圍”,嘗試對色溫進行調整。

為了讓照片中冷暖對比更加強烈,早晚的陽光色溫都比較暖,在早晨的耶穌光可以嘗試用 4500K 左右的色溫來拍攝,更能體現冷色背景與暖色陽光的對比。

冷色背景與暖色陽光的對比

而在黃昏時拍攝,可以用 6000K 左右的色溫,整個畫面會有一種溫暖祥和的感覺。

暖色畫面

由於相機的寬容度比人眼差很多,你看著很漂亮的耶穌光,拍出來可能不太明顯,這就需要你通過後期手段來進行調整。所以,前期最好拍攝 RAW 格式。

接下來將為您介紹兩種主要的後期調整思路與手段。

簡單粗暴的調整法

如果拍出的照片光束效果比較明顯,你只需要簡單粗暴地進行調整,讓耶穌光進一步地變得更明顯。

以 Camera Raw 為例,在基本調整面板中對畫面的黑白灰做整體的調整,調整結束後,畫面的清晰度和飽和度可以提高:

Camera Raw調整面板

在色調曲線調整面板中畫面的高光、亮調、暗部、陰影做進一步的調整,增加對比,讓光線效果更明顯一點:

再在細節調整面板中最後對畫面進行降噪處理,一般這種光線強烈反差都會出現明顯的噪點,適當地降低噪點,畫面會更乾淨。

調節參數

精細的分色調整

如果拍出的照片,由於曝光、背景或自然條件的原因,光束較暗淡不顯眼,你就需要使用更精細的分色調整法。

我們以下圖為例:

可以看出,畫面發灰,需要拉開黑白灰的層次。

在 Camera Raw 裡,可以直接對暗調和亮調進行微調,很方便,但效果有限:

暗調和亮調微調

如果想要更好的效果,可以用 Photoshop 導入,通過高光選擇和反向工具分別選取畫面中的高光、低光,再分別調整兩個部分的光感與色彩,而保留畫面的中間部分。

第一步:在 PS 中倒入導圖片並複製,拉曲線加對比。

這一步的目的是讓片子有明場和暗場之分,呈現出高光和低光。

第二步,選擇畫面的高光(快捷鍵 Ctrl+Alt+Shift+2)。

通過快捷鍵的方式選擇方式畫面由明到暗會自由過度,所以不需要任何羽化。

藉著,打開濾鏡 Camera Raw(這是個很有用的 PS 插件,沒有的請自行下載安裝一下):

濾鏡Camera Raw

然後恰當調高色溫和色調,提亮畫面的黃和紅模擬突出太陽的光感,通過顏色調整讓高光表現更多朝陽的質感和細節。

顏色調整

第三步,選擇畫面的低光。

Ctrl+Alt+Shift+2 快捷鍵選擇高光,然後 Ctrl+Shift+i 反向,便可選擇低光。

接著,打開 Camera Raw,恰當調低色溫和色調,讓暗部呈現藍色,略微偏綠讓畫面不至於那麼冷峻,讓低光呈現清晨朝陽下的感覺。

色溫和色調的調整

第四步,給低光添加色階命令。

通過第三步中的快捷鍵選中低光,就可以添加色階命令。

前面的調整雖然恢復了高光、低光各自的光感和顏色,但是畫面還是比較平。

將數值分別設置成 : 0 / 0.62 / 255。你也可以嘗試設定不同的數值,觀察它們會對畫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色階調整

最終成片是這樣的,是不是感覺判若兩片啊?

攝影是光影的藝術,光與影在攝影中有著不可取代的作用,尤其是一些特殊的光效,被很多攝影者沉迷到無法自拔,耶穌光就是其中之一。下次如果再遇到耶穌光,千萬不要再浪費這個出片的好機會了!

墨染印畫


大家好,我是愛拍照的爸爸二木,耶穌光的拍攝是很多喜歡攝影的朋友所追求的照片。因為耶穌光的照片往往顯得神聖而壯觀,特別是喜歡拍攝風景的朋友。那一道道耶穌光簡直就是整個照片的神來之筆。

要拍好這種耶穌光的照片,我們首先應該要弄懂它是怎麼形成的,這樣你才知道什麼時候去拍?怎樣拍?


“耶穌光”是由光線穿過灰塵、水霧等膠體粒子,由灰塵水霧等反射光線,從而形成人眼可看到的光束現象。科學角度上講,這種現象叫做丁達爾現象,也叫丁達爾效應。

通過這個科學的解釋,水霧和灰塵是形成耶穌光的重要條件,這就決定了我們想要獲得這種照片的時間一般應該在清晨和黃昏的時候。

這副照片就是我在清晨的時候拍攝的,那個時候有一點點的耶穌光

耶穌光的另一個條件也決定了我們拍攝的地方。

水霧的形成一般發生在樹林中,所以在空曠的地方,一般很難獲得這種光線。所以你要想獲得極好的耶穌光照片,那麼你應該去到一些樹林深處有陽光透進來的地方。

瞭解了耶穌光的拍攝時間和地點,接下來,就是怎樣拍好這樣的照片?

1.相機參數的設置,這種耶穌光的照片,我們一般建議你光圈設置要小,大致可設置在f11左右,這樣能夠形成一束束的光線。

2.測光標準,建議用點測光,適當的壓低背景的曝光,背景暗一點無所謂,我們前期是要獲得光線的美感,後期可以調整環境的光比。

3.白平衡的設置,因為大部分這種照片是想有一種溫暖和祥和的感覺,所以白平衡設置一般在6000k左右的色溫,這樣比較柔和。

以上是我個人一點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也歡迎喜歡我的朋友,留言和關注我。讓我們共同成長吧!

留言必回喲


二木攝影


耶穌光應該在雨後的厚雲層,在放晴的天空,太陽有強光直射容易出現。另外,就是雲能把太陽遮住,也有可能出現。耶穌光的出現,也是可遇不可求。我拍的這張照片,就是早晨下雨,但云是一塊一塊的,判斷之下,開車二十分鐘,從山腳到達山頂拍下的。



拂曉雨5213874943


耶穌光太晚落山的時候或者早上太晚生起來的時候,或者在樹林都可以拍到





島民人家


日出後兩三小時,和日落前一個半小時內拍到耶穌光的概率最高,需要耐心和運氣,祝你好運!


呀桂林


耶穌光,同一地點,可遇不可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