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一個好球員的成長,家庭、社會、政府、市場,每一方的支持都不能少。

都說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青少年不踢球,父母不贊成,社會不支持,要想搞好這項世界第一運動,那是一切白談。

這是所有球迷都知道的公開的秘密。

但為什麼偏偏人人都知道的事,中國就是做不好呢?同在亞洲,同為黃種,為什麼日本足球就這麼牛?為什麼恐韓、恐日的毛病,會成為中國男足的噩夢?

我一直很好奇這些問題。

後來,看到日本球星長友佑都的成長之路,才有些恍然大悟。他的身上也許就隱藏著日本足球騰飛的秘密,也讓我品味到中國足球萎靡不振的心酸。

1

兩手抓,兩手都很硬

1986年,長友佑都出生於日本愛媛縣西條市。

他身高不高,成年後也才170,但是非常強壯,號稱是孩子中的大力王。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長友佑都

他在小學踢前鋒時大殺四方,經常上演千里走單騎的好戲。足球給少年長友帶來了最初的快樂。

在小學3年級時,他參加了當地最好的少年足球俱樂部的選拔,沒有入選。

但得益於日本足球的雙軌制,長友佑都在俱樂部選拔落選後,並沒有喪失成長為職業運動員的可能。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日本青少年足球培養體系“雙軌制”

什麼是雙軌制?

簡單地說,在日本,足球人才選拔體系分為兩條線,俱樂部和校園足球。

走俱樂部體系,進入職業球隊少年隊,進行專業培養。

但即便沒有入選,也不意味著再也沒有在足球場上建功立業的機會。

因為,日本的另一條成才之路“校園足球”的發展水平同樣非常高。

在青少年足球上,日本人兩手抓,兩手都硬。

統計歷屆世界盃日本國家隊成員的數據可以看到,來自校園足球體系的隊員佔據半壁江山。

一些大器晚成的球員可以在高中畢業後或大學期間,進入職業隊。

日本男足的國腳柴崎嶽、大迫勇也、岡崎慎司都是從小學到高中一步步從校園足球走向世界足壇。岡崎慎司更是隨隊獲得了英超聯賽冠軍。

長友佑都走得也是這一條路。

2

足球從兩三歲抓起

長友佑都接觸足球是在小學時候,不算早,但也不算晚。

因為,在日本,孩子一般從幼兒園就開始踢球,並且進入小學後就可以在足協註冊。

如果你有志於踢好球,2-3就開始培養興趣,找找球感,薰陶團隊意識。

日本足協甚至還特意出了一本指導手冊。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享受足球帶來的樂趣—青少年培訓指導手冊》

正是這種帶著濃厚人文底蘊的培養體系,讓眾多像長友佑都一樣的孩子愛上了足球。

這也造就了一個非常龐大的足球人口、後備力量。

我查了一下,發現截止2018年,日本的青少年註冊人數已達35549人。

而中國呢?雖然至今沒有一個確切的數據說明中國有多少青少年在參與系統的足球運動。

但據2011年的一項比較紮實的調查顯示,青少年註冊人數不到一萬人。

3

全國有8萬多名足球教練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一個有天賦的好苗子,如果遇不到一個好教練,也很難成材。

在長友佑都身上,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一點。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中學3年級時的長友佑都和夥伴

當年落選職業體系之後,長友佑都一度沉迷於電子遊戲。

再加上父母離婚,12歲的他經常會想,自己的足球人生可能就在這裡結束了。

這時,一個人的到來,改變了長友的人生。他就是學校足球部的新任教練井上教練。

他非常關注長友佑都這幫剛剛升入初中的學生。

在和長友的談話中,井上教練的真誠打動了他。

在恩師井上的指導下,他認真訓練,積極學習足球理論。

我們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井上教練,就沒有今天的球星長友佑都。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長友佑都與井上教練

事實上,像井上這樣的教練,在日本還有很多。

日本足協非常重視培養教練人員,2018年的數據顯示,日本全國教練員高達83588人。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日本2018年教練員數據

看到這個數據,我心裡有點難受。

因為中國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從人口比例算,中國應該有80萬足球教練啊。

但實際上呢?

現在中國足協註冊教練員只有日本的一半,4萬多人。

日本有如此多足球教練,人才才能源源不斷的被挖掘。

4

2萬元的足球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足球這件事上也是如此。

長友佑都雖然遭遇了父母離異,但是在足球的道路上,收入並不寬裕的家人一直全力支持著他。

他曾提到一件事:

小學5年級的夏天,電視上正轉播全國少年足球大會的決賽,獲勝的是柏太陽神U12代表隊。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時隔14年,再度奪冠的柏太陽神U12隊

他非常羨慕當時柏太陽神小隊員所穿的球鞋,心心念念想買一雙。

然而一看鞋子的價格,2萬日元!激動的心又恢復了理智。

全家節衣縮食,母親在外打好幾份工,又怎麼忍心讓母親買這麼貴的球鞋呢。

長友佑都的家人是怎麼做的呢?

幾天後,爺爺遞給了他一個紙盒,裡面正是他夢寐以求的那雙球鞋。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童年的長友佑都和媽媽

2萬日元,按照當時的匯率,差不多人民幣1600元,即使在今天的日本,這也不算便宜。

如果是在中國,那就更不用說了。

記得二十多年前,我爸給我買的第一雙球鞋是十二塊錢。現在,我踢了十幾年野球,也從來沒有捨得買一雙400塊以上的球鞋。給兒子買的球鞋,也不過一百多塊錢。

和日本的朋友交流過幾次,我就發現在日本,像長友佑都家人這樣的還有很多。他們非常支持孩子踢球,也收穫著足球帶給孩子的改變。

它能教會了孩子自立自強,尊重強者,不半途而廢,這些都是家長平時所無法給予的教育。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日本一所足球學校的留言:每週都玩的很開心,孩子變得更加喜歡踢球了,能加入這樣的隊伍真的太好了

在興趣愛好面前,咬著牙,真金白銀的砸,不容易。

5

上了高中,魔鬼錘鍊

初中畢業後的長友佑都離開家鄉,遠赴福岡,加入了東福岡高中。

這所學校的足球隊是日本高中足球的老牌勁旅,曾經20次代表福岡縣參加全國高中足球大賽,並且3次奪冠。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迎著大雪,東福岡高校成為史上第一支高中三冠王球隊

這所高中有多重視足球,底蘊有多厚?從一個數據就可以看出來。

他的足球隊編制有280人!

這也就意味著一個主力位置,會有26個人競爭,其殘酷,可見一斑。

整整22年,男足一次都沒有贏過日本?我在他身上發現了真相

▲280人的足球社團競爭激烈

很多日本人認為,比賽是提升足球能力的不二法寶,以賽代練是提升團隊最好的方式。

因此他們非常重視打比賽。

有日本朋友向我介紹,自己的孩子參加了足球少年團,在小學6年中大大小小的比賽大約踢了300場左右。

算下來,一年就是50場,一個月就是4場,幾乎每週都要踢一場了。這個數量,在中國家長心中可能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我表哥的兒子今年五年級,參見了學校的足球隊,一個學期四個月,才踢了3場校際之間的正式比賽。

這麼大的以賽代練,也許就是為何日本足球選手體能出色,“跑不死”的原因。

在所有學生比賽中,關注度最高的要數每年冬季舉辦的高中足球全國大賽,這也是後來長友佑都第一次嶄露頭角的舞臺。

不過,雖然長友佑都在東福岡刻苦訓練,高中三年級的時候終於迎來了代表學校參加全國大賽的機會。

但是由於高三才入選校隊,他並沒有引起過多人的注意,沒能獲得職業足球俱樂部的青睞。

最後他憑藉出色的文化課成績考入了明治大學。

金子,總需要磨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