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是什麼意思?

牽著小狗看大海


民間俗語:“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有什麼內涵?

我們走在鄉間的村莊上會看到有一群人聚集在一起,在那裡談笑風生,其實這是農村人比較喜歡的一種娛樂方式,就如同是“開大會”一般。他們聚在一起,東家長李家短,談天說地,玩得那是不亦樂乎,雖然說農村相對於城市而言比較貧窮,娛樂方式也沒有那麼豐富,但是不管居住在哪裡,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取樂的方式,而大家聚在一起“開大會”種,也算是比較常見的了。

在他們交談的過程中,也經常會談論到一些比較有趣的俗語,特別是在涉及某一個人的時候,就會用這些俗語來代替,大家相視一笑,也就不言而喻了。這些生活在農村的小夥伴們可能都聽說過這樣一句話: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

可能有內涵的小夥伴們,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會不禁笑了起來,也會把這句話想歪,人們常說寡婦門前是非多,總有那麼些人,生活十分的不檢點,總喜歡到寡婦門前去轉悠,因而惹來是是非非,而這些寡婦也被人指指點點。其實這句話的本意並非如此,則有著另外的含義。

意思也就是說,一般單身男人都比較窮,因為這樣的男子總覺得他是光棍一個,一人吃飽全家不餓,所以當掙到錢之後就開始隨意的揮霍。有人來借錢,他們也會毫不思索的借給他們,而這些借錢的人大多都圖謀不軌,不願意把錢歸還他們,最終錢財也沒有再落入這些單身漢的手中。在這樣的揮霍之下,日子也是越過越窮,這也算是一個惡性循環。

反觀寡婦就不同了,一般的寡婦在守寡之後,丈夫都會留下一筆豐厚的財產,或者家裡有一定的積蓄,一般女子對錢財都有著精打細算的毛病,也會對這些錢財進行合理的分配,甚至有一些經濟頭腦的女人還會利用這些錢生錢,這樣的良性循環也會使寡婦越來越有錢。也就成為了人們所說的“富寡婦”。

不過即便如此,一個現實的問題,還是擺在了人們的面前,雖然這些女人相對來講比較富裕,但是有一些體力活,她們是無法承擔的!就比如說在古代的耕地活,一般都是有巨大勞動力的男人來承擔的,可是在丈夫死去之後這些所謂的寡婦,即便是有豐富的田產,也大多處於荒蕪的狀態。可能也有人會說請人來耕,但是人們在以前10分的注重貞潔,一旦和寡婦有了牽扯,跳進黃河說不清,所以很多人都會避而遠之,也沒有人願意幫忙。所以也就成為了“寡婦有田無人耕”的局面。


一般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是農村流傳很久的一句俗語,什麼意思呢?

說起農村的光棍和寡婦,幾乎每個村子都有幾個,雖然都是一個人過日子,寡婦可能還會帶著孩子,但是光棍的日子是越過越窮,而寡婦雖然帶著孩子卻越過越好,所以在農村還有“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的俗語,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個現象呢?


窮單身

光棍不管是在以前還是在現在都有存在,如果父母健在還好,如果父母去世以後便形影單隻,常常是吃了上頓沒下頓,那麼為什麼光棍有手有腳還有地,日子卻越過越窮呢?這是因為男人一個人過日子總是想著將就,也很懶惰,平時也沒人督促,一畝三分地雖然也種著莊稼,但是疏於管理產量很低,賣了糧食以後也沒有長遠規劃,沒過多久便把賣糧食的錢揮霍一空,所以在第二年根本沒有資金來買化肥農藥,產量也一年不如一年,光棍便越過越窮,越過越揭不開鍋。


富寡婦

和光棍生活截然不同的寡婦,雖然自己沒有體力,甚至還要養育孩子,為什麼日子越過越好呢?我家前鄰的張大媽就是寡婦,前幾年丈夫去世以後自己拉扯著兩個孩子,雖然這幾年日子比不上前幾年那麼富裕,但是也不愁吃不愁喝。張大媽有幾個兄弟姐妹,到了農忙時兄弟姐妹便會幫忙幹農活,張大媽平時上班還能掙點錢,再加上平時很節省,所以現在日子過的還算不錯。因為女人天生喜歡規劃,雖然資金來源大幅度減少,但是智慧的女人會節省開銷,從而將日子越過越好。


寡婦有田無人耕

在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寡婦門前是非多”,很多女性也很避諱家裡的男人和寡婦常接觸,所以很多寡婦家裡常年都沒有人來串門。在農村家裡有人去世以後農村多會將土地留給逝者的家人,所以寡婦根本不用擔心沒有地種,而是擔心自己有地沒人種。女性體力較小,很多農活自己幹不了,孩子還未成年,如果沒有孃家幫忙的話,自己的地只有閒置,所以便有“寡婦有田無人耕”的俗語。

雖然時代在進步,但是人們根深蒂固的觀念卻依然存在,所以“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仍然還存在廣大農村。你們那裡有這種現象嗎?歡迎回復討論。


小馬話三農


這應該是兩句話,第一句話在我們湘西北地區也廣為流傳,其意思大家都很明白。第二句話我們只有按字意去推測了。

我們先談“富寡婦”。寡婦一般都很年輕(年紀大了叫孤寡老人)。寡婦自己有生理需求,也能滿足男人的身體慾望,所以寡婦的身體就是有價值的本錢。不管單身漢還是已婚男人,都想到外面找個女人嚐嚐新鮮口味,只要寡婦自己願意,身邊的男人便一擁而上。

在眾多的男人面前,寡婦的選擇性很強,那些有內涵、長得也帥,又有經濟基礎的男人便成了首選。

一般的媳婦兒想出個軌,所顧及的事情很多,又怕老公發現,又怕家庭破裂,又怕丟了小孩子的臉面。寡婦是個自由身,不需要考慮那麼多,只要自己願意,大家一起變著花樣玩。

寡婦有人獻殷勤,寡婦一般財源滾滾。所以寡婦的家裡一般都比較殷實,“富寡婦”由此而來。

單身漢本來就窮(有錢人都有老婆),沒有朋友,沒有人幫助,到外面去發洩一下生理慾望,首先要拿出自己的血汗錢。這樣就形成了惡性循環,越單身越沒錢,越沒錢越單身。

第二句話是“寡婦有田無人耕”。是不是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寡婦本身有吃有喝,自己又不是勤快之人,所以田地就沒人管了。

不一定準確,只是自己的想象。如果有正確答案者,請照實說來,我們大家洗耳恭聽。


張望鹽井


農村俗語通常是用生動的現象說明深刻的道理,如果僅僅是望文生義,或者斷章取義,往往會在理解上南轅北轍。



一、為什麼說“窮單身富寡婦”?

俗語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是徣助修辭格來體現的,使得道理生動形象,語言簡潔凝練,表達新穎別緻。比如老百姓用“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這樣生動的形象來說明比較難懂的遺傳道理。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也是類似的修辭手法,用形象來說道理。

窮單身和富寡婦兩個形象並列,看起來毫不相干,實際上他們是同一類人,窮單身是找不到老婆的人,富寡婦是死了老公的人,都是沒有生活伴侶的人。

為什麼單身漢會窮?一是原生家庭窮,正是因為家境貧困才討不起老婆,只能單身。二是原生家庭並不窮,因為單身漢能力低下,懶惰成性,沒有掙錢本事,沒有持家意識,只顧眼前不顧明天,一人吃飽全家飽,導致一步步跌入貧窮。

大伯家的小兒子全福,由於智力低下,雖然全家想盡辦法託人說媒,結果還是成了光棍,大伯夫婦去世後,他的生活沒人照料,往往是飢一頓飽一餐,髒衣服破褲子,頭髮亂蓬蓬,一副流浪漢的模樣,不久就窮困潦倒了。

相對來說寡婦一般比較富裕,一是結婚時孃家出嫁妝,婆家給房產田地,聚兩家之力組成的家庭,老公去世後,全留給了未亡人,家底就比較厚實。二是寡婦通常會勤儉持家,精打細算過日子,不僅會想辦法經營田產增加收入,還會縫縫補補養豬養雞補貼家用,所以日子過得就比較富裕。


聯繫下一句“寡婦有田無人耕”,上下兩句都有“寡婦”兩字,說明“寡婦”是語中重點,窮單身是修飾富寡婦的。正確理解應該是富寡婦就像窮單身一樣,是沒有男人要的女人,至於為什麼富寡婦沒人要,下文再作分析。

“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並不是指寡婦一定有田地,(因為寡婦也有可能沒有田地)而是沒有男人要的女人,在農村人眼裡就是沒人種的田,農村人把女人比作地,男人比作牛,寡婦就是沒有牛耕種的地。



二、為什麼說“寡婦有田無人耕”?

窮單身娶不上老婆容易理解,婚姻市場的一般規律是姑娘向上嫁,小夥子向下娶。最差的姑娘還可以嫁較差的小夥子,但最差的小夥子卻娶不到較差的姑娘,所以剩下的男人普遍是較差或最差的男人,窮是他們身上的最大的特徵。

富寡婦像窮單身一樣,沒有男人要?似乎很難理解,這要從我囯的封建禮教和農村的文化習俗說起。

宋元以後,封建禮教越來越嚴厲,寡婦不失身,不改嫁成了基本道德規範。《明會典》載,洪武元年,明政府下詔:

“民間寡婦,三十以前夫亡守制,五十以後不改節者,旌表門閭,除免本家差役。”

雖然有“餓死事小失節事大”的說法,但是對於農村貧困寡婦來說,生存還是第一位的,改嫁還是比較普遍。魯迅的小說《祥林嫂》就是婆婆受生活所迫,把寡婦祥林嫂強行改嫁了。

對於富裕的寡婦就不同了,受種種因素的束縛,她會守節到底。一是為了婆家的聲望,富裕人家規矩多,要有名聲,要有社會地位,所以不允許寡婦改嫁。二是沒人敢保媒,富人家特別迷信,認為人死靈魂在,死去的老公靈魂始終在寡婦周圍,誰去說媒誰會倒黴。

最主要的是,寡婦自身沒有改嫁的勇氣。貞節觀在女人身上或多或少都存在,假如曾經和亡夫情深意重,現在膝下還有兒女承歡,就更不可能改嫁。還有一個原因,男人不願意娶富寡婦,男人條件比富寡婦好,可以娶黃花閨女,何必娶寡婦?條件比富寡婦差,怕人說吃軟飯,不必娶寡婦。

古人結婚比較早,很多年紀輕輕的少女因為丈夫意外死亡而成為寡婦,因為封建倫理的限制,獨守空房,長夜青燈了此一生,對她們的身理和心理都造成了難以彌補的傷害。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是過去農村重男輕女的體現,也是封建男權社會女人沒有社會地位的寫照。如果在夫家有子女,守寡的女人還有一點寄託;如果沒有子女,她們就像一根草一樣失去了尊嚴,任人踐踏,沒有追求愛情和婚姻的權利。



新中國的成立後,我國實現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所有人都有追求愛情的權利,女人受歧視受壓迫的年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離婚或守寡的女人,都有選擇自己婚姻的自由!

END.

我是博書君,更多精彩內容,關注我的頭條號:博書。看完文章,記得點贊和關注~


博書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是農村流傳很久的一句俗語,什麼意思呢?

“窮單身富寡婦”,窮單身是指以前農村光棍。之所以是光棍,就是要麼身體殘疾、要麼家境太差要麼就是懶漢,基本上光棍擺脫不了這三種中的一種。而這三種人共同的特點就是窮,如果有錢也不至於娶不上老婆了;

富寡婦呢?在人們的心裡應該是一個女人辛辛苦苦的支撐著這個剩下的家,應該是比較落迫的。但是實際情況很多都是其實沒那麼窘迫,甚至有的日子還過得挺好。這就是得不說以前的封建社會里寡婦是有些讓人瞧不起的,認為是她命硬剋死了自己的男人,所以很多人對於寡婦是避而遠之的。但是總是有那麼一些遊手好閒、手裡還有幾個錢的人願意招惹寡婦,而一些寡婦也看破世俗半推半就了。因此一些寡婦的日子過得還是挺富足的。但是大部分的寡婦的日子過得是很一般的。這還得是街坊鄰居的幫襯。因此,對於“富寡婦”來說,其實是以前舊社會對寡婦的任何上的一種蔑視。

“寡婦有田無人耕”。農耕社會耕做靠的是什麼?是男人和牲口。而對於寡婦或者一個女人來說,是很難承擔起耕做和伺候牲口的重任的。這也是為什麼一旦一個家庭裡沒了男人,田地就逐漸的荒廢的原因。這句話還有一層意思,有些不堪,我就不說了。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問題中講到了窮與富,單生與寡婦。為何單生會窮呢?首先他本身家境貧窮,先天家底薄弱,又加上後天不思進取,怨天猶人,自抱自棄,得過且過,自甘惰落…以至於當婚之時或求女而不得或根本無女願嫁,只落得孤身一人,形單影隻。有父母在世或許還有一處夜眠之地,若哪天雙親撒手西去便留下這光棍一條,從此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孑然一身,了無牽掛。生活自然就潦倒不堪,窮困常伴於身。為何寡婦又會富呢?這裡的富也只不過是相對生活好一點罷了。畢竟女人本來就柔弱,更何況死了男人!只是寡婦死了男人可能她們或許還有與亡夫的兒女,自己的骨肉不能棄之而不顧。又或許將公婆視為至親而擔負起贍養之義務。從此變得意志堅強,用心操持家務。一復一日不覺家境漸漸變得寬裕。儘管如此由於世俗偏見總是認為死丈夫的女人不吉利。寡婦的田這裡泛指為寡婦做任何事情甚至包括出於人道的關心都會授人以柄。或者引起居心不良者惡意誹謗,無事生非。或者自身對寡婦心生忌諱。更有潑皮無賴強行騷擾被拒者…而使寡婦身心孤立,農田與心田日漸荒蕪。本就經厲亡夫之痛,卻還要招受世俗的冷漠,實屬可悲可嘆。個人謬言,請君嘗評。👂👂


新田鄧哥


答:簡單雲,單身什麼都沒有。寡婦都有有房住,有地,但在之前叫廉恥之說過不坎,兩性生活怕被嫌,有名言,寡婦門前是非多。非是無耕,也非富。

請有多少算富?富者無度碼。窮者一窮二白,兩袖清風,夜來月點燈,風來似掃地,草舍淑漠總一人,日夜不見新影兒。



凌儒龍


窮單身富寡婦,按照字面意思解釋,單身漢一個人生活大都比較窮,積攢不下來錢財。而寡婦,一個人帶著孩子辛苦生活,卻比較富裕。

單身漢,男人大都比較大方,沒有老婆管著,花錢大手大腳。在以前,農村的男人都是靠出賣力氣幹活賺錢,一個健康的男人只有肯吃苦都能賺的錢,但是單身漢沒有人管,了無牽掛,自己吃飽全家不餓,男人又喜歡喝酒,抽菸,甚至出去找點樂子,就是掙一個花一個,到頭來存不到錢,有時還要親戚幫忙救濟。

寡婦則是已經組建了家庭,但隨後男人不幸離世的婦女。這些婦女一直都會勤勞節儉,她們用自己的雙手將孩子撫養長大,讓孩子能更好的讀書學習。雖然婦女們賺錢不是很多,但她們將錢花在刀刃上,積少成多,自然是越來越有錢。

寡婦有田無人耕。這裡必須嚴正指出,這田就是耕種的土地。過去土地都是靠人力和畜力來完成。本來男人耕地種田,女人做飯看娃,可是失去了男人的女人,這內、外的事全擱在她一個人身上,再堅強的人也扛不住,何況還是個女人。慢慢地自家的田地大多的就得荒蕪。

總之,“窮單身”與“富寡婦”取決於一個人生活是否有目標,有擔當,有責任感。老輩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點透了兩種人生態度造就的不同結果。

謝觀


玖深看天下


我是鄉村黑嫂,我來回答。

這句話是說的一個事實情況,但這句話裡帶著深深的歧視和農村特有的那種玩笑話。為什麼這樣說呢?想要明白為什麼帶有歧視,咱們首先得明白這句話的意思,而且不能混為一談。黑嫂簡單說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供題主參考。

一、窮單身富寡婦是啥意思

其實這句話可以直接說成窮光棍富寡婦。那有人會奇怪了,光棍是男的,按道理說更能幹活,為什麼會窮呢?寡婦失去了自己的男人,本是弱者,怎麼就坐富呢?

這裡面有著低趣味的猜測。

為什麼說光棍窮?這裡的意思是,光棍掙的錢都給了別人了,給誰了?給寡婦了。為什麼要給寡婦?這就是為什麼說是低趣味猜測的原因。

農村人常說寡婦門前是非多。也的確是這樣的,寡婦除了要忍受一些必須的痛苦外,還得時時注意被別人說閒話,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注意,一不小心就會成為別人閒話裡的主角。

窮光棍富寡婦,一般是村裡成過家的男人和喜歡說別人閒話的婦女最喜歡說的話。

二、寡婦有田沒人耕

這句話是個很低俗的玩笑,這裡的田指的不是種莊稼的田,而是指的寡婦本人。

那我們就很容易理解了,所謂的寡婦有田沒人耕,就是指這個寡婦沒有男人。事實也的確是這樣,要不然怎麼能稱為寡婦呢?

但是,不管怎麼樣,光棍和寡婦都是農村裡的可憐人。特別是寡婦,她們本身就命苦,別人不應該拿她們來開玩笑,別人一個無意間的玩笑,會讓這些寡婦自己難過很多天。

總結:學會換位思考,我們可以體諒很多人和事。但是,很多人就是喜歡開玩笑,就是喜歡拿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樂趣。這類人其實真的很無聊,另外也很低俗。而且說這種話損人不利己,說出來讓別人難過又有什麼意思?

我是鄉村黑嫂,一個有態度的農村觀察者。喜歡我,請點擊關注。

鄉村黑嫂


“窮單身富寡婦,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是說男人比女人有力氣能幹活,男人有力氣這是男人天生的優勢。男人隨隨便便就能把100多斤的重物拿起來,女人能拿起這個重量的很少。雖然同樣吃一碗飯,男人就是比女人有力氣,這是事實,老天給男人的優待,女人不服氣也沒有辦法。這就是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差別。

那麼男人這樣有力氣,怎麼會連一個沒有自己力氣大的寡婦活得好呢?“窮單身富寡婦”,這句話從表面去理解有些想不通。但是,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很有道理和內涵的。看起來只是一句大粗話大實話,但有時候也要細細品味。

這裡所說的“窮單身”,不是說男人不能幹沒有能力,是說一個男人再能幹再有能力,如果家裡沒有一個女人幫忙理家,很難積攢下過多的財富。農村的這俗語不是順口胡編的,是根據多年的實際生活經驗總結下來的。一個男人好比是一個“耙子”,女人就是“子”,“耙子”往家耙得再多,沒有“匣子”來裝,也會是散沙,慢慢散落損失。

同村的王明虎,非常勤奮能幹,人也精神帥氣,可能是眼光稍高了點,一直到30歲也沒找到老婆,頭腦聰明的他覺得自己要放下過去的標準,快些成家。因為單身,雖然自己每年也很努力,但是這些年下來沒存下錢。自己也不知道掙的錢都哪去了,也記不清都怎麼花的,反應沒賭沒嫖沒丟。

他思來想去,覺得這些年沒剩下錢就是因為自己單身,如果有個老婆就好了。可能是緣分到了吧。他認識一個比他大幾歲離婚的女人,二人很快結婚了。他每年還是幹那些活掙那些錢,只是把錢都交到老婆手裡。家裡的事再也不用操心。

幾年過去王明虎有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女兒,也存下了不少的錢,家裡也被老婆打理得井井有條。自己從外面回家,一進院就感到生氣昂然。一種家的溫馨迎面撲來。他到現在才明白,老婆的作用太大了,有老婆才是家啊!

寡婦這個詞大家都知道,就是沒有了男人的女人。一個女人,如果沒有了男人,日子會怎麼樣呢。這裡所說的“富寡婦”並不是指寡婦一定是富有,是經驗情況,這裡所說的“富”,是說一個沒有男人的女人,也有打理生活的能力。不會因為沒有了男人就自己撐不起自己的日子了。

有男人在,自己是女人。沒有男人在,自己就要是男人。一個沒有男人的女人會更加的堅強,她會更勤儉的持家。

前些年,一個性趙的村支書得的急性闌尾炎,我們村那時候沒有汽車,好多人抬著村支書去縣醫院,,半路上村支書沒能挺過去死了。扔下兩個女人和兩個兒子。可以想象,他家以後的日子會有多堅難。他的老婆是鄰村人,叫梁華。

這時有好心的人上門給梁華說媒,是同村的光棍姓陳,叫陳酒,和梁華同歲,陳酒滿以為貧困交加的梁華會馬上同意。沒想到梁華把媒人罵了出去。聲稱自己絕不再嫁,要對得起死去的丈夫,自己要一生為丈夫守寡。從那以後,再沒有人來說親。

現在,梁華的兩個女兒早已成家,兒子也都娶妻生子。小兒子還是個小富的包工頭。梁華由自己兒子輪流照顧,她有時也去女兒家小住。這樣的境遇,如果換作一個男人,也很難自己獨撐下去,何況一個弱女子寡婦?如果換作一個單身男人自己撫養四個孩子,見有媒人給自己說老婆。還不跪地磕頭謝恩馬上答應,哪有拒之門外的道理?

還有一點要說,那個當年被梁華拒絕的陳酒後來去了東北打工,聽說他在那裡找了個老婆兒搭夥,具體啥樣誰也不知道,直到死也沒有回來。聽說老了病重時想回來,可自己哥哥老了,侄子誰會去理他呢?最後客死他鄉。

這就是“窮單身富寡婦”的真正意義。

“寡婦有田無人耕”,這句話的意思也不是說寡婦家的土地荒蕪沒人耕種了。意思是寡婦沒有男人了,自己的感情世界裡沒有男人存在,自己固守寂寞,沒有了夫妻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