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nstein 最新奢侈品行業觀察:品牌“兩極分化”將持續

根據投資研究機構 Sanford C. Bernstein 最新研究數據,全球奢侈品公司面臨一個不好的兆頭:中國消費者可能不會在非必需品上花太多錢。

在結束為期兩週的中國實地考察之後,Sanford C. Bernstein 的奢侈品行業分析師 Luca Solca 在一份總結報告中寫道:在美國沒有進一步貨幣政策干預,加上中美貿易談判尚無進展的情況下,中國富裕階層消費者需求的進一步減少可能會削弱奢侈品公司的增長前景。先行和同期指標都顯示中國消費者可自由支配開支正在減少,這預示著奢侈品行業的發展可能在趨近於短暫的高峰期。

根據實地考察所得,Solca 表示明年中國整個奢侈品消費環境都將趨於溫和,香港社會動盪給行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可能會持續到2020上半年。

此外,Solca 還表示行業內業績最好最差的奢侈品牌之間的兩極分化趨勢可能會持續下去,LVMH 集團旗下 Louis Vuitton 和 Chiristian Dior、Kering(開雲)集團旗下Gucci、以及 Chanel(香奈兒)和 Hermes(愛馬仕)等奢侈品牌一直都保持著領先地位。

Bernstein 最新奢侈品行業觀察:品牌“兩極分化”將持續

主要奢侈品公司近期業績及股價表現

LVMH

LVMH集團上週股價一路攀升至今年以來最高水平,至404.55歐元每股,當前市值2028億歐元。截至上週五(11月8日)收盤,該集團股價今年以來累計上漲了59%至403歐元每股。該集團也是歐洲斯托克600指數個人及家庭用品版塊今年以來漲幅最大的企業之一,漲幅為56%。

上週一(11月4日)收盤,LVMH 股價達到了 397.5歐元每股,總市值突破了 2000億歐元大關,取代製藥集團 Sanofi(賽諾菲)與法國石油公司 Total(道達爾)成為了市值最高的法國上市企業。(詳見《華麗志》歷史報道: )

Bernstein 最新奢侈品行業觀察:品牌“兩極分化”將持續

LVMH 集團近期的市值大增與其第三季度良好表現和近期收購美國奢侈珠寶品牌 Tiffany& Co(蒂芙尼)的決策不無關係。

LVMH 集團2019財年第三季度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7%至133億歐元,中國大陸市場穩定增長,但中國香港地區銷售額同比下滑了25%。(詳見《華麗志》歷史報道: )

10月底,LVMH 集團證實了向Tiffany 提出了每股120美元的收購報價的消息,此後 Tiffany 回應稱這一報價太低,日前又有消息稱LVMH 集團可能會選擇提高對 Tiffany 的收購報價。(詳見《華麗志》歷史報道: )

Kering

截至上週五收盤,Kering(開雲)集團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上漲31%,至519.6歐元每股,當前市值650億歐元。

2019財年第三季度,開雲集團淨銷售額同比增長14.2%至38.8億歐元,主力品牌Gucci(古馳)和 Yves Saint Laurent(聖羅蘭)銷售額都實現13.3%穩定增長,Bottega Veneta(葆蝶家)一掃此前低迷,淨銷售額同比增長9.8%。雖然中國香港地區受社會局勢影響,銷售額大幅下滑了35%,但亞洲其他地區都有增長。(詳見《華麗志》歷史報道: )

Burberry

截至上週五收盤,Burberry 股價今年以來累計上漲了18%,至2044英鎊每股,當前市值84億英鎊。

7月,英國奢侈品牌Burberry公佈了2019/2020財年第一季度銷售業績:五年轉型戰略計劃取得初步成效,銷售額增長至4.98億英鎊。(詳見《華麗志》歷史報道: )

Hermès

截至上週五收盤,Hermès(愛馬仕)股價今年以來累計上漲了34%,至648.6歐元每股,當前市值676億歐元。

2019財年第三季度,Hermes 銷售額同比增長18.2% 至 17.28億歐元,中國市場表現亮眼。(詳見《華麗志》歷史報道: )

Swatch

截至上週五收盤,瑞士手錶巨頭 Swatch(斯沃琪) 集團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下跌了3%,至277.5瑞士法郎每股,當前市值142億瑞士法郎。

2019上半財年,Swatch 集團銷售額同比下滑4.4%至40.78億瑞士法郎,淨利潤同比下滑11.3%至4.15億法郎。(詳見《華麗志》歷史報道: )

Richemont

截至上週五收盤,瑞士奢侈品巨頭 Richemont(歷峰集團)今年以來股價累計上漲19%,至74.68瑞士法郎每股,當前市值422億瑞士法郎。

上週五,歷峰集團剛剛公佈了2018財年上半年的關鍵財務數據:銷售額同比增長9%,達到74億歐元,淨利潤8.69億歐元,同比下跌61%,均未能達到預期。中國香港局勢的持續動盪對歷峰集團在這一重要市場的表現造成了嚴重影響,第二季度的銷售同比跌幅達到兩位數,對珠寶和手錶的衝擊尤為明顯。(詳見《華麗志》歷史報道: )

過去幾年奢侈品熱潮中,中國千禧一代的強大購買力一直是幾大主要奢侈品公司的重要增長引擎,因此中國消費放緩的信號可能會令此前表現強勁的奢侈品股票承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