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一提到“布楞溝”三個字,大家也許並不陌生,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曾經來過的地方。以前,它是東鄉縣高山鄉的一個深度貧困村,而現如今,成了遠近聞名的脫貧村。在這中間,到底經歷了怎樣的鉅變?來聽聽東鄉縣高山鄉布楞溝村黨支部書記陝斌傑,在布楞溝變化路上的點點滴滴。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布楞溝舊貌】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布楞溝新貌】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2013年2月3日,是東鄉縣值得慶幸的日子。這一天,習近平總書記踩著淹過腳面的黃土,來到布楞溝村,看望慰問困難群眾,指導調研這裡的扶貧開發工作,並留下了催人奮進地“把水引來,把路修通,把新農村建設好,讓貧困群眾儘早脫貧過上小康生活”的囑託,總書記的囑託在布楞溝村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之下,全部一一實現。六年多的時間已過,布楞溝村從基礎設施建設到人居環境改善,生態環境改觀再到富民產業增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並於2014年實現整村脫貧。目前,正在向奔小康的目標大步邁進。

對於布楞溝的鉅變,陝斌傑看在眼裡,喜在心間。以前,他是縣委黨校的一名講師,主攻黨的最新理論成果,從事的工作是,給黨員幹部開展政策的輔導培訓,是一個十足地“文官”,而一年前,他被派遣到山大溝深的布楞溝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一職,帶領布楞溝村群眾鞏固脫貧成果,進軍小康目標,幹得的是“武官”的事。“文”與“武”,就在大家還擔心時,陝斌傑棄“筆”從“戎”,挺身而出,主動投入到了脫貧攻堅的這一硬仗中。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以前的工作沒趕上,眼前的事情要做好。陝斌傑說:“雖然,布楞溝村在2014年就實現了整村脫貧,但‘3+1+1’清零行動開始後,我們就著力在戶籍、學籍等短板上狠下了功夫。”據悉,布楞溝村戶籍核查前是136戶423人,外流人口占比大,且多一半是長期外流15年以上人員,掌握情況相當困難。這讓初從事扶貧幹部的陝斌傑有點傷腦筋,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他想出了調取戶籍系統照片拿到村上讓村裡老人辨認和組織發動在移動聯通電信等部門上班的親屬,用身份證號查詢等方方式,一一核實,取得聯繫,最終把有效戶籍確定為93戶409人,在全村做到了不落一戶,不丟一人。“村上群眾不認識的許多外流戶,我們的聯戶長都耳熟能詳,我都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布楞溝村群眾馬外納西這樣說道。

“細心、上心,真情、真行。”是陝斌傑在布楞溝村開展各項工作的座右銘,但他還是不滿於工作現狀,又推出奉行“多打電話、多跑路、多句關心”的“三個多”原則,群眾有訴求始終及時回應,從來不說“等幾天、過兩天”等話,做到了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心裡有擔當。他的這種辦事風格和工作狀態贏得了布楞溝村群眾的一致認同。陝斌傑在與群眾座談及入戶期間,舉實例,談事實,讓群眾感受這裡前後生活的新變化,引導和號召大家,要對黨感恩,對總書記感恩,永遠樹立聽黨話、跟黨走的思想。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雖然這裡脫了貧,但仍然不能止步於此,還要向小康繼續奮進。”陝斌傑說道。為此,他藉助這幾年布楞溝村有一定知名度的機遇,在富民增收上動腦筋、想辦法。利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新型媒體平臺,積極宣傳佈楞溝村,加上折紅二級公路穿村而過,這裡交通非常便利。陝斌傑就逐戶勸說群眾自辦農家樂,來實現增加收入,去年,有三戶群眾的農家樂已開業,並得到了實惠,見到了成效。陝斌傑說:“我們將藉助折紅路穿村而過的優勢,在服務區周邊配套超市、餐廳、洗車行等附屬設施,同時大力發展旅遊業、體驗式種植養殖業,讓群眾生產方式由農牧業為主轉型為服務業,讓農民轉變為產業工人。”

“吃住、幫扶在村裡。”是每一位幫扶幹部真實的工作寫照。據陝斌傑介紹,目前,布楞溝村有9名駐村聯戶幹部,大家每天都堅持吃住在村,在工作中互幫互助,這種工作氛圍成了布楞溝村幫扶幹部,工作最大的法寶和最堅強的後盾。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布楞溝村已經發生了鉅變,但不變的是幫扶幹部迎難而上、苦幹實幹的心。“在黨中央和總書記的親切關懷及省州縣鄉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之下,我們布楞溝村的全體幹部、村兩委班子,將充分發揚堅韌執著、感恩奮進的布楞溝精神,帶領廣大群眾牢記囑託,迎戰小康目標,再建幸福美好、生態宜人的新布楞溝。”陝斌傑信心十足地說道。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誰說“秀才”不如“兵”】東鄉:陝斌傑從“講師”到“戰士”的變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