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警方緊急提醒:今天請務必打開這條微信!

廣州普法

“雙11”到了,

今年你準備“剁”多少?

【警惕】警方紧急提醒:今天请务必打开这条微信!

你是打算“東山債起”,

還是當個雙11編外人員?

【警惕】警方紧急提醒:今天请务必打开这条微信!
【警惕】警方紧急提醒:今天请务必打开这条微信!

普法君要提醒買買買的朋友們,

在你摩拳擦掌準備大“買”一堆時,

騙子們摩拳擦掌也在準備大撈一筆。

警方數據顯示,

“雙11”網購節到來之際,

正是網購騙子的活躍高峰期。

警惕!

這些騙局分分鐘讓你損失慘重!

參加化妝品促銷搞活動

女子被騙7000元

近日,一陌生群友添加武漢的鄒女士為微信好友。對方稱與多個大牌化妝品合作,“雙11”臨近有許多活動,邀請鄒女士參加,發來了一份商品價格表,對鄒女士說,購買任何一個產品,都可以獲得一次猜拳或搖色子的機會,不論輸贏,都可獲得價值3699元到5000元不等的福利,或者直接贈送口紅等化妝品。

見活動優惠力度如此之大,

鄒女士先後花了7000元,

參加了20餘次活動。

可是,過了一個星期,

她不僅沒有得到任何福利,

甚至下單購買的化妝品一件也沒收到。

找對方催要時,

對方發來一個快遞單號搪塞,

鄒女士查詢發現

該快遞根本不是發給自己的!

這才意識到被騙,

撥打了110報警。

其實,

鄒女士遭遇的這種詐騙手法

很早就有了。

一學生被騙1300餘元

據德州晚報報道,2018年3月份,民警接到一學生報警稱:自己在

微信朋友圈看到有人發佈信息,稱購買化妝品可參加猜拳、搖色子等活動,遂通過微信與對方取得聯繫,先後多次購買化妝品並參加猜拳活動。在詢問發貨及贏得獎品情況時,卻被對方拉黑,被騙1300餘元。

花百倍的價錢

拿到僅10餘元的“大牌”

被騙的還有下面這位童鞋,包裹是收到了,但是拿到手的是成本僅為10餘元的“大牌”。

據浙江新聞消息,2018年,小李收到了一個包裹,裡面有迪奧、YSL等一線品牌化妝品9件,做工十分粗糙,顯然是假的,並且這與當時購買的21件數量明顯不符。帶著一袋子的假冒產品,小李來到了杭州採荷派出所報案。根據分析研判,採荷派出所民警趕赴新疆抓獲了犯罪嫌疑人王某。

【警惕】警方紧急提醒:今天请务必打开这条微信!

小李購買的化妝品

原來,王某是一個微商,由於自身產品知名度低、銷量不好,便想出了這個猜拳贏獎品的營銷策略,看中了大牌化妝品效應,先通過猜拳讓受害人嚐到甜頭,無論輸贏皆有獎品,若是受害人輸了便獲得王某自己代理的不知名產品,如果贏了便獲得“大牌”化妝品,但是前提是如果要兌現獎品,必須繼續下單十次,一環套一環,到最後受害人會以百倍的價錢拿到成本僅為10餘元的“大牌”。

多位網友分享被騙經歷

2018年7月,

一名網友在微博

分享自己被騙的經歷,

沒想到很多人都表示有類似遭遇。

【警惕】警方紧急提醒:今天请务必打开这条微信!
【警惕】警方紧急提醒:今天请务必打开这条微信!【警惕】警方紧急提醒:今天请务必打开这条微信!

微博截圖

【警惕】警方紧急提醒:今天请务必打开这条微信!

“雙11”期間電商各種優惠活動

讓人眼花繚亂,

騙子藉此機會設計各種陷阱,

可歸納為六大類

【警惕】警方紧急提醒:今天请务必打开这条微信!

陷阱一:網絡購物

在各個電商網站和社交軟件中,騙子通過網絡散佈低價售賣物品的消息,要求買家添加微信QQ聯繫,然後以網站交易系統故障等為由要求買家直接通過手機銀行、微信或支付寶轉賬來進行交易,一旦買家支付購買費用後,就將其拉黑。

防範建議網絡購物一定要在正規的電商平臺上進行,切勿脫離第三方平臺監管,直接轉賬交易。

陷阱二:中獎紅包

騙子將釣魚網站的網址或植有木馬病毒二維碼偽裝成購物紅包、商品優惠劵及幸運獎品向網購客戶發送,客戶如果隨意點擊鏈接或掃取二維碼,按照騙子的要求填寫賬號、密碼及驗證碼,手機銀行、第三方支付賬號中的財產就會被騙子竊取。

防範建議不要點擊此類紅包領取鏈接,接到此類信息如有疑問可撥打電商或第三方支付網站官方客服。

陷阱三:冒充客服

騙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客戶網購信息後,冒充商家客服與客戶聯繫,以交易訂單故障或商品存在質量問題需要退款為由,騙取客戶網銀賬戶或第三方支付賬戶名稱、密碼及驗證碼。

防範建議遇到這類詐騙,要注意核實,可以通過打電話或者在線客服的方式,確認事情真偽。只要有“客服”讓你操作“轉賬”或者“借唄”等借貸產品,統統不要理會,驗證碼和各類密碼更要小心保管。

陷阱四:快遞損失

騙子打來電話,謊稱快遞公司人員,告知受害人由於快遞損毀或遺失,可辦理賠償。通過引誘受害人添加

微信,提供銀行卡賬號、密碼和驗證碼後,轉走受害人卡中的錢。

防範建議接到此類電話,可以聯繫快遞公司官方客服或在線聯繫網店客服,確認是否快遞損失,無法送達。

陷阱五:花唄、信用卡提額

騙子冒充花唄或銀行客服,謊稱可以提升信用額度,以增加購買力。一旦有人聯繫,便以支付“服務費”為由,誘導網友掃其二維碼支付,從而實施詐騙。

防範建議銀行不會要求客戶提供私密信息,持卡人如接到電話或短信,要求提供卡片信息、個人身份信息、驗證碼等私密信息,可通過回撥信用卡背面的銀行客服電話進行核實。

陷阱六:網貸陷阱

詐騙分子以“無抵押,低利息”等為誘稱可為受害人提供較高額度的網絡貸款,一旦受害人相信,詐騙分子會要求先繳納“保證金、稅費、流水費”等各類費用,但無論繳納多少費用,實際上都不可能真正的貸到款。

防範建議正規貸款不會在放款前收取手續費、稅費、保證金等費用,遇到通過網絡、電話等推銷貸款並要求先支付各類費用的貸款,一定是詐騙。

民警提醒

網友在“買買買”的時候,

一定不要私下與“賣家”一對一轉賬支付;

不要隨意點擊或掃描來源不明網址鏈接或二維碼;

不要輕信來路不明客服人員提出的任何充值、轉賬要求;

不要洩露自己個人信息,包括消費賬戶、密碼及交易驗證碼等。

接到任何關於退款、退貨、升級、提額、優惠的電話,千萬不要輕信,這些通常都是騙子的誘餌。

溫馨提示:如果本公號轉載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權、名譽權等問題,請儘快與本公號聯繫,本公號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妥善安排處理。請致電:020—8310009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