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宙:5G是二十年一遇的大變化,將重新定義手機

投中網訊,今日GSMA 在北京舉辦2019北京創新論壇。在主旨演講環節,原中國移動董事長、GSMA高級顧問王建宙解讀了5G時代的創新發展並提出建議。

在演講中,王建宙坦言,“最近我看到了一些地方推出5G發展規劃,非常厚的一本。仔細看了一下,我覺得決心很大,調子唱的很高,但內容是比較空洞的,內容確實比較空洞,缺乏實際的內容。大家拿5G究竟想幹什麼,確實看不出來。但是對於產業界來講,移動通信如何為消費者帶來好處,這是產業界的責任,也是創新的機會。”

王建宙稱,“我感覺到整個的世界都已經被5G迷住了,無論開什麼會,無論開什麼樣的會都會出現5G這個主題。現在最最重要的事情是要把這種熱度轉化成為實實在在的應用,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同時,在演講中,王建宙分享了他對於5G行業發展的五點建議。

第一,5G具有強大的技術驅動作用。

如果問消費者5G有什麼用,大部分人可能現在不理解,不過現在技術已經出來了,機會也來了。比方說2G的時候出現了分組交換的技術,2000年3G出現,大家也不知道它有什麼用,2007年蘋果手機出來,安卓智能手機出來,有大量的App,這樣大家就知道手機是用來上網的。

其實,面對由技術驅動的應用,市場研究方法往往起不到作用,而產業界的責任就是提前一步搞清楚新的無線通信技術會給消費者帶來什麼樣的產品和什麼樣的服務。

第二,開放的移動生態系統是5G創新的基礎。

長期以來,電信行業的價值鏈是以電信運營商為中心,一直到移動互聯網時代才有了變化。

不過在移動互聯網的初期,還是以運營商為中心的,所有的CP和業務及內容提供商,他們的入網都要經過運營商的同意,他們的計費由運營商提供,運營商可以管理他們。

但在3G以後,在移動互聯網大力發展以後,花園圍牆拆除了。移動互聯網變成了完全開放的一個生態系統。OTT已經成為移動互聯網業務最最重要的提供者,他們的業務依賴電信運營商的網絡,但他們完全不受電信運營商的控制和管理。

其實,這對電信運營商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整個移動應用市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也催生了一大批初創公司。王建宙認為,5G將會繼續這種開放的生態系統,應該鼓勵服務提供商、內容提供商和系統集成商都來開發基於5G的各種各樣的應用。5G還會出現一批獨角獸的公司。當然了,電信運營商也會在5G的應用中找到具有優勢的新增長驅動力。

第三,5G既需要從1-N的創新,也需要從0-1的創新。

5G的應用並不神秘,大量的5G的應用都是從1-N的創新,就是在已知的基礎上繼續發展,最簡單的就是流量。

毫無疑問,5G會帶來數據流量的再次爆炸式的增長,4G初期每人每個月平均的流量是1G,每年翻番到今天三大運營商所有的用戶加起來平均已經達到9個G。

5G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5G現在的套餐,起步就是30G。可以預計,數據流量的爆發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另外,視頻類的業務也是已知的業務,它們在5G會得到更大的發展。4G把視頻作為很重要的業務,5G當中它們會有更大的發展。利用5G傳輸電視臺的4K信號,現在已經普遍的使用。以前也可以做,但速率達不到,質量沒有那麼好。但5G的上行速度大大的提高了,可以預期的是直播視頻會有一個非常大的發展餘地。

此外,小視頻的社交網絡也不容小視,小視頻的社交網絡雖然簡單,但5G提供了更加大的一個通道。小視頻社交網絡預期也會有非常大的發展。AR、VR原來的4G可以做,但流量速度不夠。5G就可以使得AR、VR做的更好。這些都是從1-N的服務,都是已知業務的改進。

但5G更需要的是從0-1的創新,需要創造一些從來沒有看到過的東西。而且這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比如遠程駕駛汽車將來可以用到很多的地方,甚至是比自動駕駛汽車還會推廣的更快。

第四,5G運營模式也要創新。

5G的運營模式要進行創新,5G的建設速度也很快,但與4G相比還有非常大的距離。

現在三大運營商4G的網絡覆蓋面很廣,5G要達到這樣的程度路很長。同時,5G的投資比4G高,5G的運營支出比4G高,這時電信運營商出現了收入和利潤的下行,完全矛盾。

但5G網絡一定要做大,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在運營模式上進行創新。運營商共建共享網絡。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已經全面共享頻率,全面共建共享5G的無線網絡,這合作非常有意義。

王建宙認為共建共享網絡,將會是整個全球無線網絡系統一種發展的趨勢。5G這樣,6G更是這樣,今天還不知道6G是什麼,但肯定6G的速率比5G高。

提高速率主要有兩個措施,提高頻率的利用率和增加頻率。但利用率是有極限的,不可能無限制的提高。而且增加頻率,現在看起來只有往高頻段走。高頻段最大的問題是頻率越高,繞射能力越弱。所以還是往往都是雙管齊下利用兩個方法,共建共享將會成為行之有效的路,這代表了一種趨勢。

另外還要發揮垂直行業的作用,不僅在開拓5G的應用方面發揮企業的作用,而且要給垂直行業的企業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參與到5G網絡的建設中。

第五,5G時代要重新定義手機。

從1G-3G,每次升級都在手機上表現出來了。每一次只要拿到一個新的手機就會知道是哪一代的,3G以後出現了智能手機和觸摸屏,3G到4G沒有什麼變化。今天初期的5G手機也沒有什麼變化,跟最初的3G智能手機也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但王建宙認為,5G是每10年有一次變化,每20年一次大的變化,2G-3G是大變,4G-5G又是大變,這一定會帶來對手機的重新定義,應該出現劃時代的新手機產品。

從現在的趨勢來看,穿戴式跟我們的智能手機很可能會融合起來。AR/VR很大的東西戴在頭上,但現在的趨勢是AR/VR設備和普通的眼鏡一樣大,所有的工作都由智能手機來完成。這樣的智能手機不僅不會取消,而且還會增加更多的功能。

但是未來在形式上可能發生很大的問題,比如說顯示屏的問題,摺疊式的屏幕手機終於商用化了,表示著手機屏幕上的突破,也表示手機與PC機、平板電腦的結合時代已經到來。

而穿戴式的設備本身會發展,它和智能手機會共同的發展。電池續航時間,到了5G對電池續航的要求更高,這些都會帶來變化,而且正在發生變化。但最重要的是實質上和功能上的變化,功能上的變化將手機變成一個人與萬物互聯的載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