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碎屍案到底破了沒有?

文武雜談



案件還沒有偵破,下面介紹五條論點,其中第三條論點網上還沒有

個人仔細研究案情後有以下五個論點

1. 梳理刁愛青案件的全部過程,一個簡單卻又符合事實真相的推理是,碎屍案兇手一定是一個變態殺人狂,這種變態殺人狂的一個重要特徵是:他一旦開始,就無法停止,而且殺人碎屍的速度還會越來越快。可是,南大碎屍案之後,再也沒有一個遇害者,風平浪靜了二十多年,這不正常,也不符合邏輯。如果兇手後來還在繼續犯案,只是受害者的屍體再也沒有被發現過,這不是他的行事風格,因為這個變態殺人狂並不想掩蓋犯罪事實,從他對刁愛青的拋屍地點來說,他是故意的,不怕人們知道這些。於是,唯一的解釋是,殺害並且肢解刁愛青之後不久,還沒有開始下一樁殺人碎屍案,這個殺人狂,就因意外身亡或者去了外地外國,這也是這個案件一直沒有線索或者被偵破的一個根本原因。

2. 雖然刁愛青是這個變態殺人狂所殺的受害人裡第一個被發現的,但是,從其殺人碎屍的手法之老道來看,刁愛青絕不是第一個被兇手用刀切的人,在刁愛青之前一定還有其他人,那為什麼事件發生的之前都沒有其他屍塊被發現,我認為兇手是醫生的可能性很大,經常給病人做手術,所以刀功細膩,心理素質極強,不懼怕屍體,有可能兇手因為工作原因經常解剖屍體,至於兇手為什麼沒有把屍塊在醫院處理掉而是故意散落在大街上,原因很簡單,一個100多斤的人想處理掉,在醫院不太容易,很容易被發現,所以選擇拋散在路邊。拋散的前後時間10天左右,地點8個,說明兇手很有耐心,能沉得住氣,這更符合醫生這個職業,這不符合經常快速解決掉一頭生豬的屠夫的性格,而且殺豬和殺人有非常大區別,心理素質的要求完全不在一個層級。

3. 兇手有可能是女人,因為通過下手兇狠和對屍體極大的侮辱說明這個兇手不僅僅是想毀滅證據,也說明兇手可能非常痛恨刁愛青,或者把刁愛青幻想成了自己痛恨的人,女人之間的嫉妒心和報復心理應該被考慮進去。大家應該發現邏輯上有個疑問,如果想毀滅屍體,可以用硫酸,或者把屍塊煮熟了即可,就不會發現兇手的指紋和DNA,可為什麼要煮熟後切成2000多塊,僅僅是為了練膽子嗎,絕對不是,兇手的膽子已經足夠大了,為了練刀工嗎,也不會是,想練習刀工可以切生肉,而不應該冒著被抓風險和心理恐懼消耗時間去切成2000多塊屍塊,痛恨能使人暫時忽略恐懼,所以我認為兇手痛恨刁愛青的可能性非常大,能恨刁愛青的,女人可能性大於男人。

4. 兇手灑落各地屍塊不是為了挑釁警方,把屍體打包成8包是為了方便運輸,也是為了迷惑警方,讓警察擴大搜素排查範圍,範圍越大,排查到自己的可能性越小。

5. 死者有可能不是刁愛青,死者的頭和內臟都被煮過,由於當年還沒有DNA技術,法醫只能通過屍塊上的體貌特徵、肌肉纖維組織等確認死者為女性。現在有了DNA技術也無法檢測20多年的煮熟的肉是刁艾青的,即使刁愛青失蹤時候的紅色外套也被發現了,但不能直接證明屍塊就是刁愛青的。這種可能性很小,但依然存在

畫像:現在,我們可以給嫌疑人簡單地畫個像:犯罪嫌疑人,案發時年齡在30歲至40歲之間,亦有可能在30歲以下,相貌端正,氣質成熟穩重,性格內向,為人謙和,單身,受過高等教育,文化素質較高,喜歡聽音樂,亦有可能愛好文學,住在南大附近,獨居,懂得一些醫學方面的知識,有可能是法醫。  最後再強調一下,以上分析,只是基於沒有任何線索的情況下做出的猜測,如果各位覺得我說得不對,歡迎做出更正和補充,如果公安機關一直沒有停止對此案的調查,也希望這些能夠對他們的偵查工作提供一點點幫助。


Super懸案


網上搜索“江湖李白南大碎屍案分析”,我覺得這個李白說的非常靠譜。


扌丁佔灬


簡單的說一下南大碎屍案,1996年1月10日至19日,南大二年級學生刁愛青失蹤,並被人切成兩千多塊,內臟等被完好的保存。經過多年的刑偵,依然成為懸案。誠可惜也,讓死者不得安息,兇手逍遙法外。那本人,抽空好好分析分析,以最合理的解釋,來還原案件。不過事先聲明,當年我僅僅只是一個高中生,僅僅分析一下而已。

那麼,根據已知信息,先為本案設置兩個條件:

1,兇手必然和刁愛青認識,並且偷偷的相愛,2,兇手必須高學歷,至少大學本科,且年齡最少三十左右,已婚。

下面試分析之:刁愛青一個大二女學生,在1996年1月9日,請假一天,別人問她幹什麼去了。她回答,和老鄉同學去玩了,剛好她的同學也來南京玩。其實,那天肯定刁愛青和兇手在一起,或者在兇手家玩了一天。然後,1月10日回來,下午又找兇手,結果失蹤了,被害了。

為什麼這麼說呢?當年一個大二女學生,基本上都是眼高於天,一般的屠夫,廚師等等善於刀工的人,刁愛青根看不上。而殺害刁愛青不可能是激情殺人,也就是說屠夫廚師偶遇殺人,若如此,肯定早破案了。只能是刁愛青信任的人,並愛著的人,不為外人所知的男人,那肯定就是一個高知識分子,並且已婚。所以,刁愛青和他一回到兇手家中,被害於兇手精心設計的謀殺。而他們的關係其本保密,所以,外人不得而知了。

至於網上黑彌撒的貼子,是因為音樂走在一起,那是更詳細,說實話,黑彌撒即使不是兇手,肯定也是知情人士,因為,他不但寫了是因為音樂而走在一起,而且,也寫了殺人的心態。那就是兇手幼年受到和被害者一樣的女人的刺激,兇手為了洗清被害者的靈魂,就用專業醫學知識,煮熟並分解了被害者。關於這點,若不是親歷者,實難想到。

或者,還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刁愛青喜歡上已婚男士的老婆,知道了她們的關係,於是乎,這個女人以她老公的名義,約出刁愛青,又因為這女人是醫生,或者與醫生有關的職業,例如軍醫,醫學院的老師等等。因為仇恨,所以,分解二千多塊。正如有些人分析的那樣,因為兇手是女的,分次拋屍,也是合理的。也許,兇手真的是女人,所以,當時破案目標指向男性,故而失之遠矣,至如今,成為懸案。

當然,事後有好事者懸念推理,當年已破案,但是,因為牽到高官,所以,最後不了了之,關於這點,無從考究,存疑。

如今多年已過去了,估計,懸案或成永遠的懸案。惜哉。



潛龍居士兵若道


至今此案未破,2016年1月20日,公安部刑偵局曾在官方微博上表示:將繼續追查"南大碎屍案"。

兇手手段令人髮指,1996年1月中旬,被害人女學生刁愛青被殺後屍體被煮熟,被切成了二千片以上。2014年,推理小說家周浩暉在其小說《死亡通知單》中引用了這一事件。



跪射俑


突然發現,我和被害人是同年高考學生,我也是96年參加高考,但我是在東北上學,看了這麼多網友的分析,大家可能忽略了一個細節,就是被害人並不是南京大學的本科生,而是南京大學成人教育學院的學生,成人教育和全日制是有本質區別的,成人教育屬於寬進嚴出的那種,說白了只要拿錢誰都可以去,所以相對公立全日制大學的大學生來說,這類學生自身素質要低一些,學校管理也要鬆懈一些,很多成人教育學院的學生會有在外面租房的習慣。什麼樣的學生愛在外面租房?老生。一般新生初來乍到,對當地並不熟悉,故會聽從學校安排。

結合分屍拋屍特點,我可以大致描繪一下嫌疑人的模樣:

1、他很窮,是個男性,他只有一部自行車,他將屍塊拋在學校周圍沒有特別用意,就是利用上學或買東西的機會進行拋屍。

2、他一個人住,而且是平房,並且相對隱蔽,因為長時間分割屍體需要一個可以安心操作的環境,其他地方都不妥。

3、他很單純、智商不高沒什麼反偵查能力,之所以至今不能破案那是他歪打正著,加上那時監控缺失,2000塊碎屍和煮熟的細節影響了人們的思維。其實就是因為能力有限不能一次性拋屍,所以才會分次分批拋屍,至於煮熟屍塊,我個人覺得和防止腐爛沒有什麼關係,那時候天寒地凍屍塊根本不會腐爛,我覺得一個是出於好奇,另一個受影視文學作品的影響突發奇想,畢竟十多天與屍體共處一室有充足時間去考慮各種匪夷所思的想法。

4、他可能是單親家庭,甚至小時候受到過虐待,所以沒有考上正規大學。

5、他應該是個瘦高個男生,和被害人一樣很內向,一般胖子或身體結實的人陽氣足,思維活躍,思想積極開朗,遇事樂觀。

案件經過推測:

兇手與被害人的教室在一個樓層或者就在隔壁,兇手對同樣內向的被害人有好感但出於內向一直保持著距離,這種感覺只有被害人能感覺得到,也許被害人對兇手也有一定的好感,所以外人根本不知道被害人周圍有這樣一個人存在。

被害人被害那天他們相遇有兩種可能,一是偶遇,一是相約,但前面一種可能性比較大,否則在沒有微信的年代兩人碰面多少會有目擊者,但話說回來,就算是有目擊者誰知道他們是誰啊,除非警 方案發後在南大周邊大量張貼被害人照片,即便是這樣照片與本人難以對上號的事也是有的。

兇手接著邀請被害人去自己出租屋,因為互相認識,加上性格近似以及渴望一段感情,被害人毫無防備地跟著兇手來到了兇手的出租屋,不善言談的兩人很快就出現尬聊,被害人可能想出去,這個時候兇手受荷 爾 蒙影響出現了一些不好的幻想,要知道當時天很冷,出租屋應該門窗緊閉,在這種環境下孤男寡女尤其是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有這種想法是很正常的,可能是兇手察覺到被害人如果從屋子裡出去就可能再也不會來,一種危機感油然而生,所以兇手沒有多想。。。由於被害人極力反抗兇手擔心自己丑行被暴露故情急之下將被害人殺死。




我跟你死磕


我已經推理出來了:兇手約單純的刁去家裡玩,強姦刁,激烈反抗中,殺死了刁,兇手家裡很窮,沒有汽車,只能用自行車多次拋屍。沒有冰箱,所以只能多次煮熟防腐。煮熟是為了防止過快腐爛發臭。切片分次拋屍,是因為太大不方便拿,只能分次,用塑料袋像扔垃圾一樣扔了。並不是因為心理素質高才切片,他不切片怎麼煮熟拋屍?不煮熟,發臭就會被發現,不拋屍以後也會被發現,你說怎麼辦?kgfdhj


程路峰


以前網上有一個陰謀論,是xx學校醫學院的某某老師,這案子發了沒幾天就有人體實驗的巨大突破,傳言就是用的這個學生....現在據說這個老師已經瘋了...


老子三八六旅李雲龍


個人認為這個案件的嫌犯懷疑對象應該假設三類職業:1、屠夫 2、醫生 3、廚師。本人早年也看過這篇報道,簡單發表下個人意見和看法。這件事很有可能一開始就被想的過於複雜了!大家的重點都放在了屠夫、醫生的相關職業上,以及心理變態者。試想一下,被害人剛來南京上學,也就100天左右,三個多月時間,肯定不會在校外交接過於親密的朋友的,而且受害人性格內向,不是外向型。而且兇犯(心理變態者)如果有意識要作案,也不應該選擇一個普通學生。而首選肯定是無家可歸人員,這樣即使有人被害,從當時的信息技術來說,也很難找到被害者的相關信息。個人認為兇手的首選被懷疑對象是廚師!從事過廚師行業,做過切配的,從最簡單的整料出骨到把肉切片,一般一個熟練的廚師3-5年以上的都可以做到。相反,醫生跟屠夫一個是粗加工,一個是精細加工,都很難做到極致。我認為這很可能是一起偶發事件,南京當時外來人口很多,而且城郊區很多出租房都是租給這樣外來人員居住,很亂。如果一個開小飯店的老闆兼廚師,被害者去吃飯(時間很晚,沒其他人在場),因為受害者心情不好,跟老闆(廚師)發生口角(假設的一種),然後無意識的爭鬥導致受害人死亡。最後被毀屍滅跡。可以肯定的是兇手確實心理素質好,思路清晰,沒有按照一般的把屍骨埋在哪或者投入江中,而是分幾部分,一部分居然出現在市中心新街口。這也是導致很多人分析認為作案者故意為之,其實我認為很可能是無意識所為。我認為如果是心理有問題的人,肯定不會作案一次,會有第二次、第三次。這也是我分析認為是偶發事件的根本原因。


黑鷹計劃2


沒破,網上天涯可以搜索黑彌撒,分析得頭頭是道,還一度懷疑是作案者,後來有人去查了不是,還有人懷疑是個醫生,跟移腸的有關係,因為沒證據,只能是去推測,這個應該是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大懸案,估計要破難度太大


福建阿飛


我的觀點:兇手是一個滷菜店老闆。

當年網絡並不發達,也沒有微信等手機聯絡工具。死者生前是從宿舍離開,那時候手機沒有聊天工具,出去很可能就是自己不合群自主出去散散心。說死者戀愛赴約被殺的可能性不大。再說如果有戀愛,那麼他的聯絡方式自己QQ聊天記錄都會暴露兇手信息。我們看到並沒有這方面的信息披露。所以可以排除兇手是死者認識的人或者網友。

死者是大學生,初來乍到,不會有什麼仇人。性格內向文弱的死者也不會在散心的時候與陌生人發生大的衝突,導致兇殺。而被殺很可能是死者一個人逛街邊小巷,被一個巷子裡賣滷菜的見色起意,拉進出租屋強姦。死者反抗激烈,被掐死。為了處理屍體,用製作滷菜的工具肢解屍體。煮熟並非兇手為了隱藏DNA,而是熟了之後好分解。屍塊很規整沒啥奇怪的。買過鹹水鴨的人都知道。

那個時候沒有攝像頭,小巷子裡很黑,被拉進出租屋也不會有人發現。滷菜店加工一般都是夜裡處理動物屍體,有血水,有肉香。所以分屍隱藏在滷菜店加工作坊也無人能發現異常。

還有一個多次拋屍塊,說明他有大的冰箱。這也符合滷菜店加工作坊的條件。

兇手簡單粗暴,殘忍。也符合屠夫的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