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這些讖語,早已暗藏了每一個人物的結局

《紅樓夢》裡用多種讖語形式揭示人物的命運、情節的走向,“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妙趣橫生;又使人從中深味人生的無奈、宿命的悲哀。其中最重要的當然是太虛幻境薄命司裡的那些判詞,論者對此探究已多。除此之外,書裡還有很多讖語,一,詩詞曲賦之讖;二,燈謎酒令之讖;三,日常話語之讖。

《紅樓夢》裡這些讖語,早已暗藏了每一個人物的結局

一、詩詞曲賦之讖:佳句非自得,天意假汝手

詩言志,詞緣情。字字句句,是心靈所寄,也是天意幽微難明,而假人之手以見之。

第27回,林黛玉作《葬花吟》,寄情於落花,悽清暗淡,血淚凝結,正是自為詩讖。“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預言了自己被摧殘、扼殺的悲劇命運。“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花落”,黛玉死去;“人亡”,寶玉遁去,亡,逃遁也。寶黛結局,就在這一聯裡。

第78回,賈寶玉作《芙蓉女兒誄》,祭奠晴雯,哀思切切。下一回裡,黛玉嫌 “紅綃帳裡,公子多情;黃土壟中,女兒薄命”一聯裡的“紅綃帳”有點“熟濫”,一番討論後,寶玉道:“我又有了,這一改可妥當了。莫若說`茜紗窗下,我本無緣,黃土壟中,卿何薄命.'”黛玉聽了,忡然變色,心中雖有無限的狐疑亂擬,外面卻不肯露出。

——這麼一改,就不是寶玉祭奠晴雯,而是寶玉祭奠黛玉了,悲夫!可知寶黛悲劇無可避免,只是一個已有預感,一個尚在懵懂。

第70回,以柳絮為題,各自填詞,寶釵拈到《臨江仙》,寫的是:“白玉堂前春解舞,東風捲得均勻。蜂團蝶陣亂紛紛。幾曾隨逝水,豈必委芳塵。萬縷千絲終不改,任他隨聚隨分。韶華休笑本無根,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可知寶釵後來憑藉貴人幫助,而青雲直上,但得意不久,因為“本無根”嘛。

第51回,薛寶琴寫有十首懷古絕句,其實都是詩讖。第一首《赤壁懷古》,“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載空舟。喧闐一炬悲風冷,無限英魂在內遊。”所懷係孫劉火燒赤壁大敗曹操的古事。同時是個謎語,謎底應該是河燈。——揭示賈家將灰飛煙滅,眾芳將香消玉殞,只剩下一個孤零零的人,獨自哀傷悼念。

《紅樓夢》裡這些讖語,早已暗藏了每一個人物的結局

二、燈謎酒令之讖:悲涼之霧,遍被華林

佳節,家宴,每以燈謎、酒令助興,但是,在燈紅酒綠的熱鬧裡,處處隱藏悲音。

第22回,元春要每人制作一個燈謎,探春所制打風箏,惜春所制打海燈,分別預示了兩人結局,一個遠嫁,一個出家。而且,賈政看了元春所制(謎底為爆竹),想,“今乃上元佳節,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為戲耶?”看了寶釵的(謎底為更香),賈政又想,“ 只是小小之人作此詞句,更覺不祥,皆非永遠福壽之輩。”而賈政自己制的謎是“身自端方,體自堅硬。雖不能言,有言必應。”謎底為硯臺。——真是“有言(硯)必應”,今天有個“硯臺”,所有的話都會應驗。賈政的預感一點不差,賈府勢敗,寶釵福薄。

第50回,史湘雲製作燈謎,“溪壑分離,紅塵遊戲,真何趣?名利猶虛,後事終難繼。”謎底是

“耍的猴兒”。——其實應在寶玉身上。石頭離開大荒山,塵世裡一場遊戲,盡歸虛空。

第63回,群芳為寶玉過生日。大家行酒令,抽花名,探春抽到杏花,那紅字寫著"瑤池仙品"四字,詩云:日邊紅杏倚雲栽。注云:“得此籤者,必得貴婿,大家恭賀一杯,共同飲一杯。”眾人笑道:“……我們家已有了個王妃,難道你也是王妃不成.大喜,大喜。”——後來賈探春遠嫁藩王,成為王妃。

襲人抽到一個桃花,卻是一枝桃花,題著"武陵別景"四字,那一面舊詩寫著道是:桃紅又是一年春。——襲人最後並沒有跟著寶玉,而是遇到了她的又一個春天。

《紅樓夢》裡這些讖語,早已暗藏了每一個人物的結局

三、日常話語之讖:說話可要小心

有時候隨隨便便一句話,當時無心,結果竟成了真的。不幸的是,好事少,壞事多。

壞事多,有的應在眼前,有的應在將來。

第12回,鳳姐要賈瑞晚上在某處等著,賈瑞道:“果真?”姐道:“誰可哄你,你不信就別來。”賈瑞道:“來,來,來.死也要來!”——果然來了,果然送了命。

第30回,金釧與寶玉相互調笑,“你忙什麼,金簪子吊在井裡頭,有你的只是有你的。”——結果被王夫人驅除,投井而死。

第30回,寶黛口角,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寶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寶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所以黛玉死後,賈寶玉出家。

第68回,王熙鳳大鬧寧國府,

“回來咱們公同請了合族中人,大家覿面說個明白,給我休書,我就走路。”——王熙鳳最終被休。 

第31回,晴雯給寶玉說了幾句,賭氣回嘴,“二爺近來氣大的很……何苦來!要嫌我們就打發我們,再挑好的使。好離好散的,倒不好?” 又說,“我一頭碰死了也不出這門兒。”——晴雯結局,就是被逐出大觀園,淒涼死去。

也有好事應驗,雖然有的當時不一定是好話。

《紅樓夢》裡這些讖語,早已暗藏了每一個人物的結局

第27回,小紅給王熙鳳取東西,晴雯冷笑道:“怪道呢!原來爬上高枝兒去了,把我們不放在眼裡……有本事從今兒出了這園子,長長遠遠的在高枝兒上才算得。”——小紅還真被王熙鳳看中,離開怡紅院,跟了王熙鳳當差。

第39回,李紈說平兒,“可惜這麼個好體面模樣兒,命卻平常,只落得屋裡使喚。不知道的人,誰不拿你當作奶奶太太看。”——王熙鳳被休之後,平兒成了“二奶奶”。

第42回,劉姥姥給巧姐取名,“日後大了,各人成家立業,或一時有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難成祥,逢凶化吉,卻從這巧字上來。”——巧姐最終得劉姥姥搭救。

那些無法驗證的,留下許多問號

這些讖語設置精妙,芹翁匠心,讓人回味無窮。只有前80回傳世,真是可惜!張愛玲就說過,人生有三恨:一恨鰣魚多刺,二恨海棠無香,三恨紅樓夢未完。

前80回裡,有一些明顯是讖語的東西,可惜無法驗證,留下很多問號。

如賈雨村,第1回,高吟一聯:“玉在中求善價,釵於奩內待時飛。”上下聯首字肯定扣黛玉、寶釵,而上聯尾字“價(賈)”,下聯末兩字“時飛”,則是扣賈雨村無疑。因為他“姓賈名化,表字時飛,別號雨村”。這個對聯,說明賈雨村將在黛玉、寶釵兩人的命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可能成為木石前盟與金玉良緣兩項姻緣鬥爭的一個樞紐。

《紅樓夢》裡這些讖語,早已暗藏了每一個人物的結局

如黛玉是怎麼死的。第57回,紫鵑忙上來捶背, 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鵑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繩子來勒死我是正經!”所以黛玉最終很有可能是自縊而死,不是病死,也不是像劉心武說的什麼蹈水而死。這才與“玉帶林中掛”的判詞契合。

如李紈,第50回,李紈笑道:“`觀音未有世家傳',打`四書'一句。”湘雲接著就說`在止於至善'。”……黛玉笑道:“哦,是了.是`雖善無徵'。”揭示李紈不像表面那麼好,都說她好,但沒有證驗。判詞裡說“如冰水好空相妒,枉與他人作笑談”,但是前80回裡,李紈的形象一直很好,沒有什麼可以笑話的事,可知應該是後來晚節不保,做了錯事,斷送一世英名,成為別人的笑談。

可惜,這些都無法驗證,只能自己瞎猜一猜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