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樣式雷,普祥峪、普陀峪定東陵(慈安、慈禧陵)燙樣,故宮博物院

如果請你說出幾個中國古建築的名字,我想大家最熟悉的大概首推故宮,然後是天壇、頤和園、天壇、避暑山莊……

這個名單會很長很長,我們就不一直排下去了,但是排在前面的這些,都與一個家族有關,當然,我說的不是清代帝王愛新覺羅家族,而是設計建造出這些建築的人——雷氏家族。

在清代,為負責皇家設計建築並監管施工的專門機構叫做樣式房,雷氏家族的七代人都做了樣式房的頭兒——掌案,所以大家便稱這個家族為“樣式雷”。

樣式雷是南方人,第一代名為雷發達,在康熙年間從南京(當時叫江寧)來到北京,因為身懷技藝,所以便在紫禁城謀到了差事。

經過第一代“北漂”雷發達的努力,真正讓真正讓家族聲名鵲起,並且地位穩固的,是第二代的雷金玉。

他的人生轉機來得很有戲劇性。

據說康熙中期重修太和殿,在工程接近竣工的時候,要舉行上樑儀式,這是建築竣工的重要儀式,所以當天康熙皇帝也親臨了太和殿。

也不知是上樑的木工技術不好,還是皇帝來了緊張,到了上樑的關鍵一刻,榫卯總是合對不上。這可是大大的不吉利,皇帝如此就此生氣,有人就可能掉腦袋。當然,你猜也猜到了,這時候雷金玉藝高人膽大,自告奮勇上去裝梁,只啪啪幾斧頭便輕鬆解決了問題。

康熙皇帝很欣賞這個年輕人,於是召見他,問詢幾句後發現這個木工才思敏捷,很對自己的路子,所以當場讓他當了樣式房的掌案,這件事便記錄在了雷金玉的墓誌裡。

不僅如此,連康熙都在《暢春園記》裡提到過這位傑出的匠師,並表達出皇帝的牽掛,作為當時的工匠,一生的殊榮也莫過於此了吧。

雷氏家族從這一刻起開始走向了巔峰,我們中國建築史也就此迎來了一段特別的輝煌。

樣式房要負責為皇家營造宮殿、皇陵、園林等等,尤其在大興土木的清代,樣式雷家族花費的心力可想而知。

這個家族因為聲名響亮,所以不僅為皇帝營造各類建築,也受聘於王公貴族,為他們設計府邸等等,樣式雷家族200年間前後八代人究竟設計了多少建築,現在很難統計出確切的數字,我只抄錄大家常提到的,如下:

故宮、北海、中海、南海、圓明園、萬春園、暢春園、頤和園、景山、天壇、清東陵、清西陵等。還有京城大量的衙署、王府、私宅以及御道、河堤,還有彩畫、瓷磚、琺琅、景泰藍等。此外,還有承德避暑山莊、杭州的行宮等皇家建築。

因為樣式雷的作品太多成就太高,大家喜歡用這個數據來概括——中國現在五分之一的世界文化遺產都是樣式雷的作品!

要知道,這每一處遺產都不是單獨的建築,而是一座浩浩蕩蕩的建築群啊!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圓明園因為損毀嚴重只留下遺蹟,無法入選世界文化遺產,但這個萬園之園的總設計師,也正是樣式雷!

還需要說什麼呢?

不過,這份榮耀是樣式房掌案的人前輝煌,在它背後的,是樣式雷家族背後無數個殫精竭慮的不眠之夜,甚至第六代樣式雷為了給慈禧太后設計陵寢數易其稿,最後耗盡心血勞累而死。

每一點光芒,都是點燃生命散發的啊。

當年沒有電腦幫忙,所有的設計工作全靠手繪,繁瑣程度可想而知。

皇家工程遠比普通百姓的居所要求要高得多,先是要看好風水選好址,當然這並不由設計師負責。

然後再由專門的算房丈量出面積等相關數據,最後才由樣式房根據皇帝的要求和想法進行設計。

設計時要繪製大量的圖樣,包括總體平面圖,透視圖,局部圖,放大圖等等,也就差不多現在是測繪圖、規劃圖、設計圖、施工圖、竣工效果圖,由粗到精一應俱全。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東陵風水圖、地盤尺寸圖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定東陵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圓明園總設計圖

不過,這還沒有完。要呈給皇帝御覽,這還不夠。因為皇帝對於建築畢竟是外行,看這些圖紙還是太抽象了,所以還需要更加具體的東西,那就是建築模型。

古代的木建築結構複雜,細節繁複,遠比我們現在的樓房要複雜得多,所以製作難度也不知要大多少倍。雖然樣式雷是掌案,統領整個樣式房,但這個精細工作也得他本人直接參與。

這種模型是按比例尺縮小的,有一分樣、二分樣、五分樣、寸樣等,也就是按1/100或1/200 等比例製作模型小樣。

模型用草紙板加漿糊、膠等熱壓制成,所以叫做“燙樣”。

燙樣不光是個建築外觀的空殼子,所有的建築元件,包括臺基、瓦頂、柱枋、門窗都得一一按比例精確完成,房頂是活動的,以便揭開供皇帝和後期的施工者清楚地看到內部結構。

這還沒最後完成。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整體外觀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打開後的樣子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每一部分都可折解

房內的陳設也不能馬虎,既然是效果圖,也包括室內陳設的效果。

所以床榻桌椅、屏風紗櫥也一應俱全,均按比例佈置妥當,這樣才算是完成了。

要是遇到皇帝不滿意,需要再三修改,那工作量就難以計算了。

這些燙樣作為日後施工的模板,上面還被一一貼上標籤,把每一個尺寸都寫得清楚明白,所以即使到現在,我們仍然可以根據這些燙樣和尺寸輕鬆地復原早已消失的古建築。

地安門就是這麼一個例子。

地安門燙樣屋頂上的標籤寫道: 地安門一座,面闊七間,寬十一丈四尺二寸,南北通進深三丈七尺六寸。明間面闊二丈二寸,次間面闊一丈七尺四寸,稍間面闊一丈五尺。簷柱高一丈八尺、徑一尺八寸,中柱高二丈四尺二寸。九檁歇山式屋頂,鬥科單昂。

連我這個外行看了,都覺得清晰明瞭,有據可依。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皇陵

這些圖紙和燙樣在當時可不像現在的建築施工圖一樣可以公之於眾,由於涉及皇家建築尤其是皇帝陵設計佈置,它們都屬於國家機密,需要被悉心保管。

這些珍貴的建築設計資料被樣式雷家族一代代的悉心保存,一直到20世紀30年代,家道敗落生計艱難以後,雷家後人才變賣了這些資料。

好在接手人是中國營造學社,這是中國私人興辦的專門研究中國傳統營造學的學術團體,梁思成、林徽因夫婦正是其中的成員。

說來實在令人痛心,這個成就巨大的家族在第八代之後就開始沒落了,因為到了清末,樣式雷的主要“客戶”皇室早已財力不濟,無力興建大工程,到了辛亥革命後樣式房又被撤銷,加上西方新技術新樣式的湧入,西洋建築日漸“吃香”,樣式雷就日漸凋敝。

許多年過去,故宮、頤和園仍然屹立在歲月裡接受世人的讚美,但樣式雷的名字卻幾乎被遺忘殆盡,直到很晚近,他們留下的圖檔才被學者再發現、再研究,這個家族的傳奇歷史以及我們中國傳統建築的設計方式、思想才被重新發掘出來。

拂去歲月的塵埃,工匠精神,其實一直都在我們的歷史中閃閃放光。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北京最牛家族:200年只幹一事,半個京城都是他家設計

遠不止這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