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裹出倉只要20分鐘

11月11日零點,記者來到京東物流位於武漢新洲區的亞洲一號智能倉群,只見倉庫燈火通明,一片忙碌,大型掛車在各個倉口忙著接送貨物,工人在倉庫內忙著打包、分揀和搬運。伴隨智能分揀中心的投用,消費者“雙11”下單商品,從倉庫到發車最快僅需20分鐘。

下訂單到出倉,最快20分鐘

“今年‘雙11’更忙,但物流園處理能力更強。”相關負責人介紹。10月14日,全面備戰“雙11”的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倉群迎來新升級,超大型分揀中心正式投用,智能分揀中心日訂單處理能力達到100萬件以上。得益於系統性的智能設備應用和訂單的集中式、規模化處理,其整體分揀效率比傳統作業方式提升5倍。

記者從智能分揀線上看到一個正準備送出庫的包裹,信息顯示收貨地址為武漢東西湖區,訂單上面有一個00時16分的時間顯示,工作人員介紹:“包裹是在零點下單,從倉庫打包到分揀好耗時16分鐘,進入集包為4分鐘,從倉庫到集包出發整個過程在20分鐘左右。”

“智能分揀中心投用之前,從倉庫到分揀線上依靠的是人力擺渡,現在都改為傳輸帶輸送。”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倉群2期分揀接貨倉園區相關負責人介紹,他所在的倉庫裡主要出貨的是商超個護清潔類商品,也是網購的主力商品,有這樣的無縫連接,人工壓力明顯降低。

在打包區域,只見工作人員熟練地對每個貨物一一掃碼裝籃,同一客戶的商品被擺放在一起,然後再由工作人員完成包裝,按照大小區分送入不同的分揀中心,流向不同的目的地檔口集包,最後再裝車發出。

分揀中心升級,效率提升5倍

整個環節中,最能體現瞬時訂單處理能力的是分揀基礎設施的搭建,其設計和建設成為備戰“雙11”的重要一環。

記者在小件分揀機前看到,4個供件區採用循環線串聯,每個供件區分別佈置7套人工高速供件臺,每套供件臺前站有一名工作人員,負責選擇小件投入傳輸線,超規件被剔除通過滑槽進入中件分揀機。進入傳輸線的小件,被掃描儀自動拍照識別去向,再傳輸到對應的分揀滑槽。

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前這條線上是由300個智能機器人在工作平臺上分揀,處理能力日均25萬件左右,現在投用的智能分揀中心細化了“中小”件包裹分揀路線,看似路線複雜了,但速度更快。

“以小件分揀機為例,單條分揀線每小時可處理2.5萬件,中小件分揀機加一起,預計單日訂單處理能力均可超過120萬件。”工作人員介紹,這就意味著消費者購買的商品,從貨架揀出、包裝及貼好配送地址面單後,能夠以極快的速度分配到對應運輸車輛,通過豐富的干支線運輸網絡,商品可以第一時間配送到華中各重點省份。

除京東物流亞洲一號智能倉群,記者從市郵管局瞭解到,百世、中通等企業均在漢新增或擴建智能分揀線,今年“雙11”包裹送達效率相較往年將有所提升。

業內相關人士介紹,近年來,蘇寧、順豐、百世等多家企業大型物流園區落戶武漢,成為其佈局中部、輻射全國的重要站點。

圖/記者王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