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的列寧格勒,慶祝十月革命勝利50週年的大遊行


列寧格勒是俄羅斯城市聖彼得堡的舊稱,別名彼得格勒、列寧格勒、北方威尼斯,俄羅斯聯邦列寧格勒州首府。俄羅斯第二大城市,是波羅的海艦隊主要基地,也是一座科學技術和工業高度發展的國際化城市,被稱為俄羅斯的“北方首都”。

聖彼得堡是俄羅斯第二大城市,坐落在波羅的海芬蘭灣東岸,涅瓦河河口。整個城市由100多個島嶼組成,由700多座橋樑連接起來,由於河渠縱橫、島嶼錯落、風光旖旎,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

彼得大帝創建了這座城市,伊麗莎白女皇從意大利請來了一流的建築師和工匠,創建了埃爾米塔日博物館、斯莫爾尼教堂和在皇村的宏偉宮殿。葉卡捷琳娜大帝、亞歷山大一世曾發誓,要把聖彼得堡變成歐洲最美麗的首都。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俄國出現反日耳曼情緒,沙皇政府遂將聖彼得堡改名為彼得格勒。其後蘇聯成立,為紀念領導者列寧於十月革命時曾於該市發動革命,於1924年列寧逝世後,將市名改為列寧格勒。

俄國十月革命是在1917年11月7日發生的,俄國工人階級在布爾什維克黨領導下聯合貧農所完成的社會主義革命。

1917年7月21日晚上11點多鐘,彼得格勒海濱火車站開出了最後一列客車。乘客中有一位芬蘭農民打扮的人,到距芬蘭邊界不遠的拉茲裡夫下了車,他就是列寧!拉茲裡夫湖波光粼粼。列寧就住在湖邊的一座草棚裡。

草棚有個廚房:兩個樹杈架起一根木頭,上面掛著一口小鍋。草棚前,清出了一塊空地,放著兩個樹墩,一個當桌子,一個當凳子。列寧風趣的把這裡叫做“我的綠色辦公室”。他在這裡緊張的戰鬥。他仔細閱讀彼得格勒出版的每一種報紙,分析革命形勢‘它寫出一篇篇戰鬥的檄文送往革命的搖籃,指導革命的進程。


夜深了,響起了木槳拍擊湖水的響聲,布爾什維克黨中央代表來到列寧這裡,彙報工作聽取指示。拉茲裡夫湖畔的篝火在漆黑的夜裡格外明亮,這裡連接著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命運,列寧在這裡刻苦忘我的工作思考,寫下了馬克思主義光輝的著作《國家與革命》,8月中旬臨時政府的秘探盯住了拉茲裡夫湖畔。列寧按照黨中央的指示,裝扮成鐵路工人,避開了反動當局的監視,到達赫爾辛基。

夜深人靜了,赫爾辛基哈格涅卡婭廣場一號樓的一間屋子裡燈火輝煌,已是夜深人靜時,紙和筆摩擦的沙沙聲長久不息,列寧繼續完成他光輝的著作。《國家與革命》是一部關於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光輝著作,它不僅對於十月革命的勝利和第一個無產階級專政國家的建立起了巨大理論指導作用,而且為全世界無產階級革命指明瞭光明的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