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攝影中的M檔適合什麼樣的拍攝場景?

孫雪涵


沒有數碼前你們是什麼動來的?

以前都是手動。

自數碼時代相機來臨,

帶來了很多便利,

如掃街S模式就給我們很大保證。

不過我一直堅持用M模式,

原因是我喜歡操作性,

這也是我一直用尼康的理由。

只有再拍延時時,

我用A模式。

……

(個見分享再於討論,不再爭辯)











李蒼鍵


相機的M檔,可以自由地調節相機的快門速度、光圈大小,但前提是在熟練地掌握了相機的使用和技巧的情況下。

雪景和大片白色背景

無論用什麼相機,拍攝雪景或者是白色的雲海時,效果看起來都是灰色或不夠白的。

因為相機普通使用的測光系統都是以18度灰板的灰色來做為基準值的,純白的主體其測出的值與18度灰板比較的時候,會產生極大的誤差,造成實際測光值會曝欠曝。這時就需要增加曝光量,即增加曝光值(如調整為+1EV、+2EV)以突顯畫面的清晰度。

深色場景

拍攝一身披黑色披肩的人站在深色背景牆前,如使用了自動曝光方法拍攝,這時,相機的自動曝光表會將深色背景看作是18%的中灰色,會導致圖片的曝光過度。在類似的場景當中,為了避免曝光失誤,要靠近人的臉部測光,或者直接測量在同樣場景中自己的手部光線,深色皮膚縮少一檔光圈,淺色皮膚加大半檔光圈,以獲得合理的曝光。

拍攝靜物調整出喜歡的影調

要創造照片的獨特視覺效果,要想辦法去調節拍攝主體及畫面的明暗程度,這種明暗度就是所謂的影調。在注重“神似”而非“形似”美學思維方式的攝影中,“白加黑減”常用於表現影像的不同影調。

要表現影像的不同影調,就需要用到曝光補償,曝光補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利用EV加減拍出喜愛的影調,拍攝出去層次豐富的圖片。


36旅行


請問攝影中的M檔適合什麼樣的拍攝場景?

M檔,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手動檔,這種拍攝設置可以人為控制曝光組合,完全按照我們的曝光設想來對畫面進行曝光拍攝。

本人在日常攝影中,一直用M檔拍攝。

但對有些朋友來說,M檔用的不是太多,到底哪些場景適合用M檔拍攝呢?下面我們共同來交流一下。

1、使用閃燈或棚拍

一般來說,棚拍我們會用到外閃,而在拍攝前影棚相比還是比較暗的,而此時如果讓相機系統測光,就會測試到大光圈和慢速度了,那是肯定無法拍攝的,在這時我們用M檔拍攝,完全根據閃燈亮度等人為控制,拍攝出理想的畫面。

2、極高調或是極低調作品拍攝

有時我們在創作時,需要達到特別亮或是特別暗的作品時,如果讓相機自動設置,那麼肯定是無法表現的,因為相機系統會為我們的畫面進行“均衡”的考慮,我們玩攝影的人也都知道,相機的曝光補償有+3或-3等級別,如果我們要更高一級別的話,相機是無法達到的,所以此時我們就要用M檔進行拍攝,達到我們預期的目標。

3、光軌、流水類拍攝

光軌類是一個大類,我們可以把夜景拍攝、星軌拍攝、星空攝影等題材的攝影歸到這個類別,這一類的題材的拍攝需要數秋曝光或幾十秒甚至是B門進行拍攝,用相機自動肯定是無法實現拍攝過程的,這一類作品拍攝時我們不至要手動設置,而且在拍攝時準備大量的設備附件,比如三腳架、快門線、濾鏡、黑卡等。

我們有時想拍攝流水、雲海等時,想把流水、流雲拍攝出霧化的效果,也是需要用M檔拍攝的。

4、人像、舞臺類攝影

相信我們常用A檔拍攝的朋友有感觸,我們在拍攝人像時,時不時有個別片子的人物面部會很亮或是很暗,這是因為相機要均衡整體畫面的曝光。另外,如果舞臺攝影類,背景都是比較暗的,而聚光燈會照在主體人物上,光比很大,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M檔來拍攝,人為控制,達到完美的效果。

5、堆棧或延時攝影

這一類攝影是攝影中很特別的題材,因為要大量幾近相同的照片進行後期製作,所以這一類作品我們必須固定拍攝時的快門及光圈,甚至拍攝位置(當然在拍攝過程中也是可以調整的),所以說用M檔拍攝是我們必須做到的。

6、光比複雜的場面

有時我們在拍攝時,明暗色塊較小,變動快的場面,就不太適合用其它檔位拍攝,因為這樣曝光或過或欠,比如逆光下、波光閃動的水面等,這一類拍攝時用M檔好操控。

以上就是本人在拍攝中的一點感悟,歡迎各位朋友補充或評論。


劍舞影像


用M檔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手動控制曝光量,一般是有豐富手動經驗的攝影師或者特殊場景才會使用的。如果對曝光量控制都沒有概念,為啥放著光圈優先和快門優先曝光不用,而要用M檔呢?

一、先搞清楚M檔是幹啥的

關於M檔的作用和應用場景,筆者已經不止一次說過了。但還是不斷有沒有拍攝經驗的初學者來問我:老師我第一次用單反,請問M檔的曝光該怎麼控制?我很想問問:連曝光參數和控制原理都不清楚,用M檔能幹啥?又能拍好啥?

我個人從題主的問法來看,判斷您應該不是一個經驗豐富的攝影者。這種情況下,我非常建議您先評估一下為什麼要用M檔,再考慮如何手動控制曝光量的問題。

有人說:哪那麼多沒用的話,人問你啥你說啥不完了?對於這種觀點,筆者個人不敢認同。既然要回答,就要對題主負責,提出有利於提高攝影技能的正確途徑,而不是不問東西,說完拉倒。雖然這種風格的“大師”有不少,但我不是其中一個。

二、能用半自動檔+曝光補償解決的,沒必要用M檔

無論是哪一種曝光控制模式,曝光的前提都是測光。只不過在全自動擋、半自動檔下,測光工作是相機測光系統完成的;全手動檔下,測光工作是攝影者自己用眼睛去“測量”的。所以很多時候使用M檔的攝友都是有豐富的手動測光經驗的:

對於沒有手動測光經驗的拍攝者,小k建議您選擇全自動或半自動曝光模式,如果對曝光量不滿意,可通過相機曝光補償功能進行調節。這樣既可以利用相機的測光系統提高拍攝效率,又可以保留拍攝者在曝光量調節上的自由度。以佳能為例,在機身相應位置可以找到曝光補償按鈕(具體以說明書為準):

按下後結合相機波輪即可調節,具體信息參閱曝光指示器,在相機肩屏或顯示屏上都可以找到:

三、M檔下曝光量的設置參考:曝光指示器

如果前兩條明白了,我們再回到題主問題,說說M檔下曝光量的設置參考——曝光指示器:

曝光指示條依賴於相機測光系統,而相機測光系統是持續工作的,也不受曝光控制模式選擇情況的影響:

唯一的區別是,在全自動或半自動曝光模式下,相機會依據測光系統數據和選定的測光模式直接指定光圈、快門等曝光參數;而在全手動模式下,則由拍攝者來手動確定曝光參數。那種認為M檔下相機測光系統不工作的說法是不正確的。

​說到具體操作,我們舉例說明:曝光指示器上的指示條如果在負號一側,說明曝光不足,拍攝者可以通過增大光圈、延長快門或提高ISO來進行調節,反之亦然。

 


美麗捍衛者


我覺得M檔適合光線變化不大的場景拍攝,比如白天的球場,舞臺表演、走秀,車展等。也適合晚上恆光的場景,比如某段街道,家裡,燈光不輕易變化的地方都可以。M檔最不適合在光線變化太大的場景,比如晚上表演的舞臺經常會根據不同節目變換各種燈光,當然。如果光線變化幅度不大,使用M可以應付很多場合,就算偶爾出現一些過曝或少許欠曝也影響不大,不管用什麼檔偶爾出現曝光欠或過一些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綠豆小兵視界


拍攝模式

P模式:相機自動測光後,按入光量運算出快門和光圈數值。

A/AV模式:光圈優先,用戶可自行選擇光圈大小,相機會自動運算快門速度。

S/TV模式:快門優先,用戶可自行選擇快門速度,相機會自動運算光圈大小。

M模式:全手動模式,用戶可自行選擇光圈大小和快門速度。

所以說掌握了光圈和快門的搭配,應該適合於許多場景。


悠然而為之


目前網上大部分玩攝影的新手,用的都是A, P, S這三檔都認為這3個檔比較方便,能自動幫拍攝者調整相機的參數,提高出片率。但是我覺得,M檔才是更方便,更適合新人的拍攝方式。

為什麼這麼說?首先,最主要的,A, P, S這三檔都受到測光方式的影響,雖然是一樣的環境,一樣的檔位。但是,不同的測光方式,會造就不同的照片效果。基於這種情況,拍攝者進行拍攝時候,還需要考慮使用那一種測光方式來進行測光。而我使用M檔時,完全可以只用點測光來進行拍攝。單反相機M檔時的測光儀大家都會看不?如果不會看,自己查一下說明書。很簡單的。關鍵的來了哦。

當我用點測光,M檔拍攝一幅畫面,一般是先設置好需要的光圈值,然後透過取景器觀察景色。粗略地構一下圖。然後,晃動鏡頭,把對焦點移到畫面中差不多中等亮度進行測光。當然這時如果想把畫面拍攝的暗一些,那麼我們可以把對焦點移到畫面中比較亮的部分上。相反,如果想拍得亮一些,那麼我們就把對焦點移到畫面中比較暗的部分上。相機測光後,給出曝光度。隨後根據曝光值調整快門。直至曝光度顯示曝光正常。然後就可以回到先前的構圖,以目前的參數正常進行拍攝了。

第二點,A, P, S比較壞,明明很笨,卻要裝聰明。你用他們進行拍攝時,他們是不會分辨淺色和深色的。因為他們只認識灰色。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淺色物體反光度高,深色物體反光度低。當你要拍攝白雪時,A, P, S檔的相機會把白色誤以為是很亮的光線,所以自動降低曝光參數。結果把白雪拍成灰色。反過來,當你要拍攝黑炭時,A, P, S檔的相機會誤以為拍暗處的東西。結果調高了曝光的參數,結果把黑炭也拍成了灰色。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單反上增加的曝光補償的功能,讓你白加黑減。但是為什麼我們還要去考慮加多少,減多少呢?用M檔啊!M檔多乖啊,不認識淺色和深色,咱就承認,把曝光度拿給主人看。讓主人決定多少曝光度。

拍攝過程基本上和上面劃線部分描述的一樣。只不過,拍攝淺色物體時,需要調整快門至曝光度顯示儀停留在稍稍過曝的的位置。而拍攝深色物體時,將快門調整至曝光度顯示儀停留在稍稍欠曝的位置上。然後進行拍攝。

結合上面兩點,我們可以看到,M檔既不用管測光方式,僅用點測光即可。又不要問什麼曝光補償。只要瞄著亮點,看看曝光度,撥一撥快門撥輪。就行了。拍廢了,大不了加一檔或者減一檔快門再拍。就這麼簡單!


大丁視界


我認為,M擋主要適合對靜態和固定對象拍攝,如夜景、瀑布、星空、風光等,不適合紀實類攝影如街景抓拍等。抓拍需要眼疾手快,稍縱即逝,同時,M擋需要練好對焦基本功,最近一個影友讓我看他拍的白天鵝,80%都經糊的,一問,原來用的M擋,對焦不適所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