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辭四個月,負債6w,我快要抑鬱了

“我裸辭四個月,但是我覺得自己快要抑鬱了!從前公司離職的時候,覺得憑自己工作經驗和能力肯定很快就可以找到工作。所以剛開始那一個月,該吃吃,該玩玩。玩了一轉下來,滿懷信心開始投簡歷找工作,剛開始的確也有很多面試邀約,把規模小的,距離遠的公司都排除掉之後,有選擇性的去了幾個面試。面試結果卻是很挫敗,收到的offer都不是自己想要的。慢慢地,面試邀約也少了,每天不停投簡歷,等面試電話,跑面試,從開始的有選擇性篩選到後來的來者不拒,懷疑自己,是能力不行,還是專業不夠,還是面試表現不好?不停地質疑自己!但又不敢跟家裡人說,家裡正在裝修,之前還一次性地從信用卡取了六萬給家裡。換句話說,裸辭後沒收入的我,需要保證自己的生活的同時每個月還要還信用卡。這一切都讓自己好焦慮……”

裸辭四個月,負債6w,我快要抑鬱了

面對這樣的訴說,叨叨不知道該跟對方說什麼!裸辭,最近在90後很是流行。工作不順利,同事不好相處,不喜歡領導風格……等等都可以成為裸辭的理由。因為部分目前還沒進入“上有老下有小中間有伴”這個階段的90後覺得工作得不開心,就換,沒必要讓自己受委屈,誰還不是個傲嬌的小公舉?但是叨叨真的奉勸各位有裸辭衝動的親三思而後行,裸辭不是你想辭就能辭的啊!

就拿叨叨自己說吧,之前也有過裸辭,把自己逼到死衚衕的經歷。也是說在原公司工作了兩年多,發現團隊發展,自己自身晉升無望,直接就裸辭了。雖然說後面很快就又找到了另一份工作,但是因為工作內容不是預期的,決定及時止損,在試用期就離職了。這可好,後來不斷面試,卻發現面試的公司越來越差,自己心態也崩了。在家冷靜了一個月後,調整了自己心態,梳理自己優劣勢,重新確認求職方向,並一邊跑面試,一邊學習相關技能充實自己。裸辭大概三個月,終於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

叨叨親身用血的教訓,明白了在裸辭之前,我們都要做好那些打算。

第一,要有足夠的心裡承受能力。

做好接下來兩到三個月找不到工作的準備。在面試過程中,你會遇到各種各樣奇葩的面試狀況,還要面對來自親朋好友的各種“問候關心”,否定、挫敗、疲累、自我懷疑……這些負面的情緒都是一擁而上。這時候你要知道不是你不行,只是你不合適而已。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風格,而你在前面的工作中已經潛移默化地建立了自己獨特的職場風格,所以要一下子就找到契合的新公司幾乎是不可能的,這跟找對象是一樣的道理。

第二,給自己預備好至少半年的待業資金。

工作會有的,只是可能比較慢。錢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它不是萬能的,但沒有它卻是會讓人抓狂。裸辭,就代表著在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前,你是完全沒有收入的,所以這時候就要保證之前待業的這幾個月裡,你是沒有金錢這個後顧之憂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在找工作的同時,你還要為溫飽擔憂,那就真是雪上加霜了。所以各位親,在裸辭之前先看看自己的錢包夠不夠鼓。


第三,利用好這段時間梳理自身,有針對性地充實自身。

叨叨建議裸辭之前,大家都先想想自己目前具備的能力有哪些,是不是有底氣出去跟別人競爭。但如果你沒來得及思考這個問題之前就已經辭了,那你在之後也一定要去做這個事情,並將這個空檔期利用好。很多人可能在原單位空有幾年的工作經驗,但實際技能卻沒有多少,出到外面,根本沒辦法跟別人競爭。找工作,經驗是一回事,技能和專業才是硬道理。就如叨叨待業期間就去學了CDR、PS、 PR等現今新媒體必備的技能,也是通過這些技能優勢順利找到心儀的工作。

說到底,裸辭就是一場冒險,有的人是“一直裸辭,一直爽”,但更多的人是“一時裸辭,一直悔”。不是說你裸辭,你有理,很多時候在面試官眼裡,裸辭其實是沒有規劃性的一種表現,他甚至會懷疑你的離職原因,衡量你入職後的穩定性。裸辭有風險,遞信需謹慎啊!

叨叨真心希望有裸辭衝動各位親們要想想想想想……清楚,也希望已經裸辭的能夠順利度過過渡期,找到合適的好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