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中為啥郭芙和郭襄的結局截然相反

《神鵰俠侶》相信大家都看過,郭靖有兩個女兒,一個是和楊過從小一起長大的郭芙,一個聰明伶俐的郭襄。但是為什麼郭芙和郭襄的結局卻截然相反呢?

神雕侠侣中为啥郭芙和郭襄的结局截然相反

郭靖和黃蓉結婚之後,先後生下了郭芙和郭襄兩個女兒,至於黃蓉在陣前生下的郭破虜,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郭芙郭襄姐妹,同是郭靖黃蓉的女兒,可在讀者心目中,其地位卻是天壤之別。

郭芙的人設,刁蠻不講理,在她眼裡,似乎天下人都欠她的,將自私自利四個字演繹得淋漓盡致。尤其後來砍下楊過一條右臂,更是讓她在讀者心中徹底淪喪。

而郭襄則不然,一個極富靈性慧根的姑娘,能和丐幫普通弟子喝一個葫蘆裡的酒,僅此一點,就讓姐姐郭芙望塵莫及。

更何況,郭襄“小東邪”的外號可不是白叫的,武林中很多邪派人物,都自願為其鼓掌喝彩。這個脾氣,倒是很對讀者的胃口,讓大家大呼痛快。

神雕侠侣中为啥郭芙和郭襄的结局截然相反

如果姐妹兩的人生交由讀者來決定,郭芙絕對會被安排一個悽苦的結局,而郭襄則必定成為天之驕女,要多幸福就有多美滿。

可實際在《神鵰俠侶》裡,情況卻和我們所設想的截然相反。

郭芙嫁給了耶律齊,也基本繼承了郭靖的江湖聲望,最後甚至成為丐幫幫主,而郭芙也成了天下人仰望的丐幫幫主夫人。

而郭襄則是“一遇楊過誤終身”,大家都知道,楊過和小龍女伉儷情深,心中自然沒有郭襄容身之處。於是,郭襄便只能丫角終老,可謂孤老一生。

對於郭襄的結局,很多讀者都難免於心不忍。畢竟,如此一個蕙質蘭心的姑娘,本該過上神話裡的公主生活,卻為何就此孤苦一生呢?

其實,就郭芙郭襄姐妹來說,我們的評價都似乎有失偏頗。

首先說說郭芙。雖然,郭芙是一個公主病很濃的女子,也非常的自私,可一生卻並無大惡。之所以被大家所唾棄,主要還是不慎砍斷了楊過的右臂,傷害“主人公”的行為,豈能輕易得到讀者的原諒?而後來嫁給耶律齊之後,夫妻之間恩愛有加,所以說,郭芙從根本上來說,並不是一個大奸大惡之人。

如果一定要評價,或許也就是“家庭背景”造就的。郭靖隱隱有武林盟主之風,郭芙作為長女,其心理,或許就有現代的“白富美”心理,甚至還是一個“傻白甜”的白富美。

而郭襄,按照後人的傳說,說她苦苦尋覓楊過二十年,卻蹤影全無,後來在峨眉山徹底證悟,從而開創了峨眉一派,可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我們假設郭襄能愛情美滿,和楊過比翼齊飛,這樣的情況下,還有後世的峨眉派嗎?顯然夠懸!

而峨眉派在武林是什麼地位?在金庸筆下,峨眉派是和少林、武當、全真三派並肩的地位!

於是,我們便能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少林的創始人達摩祖師,是個和尚,顯然不知婚姻為何物;武當的創始人張君寶、也就是後來的張三丰,就是因為苦戀郭襄不得,而白白等了100年,也是一生鰥居;全真派的創始人王重陽,和妻子林朝英琴瑟失和才大放異彩。事不過三,郭襄的加入,竟然讓四派的創始人都不能婚姻美滿。

我們在說郭襄“孤苦一生”之際,是否有聽說過“達摩祖師孤苦一生、張三丰孤苦一生”之類的話呢?顯然沒有。

既然,我們已經能理解,郭襄如果美夢成真,就沒有峨眉派,而創立峨眉派,反過來又讓郭襄的名字得以傳遍江湖、並世代相傳。

我們也能理解,達摩祖師、張三丰、王重陽三人的孤老,並不能稱之為“孤苦”,同樣造詣的郭襄,為何要被評價為“婚姻不遂”呢?

我們也別簡單地以為,郭襄之一生不嫁,就是因為“一遇楊過誤終身”,也並非“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那麼小兒女之態。

當然,不能否認,郭襄的一生,16歲時襄陽城外的那場盛世煙火,確實讓她迷戀了很多年。但很多年之後,郭襄能在峨眉徹底悟透,那麼,之後的楊過,在郭襄心裡,也就是一個別人的丈夫而已,舍此之外,不復有其它……

因故,我們看郭芙郭襄姐妹的結局,並不能簡單地以為,郭芙粗鄙討厭卻能成為幫主夫人,郭襄靈慧可愛卻孤苦一生。

要知道,郭襄一生的成就,能開創峨眉一派,其成就甚至已經超越楊過,也超越其父郭靖,雖然未能“嫁個好丈夫”,然孤則孤矣,苦則未必,只不過是換一種活法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