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民勤位于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全县国土总面积1.59万平方公里,沙漠和荒漠化面积占90%以上。作为全国防沙治沙重点县,这里的绿洲沿线分布着青土湖、老虎口、西大河、龙王庙4个较大的风沙口,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中被列入“两屏三带”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北方防沙带”。

“村村都是八步沙,人人都是六老汉”。春去秋来,民勤儿女几代人把防沙治沙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使命。


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由于受风沙侵袭和水的影响,民勤绿洲从上古“水草丰美的滨湖绿洲”变成现在“三面环沙的沙海孤岛”,曾一度笼罩在“罗布泊”阴影之下。

“特殊的地理和生态环境,决定了民勤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与风沙抗争的征战史。”据《镇番县志》记载,明天启7年(公元1627年),“飞沙拥城。参将杨钧率军民五百人搬沙以柴草插风墙一百二十丈”,“思患预防,治河培柳,林密沟坚,不敢停沙”。

风沙沿线的村民自发组织起“柳会”“柴会”“风沙会”“风墙会”等管护组织,且有不成文的管理柴湾的乡规民约,对破坏柴湾的乡民进行惩罚。

然而,沙进人退的现实,也一度让这片土地失去了生机。据《民勤县志》记载:新中国成立前,约有26万亩农田受风沙灾害,60多个村庄被沙压,每年约2.3万人迁徙他乡。

发源于祁连山北部的石羊河曾经水流充沛,8条山水河流汇集于此,其中6条支流进入民勤后经蔡旗断面流入红崖山水库。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民勤的径流年均为5.42亿方,占流域总径流的30%。九十年代减少到1.31亿方,占总径流的10%。2005年为0.61亿方,不足总径流的7%。

石羊河水流量的骤减让曾碧波荡漾的青土湖遭受毁灭性打击——明清时期有水域面积400平方公里,1924年以来,再无较大洪水汇入。解放初期,水域面积仍有70平方公里,至1959年完全干涸。

水干风起,流沙肆虐,形成了长达13公里的风沙线,成为民勤绿洲北部最大的风沙口,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在青土湖呈合围之势。2007年10月1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民勤青土湖后坚定的指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岁月铭刻奋斗的艰辛,时代印证铿锵的脚步,每个民勤人都知道,治沙迫在眉睫,已经无路可退。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届民勤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届接着一届干,带领一代又一代民勤人持之以恒战风斗沙,矢志不渝改善生态。

1950年春天,民勤县召开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全民防沙治沙万人誓师动员大会,由此拉开了长达70年抗击风沙的帷幕。

1955年,民勤治沙站从新疆准格尔地区引进梭梭种子,在沙丘上试种成功,一直沿用至今。在总结当地群众“土埋沙丘”“插风墙”“营造柴湾”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了沙丘上设置黏土沙障的治理模式,被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将其命名为“民勤模式”的薛百宋和“母亲抱娃娃”治沙模式。

毕其功于一役,“干在沙窝、睡在沙窝、吃在沙窝”就是当时民勤治沙人的真实写照。千千万万“治沙愚公”、科技工作者同心同向,从一株红柳、一棵梭梭种起,从大炕沿农业合作社、“巾帼不让须眉”的红柳园铁姑娘治沙队到薛万祥、杨可畅和“全国治沙英雄”石述柱,一代又一代民勤人秉承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黄沙相持、相守、相争,以“寸草遮丈风”的韧劲守望绿水青山,谱写了一曲战风斗沙的时代壮歌,积聚形成了“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民勤防沙治沙精神。

据记载,截至1958年,全县共完成造林142万亩、封沙育草353万亩。同年,荣获周恩来总理署名的“建设社会主义农业先进单位”奖状。

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信念坚如磐石,干劲如潮澎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家相继启动实施三北工程、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林业六大工程,民勤防沙治沙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2000年,民勤县启动实施红崖山水库绿色保卫工程,开始每年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义务压沙活动,对龙王庙等风沙口进行集中攻坚。

“每年春秋两季,数以十万民勤人民战斗在风沙线上,与风沙赛跑,与风沙斗争,有教师、工人、学生、机关干部,甚至还跟来年幼的娃娃。”在民勤县林草局副局长赵兵彦的记忆中,那时候一个个“治沙勇士”在漫漫沙海挥锹挖沙,抱草垛、截麦秆、插梭梭,从远处手提肩扛,为每一棵树苗浇上救命水。

防沙治沙是一个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过程,有些区域需二次甚至多次治理,周而复始,不懈努力。

“老虎口”曾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如今,一眼望不到边的梭梭林遥相呼应,曾肆无忌惮的流沙被牢牢“锁定”。

谁能想到,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老虎口大规模的风沙治理共有三次,但都以失败告终。犬牙交错的沙漠、飞扬跋扈的流沙让当地群众深受其害、谈沙色变。从2008年开始,民勤启动实施了老虎口风沙治理工程,通过修建治沙道路分割沙漠、工程压沙、人工造林、封沙育林等措施,历时两年,完成“沙障+梭梭”模式的工程压沙造林10万亩,滩地造林4.6万亩,实施封沙育林2.4万亩,区内植被盖度达到36%以上,流沙得到有效治理。

民勤人民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坚守建设美好家园的信心与决心,不忘初心,接力传承,硬是将昔日黄沙漫天、生态脆弱的“不毛之地”,变成了今天生态良好、宜居宜业的“塞上绿洲”。

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视察时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强调:“特别要实施好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项目,确保民勤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总书记的话滋润了30万民勤人民的心田,更激发了民勤人民防沙治沙的信心和决心。民勤人民牢记总书记嘱托,积极践行“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新理念,认真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沙化土地封禁保护等重点生态工程,大力推广“麦草沙障+落水栽植梭梭”“砂石滩地开沟+落水栽植沙生苗木”等治沙模式。

“我们依托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引进试验尼龙网、土工编制袋、生态垫、化学固沙等治沙新技术、新材料8种,创新展示砂砾石、黏土、棉花秆、芨芨草、玉米秸秆等治沙新模式12种,建成不同类型的防沙治沙示范区5个,老虎口、西大河、青土湖等区域风沙治理取得初步成效。”在民勤治沙试验点,顺着赵兵彦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各种不同的治沙方式都在这里得到充分实践。

特别是2017年,国家启动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工程以来,民勤县在总结历年防沙治沙经验的基础上,改变以往治沙思路和模式,对青土湖等风沙口采取“工程压沙+造林+种草”的模式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将植被保护与警示教育结合,总结治理模式,引进试验聚酯等新材料,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压沙造林基地,为西北地区乃至全国防沙治沙提供绿色范本。2015年4月,民勤县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林业局等11个部委列为国家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

民勤县不断创新防沙治沙模式,积极探索“互联网+防沙治沙”“互联网+义务植树”模式,助推防沙治沙和国土绿化行动,中国绿化基金会“蚂蚁”森林、中日青年林、奇瑞治沙林等生态援助治沙造林基地先后在民勤建成。2018年,民勤被中国绿化基金会授予“生态范例奖”,被甘肃省绿化委员会、人社厅、林业厅授予“全省绿化模范县”。

时至今日,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以上,工程压沙63.3万亩以上,封育天然沙生植被325万亩以上,在408公里的风沙线上建成长达300多公里的防护林带,全县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50年代的3%提高到17.91%,成功阻击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合拢,民勤与“罗布泊”渐行渐远。

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心系桑梓播绿色,敢向大漠谋新路。多年与沙斗争的经验,也让民勤的人们在防沙治沙的过程中逐渐学会与沙共存共生。

“就像沙漠中梭梭林的根部长着极具营养价值的肉苁蓉,人与沙也可以共存。”进入新时代,民勤将治沙与用沙相结合,大力实施“绿化倍增”“绿化递增”行动,做沙文章,唱生态戏,打绿色牌,在沙窝窝里“淘宝”。

培育形成了沙生药材、特色林果、设施种养、精深加工等一批特色产业,开发出枸杞、红枣、酿酒葡萄、苁蓉、锁阳等一批优质沙产品,推出了“民清源”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协会+农户”等产业经营模式,以企业、合作社、协会的方式将广大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组织企业和专业合作认领经济林基地24.83万亩,坚持治沙与扶贫结合,组建防沙治沙协会20家、治沙专业队伍60个,每年吸纳1265名群众参与压沙造林,实现劳务收入1776万元。仅在2017年,全县直接或间接从事压沙造林和沙产业的群众达到11.4万人,实现总产值3.22亿元,形成了治沙与增收的良性互动。

民勤人同时意识到,沙漠也是一种独特壮丽的景观。在民勤依托沙漠资源优势建立的“时光廊道”中,结合廊道两侧沙漠特点,构建“1+1”的防沙固沙体系,保留原始“豪情沙漠、气势非凡”的轮廓和线条感,设置人工景观,形成“人工+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协调空间,打造民勤特色的“豪情沙漠、最美廊道”。

这条见证民勤发展的“时光廊道”将县城、苏武沙漠大景区、石羊河大景区串连成线,形成以沙漠旅游、文化旅游、湿地旅游为极核,以沙水绿洲旅游环为纽带的旅游“金三角”,培育民勤旅游发展新亮点。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如今的民勤正向着一个“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新天地大步向前,实现着成为“沙漠明珠”的华丽蜕变。


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震撼!武威“沙海孤岛”的风沙抗争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