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這次千鈞一髮的彈射,讓K-36D彈射座椅享譽全球

1989年6月8日對蘇聯功勳試飛員安納託利·科沃丘爾(Anatoliy Kvochur)來說是一個永生難忘的日子,當時是蘇聯空軍新銳前線戰鬥機——米格-29繼1988年6月英國範保羅航展之後,第二次參加世界級航空盛會——第38屆巴黎航展的日子(值得一提的是,這屆航展也是我國殲-8II戰鬥機的首次國際亮相)。

正是這次千鈞一髮的彈射,讓K-36D彈射座椅享譽全球

蘇方參展團隊編排了緊湊精彩的表演動作,並由蘇聯最好戰鬥機試飛員之一的安納託利·科沃丘爾操刀駕駛。在他的駕駛下“藍色303”號米格-29有如神助,充分展示出該機大推重比和小轉彎半徑的優異機動性能。

6月8日當天,科沃丘爾按計劃駕機升空表演,一切似乎都很順利。但當他下降到160米低空,以一個大迎角低速通場準備結束這次特技飛行表演時,意外發生了。

正是這次千鈞一髮的彈射,讓K-36D彈射座椅享譽全球

當地時間13點44分57秒,米格-29的右髮尾噴管突然噴出大團火焰,發動機隨即喘振。科沃丘爾立即開啟左發加力增推爬升,但此時飛機的速度只有180公里/小時,方向舵和副翼的操縱力量並不足以抵消寬間距發動機之間巨大的推力不對稱,米格-29不可避免地偏離大迎角姿態向左側轉,載向地面。

在13點45分01秒,米格-29已經處於機鼻垂直朝下的姿態,由於此時飛機的高度和速度極低,根本沒有機會改出。即便在這樣迴天無力的態勢下,科沃丘爾還是沒有立即彈射,而是繼續操縱飛機以確保米格-29不會衝向觀眾。

正是這次千鈞一髮的彈射,讓K-36D彈射座椅享譽全球

兩秒半後,科沃丘爾才在92米高度啟動彈射程序,米格-29的座艙蓋立即被拋掉,緊接著坐在K-36DM彈射座椅上的科沃丘爾被水平彈射出艙,同時戰鬥機撞到了跑道旁邊的地面上,爆炸成一個巨大的火球。雖然人椅在彈射後立即分離,但由於彈射高度過低,科沃丘爾的降落傘並沒有充分展開,直接落到了距離殘骸僅30米的地面,生死未卜。

正是這次千鈞一髮的彈射,讓K-36D彈射座椅享譽全球

機場救援和消防團隊在事故發生55秒後到達現場,科沃丘爾被立即送醫。他非常幸運,在事故中遭受的最嚴重創傷除了身體上的瘀傷外,就是氧氣面罩脫落時對右眉造成的切傷了,他能倖免全要歸功於紅星設計局K-36DM彈射座椅優秀性能。此外巴黎布爾歇機場跑道旁柔軟的草坪也功不可沒,米格-29整個前機身在墜機中一頭扎入草坪,在爆炸中被完整保存了下來。如果科沃丘爾落在水泥跑道上,他的最終命運就很難說了。

正是這次千鈞一髮的彈射,讓K-36D彈射座椅享譽全球

​事後事故調查組通過對航展錄像的分析以及對機身殘骸的檢查,發現這架米格在低空通場中右發至少遭受過兩次鳥擊,因嚴重損壞而失去推力。

這次超低空彈射成功也讓K-36DM彈射座椅一下子出了名,該彈射座椅此後繼續在國際航展眾目睽睽之下多次挽救俄羅斯飛行員的生命,表現出遠超西方彈射座椅的可靠性和低空救生能力,被譽為世界第一彈射座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