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與病人


醫生與病人

以前認識過幾個朋友,常常和我談起他們祖輩行醫的故事。

有一位朋友家在山東,他的祖父是遠近聞名的醫生,住的村裡常常來強盜。半夜裡強盜的馬隊過村子的時候,家家戶戶大門緊閉,沒人敢出聲。莊稼常被洗劫一空,如果強盜見到馬,那是牽來就走,再用燒紅的鐵烙在馬身上燙個印記,這馬就永遠成了他們的了。

有一天,強盜頭目受傷了,請這位祖父醫治。祖父提出個條件,叫他保證以 後不再到村裡來搶劫了。強盜頭目被治好了。以後每次他的馬隊經過這個地區,從不進村,都繞道走。偶爾半夜穿過村裡,就在祖父門口留下些糧食,他一直不忘祖父的救命之恩。

以前的病人治好了病,對醫生有一種“滴水之恩,湧泉相報”的感激,常常盡己所能,帶著東西象走親戚一樣回來探望。強盜都能做到,樸素的百姓更是如此。有些病人很窮,恢復健康後,會到山裡採來珍貴的猴頭香菇相送。

現代的社會就大相徑庭了。來美國後我曾經住在當地的一位醫生家裡。他是一位醫術精湛的老醫生,從內科到外科,各種大小手術都能做,那個鎮上三十歲以下的幾乎都是他接生的。可是近年來他行醫越來越辛苦,即使一眼就明白的病症,他也得要病人去做各種測試,掙來的錢都轉移到太太和孩子的名下,原因是怕病人把他告上法庭。他的一個朋友是位優秀的婦科醫生,那一年被病人告了九次,結果整日小心翼翼,神經緊張。

在現代社會,病人和醫生的關係完全變成了商業買賣的關係。病人出錢買個治療,不滿意了會找出各種理由告醫生。醫生又利用各種儀器,要求病人做各種測試。有了測試結果,開方出藥就有了紙上的憑據,多了一種自我的保護。結果是對病人而言,醫療費越來越貴;對醫生而言,保險費越來越貴,律師也從中撈一把,大家互相算計,關係緊張。形成一個惡性循環,醫療費用也成為整個社會的負擔。

其實一個醫生和一個病人的碰到,那是緣份促成的,哪個病人找哪個醫生都不是偶然的。人常說:“十世修得同船渡”。同船渡這麼簡單的事尚且需要緣份,又何況醫生看病人這麼要緊的事情。一本心理醫生的臨床記錄寫成的故事《前世今生》描述了他的一位病人回憶起前世,發現這位醫生在她的一個前世就是她的老師。醫生與病人緣份可見一斑。

其實人活著就是造業還業,人與人之間就是這種業力輪報的關係。醫生與病人也是如此。醫生治好病人,或許積了德還了業,了結了前世的什麼債。如果醫生做錯了事,拔錯了牙,割錯了腿,或是漫天要價,那就又欠下一筆業債,以後還得還。對病人而言,吃苦就是還業,身體的病痛,精神上的煎熬,治病的化費,每一樣都是在還業。還了業身體才會健康,生活才會順利,

如果只想從醫生那兒得到治療又不願意付出, 病就更不容易好。 (總想佔便宜不想去付出,還想好病,哪有那種美事?希望大家轉變觀念,與人方便,也是與己方便,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凡是多想想他人,不要去過度的維護自己的權利,對於因果來說,人所遇到的種種事情都是以前結的果,想要以後結善果,就得從現在開始種善因,與人為善,不要去爭去鬥,過度維護自己的利益,把利益看淡,這樣我們才能活的輕鬆)

無論是醫生還是病人,每個人都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所做的每件事都按德與業一筆一筆地在生命中記錄著,生生世世一直帶著。古代人明白這個道理,種德行善,知恩圖報。現代人的行為造業甚多,如果不明其中因果,繼續下去,生命就危險了。

不要私存,放到圈子裡,讓更多人知道吧!

關注中華五千年演義,看精彩文章。

微信搜索“五千年演義”公眾號,看更多好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