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神奇般地崛起一座座城,奇蹟般聚起座座金山……”一曲《春天的故事》響徹了中華大地。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在當時名不見經傳的小漁村畫的“圈”,如今已發展成為一座現代化大都市。

“深圳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國際性大都市”,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其實是個誤傳。雖然改革開放後深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改革開放前的深圳並不是小漁村,當時的寶安縣比不少內地縣城都要繁華,寶安縣歷史上規模也很大,小編今天就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一說深圳的歷史。

【深圳概況】

先格式化一下深圳概況: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深圳市在珠三角經濟區中的位置圖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廣東省下轄副省級市、計劃單列市,國務院批覆確定的中國經濟特區。截至2018年,全市下轄9個區,總面積1997平方千米(不含深汕特別合作區,下同),常住人口1303萬人,城鎮化率100%,是中國第一個全部城鎮化的城市。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深圳市行政區劃圖

深圳市地理位置特殊,是連接香港和中國內地的紐帶和橋樑,也是國家定位的粵港澳大灣區四大中心城市之一、國際科技產業創新中心、中國三大全國性金融中心之一,並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深圳水陸空鐵口岸俱全,是中國擁有口岸數量最多、出入境人員最多、車流量最大的口岸城市。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2018年萬億GDP城市統計表

深圳2018年GDP總量為24222億元,排名第三位(前兩位是北京和上海),而且以27%的面積創造了跟廣州相當的GDP總量,深圳的經濟水平可見一斑。

【寶安縣建制】

深圳的經濟特區發展史雖只有30多年,卻擁有超過五千年的人類活動史。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東晉東官郡之寶安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深圳最早的前身為寶安縣,寶安作為縣建制始於公元331年(東晉咸和六年)。晉成帝分南海郡地設東官郡,管轄八縣:寶安縣、安懷縣、興寧縣、海豐縣、海陽縣、綏安縣、海寧縣、潮陽縣。其中寶安縣轄地大概為現今的深圳市、東莞市和香港等範圍,郡治在寶安縣(南頭)。

因境內有座寶山,山中有銀礦,當時的銀沙是銀子製作的寶貴原料。《新安縣誌》雲:“邑地枕山面海,周圍二百餘里,奇形勝跡不一而足,而山輝澤美,珍寶之氣聚焉。故舊郡名以寶安。”這就是寶安縣得名的由來。

南朝梁天監二年(503年),東官郡東部分出梁化郡,治所懷安縣在今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梁化鎮境內,轄懷安、欣樂兩縣。天監六年(507年),東官郡改為東莞郡。南陳禎明二年(588年),復改東莞郡為東官郡。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隋朝南海郡之寶安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隋朝開皇十年(590年),合併梁化郡、義安郡、始興郡、東官郡置循州,寶安縣改屬南海郡。

【東莞縣建制】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唐朝時期廣州總管府-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唐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寶安縣更名東莞縣,屬廣州總管府。東莞縣治置於湧(今莞城街道)。以東莞作縣名由此始,相傳因境內盛產水草(莞草)而得名。這時的深圳雖不再是東莞縣治,但從地區行政核心轉變為海路交通要塞。賈耽在《古今郡國縣道四夷述》一書中載:“廣州東南海行二百里,至屯門山。乃帆風,西行二日,至九州石。”屯門山就是如今香港新界的青山(杯渡山)。作為唐代航海指標的屯門山,地位亦是極重要的。《新唐書》載:“(廣州)有府二:綏南、番禺。有經略軍,屯門鎮兵。”一說這屯門是作為晉朝東官郡郡治的南頭,一說是香港新界的屯門。唐朝潮州刺史韓愈曾有“屯門雖雲高,變應波浪沒”的詩句。

唐玄宗時,南海太守劉巨鱗,曾以屯門鎮兵討平福建海寇,可見寶安在唐朝時已是一處重要的區域和海防要地。到宋朝,寶安不但是中國南方海路貿易的重要樞紐,更是食鹽產區,鹽場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是較為重要的。宋朝的寶安經濟發達,直至元朝,轄區所產珍珠十分著名,並作為貢品。主要出產地點有南山半島的後海和大鵬半島的龍歧以及香港新界大埔附近的大步海。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南宋廣南東路之東莞縣、香山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南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分東莞香山鎮立香山縣(今中山市、珠海市和澳門)。

【新安縣建制】

1394年(明洪武二十七年),在今深圳境內設立了東莞守禦千戶所及大鵬守禦千戶所。有600多年曆史的南頭古城,曾是深港澳地區的政治中心。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明朝廣州府之新安縣-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1573年(明萬曆元年),明朝政府擴建東莞守禦千戶基地,分置新安縣,並建縣治於南頭,轄地包括現今的深圳市及香港區域。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清朝英國香港租借地-譚其驤主編《中國歷史地圖集》

1842年(道光二十二年),清政府與英國籤《南京條約》割讓香港島予英國;1860年(咸豐十年),籤《北京條約》再割讓九龍半島;1898年(光緒二十四年),籤《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國租借新界99年。至此,原屬新安縣的3076平方公里土地中,有1055.61平方公里脫離其管轄,深圳與香港從此劃境分治。

【復置寶安縣】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廣東省寶安縣-中華新形勢一覽圖

1914年(民國二年),為避免與河南省新安縣同名,廣東省新安縣複稱寶安縣,縣治在南頭(址在今南山區)。

1953年,因深圳聯接廣九鐵路,人口聚居較多,工商業興旺,寶安縣治東遷至距南頭10千米外的深圳墟。

【寶安撤縣設立深圳市】

1978年1月,國務院聯合工作組調查研究建立寶安縣外貿基地問題。5月,調查組寫出《港澳經濟考察報告》,建議把寶安、珠海建成商品出口基地。在此背景下,1978年8月,惠陽地委上報省委《關於寶安縣改為深圳市的請求報告》。

1978年10月18日,廣東省委常委會議決定把寶安縣改為寶安市,建立中等的地級市,建成外貿基地。惠陽地委和寶安縣委提出,“改為市,名稱叫深圳為好,因為深圳口岸全世早已聞名,而寶安縣則很少人知道”。

1979年3月5日,國務院批覆同意廣東省寶安縣改設為深圳市,受廣東省和惠陽地區雙重領導。

【深圳經濟特區大事記】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深圳經濟特區初設時的範圍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中通過了由國務院提出的《廣東省經濟特區條例》,批准在深圳設置經濟特區。這一天,被稱為“深圳生日”。

1981年10月,恢復寶安縣,轄深圳經濟特區外原寶安縣區域。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15個副省級城市分佈圖

1981年3月,深圳升格為副省級市。

1982年1月,成立羅湖區,轄經濟特區全部範圍。

1984年2月,鄧小平第一次視察深圳,為深圳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五個計劃單列市分佈圖

1988年11月,國務院批准深圳在國家計劃中實行單列,並賦予其相當於省一級的經濟管理權限。

1989年12月1日,新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誕生。

1990年1月,特區內撤銷羅湖、福田(原上步)、南頭、蛇口、沙頭角5個管理區,成立羅湖、福田、南山三個市轄區。其中沙頭角、羅湖2個管理區合併組建羅湖區。

1992年11月,民政部批覆,經國務院批准,同意撤銷寶安縣,設立寶安區、龍崗區(1993年元旦實施)。

1992年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予深圳市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市政府制定地方法律和法規的權力。

1997年10月,國務院批准增設深圳市鹽田區(1998年實施),轄從羅湖區劃入的沙頭角鎮和鹽田、梅沙2個街道。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鹽田區,仍為特區範圍。

2004年6月,深圳成為全國首個無農村無農民的城市。

2010年7月,深圳經濟特區範圍延伸到龍崗、寶安。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示意圖

2015年4月,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前海蛇口片區正式掛牌啟動。

2016年10月,國務院批覆同意設立深圳市龍華區和坪山區,以龍華、大浪、民治、觀湖、福城、觀瀾等6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龍華區行政區域;以坪山、坑梓2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坪山區的行政區域。

2018年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深汕特別合作區位置圖

2018年12月,中國共產黨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工作委員會、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委員會正式揭牌,為深圳市委、市政府派出機構。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粵港澳大灣區示意圖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深圳發揮作為經濟特區、全國性經濟中心城市和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引領作用,加快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城市,努力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創新創意之都。

2019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正式對外發布。《意見》指出,到2025年,深圳經濟實力、發展質量躋身全球城市前列,研發投入強度、產業創新能力世界一流,文化軟實力大幅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生態環境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建成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

【結束語】

不要說深圳是一個沒歷史的小漁村,從寶安縣建制開始說說深圳歷史

深圳市擴容範圍(假設)

如果深圳在地域面積上適當擴容,甚至行政區劃上適當突破,再加上人才吸引力、科技創新力、特區競爭力,深圳的未來將更不可限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