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我們今天不講香港當下,來講講香港的過去。

很多人以為香港沒有什麼歷史,是從近代才開始有人氣的。

其實不然,早在六千多年前,來自長江流域的原始人,一路遷徙來到了香港地區,並在此地生活,留下了文明的足跡和最初的一批住民。

考古學者在香港發掘出12處新石器時代中後期遺址,和14處新石器晚期遺址等,從這些遺址中所挖掘出的石器陶器,樣式和工藝都和同時期的長江流域類似,這說明了六千年前香港地區就有了住民,而且這些住民以極大可能來自長江流域。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不過稀少的人煙,讓香港一帶直到春秋戰國時期,才擁有姓名。

那時候人們對南方沿海一帶的地區統稱為“百越”,這是相對於中原地區而言的,所以覆蓋的面積相當廣,從廣州福建一直到上海江蘇,都屬於百越。

“自江以南則曰越”,百越的越就通今天的“粵”,香港所在之地是百越中的南越。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春秋戰國時期的香港,是不折不扣的蠻荒之地,周天子都不想多搭理的地位,因為離當時的楚國比較近,周天子便屢屢向楚國下令,讓楚國早點想辦法把這些蠻荒(南越)收拾了。

楚國也很聽話,很快兼併了百越,香港一帶成了楚國的地界,史書記載“楚子稱霸,朝貢百越”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百越自然而然就屬於秦國。

秦始皇對香港一帶的治理一直很上心,對這一帶進行了軍事佔領和基礎建設兩手抓策略。比如,最初的建長城計劃,甚至包括香港所在的嶺南一帶的。並且將那些不好好工作的獄使,流放到香港一帶建長城。

《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太平御覽》“適治獄使不直者,築長城至南越之地”

可惜南越香港那片的長城還沒建好,大秦就亡了。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不得不說,香港容易出亂子的例子從這時候就開始了,秦朝滅亡之後山中無老虎,香港南越一帶就開始鬧了。

藉著天高皇帝遠,當地的小小縣令也乘機造反生事,直接將自己立為南越武王,想要自立國家稱王。

可惜小縣令的皇帝夢做了一半,西漢政權就建立了,西漢並沒有縱容讓南越武王繼續舞蹈,漢高祖劉邦很快出兵鎮壓了南越武王政權,之後南越地區持續起義了三四次,也全被鎮壓。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漢武帝時期,加強了對地方控制,設立十三監察區,香港一帶被劃到了南海郡博羅縣管轄。有了朝廷正式管轄之後,南越地區終於消停下來了,並表示“真香”。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至此之後,香港一帶作為用於流放人的偏遠地區,存在感一直非常低,不被重視到連行政劃區都經常變。東晉時期,被劃給了東莞郡,隋朝時期,劃到了寶安縣,唐朝又迴歸了博羅縣。

不過,唐朝時期算是偏遠的香港地區的第一次高光時刻,海上絲綢之路的開啟,讓香港一帶成了對外的門戶之一,在古代這種地區被稱為“屯門”,是需要出兵鎮守的貿易要地。

《新唐書·地理志》“廣州通海夷道”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因為香港的特殊地理位置,所以再度被重視起來,唐朝滅亡之後的五代十國時期,南越一帶又開始蠢蠢欲動。

唐王朝派去香港南越一帶鎮守的節度使劉隱,看大唐亡了,心思就開始活絡了,自立自己為南越王,並自稱國號為漢,史稱“南漢”。這一時期,香港地區就已經有了一些貿易往來,南漢也利用香港地區的地理位置,向過往的船輛收取一定的過路費(關稅)。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可以看出,香港一帶的地位,是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而提高的。

早在唐朝時期,人們就已經開始認識到了這些港口城市的重要性。

南漢政權存在到宋朝建立,被再次滅亡。香港成了宋朝的一個偏遠縣區,屬於東莞郡管轄。

至此之後的元明兩朝,皆是如此。

香港地理位置優越,導致在明朝時期,就已經有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等海盜、商船,想要武力佔領香港,但都被當地居民和朝廷駐兵一一擊退。

萬曆十四年(1568年),兩廣總督吳文華說:“南頭為全廣門戶,控制蠻倭,請以總兵移鎮,蓋番船固可直達澳門,而由澳門至省,則水淺不能行,必須由大嶼山經南頭直入虎門頭,以抵於珠江,此南頭所以為全廣門戶也。”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倭寇圖卷》·明

在明朝時期,香港就已經作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港口城市,負擔著中國與海外的貿易往來,而“香港”的名字,據說也是因為這一時期的貿易往來而得名。明朝開始,香港島南部的一個小港灣,為轉運南粵香料的集散港,因轉運產在廣東東莞的香料而出名,被人們稱為“香港”。

也是因此,運送英國鴉片的商船,到中國的第一站,一般也都是香港。

早在乾隆年間,英國的軍艦星它號就曾登錄香港,並對香港一帶的環境進行了考察,至此之後,英國的商船順理成章的停駐香港港口,甚至為了貿易方便,在香港建築居住地。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1841年,第一次鴉片戰爭之後,英國強佔香港地區,次年簽訂了《南京條約》,將香港割讓給了英國。

那時候的香港,受明朝以來的倭寇海盜之亂影響,原住民並不是很多。所以在英國殖民初期,香港是一個混亂的罪案高發,黑社會橫行的邊緣社會。

只有一些處於灰色地帶的人群,及來自內地社會底層的華人華工敢來香港,這些華人華工,希望在混亂的香港淘一筆金,最終的目的,還是帶著錢還鄉。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所以在香港殖民地建立初期,香港住民對內地的歸屬感非常強烈。

這也是為什麼,後來香港能成為辛亥革命的重要根據地。

在辛亥革命期間,香港既是革命黨人策劃和籌備起義工作的中心,又是籌集和分配軍火物資的主要根據地,是內部人員的秘密聯絡中心,也是革命成員逃避清廷報復的避風港。

領導辛亥革命的孫中山,1884 年曾到香港讀書,後來更是經常往返於港澳之間,從事秘密革命活動。

《香港電訊報》記載:“熱心支持反清起義,慷慨獻出財產資助革命的人,沒有哪個地方比香港更多的了。”《中國日報》“中國者,中國人之中國也”霍啟昌:“沒有香港和香港華人的支持,中國近代史上革命的進程無疑將會採取不同的形式和方向。”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很多人會以為民國那一段時期,是香港最繁華熱鬧的時期,其實不然,那時候的香港很重要,但總體來說沒那麼重要。

因為隨著中國的一步步開放,更多的港口城市作為香港的競爭者而出現,香港已經不具有優勢。在20 世紀50 年代之前,香港的經濟貿易和文化交流功能都無法與上海相比。

香港往事丨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但是,在1949 年新中國成立之後,西方對中國大陸進行了貿易封鎖,使得東方明珠上海黯然失色,香港這才有了表現的機會,取代了上海成為了經濟貿易和文化中心。

香港的地理位置,成也敗也。

很多學者認為,20 世紀50 年代至70 年代,是香港社會逐漸發展完善,並孕育出現在的香港社會氛圍的一段時期。

也是這一段時間,香港經濟高速發展,香港與內地經濟、文化的雙重割裂,導致了越來越多當初從內陸來到香港的“淘金者”,對身份認知產生了割裂。可以看到,這份無所適從的割裂感,直至香港迴歸,直至現在,已經對整個香港社會有著重大的影響。

這就是香港從6000年的歷史概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