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0月了,種植小麥什麼時候最合適?有啥說道嗎?

三農種植通


明天就是國慶節了,也就進入了10月份了,10月份是我國南北地區大量種植小麥的時候,但究竟什麼時候種植小麥最合適呢?根據這些年農民種植小麥的時間來看,國慶節期間正是小麥種植的最佳的時間,超出了國慶節小麥的種植稍微晚了一些,也就是出苗稍微慢了一點,不利於小麥的分櫱,以至於影響小麥的產量。



其實嚴格意義上來講,就是10月1~10號種植小麥是最佳的時間,如果超出了這個時間種植小麥,每天都需要增加小麥種子的數量,按照正常的規律來計算,如果多拖延一天種植小麥就需要多家種子0.8斤左右。在這期間內種植小麥每畝的種子的使用量,基本上在15~18斤之間,如果種植種子過多的話會出現種苗過多,不利於小麥的分裂,也就使得來年春季出現了小麥過密的現象,有可能會出現倒伏。



俗話說“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平原”,“秋分前10天不早,秋分後10天不晚”,這是農村的俗語,都說明了根據海拔的高度不同,所種植小麥的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如果說在海拔比較高的是丘陵以及山地來說,種植小麥需要早一些,畢竟海拔越高溫度越低不利於小麥的發芽,海拔越低溫度相對來說是比較高的,不宜種植小麥過早,防止出現過苗的現象,也就是小麥提前拔節不利於越冬。當然也根據南北緯度不同溫度也不同,所以南方種植小麥的時間相對來說比較晚一些,北方地區小麥種植相對比較早一些。



俗話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其實現在對於華北等地區這句俗語就有點不適應了,一般都推遲了10天左右的時間進行種植。主要是因為近些年來大氣的溫度上升的比較快,使得北方地區的節氣是否有些拖延,也就是說霜降的到來卻沒有下霜的現象,下雪的季節卻沒有下雪,這更利於小麥的生長,但是年前不能夠使小麥過往的生長,否則影響了小麥春季的生長。所以現在種植小麥的最佳時間就是在國慶節期間。



總之,進入10月了,也是小麥種植的黃金季節,現在農民都在搶種小麥,畢竟時間不等人,誤了一時等於誤了一季。也就是說小麥種植的最佳時間是10月1號到10月10號,主要是因為現在大氣的溫度非常的高,而且出現了冬季變暖的現象,這會使得小麥的生長出現提前過旺的狀況,提前吸收了施用的肥料,等於浪費了肥料的使用率。所以現在種植小麥一般都是向後延伸,畢竟現在冬季該下雪的不下雪了,也就是冬天變暖使得小麥種植有所拖後的現象。


宗元三農堂


前幾天剛忙完玉米之事,今天又去田裡深耕翻土,明天就要開始大面積種植小麥了。每年我們家都是選擇在國慶期間種植小麥,因為這個時候的天氣不再那麼燥熱,是小麥種植的最佳時期。下面由我與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為何選擇在這個時期種植小麥。

我們祖輩都是種植小麥與玉米,所以對小麥的種植還是有一點經驗分享的。每年,我們都是選擇在10月1日—10月7日期間種植,這個時候也是小麥的最佳種植期。在我們北方,目前早上的溫度在15—18度左右,非常適合小麥的生長。因為此時土壤的溫度不再那麼高,太高的溫度小麥生長會非常快,而過早生長在冬天就會出現分櫱的現象,不利於高產。但如果超過十月中旬才種植的話,那麼就會影響種苗了,對它的生長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小麥種植是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及恰當的播種技巧,才能助長。而播種時間我們已經選擇在十月初,那麼還有其他技巧呢?第一就是種子的質量,通常我們都是在正規銷售渠道購買種子,一般我們都是選擇抗倒伏,抗赤黴病的小麥種子,這些都是前提條件,只有基礎打好了才有後面的保障,我們基本上是選擇西農511或克春14號的麥種來種植。在田間管理上,我們採用農家肥做為基肥即可,種植密度不宜過大,正常每畝的用量在18-20斤即可。因為冬季的風相對比較大,如果太密了,很容易引起倒伏現象。同時在生長期間,我們一定要注意病蟲害的出現,特別是赤黴病的出現,更是要及時處理治制。

小麥在十月初種植,在次年四五月收成,種植是有一定技巧,一定要提前掌握方可,不然會影響到產量。你們種植小麥是選擇在什麼時候呢?歡迎下方留言探討。


村裡說農事


進入10月了,種植小麥什麼時候最合適?有啥說道嗎?

就在前兩天,我家一直忙著小麥種植的事,一刻也不能閒著。今年,我家總的種植20畝,堪稱最大規模。由於今年小麥整體價格與同期相比持平。但像老話說的”平三年,高一年“,小麥已經連續三年價格平穩,所以在明年會有一次大的調整,我家就是想抓住這個機會擴大規模種植。那麼小麥到底什麼時候種植比較適合呢?下面由我與大家分享我的實際種植經驗。

小麥最佳種植時期

根據我們家十幾年摸索出來的經驗,小麥最佳種植時間為每年秋分後的5天至15天,這這期間的10天是最佳時間。大家都知道,秋分一過,冬天不遠了,此時的天氣逐漸轉涼,土壤的溫度也不會那麼炙熱,所以這個時間段是最好的種植時期。因為過早種植,溫度過高,小麥種苗的速度就會變快,到時候就會出現瘋狂生長及分櫱的現象,對產量有巨大的影響。但如果超過這個時間種植,那麼天氣轉涼,小麥出苗率將會降低,這個也同時影響到明年四五月的產量。所以在小麥種植的時間一定要選擇好,過早或過晚種植都會影響到小麥的產量。

小麥種植前準備工作

1、選擇麥種規格:小麥種植是需要一定技巧,並不是直接把種子撒在地上就可以了。在我們家,必須提前選擇產量高的麥種,這種麥種要選擇粒大飽滿又重,這樣才能傳承優良基因保證產量。

2、深耕與基肥:利用玉米秸杆還田後,我們要對土壤進行深耕翻土,同時拌上基肥,最好使用農家腐熟的畜糞即可,這些是提供小麥生長的基礎。

當然小麥在生長過程中也離不開追肥,澆水及病蟲害管理,這些都是需要精心照顧的,才能保證產量。今年總的種植20畝,也是需要來年能有個好收成,所以在種植一定要選擇好時間方可,不宜早也不宜晚。以上是我的個人經驗,期待您下方留言探討。


一般


小麥主產區是在我國的北方以及西南地區,進入十月份之後,農民就要開始忙碌種植小麥了,但是小麥那個時間段最適合種植,這個就要憑農民自己的經驗來判斷了。小麥種植宜早不宜晚,如果種植晚了,尤其是像北方天氣變化比較快,可能一個冷空氣下來,就正式入冬。現在正值10月份還只是秋天,天氣比較涼爽,真是種小麥的最佳時期。如果種晚了的話,小麥由於氣溫下降比較快,生長會比較緩慢,分葉也慢,後期就會影響小麥的正常生長。

一般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小麥種植最佳的時候是在10月上旬到中旬,再晚一點就不利於小麥種子發芽了。播種越晚的話,種子發芽率就越低。因此如果農民錯過最佳時間播種,那麼為了提高種子的出芽率,就必須要多播撒一些種植,這樣成本又會增加不少。但是這樣又會出現一個問題,萬一出芽率很高的話,那麼小麥苗太擁擠又回不利於小麥生長。因此一定要把握最佳的種植時間,這樣的話才能讓小麥更好的生長。

由於我國南北緯度跨越較大,再加上海拔因素的影響,小麥種植的時間並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具體的環境和氣溫來決定。我們只要遵循一個規律,那就是氣溫下降較快的地方,小麥種植應該要趁早,如果氣溫下降比較晚的地方,那麼小麥不應該種的過早。比如我國的北方地區,小麥種植的時間明顯要比南方提前,因為北方氣溫下降一半在10月之後就會開始,而南方可能等到11月份氣溫才會有所下降。

另一個就是海拔因素了,一半海拔較高的地方常年氣溫會比海拔低的地方要低,因此像我國的雲南和西藏地區種植小麥的話,一半都會比較早,因為海拔太高,氣溫下降較快,所以種植的時間往往要比低海拔的丘陵和平原要提前。因為小麥如果種植早了容易過苗,種植晚了出芽率降低,不利於小麥分葉,因此時間一定要把握比較準確。

在北方有一句老話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植小麥正當時”,那麼這句話主要是針對我國北方的氣候,意思就是說如果白露期間就種小麥有點早了,在寒露到來時再種植就晚了,最佳種植時間應該是在秋分前後。因此現在這個時候正是北方地區種小麥的最佳時機,大家覺得呢?


少三番


小麥的種植我們豫東地區流行的是這樣的說法:“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對於小麥的種植現在建議推遲一段時間。最好能夠在10月10至20號的時候播種小麥。


首先來說隨著這幾年全球化的氣候變暖,小麥播種過早的話會在冬季降溫之前出現旺長的情況。

冬小麥播種的最佳的氣溫在15--16°之間,這樣的氣溫下小麥出苗的時間在7天左右。如果說播種過早的話在冬季和早春的時候特別容易發生凍害。即小麥大面積出現黃葉幹尖的現象。


還有就是在清明節期間容易遭受“倒春寒”的影響!在2018年的時候我們這裡的小麥就遭受了“倒春寒”影響出現了小麥不出穗的情況發生。使我們老百姓損失慘重,不得不把小麥用旋風耙給打了,然後再種植春花生。

其次就是小麥也不能夠種植的太晚了。太晚了話也會造成小麥在入冬前分櫱太少,麥苗長勢不旺等,也會受到凍害的影響!

第三點就是小麥播種量的控制。在小麥適宜的種植時間內小麥的種子量最好控制在每畝地20--24斤。過了適播期以後推遲一天,每畝地增加1斤的小麥的播種量。


豫東小農


由於種植小麥的品種不同,各地區的氣候類型各異,所以說,種植小麥的日期也就不可能一致。

我國種植的小麥,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冬小麥也又兩大區域。

北方冬小麥主產區,其區域是秦嶺淮河以北至長城以南。主要分佈於河南省丶河北省丶山東省、陝西省丶山西省。此區域冬小麥產量佔我國小麥總產量的56%。

南方冬小麥產區,主要分佈在秦嶺淮河以南。主產區主要集中在江蘇省丶四川省丶安徽省丶湖北省。

而長城以北比較寒冷,小麥不能越冬,只能種春小麥。其種植區域是黑龍江省丶新疆丶甘肅丶內蒙古。

即使同是北方冬小麥區,氣候條件也千差萬別,所種植的品種差異也很大,如有春性冬小麥品種丶半冬性小麥品種丶弱冬性小麥品種丶冬性小麥品種丶強冬性小麥品種,等等。所以也不是同一個適宜播期。

我們這裡是河北省滄州市,原來種植的是冬性較強丶產量較低的傳統的農家品種。那時的種小麥農顏是: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這些年由於全球“溫室效應”,冬季氣溫升高,又隨之小麥品種的更新換代。那句老農顏已不適用於變化了的氣候條件和新品種。現在我們這裡小麥的最佳播期是秋分末寒露初。在10月1日至10日為冬小麥的最佳播期。播早了,冬前長勢過旺,象農顏所說“麥無兩旺”。即冬前生長過旺,消耗了大量養分與水分,甚至冬前拔節影響安全越冬,明年小麥肯定好不了。播種過晚,冬前麥苗過小,分櫱太少,越冬時抗凍能力也降低,也不利來年高產。

小麥播種一般掌握在:冬前有效積溫在500度左右,冬前單株分櫱數三至五個。


育麥樂凡信147


朵朵的爸媽每年都會種植3畝麥子,老爸是個種麥高手,對種田有一定研究,長出的麥子產量非常高,每年的產量都比別人高2百把斤。成熟後,留個300斤,一百斤拿到磨坊加工,留著自己吃,嚐嚐鮮;200斤做成精飼料,餵豬,餵雞子;剩下的全部賣掉。今天,教大家比一般人多種200斤產量的種麥技術,看完之後,定不會說三農朵朵說謊。

一、選種

選種時一定要選擇那種粒兒飽滿的小麥,這是能否獲得高產的關鍵。一般到種子站購買麥子種,買回來種子以後,要仔細挑選一遍,把裡面小的種子以及癟的種子全部都挑出來,不挑選的話,就會嚴重影響到小麥的出芽率。可以用上一年留存的優質小麥做種子,不過用留存的小麥做麥種,肯定比不過買來的麥種產量高,這是可以肯定的,不建議大家用留存的麥子做麥種,花點錢買來的種子可靠些。

二、耕地

用大型拖拉機的旋耕機狠狠的耕地,目的就是讓土地更加肥沃,儘量沒有大塊的土壤,讓土塊碎一點,這樣小麥更容易紮根,長勢才會更好。之後,在田的四周用鐵鍬產出一圈寬20公分,深30公分的溝,同時在地勢的地方留開口,俗稱“起溝”。再在麥田的中間同時“起溝”4條,與外溝連通。這一步是要完全靠人力完成,很辛苦。為了防止雨季,或是陰雨天氣。避免麥田積水,使麥子爛根。

三、播種

播種時很有趣,用的是小播種機,需要好幾個人來協作完成,前面需要三個人拉著機器,後面一個人抓著機器的把手控制方向,小麥的間距可以在機器上直接控制,大致在十幾公分左右,播種的厚度在三四公分,播種完以後,再檢查一遍,補種。

【大家好,我是三農朵朵,專注農業種植問題研究與解答。誠邀您一起研究探討種植問題,期盼您的加入,期盼您的關注】

四、施肥

在耕完地以後,最好上一次豬糞,或牛糞,給土地增加有機肥。在小麥剛長出來的時候,要撒一次肥料,主要以尿素為主,按照一定的比例播撒。在小麥整個生長過程,根據長勢的情況,及時進行施肥,長勢比較好的話可以少播兩次,長的不好的話就要多播兩次,及時補充養分。

五、管理

要及時間苗、除草以及澆水,這樣小麥才會長的更快。在小麥出芽的時候,要趕緊間苗,尤其是那種非常稠密的苗,要多拔掉一些,避免爭奪營養和光照。要定期的除草,最好就是用手拔草,別用鋤頭,不然的話,就會把小麥傷害到。小麥根據天氣及小麥缺水程度進行抗旱。在小麥生長中期,會出現春旱,記得抗旱。

總結

選種選好種;耕地要均勻;播種處理好間距;施肥要定期;管理要全面,除草、間苗以及澆水,做好這些產量會非常高。


荊山朵朵


小麥是北方種植比較普遍的糧食作物,而在南方較少種植,以前在田園小哥的家鄉,家家戶戶都要種麥子,來年六、七月份便可以收割,然後打場交公糧,如今村子統一種植水果,種麥子的也就少了,偶爾還有留守的老人點種幾分,來年成熟時做成麥仁下飯用,那進入10月份,小麥什麼時候播種最合適呢?


小麥一般分為春小麥及冬小麥,喜長日照,冬型品種適期的日平均溫度為16~18℃,半冬型為14~16℃,春性為12~14℃,所以不同地區播種小麥的時間沒有固定時間,但是春小麥基本在每年3~4月份,冬小麥基本在每年的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

老話說“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而在有些地方也有“秋分早,霜降遲,寒露種麥正當時”的諺語,那到底哪種說法可靠呢?其實這兩種說法都是對的,因為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理位置同一時期氣候不同,第一種說法是指黃河流域以北的地區,第二種說法是黃河流域以南的地區,不僅不同地區播種時間不同,就算是在同一個地方的不同地形條件,種植時間也是有所差別的,所以在民間就有“白露種高山,秋分種平川,寒露種沙灘”的說法。


種植小麥不能生搬硬套按照具體某一天播種,要根據小麥的生長習性適期播種,但是小麥適期內易早不易晚,但也不能過早,以免遭受凍害,降低產量,晚播營養生長不足,難以抵抗嚴寒,也很容易遭受乾熱風的影響,再加上夏季陰雨連綿天氣,若是不能及時收穫會引發赤黴病大爆發。

總之,進入10月份以後若是黃河流域以北的地區就要開始行動了,選好適宜本地區的品種,抓緊搶墒播種吧。


田園小哥


進入十月,玉米的收割工作都已經完成,對於下一輪作物的,幾乎很多人都是選擇種植小麥,其實現在這種時期,早播種產量不會太高,適當晚播,反而有利於產量的提高。為什麼我這麼說呢?而小麥到底什麼時候播種最合適呢?

播種時間

按照慣例來說,對於種植小麥的農民來說,每年的十月份是小麥播種的時間,可是到底那個時候合適呢?中間又有什麼講究?我前面說到,小麥可以適當晚播,不宜早播。因為如果過早播種,很容易造成凍前凍害,而且由於全球溫室效應影響,這幾年冬季溫度越來越高,據研究顯示,小麥早播,小麥的黃花葉病毒病的發生率會提高。小麥晚播種,有利於其安全過冬,“麥無兩旺”講的就是這麼個道理。播種適當晚,小麥過冬時對養分的消耗就會更少,這樣,在進去春天的時候,小麥莖葉數量就會增加很快,小麥的分櫱就會快很多。

俗話說,“金九銀十”,每年的9月和10月,小麥播種量會特別高,但是爭對不同地區和不同麥種,情況也有所不同。一般十月初到霜降之間的時間進行播種比較適宜。



注意事項。

種植業的最終目標,無非就是追求高產,那麼想要小麥高產,播種時應該怎麼樣做呢?

首先,想要產量高,必須選擇優質的小麥種,根據地區選擇合適的高產穩產的小麥種,但不要盲目追求高產,還要做到“因地制宜”。其次就是土地了,種子再好,如果土地貧瘠,那也沒用,所以要增加土壤肥力,現在秸稈還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要注意施加尿素避免小麥缺氮。澆水可以增加溼度,加速微生物對秸稈的分解腐熟過程。

合適的播種量。小麥的播種並不是說越多越好,播種種子量過高,不僅造成種子的浪費,而且後期麥苗過於密集,爭奪土壤肥力,麥苗稀疏,就很容易發生倒伏,反而得不償失。播種量太少,雖然麥苗長得好,但也會造成減產。小麥到底每畝使用多少種子最合適呢?這些都會因為種子種類、播種方式和播種時間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咱們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小麥播種量的計算公式一般為:

每畝播種量(千克)=每畝計劃苗數×千粒重(克)÷(1000×1000×發芽率×田間出苗率)


適當晚播,不僅可以減少相關疾病的發生,還可以提高小麥產量,但如果是特殊情況,就應該特殊分析,一般情況下可以參照以上分析。


三農實事分享


進入10月了,種植小麥什麼時候最合適?有啥說道嗎?

關於種小麥的最佳時節,流傳至今的俗語有 :“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 。其意思就是播種的時間選擇於白露(9月8日)和寒露(10月8日)之間,這是一些地區農民根據節氣的變化用力的經驗,有一定的參考依據。編者小希的家鄉是華北的沂蒙山區,冬小麥是每年必種的糧食作物,由於氣溫以及光照等自然條件的因素存在,小麥最佳的適宜播種時間為:陽曆10月上旬至中旬。


為啥會選擇陽曆10月上旬至中旬播種小麥呢?

參考答案:今年的“寒露”時間為10月8日,可以說與上述小希所言的10月上旬的時間相符。此時的日期播種小麥,氣溫還在10°--15°之間,可以說在溫度方面保障小麥發芽並生長,減少因天氣寒冷帶來的凍害情況,有利於冬小麥安全過冬。

其實小麥的播種時間並非一成不變的,而是依據地區的差異性有所變化。比如華北地區土地種植的農作物一年1.5茬,與東北地區一年一茬不同。華北的山東等地小麥播種時間歷年在10月上旬前後,部分年份由於立秋等節氣的早晚相差1周左右。這就是為什麼不能完全按照以往的經驗和延續的原因。因為經濟的不斷髮展,氣溫越來越高,農作物的播種時間也發生了變化,不能延用時令和節氣,要依據氣溫、光照等因素去考慮。



以長城為界,以南的地區種植小麥為冬小麥。考慮到黃淮地區的溫度較高的特點,播種小麥的時間可以稍微延後一些,比如在江蘇以及安徽等地,小麥的播種時間可以選擇於10月中、下旬,這就與上述編者小希所說的華北山東等地的播種時間有所不同。可以看出江蘇等地播種小麥的時間明顯晚於山東等地。


有些基層的農戶由於土地有其它農作物收穫、播種情況存在,播種的時間較晚,這時候為了保證小麥的出芽率,可以用提高單位面積小麥播種量來實現,比如原來一畝地需要小麥種10斤,完全可以提高至一畝地用小麥種13斤,有人說晚播種三天一畝地提高麥種1.5斤。

上述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文字原創,圖片來之網絡!!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